历史解释之辛亥革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630125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解释之辛亥革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历史解释之辛亥革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历史解释之辛亥革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历史解释之辛亥革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历史解释之辛亥革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解释之辛亥革命.docx

《历史解释之辛亥革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解释之辛亥革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解释之辛亥革命.docx

历史解释之辛亥革命

历史解释之辛亥革命

【课前准备】

一、教材链接

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

选修四第四单元《亚洲的觉醒》,第一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二、概念解析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评析和价值判断;

2.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

4.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三、辛亥革命大事年表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编练新军、奖励实业和派遣留学生;

1905年,清政府派遣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孙中山于日本东京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1906年,清政府宣布实行“预备立宪”;

1911年

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

5月,皇族内阁成立,“预备立宪”骗局破产;四川保路运动兴起;

10月10日-12日,武昌起义成功,湖北军政府成立,以黎元洪为都督,废除宣统年号,改为黄帝纪年,国号为“中华民国”;

10月14日,清政府启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

到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脱离清廷宣布独立;

12月初,南方革命军与清政府达成初步停战协议,随即在上海开展南北和谈;

1912年

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

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清朝覆灭;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

3月8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北洋政府建立。

四、课前自主复习

1.自主复习必修一辛亥革命一课,绘制完成思维导图

2.阅读历史选修四教材第四单元《亚洲的觉醒》,第一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课,制作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年表,并区分课文中的史实和解释。

 

【课堂学习】

学习任务一:

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初步感知历史解释——

课本是最基础的学习素材,请结合课前自主复习,区分历史选修四教材第四单元《亚洲的觉醒》,第一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课中的史实和解释;根据以上分类谈一谈你所理解的历史解释。

 

【学习任务二】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评析和价值判断,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探究1:

时空观念下的历史解释——毛泽东在民主时期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1919年七八月间,刚刚经历五四运动洗礼的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发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其中写道:

“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

幸(辛)亥革命,乃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唤呐,新军和巡防营一些丘八的张弩拔剑所造成的,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没关系。

我们虽赞成他们的主义,却不曾活动。

他们也用不着我们活动。

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

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

我们有话要说,有事要做,是无论何时可以说可以做的。

”这是目前所见的毛泽东对辛亥革命的最早评价。

1926年1月发表《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一文,对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作了更为深入的剖析。

他认为:

“辛亥年的革命,虽然其本质应该是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然因当时多数党员还没有看清此点……革命的口号变成简单的‘排满’,党的组织和内容是极其简单,作战的队伍是极其孤弱。

这是因为当时还没有有组织的工农群众;当时国内还没有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国际的局面是几个强国霸占了全世界……只有资产阶级的国家,没有无产阶级的国家,因此中国当时的革命没有国际的援助。

大革命失败后,出于对国民党背叛革命的刻骨仇恨,中国共产党一度认为“三民主义完全是一部资产阶级反革命的理论”,必须揭露“孙文主义思想的反动性质”。

在此期间,毛泽东也很少提及孙中山和辛亥革命。

对此,他后来曾经解释说:

“这是反映了内战时期的情绪,那时候,因为环境不同,连孙中山也不要了。

那个时期为什么我们不大讲孙中山?

因为我们被国民党一下子打倒在地,爬起来也红眼了。

蒋介石手里打着孙中山的招牌到处乱杀人,这时候,群众对孙中山也就不喜欢。

1938年3月12日,他在纪念孙中山逝世13周年的讲话中就提纲挈领地指出:

“孙先生的伟大在什么地方呢?

在于他的三民主义的纲领,统一战线的政策,艰苦奋斗的精神。

”接着又评价说:

“孙先生的三民主义纲领与统一战线政策,实为处在半殖民地国家的大革命家对于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贡献。

不但如此,孙先生的伟大,还在于他的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革命毅力与革命精神,没有这种毅力,没有这种精神,他的主义与政策是不能实现的。

”所有这些,都“表现了孙先生的伟大革命家模范”,“是孙先生留给我们的最中心最本质最伟大的遗产”。

不久,毛泽东又公开声明: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

到1945年七大前后,毛泽东更是充分赞扬了孙中山的贡献。

在《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报告中,论述孙中山便有27处,其中6处直接引用了孙中山的有关观点,这一举动可谓不同寻常。

他还解释说:

“对孙中山讲得是否太多了?

不多。

我们要善于引用他,这没有害处,只有好处……对党内一些人存在不尊重孙中山的情绪,应该说服。

”在七大的口头政治报告中,毛泽东也说:

“第二个问题,关于孙中山。

在我的报告里很说了几句好话。

孙中山这位先生,要把他讲完全。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是讲历史辩证法的。

孙中山的确做过些好事,说过些好话,我在报告里尽量把这些好东西抓出来了。

这是我们应该抓住死也不放的,就是我们死了,还要交给我们的儿子、孙子……将来我们的力量越大,我们就越要孙中山,就越有好处,没有坏处。

我们应该有清醒的头脑来举起孙中山这面旗帜。

1947年2月,他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

“革命高潮快要到来。

这种高潮在近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第一次就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北伐战争,第三次是抗日战争,这三次都是全国规模的。

其他如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土地革命战争等规模都不够,土地革命战争也没有发展到全国范围。

”这种将辛亥革命的影响力列在五四运动乃至土地革命战争之上的提法,可谓是相当高的评价。

1949年9月16日,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指出:

“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

中国人所以要革清朝的命,是因为清朝是帝国主义的走狗。

”这个说法也一改过去对辛亥革命反帝不足的批评,充分肯定了其反帝性质。

9月21日,他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开幕词中又说:

“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

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

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

——卢毅《毛泽东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新华月报》2011年8月下

(1)材料中反映出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哪些变化?

(2)为什么产生这种变化?

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习小结:

历史解释会受到时代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时代由于不同的政治需要,即使是同一个人评价同一件历史事件也会产生解释上的偏差。

因此我们在学习历史时,需要注意辨别叙述者的立场和所处的时代。

探究2:

史料实证下的历史解释——

1.孙中山是如何走上革命之路的?

材料一革命派的领导人和思想家是孙中山博士(1866—1925年)。

同前著名的维新派领导人相比,孙是一位奇特的人物。

他并不是上流社会的文人,事实上,他所受到的西方教育并不少于他所受到的中国教育,因此,他在传统经典著作方面的知识很不牢固。

孙中山出身于广东三角洲;这里受外国影响的时间长于中国其他任何地区。

他13岁时来到在檀香山的哥哥那里,住了五年,并在一所英国教会寄宿学校念完了中学。

然后,他进了香港女王书院,毕业后又在香港西医书院学习,1892年获得医学学位。

因此,孙中山受到的是良好的、科学的教育,他完全可以凭着这一点获得财富和地位;但他却同穷人在一起,总是为穷人的福利牵肠挂肚。

“我是一个苦力,一个苦力的儿子”,有一次他这样宣称。

“我出身贫穷,现在仍是个穷人。

我始终同情那些为生计而挣扎的民众。

孙中山怀着这种感情,不久便离开了自己的职业。

1895年中国惨败于日本这一点使他确信,这个国家的政府已腐败透顶,只有革命才能提供救世良方。

因此,他开始了一个革命者的生涯,首先去日本,然后去美国,后来又去了伦敦。

在伦敦的街上他遭绑架,被送往中国公使馆;在那里关了12天。

不过,他与詹姆斯·康德黎取得了联系;后者过去在香港西医书院曾是他的老师,现在住在伦敦中国公使馆附近。

康德黎立刻告诉英国当局。

使他获释。

这无疑是救了孙中山的命,因为中国公使馆官员打算把他偷偷送回中国;而在中国他肯定是要被处决的。

获释后,孙中山前往欧洲大陆,花了几年时间研究社会和政治制度。

正是在这个时候,孙中山在思想上明显地成为共和主义者。

他过去一直是一位革命者,希望推翻满清王朝。

但以往他的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一向局限在培养有能力的人员和实行技术改进方面。

这时他决定,革命的目标应该是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

1905年,在东京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孙中山组织了同盟会。

同盟会的纲领提倡通过“国民”选举,建立共和政府,同时还提倡将土地分给农民。

值得注意的是,以前从未有人将土地分配问题作为自强或改革的一个合理的组成部分提出来。

原因在于,没有人曾认真地考虑过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方面进行一场根本革命。

孙之前,没有人提出过农民大众可以转变成有文化、有财产、政治上积极的公民这样的见解。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材料二按照孙中山原先的构想,他好像并不是一开始就要反对满洲人,就要排满就要革命。

他在留学期间确实接受了许多西方新思想,具有传统中国士大夫不一样的政治情怀,但他毕竟还是中国人,所以在他从香港医学院毕业后,在他从事了一段时间专业后,孙中山还是想进入体制,因为在中国这种威权体制下,大约只有体制内最保险最有把握。

基于这种设想,孙中山在1894年春天起草了一份上李鸿章书。

这份重要文献现在完整留存,我们可以从看出孙中山的政治思想和改革主张并没有多少新奇的地方,或为老生常谈,或为政治常识,对李鸿章这样的大臣来说,孙中山的这些建议没有一点儿新鲜感。

孙中山没有中国体制所需要的功名,他之所以写这份上李鸿章书,说实在的,也不是真有真知灼见要表达要建议,孙中山只是期望通过上书这种形式引起李鸿章的重视,能够出于同情出于礼贤下士而给他一个机会。

像孙中山这样偏峰取胜的年轻人在传统中国社会所在多有,不足为奇,同时代的康有为在没有获取功名之前也曾不止一次上书言事,寻找机会。

康有为为此奋斗了好多年,终于获得了回报,而孙中山仅仅经过一次挫折,就改弦更张另起炉灶。

孙中山的这个重要改变不仅重塑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且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

战前的紧张是必然的,所以孙中山在天津逗留的那些日子根本没有机会见到李鸿章,更不要说李鸿章能够将他收到门下,或者拉进体制了。

孙中山带着些微遗憾离开了天津,在周游了北部中国之后转身向东,跑到檀香山闹革命去了。

现在可以比较有把握地说,孙中山在天津时并不知道中日之间的紧张局势,不知道中国当时处在什么样的形势中,那是因为中国一直消息比较闭塞,人们根本不清楚中国与外国的真实关系。

但当孙中山重回檀香山之后,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和毫无限制的媒体环境使孙中山大吃一惊,中国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一溃千里望风而逃更是震动了孙中山,联想早些日子在天津的观感,孙中山很快意识到中国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现在的中国不是中国人的中国,现在中国统治者满洲贵族只是周边一个异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所以在孙中山的政治概念中,中国已亡两百多年,满洲人入主中原,其实就是对中国的殖民统治。

由此,孙中山萌发了排满思想,萌发了革命意识,他认为中国要想改变目前在国际上被动挨打局面,要想像其他国家一样在国际上享有地位和应有尊严,第一步就是要驱逐鞑虏,将满洲人从中原赶出去,恢复中华,这是重建中国走向复兴的第一步。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马勇《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1)请比较两则材料对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论述的异同。

(2)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论述上的不同?

(3)两则材料在史料的运用上有何特点?

学习小结: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研究者所处的研究环境不同,造成其掌握的史料来源和数量的不同、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都会影响研究者的历史解释。

2.武昌起义后,中国道路的选择

材料一共进会者,合各派共进于革命之途,以推翻满清政权、光复旧物为目的。

吾同胞甘心恭顺,愿认仇贼作父,则亦已矣;若不然者,当应抚胸自问,犹有热血,当必愤火中烧,应该挥刀直前,以图报复。

太平天国讨满檄文有云;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何其壮也,功虽未竟,亦其杰矣。

我共进会当继承其志,以竟其未竟之功,然后可以上对祖宗,下垂后人,以齿于圆颅方趾之俦,皇天后土,实鉴斯言,弟兄袍泽,有如此约。

——共进会宣言1907年8月

材料二武昌起义后,清新军第20镇统制张绍曾会同协统蓝天蔚,联合对清廷发出"兵谏",提出12条政纲,要求在年内召开国会(议会),改定宪法,削除皇族特权。

清王朝迫于形势,接受其要求,授意资政院草拟制定了以英国议会制为蓝本的宪法——《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并于同年11月3日批准颁发。

表示要"宣誓太庙,以资信守"。

1.大清皇帝万世一系。

2.于本年内召集国会。

3.宪法由国会起草,以皇帝之名义宣布之,但皇帝不得加以修正或否认。

4.缔结条约及讲和,由国会取决,以皇帝之名义行之。

5.皇帝统率海陆军,但对国内用兵时,必经国会议决。

6.不得以命令施行“就地正法,格杀勿论”之事。

7.特赦国事犯。

8.组织责任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选举后,以皇帝敕任之,其他国务大臣由总理大臣推荐任之。

皇族不得为国务大臣。

9.国会有修改宪法之提议权。

10.本年度预算未经国务议决,不得适用前年度之预算支出。

11.增重人民之负担,须由国会议决。

12.宪法及国会法之制定,军人有参与权。

滦州兵谏的同日,山西宣布独立,东西呼应,给清廷以极大威胁。

11月1日,清廷授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11月3日清廷参考十二条政纲,制定并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XX百科《滦州兵谏》

材料三革命派反清十分坚决,但对帝国主义的态度却很温和。

武昌起义两天后,即1911年10月12日,革命军政府照会汉口的各国领事,承认“所有清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赔款外债照旧担任,保护各国人民财产及既得利益。

”英国对待南方革命党人的态度始终以自身利益为准则。

英国一个官员在致《泰晤士报》记者莫里循的信中指出,辛亥之役只能是一种“叛乱”,不能称为“革命”。

(《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上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7页)英国政府一心寄希望于袁世凯,认为此时清政府腐败透顶,“所面临的前景是黯淡的。

”(《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上册,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第761页。

)而革命党人虽然攻势凌厉,但势力也只局限于中国南部,只能造成南北对峙的局面,而要收拾这种局面则非袁莫属。

正如当时在华的一位英国作家指出:

当革命爆发的时候,“英国的外交部坚决支持袁世凯的东山再起”。

(C•A•史密斯《在华的英国人和远东贸易》伦敦,1930年版第238页。

)莫里循也在他的私人信件中说:

袁世凯拥有独裁的权力,“是唯一可望从目前动乱中恢复秩序的一个人”。

(《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上册,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第767页。

大臣格雷指出:

“支持赞成君主制的北方,可能促使南方以共和国的形式分裂出去,如果可能的话,避免这样一种分裂是可取的。

”(《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上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19页)朱尔典也说,虽然“维持满洲朝廷,实行君主立宪乃是最良方案。

”但是,“现在既以无法强制革命军接受这一方案,就只好从谈判决裂和成立共和政府这两害之中选择其一。

”(《日本外交文书选译》,第300页。

(鉴于革命派对民主共和的信心和坚定态度)英国政府及金融界转而劝说袁世凯在同意革命党人的民主共和的条件下同南方谈判,结束南北对峙,兵戎相见的局面。

认为只要能够在中国建立一个统一的受英国控制的政府,即使接受共和政体也无关紧要。

他们知道袁世凯是必定要搞独裁的,“只要他活着就想当独裁者,不论政府是君主立宪制还是共和制”。

(《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上册,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第790页。

)因此,没有必要在关于政体问题上作太多无益的争论,只要把袁世凯推上临时大总统的宝座就行了。

日本由于与英国有同盟关系,经济上有赖于英国,……迫于无奈、日本不得不宣布同意英国关于在中国建立共和国的主张。

其他在华列强也纷纷表示赞同。

——摘编自林海龙《英国与武昌起义后的南北和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1990年第2期

材料四在内外的压力下,11月1日,清政府被迫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袁再次成为清廷的实权人物。

开始,黎元洪坚持建立民主共和国,而袁世凯却主张君主立宪,谈判成为僵局。

袁世凯便派军队猛攻汉阳并于11月27日占领。

迫于无奈,黎元洪只得同意袁世凯关于建立君主立宪政府的要求。

12月3日,双方开始停火,并进行休战谈判。

然而,12日2日,革命军攻克南京。

军事上的胜利坚定了革命党人对未来的信心,要求建立共和政府的呼声又高涨起来。

他们认为:

“实行共和制是确保消灭朝廷的关键,而且是唯一能满足人民愿望的办法。

我们在战斗,因为我们认识到,如果把当今皇帝保留下来,即使仅在外表上保留满人的影响,就总会有危险,而永无和平和安全可言。

”这就使袁世凯建立君主立宪政府的计划难以实现。

12月15日,北京公使团采纳了英国公使朱尔典的建议,由英、美、德、法、日、俄六国公使联合照会唐绍仪、伍廷芳,照会提出“请两方议和大臣注意,须早日解决和局,以息现争。

在共和与立宪问题上,革命党人没有向袁世凯妥协,并顶住了六国的照会。

在国会选举中,孙中山以12票赞成,1票反对的绝对多数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于1912年1月1日宣誓就职。

但是新政权(财政上面临枯竭)也得不到列强的承认,外交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在绝境面前,革命党人只有选择再次与袁世凯进行和谈,以期革命能够廉价地取得胜利。

不过,革命党人对民主共和的信心仍很坚定。

正如一位西方作家所说的:

“中国的共和派们对自己的目标矢志不渝。

而全国的绝大多数,和他们站在一起。

袁世凯其人,南方革命党人对他颇反感。

但是,在他们看来,只要能够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政体,并获得列强的承认,谁来当大总统是无关宏旨的,因为当选的总统必须受制于国会,宪法。

伍廷芳,陈其美呼吁:

与其南北混战,招致列强干涉,使中国有再次受瓜分的危险,不如让袁世凯当总统,早日结束兵戎相见的局面,实现中国的统一及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所追求的民主共和国的目标。

事已至此,孙中山也感到无能为力,于1月14日提出只要袁世凯能够使清帝逊位,他愿意辞职,并推举袁为总统。

袁世凯也放弃了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的主张,“中国大部分地区既然都已宣布赞成共和,所以决定立即接受这个不可避免的命运。

北京于1月17日发生了一次暗杀袁世凯未遂的事件,京都一片混乱,袁世凯逃往天津。

此时,孙中山的追随者们态度也变强硬起来,主张用战争扫除通往民主共和道路上的障碍。

为了避免在政权交替时期发生混乱的情况,孙中山于1月20日撤回他原来的诺言,坚持临时政府应设在南京,皇室直接向南京临时政府移交权力,并且在推举袁世凯为总统以前,列强必须承认中华民国。

此时,全国处于混乱之中。

革命党人处境艰难。

徐州府以南70公里的铁路线某处发生激烈的战斗,共和军被击退,全部军火被掳获。

汉口也发生战斗,革命党人节节败退。

南京共和政府根基不稳。

北京城则混乱不堪,王宗贵族纷纷逃离北京。

“它没有固定的财政来源,也不能控制其治下各省的财政。

事实上各省各行其是,也不希望有什么中央政府。

”外交上,英国等列强又不承认其合法地位。

列强宣称,如果不在北京设临时政府,将出兵保卫使馆和侨民的安全。

  

在绝望之中,孙中山只有选择与袁世凯妥协的道路了,2月12日,袁世凯逼宫成功,清帝逊位。

2月13日,孙中山宣布辞去临时大总统并推袁代之。

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民国临时大总统。

——摘编自林海龙《英国与武昌起义后的南北和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1990年第2期

(1)指出以上材料中各派政治势力的政治诉求,并指出武昌起义后4个月内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2)有哪些因素造成了最终中国选择了民主共和的道路?

 

学习小结: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方法,我们要学会运用史料实证的方法,在对史料进行甄选、辨别、互证的基础上形成自己对历史事物的历史解释,并能够揭示其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

探究3:

不同史观下的历史解释——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史观不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也不相同。

(一)不同的史观有:

①文明史观;②革命史观;③现代化(近代化)史观;④社会史观。

(二)下面是对辛亥革命的不同评价:

甲说:

“辛亥革命影响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

”乙说: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丙说:

“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丁说:

“辛亥革命推进中国历史发展的文明进程。

”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组是(C)

A.①——甲B.②——乙C.③——丙D.④——丁

2.(2015·山东文综)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

表2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

表中“丁”指的是( C

 )

表2

研究专题

论文数量(篇)

722

287

614

96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3.(2014•山东卷)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探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

乙:

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画中的一组画面。

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鬟鸣凤。

1.一天,鸣凤在走廊上遇见觉慧,便习惯地称呼觉慧为“三少爷”。

   

2.觉慧和鸣凤正在聊天,大太太周氏派人来找鸣凤……

3.周氏告诉了鸣凤一个不幸的消息。

周氏虽也不忍,但这是高老太爷的命令,自己也不敢违抗。

  

4.鸣凤抱定死的决心,她摸索到花园的湖池边,那是她被迫选定的归宿地。

丙:

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

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

她说:

“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结论】

①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织,保守和进步共存。

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

回答下列问题:

(2)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①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

(6分)

(3)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

说明理由。

(6分)

(4)据材料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②加以阐述。

(8分)

4.(2014•北京卷)区域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