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练习题五普通用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619770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练习题五普通用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文化生活练习题五普通用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文化生活练习题五普通用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文化生活练习题五普通用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文化生活练习题五普通用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练习题五普通用卷.docx

《文化生活练习题五普通用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练习题五普通用卷.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生活练习题五普通用卷.docx

文化生活练习题五普通用卷

文化生活练习题(五)

副标题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共52.0分)

1.“小小红包,块儿八毛,引无数土豪竟折腰。

”除夕之夜,不少人手机不离手,为抢到块儿八毛的红包玩得不亦乐乎。

通过社交网络“抢红包”俨然成为了新年俗,亲朋联络除了拜年,可能还会问:

您抢到红包了吗?

这一现象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但基本内涵会因时而变

②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传统文化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④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有持久影响。

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

2.有人曾对古人的表达和我们的网络流行语作了一番对比:

“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貌比潘安’‘玉树临风’,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也许这种对比有些极端,但如果有一天你张口闭口只会说‘高富帅’‘矮穷矬’,肯定也会被自己的表达匮乏惊呆吧!

”以下描述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①经典文化流传至今必有其合理性,需加以继承 ②流行文化能得到认可必有其长处,需加以发扬 ③传统文化因其脍炙人口而保留下来,应取其精华 ④时尚文化因其生动形象而得到传播,应丰富内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舒马赫、施耐德、施密特、穆勒、施泰因曼……这些常见的德国姓氏在德语里都代表一门手艺:

制鞋匠、裁缝、铁匠、磨坊主、石匠。

老师傅带几个学徒做手艺曾是德国人的职业常态,如今工业化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基本精神没有变。

人们常常用“严谨”“认真”等字眼形容德国人,认为这种性格塑造了德国特色的制造业,其实德国人也在进行“德国制造”的过程中被重塑。

可见()

①中德两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②精良的德国制造取决于严谨认真的德国文化

③德国姓氏文化中包含着传承至今的精神基因

④工匠精神影响着德国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

4.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扔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

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

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

①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

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③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

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2017年6月,重庆市公布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此举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不断提升特色村寨的品质,更好地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能()

①扩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品牌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③有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各国文化传播交流

④保持民族特色,使之成为展现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洪荒之力”、“厉害了,我的哥”被集体刷屏。

后来微信、微博中又出现“厉害了,我的国”、“厉害了,word哥”等变体,使用它们的不仅有朋友,还有媒体“大V”。

这种现象佐证了

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人的文化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④科学技术极大的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7.有专家认为,古诗文入课堂,留给学生的核心,不是那些分崩离析、可以量化和默写的“知识点”,而是对传统文化的更多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自然认同。

该观点强调

A.古诗文教学对人的影响应是潜移默化的

B.古诗文教学应关注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C.古诗文教学不应抹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D.古诗文教学应正确选择、传递、创造文化

8.微电影《红色气质》运用现代技术,通过历史照片讲述与三维特效结合,使故去的共产党人跨越时空,与同志“相聚”,与家人“重逢”。

影片通过电视、网络与移动平台加以传播,让人们仿佛穿梭在历史长廊之中,看到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信仰、红色气质。

这说明()

①科学技术影响文化的创新、发展

②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使文化传播的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现代大众传媒超越一切时空局限,大大加速了文化传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成人礼,始于周代的“冠”之礼。

对于中学生成人礼,甲认为,应该回归古代已有的“冠”仪式,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乙认为,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只要在内容上让学生感受到成人的责任就好,复古式的“冠”仪式没有价值。

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的合理性在于认识到传统礼仪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

③成人礼仪式演变是社会进步的突出表现和主要标志

④中华传统礼仪文化需要因时而变,并注入时代精神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台湾作家龙应台说: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

”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  )

①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传统文化能够给人以积极的精神力量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艾叶,又称艾草,性味苦、辛、温,能散寒除湿。

完成下题。

11.在我国传统民间医药学中,艾草用于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历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端午插艾习俗,表达了人们驱蚊杀菌、祛邪避秽的期盼。

这表明()

①我国传统节日往往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

②端午插艾习俗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传统医药知识为我国中医药学发展提供丰富养料

④端午插艾习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2.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多种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

艾叶还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食材,最典型的莫过于盛行在两广及湘、黔部分地区的民间美食—艾叶粑粑。

艾叶既可以是药物,也可以是美食,这说明()

①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改变艾叶的特性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功能

②艾叶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呈现出不同的效用

③人们能够利用艾叶的客观属性来满足自身的不同需要

④人们可以借助实践活动改变艾叶的状态使其得到合理利用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3.2017年春节台湾“移民署”新竹市服务站向民众派送了绿色“红包”。

这一举措引来岛内网友的批评:

民进党上台以来,许多类似事件接连发生,尽管都安有各式各样的名头,但本质上却没有逃离“去中国化”的目的。

民众批评台独势力“去中国化”的依据在于()

①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进②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去中国化会危及民族认同和国家统一④立足传统文化才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14.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谈及自己写作经验时指出,“文学需要生活,生活需要文学。

支撑我文学写作的根基是童年、故乡和生活经历。

”这从某个侧面表明

①对自我生活经历的总结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人们的社会经历是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

③人们的精神生活是其物质生活的反映对象

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5.清泉永远比淤泥更值得拥有,光明永远比黑暗更值得歌颂。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到光明,不做徘徊边缘的观望者、讥谗社会的抱怨者、无病呻吟的悲观者。

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文艺工作者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从人民群众实践中吸取营养

②为社会、为读者提供正能量是文艺工作者的职责

③让人从文化作品中感到快乐是创作者的根本任务

④引导人们向美、向善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所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6.自古以来我国婚姻的缔结,都有男方在婚约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彩礼的习俗。

它起源于西周时期的“六礼”,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向“财物”过渡。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婚姻法》虽然规定了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等内容,但婚前给付彩礼钱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上述现象说明(  )

①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②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③我们要积极改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④社会发展磨蚀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7.在2016年深圳文博会上,深圳市光明新区开展了多场专项活动,将文化创意融入产品设计,创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

“文化+创意”始终是深圳文博会的一个重要思路。

这一重要思路的文化生活依据是①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是实践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③文化创新能促进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创新可以推动实践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8.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化进现在的歌词中。

方文山的《青花瓷》中“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

这种风格的创作说明(  )

A.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

B.东西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

C.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实现作品的创新

D.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

19.有文化学者指出,菲律宾在文化上是亚洲最美国化的国家,很多人热衷于庆祝华盛顿诞辰、感恩节、圣诞节和吃火鸡等美国风俗习惯,文化生活的美国化对其传统文化造成严重冲击,菲律宾民族精神成了一具空壳。

这对我们的警示是()

①全盘接受外来文化会造成自身文化的断层②摒弃民族文化也就阻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③民族精神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④对待外来文化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5年暑期,《捉妖记》以20.5亿元的票房刷新纪录。

该剧构建了一个人与妖共存的奇幻世界,将水墨山水中国风元素和妖的形象创新结合,并采用最新的特效技术,给观众带来了一道文化大餐。

这表明(   )

A.科学技术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

D.文化创新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21.国家领导人在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座谈会指出,我们要坚守文艺理想、坚持文艺品位,秉持人民情怀、植根生活沃土,使文艺创作获得旺盛的生命力。

这一要求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创新要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   

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③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④文艺创作要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精心打造的大型电视益智节目《中国谜语大会》深受观众好评。

《2016中国谜语大会》有奖征集活动正在进行之中。

这表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②丰富文化形式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播

③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

④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客观要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剪纸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现在通过手机软件“妙趣剪纸”,用户可以在手机中随心所欲地做出各种效果的剪纸画。

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跟着教程学剪纸,或将拍摄的图片做成剪纸效果,并在社交网络分享。

这表明剪纸艺术与现代技术结合

①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超越时代的局限传播剪纸艺术

②把握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动文化在实践中创新

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④说明文化创新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要融入时代元素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4.近日,湖北省博物馆策划了颇具创新意义的案例“动起来,世界上最古老的漆画”围绕中国最早长卷通景连环画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漆画《车马出行图》,创作了一部9分钟动画短片,通过数字媒介技术,生动鲜活地展示了战国时期楚国民众的生活场景,观众可以在湖北省博物馆官方APP“掌上智慧博物馆”平台上观看。

这表明

①文化创新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

②文化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基础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5.现代中医药学在保持独特的配方和精选药材的情况下,吸取了西药的一些优点,采用先进的工艺,制成了中成药:

有的制成瓶装汤药,有的制成冲剂,有的制成药丸。

中成药的制成是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这体现了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C.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D.文化在交流中自然发展

26.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就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践、深人生活、深人群众,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艺发展之所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因为

①以人民为中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

②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满意不满意是衡量文化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

④以人民为中心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7.桑巴舞、狂欢节、足球是信仰、热情奔放是标签。

2016年8月,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于首次在南美大陆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

开幕式上巴西人用自己独具特色的传统南美风情、随性自如的表演形式和与时俱进的环保理念,给今后大型赛事的开幕式树起了“巴西样板”,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材料说明()

①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②只有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才能使文化立于不败之地  

③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8.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深入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成就,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

第五集《延续中华文脉》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的重要思想为主线,充分展现文化自信。

下面是其中的几段解说词: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一个有深厚文化自信的民族,才有长久屹立的精神支撑,才能拥有复兴之魂。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B2.A3.A4.A5.A6.C7.B

8.A9.D10.B11.A12.D13.C14.D

15.D16.A17.B18.D19.A20.C21.D

22.C23.D24.D25.B26.B27.B

28.

(1)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保持和发展中华文化的民族特性,增强民族自信心。

(2)尊重文化多样性,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充分展现文化自信。

(3)增强文化自信,必须推动文化发展,促进文化创新,使中华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

(4)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

既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同时也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解析】

1.①说法错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②说法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通过社交网络“抢红包”俨然成为了新年俗,表明传统文化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④符合题意,拜年属于传统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说明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有持久影响.

故选:

B.

本题考查:

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

1、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

(1)形式(继承性的表现)

传统习俗的继承:

传统习俗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的、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传统建筑的继承: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艺术的继承:

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的继承:

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特点: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对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今天仍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2、文化对人的影响

表现: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

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2.此题考查传统文化与经典文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

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材料强调我们今天肯定也被自己的表达匮乏呆了,说明经典文化流传至今必有其合理性,需加以继承,传统文化因其脍炙人口而保留下来,应取其精华,故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未强调流行文化和时尚文化的优点,故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此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采用排除法。

 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华文化,故①不符合题意; 文化属于精神范畴,是主观的,德国制造不能取决于德国文化,故②错误;常见的德国姓氏在德语里都代表一门手艺,说明德国姓氏文化中包含着传承至今的精神基因,故③符合题意; 其实德国人也在进行“德国制造”的过程中被重塑,说明工匠精神影响着德国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故④符合题意。

故选A。

4.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通过比较传统戏曲、古典诗词、书法,得出共性的结论,说明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题中强调体现一脉相承的气质,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故入选。

②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观点是通过比较传统戏曲、古典诗词、书法,得出共性的结论,并没有涉及纵向上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同时本题通过比较,找出传统文化的共性,而不是强调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故排除。

本题正确答案为A

考点定位:

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有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被赋予新的内涵。

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存在差异,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之一,我们应学会从试题中提取有效信息和核心信息,对其进行分析整合,得到正确的答案。

本题难度适中。

5.此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求准确解读题干主旨。

从材料中“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不断提升特色村寨的品质,更好地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可知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能充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扩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品牌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①②符合题意;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与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各国文化传播交流无关,③不符合题意;汉字是展现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④错误。

故选A。

6.此题考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解答此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材料体现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中的强大功能,也体现了科学技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②④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创新和社会实践的关系,排除①;材料没有体现文化需求的特点,排除③。

故选C。

7.此题考查继承传统文化。

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把握材料主旨。

材料强调,不应仅仅重视对古诗文的记忆,而应该重视古诗文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尤其是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故B符合题意;对待古诗文应该让学生喜欢、热爱,并从整体上全面认识和把握,而不应支离破碎地抹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并没有强调古诗文教学对人的影响应是潜移默化的,而是强调应正确传承传统文化,故排除A;材料强调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不是强调不能抹杀传统文化的影响,故排除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

故选B。

8.此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运用能力。

把握材料主旨是解题的关键。

影片通过电视、网络与移动平台加以传播,让人们仿佛穿梭在历史长廊之中,看到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信仰、红色气质,这说明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使文化传播的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故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③不符合题意;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而不是“超越一切时空局限”,故④错误。

故选A。

9.此题考查传统文化,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乙认为,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复古式的“冠”仪式没有价值,忽视了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②正确;复古式的“冠”仪式应顺应时代变迁,注入时代精神,发挥传统礼仪文化的积极作用,④正确;民族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甲强调通过“冠”仪式,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没有涉及民族精神,排除①;成人礼仪式演变不是社会进步的突出表现和主要标志,排除③。

故选D。

10.①符合题意,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说法错误,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够给人以积极的精神力量;

③说法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④符合题意,材料中台湾作家龙应台的话说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

故本题选B.

本题考查:

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