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教学实录.docx
《《女娲补天》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娲补天》教学实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女娲补天》教学实录
《女娲补天》教学实录
一、谈话导入,感其形。
师:
同学们,认识她吗?
(出示女娲的图片)
生:
她是女娲。
师:
通过课前预习和搜集资料,你对女娲了解多少?
生:
传说女娲是人首蛇身的女神。
生:
女娲用黄泥捏出了许多小人,是她创造了人类。
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对女娲有更深的了解。
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娲”字左窄右宽,“补”字是衣字旁。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点评:
教者引导学生课前拓宽信息渠道,不拘泥于教材所提供的文本资料,把学生的学习置于广阔的语文学习时空。
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女娲,用轻松自然的聊天方式走进课文,以他们课前初步熟悉的事物引入,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迅速地进入了学习状态。
)
二、初步感知,明其事。
师:
请打开课本130页,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完后想一想: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并能说说全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读完后大屏幕出现文中的重点词语,指名认读生字新词。
)
师:
同学们的词语认读非常熟练。
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
课文主要讲的是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事。
师:
你说出了课文的主要人物和她做的主要事情,语言简洁,表达准确。
会读书!
生:
课文主要讲的是女娲看到天塌地裂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于是她就冒着生命危险找五彩石并冶炼五彩石,终于把天补好了。
师:
你说出了女娲为什么补天,怎样补天,补天结果怎样,一句话概括了这么多的内容。
你会学习,能力强。
(点评: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全文,概述主要事情,教者胸有全局。
为下文围绕“女娲为什么补天,怎样找石,怎样补天,结果如何。
”这一主线展开教学做了铺垫。
同时教者根据学生的表达,顺势肯定、明示、引领,进行学法指导,巧妙地将概括一件事的方法、要素传递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领悟,主动习得。
)
三、进入情境,悟其神。
师:
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就这样,人们快乐地生活了很久很久,(突然播放巨大的响声),天哪,是什么声音?
太可怕了!
赶紧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好好地读一读。
(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点评:
教者创设天塌地裂的真实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淀,营造可怕的场景,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
)
师:
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谁来读读你找到的句子?
(指名读,课件出示句子)
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师:
从“黑黑的大窟窿、一道道深沟、熊熊大火、到处是洪水”这些词语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可怕的画面?
生:
我仿佛看到天上出现了一个黑黑的大洞,感觉整个世界都要毁灭了,太吓人了。
生:
我好像看到了原来平坦的地面现在到处是深沟,许多人掉进了深沟再也爬不上来了。
生:
我好像看到了洪水淹没了庄稼、冲毁了房屋,大火把森林烧着了,人们无法生存,太悲惨了!
(点评:
教者抓关键词引导学生结合文本适当的想象,再现文中内容,让课文在头脑中形成鲜活的画面,让语言文字灵动地展现。
学生从“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等这些叠词的描写中感受到了悲惨的一幕,激发了学生的同情心,使学生学得更积极,更生动。
)
师:
什么是“围困”?
什么是“挣扎”?
结合这段话理解一下。
生:
“围困”就是被熊熊燃烧的大火包围着,根本逃不出去。
“挣扎”就是在水里拼命地扑腾,想往安全的地方爬。
师:
你结合句子理解了“围困”和“挣扎”在这段话中的意思,你真聪明!
此时此刻,你好像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
我好像听到小孩子哭喊着:
“救命啊!
救命啊!
”
生:
我听到了爸爸妈妈拼命喊着孩子的名字:
“孩子啊!
我的孩子,你在哪里呀!
”
师:
是的,多么悲惨多么可怕的景象啊!
(悲伤的音乐声中,师范读这段话,渲染可悲可怕的气氛,为学习下文做铺垫)
师:
谁能用朗读再现这可怕的一幕?
(指名读)
师:
你真会读书,你的朗读把我们带到了那可怕的境地。
我们像他那样一起读读这段话。
(全班齐读)
师:
这段话逼真传神地写出了天塌地裂的人间惨状。
板书:
天塌地裂
(点评:
理解“围困”、“挣扎”这两个词,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推进文本情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悲惨的程度。
教者适时将课文内容与生活链接,移情于课堂:
“孩子啊!
我的孩子,你在哪里呀!
”怎能不让人心痛!
于是学生的情便与女娲的情合为一体。
在此基础上,教者又抓住时机,入情入境地范读,学生至此怎能不与文本产生共振?
下文的学习也必将水到渠成。
)
师:
此时的女娲难过极了。
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
她想我一定要救出灾难中的人们。
生:
我一定要让他们脱离苦海。
师:
她立刻做了什么?
指名读第二小节。
生:
她立刻求雨神熄灭天火,造船救人。
师:
你从“立刻”一词体会到什么?
生:
我体会到了人类生命危在旦夕,女娲救人心切。
生:
我体会到了女娲很善良,她想尽快救出这些受苦受难的人们。
师:
来,齐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女娲的难过和急于救人的心情。
四、拓展想象,陶其性。
师述:
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课件出示天空喷火的大窟窿)多么危险呀!
此时的女娲又决定怎么做?
生:
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师:
(课件出示这句话)齐读。
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
我感受到了女娲奋不顾身地拯救人类。
生:
我感受到了女娲下定决心要拯救人类,说明她很勇敢、很有爱心。
师:
是的,女娲为了补天、为了拯救人类,甚至愿意舍弃自己的生命。
请同学们接着往下默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哪些句子体现了女娲遇到了种种困难和遭遇了重重危险,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
(生读,指名回答)
师:
(出示课件)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师:
读了这两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
我从“几天几夜”这个词体会到女娲找石是多么的艰辛呀!
师:
你真会读书!
能抓住重点词语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还有谁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生:
我从“又找啊找啊”体会到女娲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师:
女娲“又找啊找啊”,她可能到过哪些地方找五彩石呢?
(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体会女娲找石的艰辛)
她可能来到——
生:
她可能来到悬崖边。
师:
她可能来到———
生:
她可能来到山冈上。
师:
她还可能来到———
生:
她还可能来到丛林中。
师:
她也许会——
生:
她也许会被毒蛇咬伤。
师:
她也许会———
生:
她也许会被荆棘划伤。
师:
她也许会———
生:
她也许会被天上喷下来的火烧伤。
师:
(出示课件,音乐响起)就这样,女娲日夜不停地找啊找啊,踏遍崇山峻岭、悬崖绝壁,冒着被猛兽袭击、被乱石砸伤、被泥沙掩埋的重重危险,翻遍了每一块碎石,她的双手 ,全身 ,终于在 。
此时,你有一种什么感受?
生:
女娲找石太艰难了!
生:
女娲真勇敢啊!
师:
谁能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读这两句话。
(生读)
师:
你的朗读让我们再次体会到了女娲找石补天的艰辛。
来,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话。
(点评:
此处拓展生动地创设了故事的情境,使平面的文本立体化,静止的文本生活化,更可感可触,使女娲克服重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一心一意拯救人类的高大形象得以丰满,学生的感受更丰富,体验更深刻,思维更开阔,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了学生的情感。
)
师:
还有哪些句子体现了女娲遇到了种种困难和遭遇了重重危险?
(生读第四自然段)屏幕出现这段话: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
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师:
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什么是“冶炼”吗?
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想想看。
生:
“冶炼”是一种提炼技术,用烧和熔炼的方法把矿石中的金属提炼出来,炼成所需要的金属。
师:
你对“冶炼”这个词怎么了解得这么清楚?
生:
我昨天查了字典的。
师:
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不认识的字词就用查字典的方法找到答案。
你真了不起!
这种学习方法值得提倡。
师:
那在课文中什么是“冶炼”呢?
生:
“冶炼”在这里指的是女娲用神火把五彩石熔化成了液体。
师:
对,这就是“冶炼”,你结合上下文理解了“冶炼”这个词,你真会学习。
我们还从哪些词句体会到女娲遇到了种种困难和遭遇了重重危险?
生:
我从“五天五夜”这个词体会到女娲炼石很艰辛。
师:
这五天五夜,女娲会一直守在什么地方?
生:
女娲会一直守在圆坑旁。
师:
她也许会被火烤得怎么样?
生:
大汗淋漓。
师:
她也许会被烟熏得怎么样?
生:
泪流满面,睁不开眼。
师:
女娲炼石容易吗?
生:
不容易,太艰辛了。
师:
再看看这个“端”字,读读看,你能体会到什么?
(点拨学生思考:
她端的是什么?
那是一盆普普通通的液体吗?
里面可是女娲用五彩石熬了五天五夜化成的液体呀!
很稠的液体说明了什么?
)
生:
盆很重。
师:
刚刚冶炼出来的液体温度怎么样?
生:
温度高,盆很烫。
师:
女娲不畏艰险,对准大黑窟窿一泼,天就补好了。
一个“泼”字,你又能体会到什么?
生:
我体会到当时女娲多危险呀!
师:
你们看,这些词把女娲炼石的部分写得生动极了。
(课件显示重点词打点:
挖、放、炼、端、对准、泼、补)带着我们的体会再来读读这一段话。
(齐读)
师小结:
课文的三、四自然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娲历尽千辛万苦找齐五彩并冶炼五彩石的过程,最后补天成功了。
板书:
找石冶炼补天成功
(点评:
教者以言语的品悟为教学着力点,引导学生驻足于字里行间进行言语的具体品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女娲补天的艰辛,才能达成“悟意陶性”的目的。
)
师:
天那么高,地那么远,女娲找石忙了几天几夜,又炼了五天五夜的五彩石,她对准大黑窟窿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此时,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
女娲补天真神奇!
(课件出示女娲补天的一瞬间)
师:
是啊,多么神奇呀!
女娲真了不起!
你还想怎样夸夸女娲?
生:
女娲真勇敢!
生:
女娲真善良!
生:
女娲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拯救人类,女娲真伟大!
生:
女娲无私奉献的精神令我敬佩!
(师侍机板书:
勇敢 善良 无私奉献)
师:
让我们怀着对女娲的无限感激和赞美之情,一起读读最后一自然段。
(全班齐读)
师:
(出示课件音乐图片)女娲的精神就像天边五彩的云霞,把爱的阳光洒满人间。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记住这个(指板书说)勇敢、善良、无私奉献的美丽女神吧!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优秀的神话故事,如:
《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等,课后我们找来认真读一读!
(点评:
教者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创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在理解、朗读、感悟、表达、课外拓展阅读等具体可感的学习活动中建构知识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至此,教者与学生满怀深情地夸女娲,让女娲美好的人格品质永远植根于师生的心田,营造了情感高潮,大有情韵绵绵,绕梁不散之感。
)
板书设计:
天塌地裂
31女娲补天 找石冶炼
补天成功
勇敢 善良 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