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语文练习语言文字运用技法提分点9.docx
《江苏高考语文练习语言文字运用技法提分点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高考语文练习语言文字运用技法提分点9.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高考语文练习语言文字运用技法提分点9
技法提分点 9 理解诗句内涵,破解诗文结合
三步骤解答诗句理解题
典型例题
对点解题
1.(2018·江苏)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 ②荡秋千 ③抖空竹 ④放风筝
B.①抖空竹 ②荡秋千 ③下围棋 ④放风筝
C.①下围棋 ②放风筝 ③抖空竹 ④荡秋千
D.①抖空竹 ②放风筝 ③下围棋 ④荡秋千
解析 ①句,“乐手无踪”却有洞箫声,“盘丝任翻飞”,可知诗句说的是抖空竹。
②句,“好风相送上瑶台”,可知诗句说的是放风筝。
③句,“设机关”“仅存边角”,可知诗句说的是下围棋。
④句,“来”以为是“神女从云下”,“去”以为是“姮娥到月边”,可知诗句说的是荡秋千。
答案 D
2.(2016·江苏)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解析 体会诗句内涵,体会阐述文字。
A项,诗句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诗》,表达了作者对风物更换季节、星座转移方位的感慨,重点看“物换星移几度秋”。
B项,诗句出自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表达了作者被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重点看“寂寞沙洲冷”。
C项,诗句出自李白的《行路难》,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重点看“直挂云帆济沧海”。
D项,诗句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浪淘沙》,抒发了作者绵绵不尽的故土情思,表达的是凄苦之情,不是如该选项所说的“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所以不合句子语境。
答案 D
3.(2018·江苏南京中华中学、南京第九中学、溧水高级中学高三联考)下列诗文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应及早进行,而不能等险情出现后再补课,这一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B.当下有些人看不到事物的发展进步,一味地抱怨、不满,对此,我们要善意地提醒一句: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
C.“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登临黄鹤楼,遥想当年的文人雅会,历史的沧桑之感油然而生。
D.“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转载这篇介绍德国企业发展经验的文章,是希望国内企业更加重视管理细节,提高产品质量。
解析 体会诗句内涵,体会阐述文字。
A项,诗句的意思是比喻事先没有准备,临时才想办法,阐述文字的意思是“安全教育”应提前做好准备,不能等到险情出现了再补课,意思一致,引用恰当。
B项,诗句的意思是人生往往会遭到很多困扰与烦恼,主要是来自于自己。
说明一个人要淡泊名利,符合语境,引用恰当。
C项,诗句出自王勃《滕王阁诗》,描写的是滕王阁,与黄鹤楼无关。
引用不恰当。
D项,诗句的意思是别人先进的、成功的经验,我们可以拿来解决自己的问题,符合语境,引用恰当。
答案 C
1.(2018·江苏泰州中学第四次模拟)下列各句中所引用的诗文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中年人或老年人见了青年,觉得不胜其健羡之至,而青年人却似乎不能充分了解青春之乐。
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我向来过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日子,一切日常生活的经过都记不住时日。
C.你对孩子一般儿爱,不问男的女的,大的小的,也不想到什么“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只拼命地爱去。
D.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根线的长度,足够绕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
解析 第一步,体会诗句内涵。
B项,“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指天上众多的鸟儿高飞远去,无影无踪了,连仅有的一片孤云也不肯稍驻片刻,独自远远地飘走了,山中显得格外幽静。
在诗人看来,世间万物都厌弃他,离他而去。
诗句反映的是一种惆怅之情。
第二步,体会阐述文字。
“我向来过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日子,一切日常生活的经过都记不住时日。
”这个句子反映的是一种闲适之情,句中所引用的诗文不符合语境。
第三步,比较确定答案,答案选B。
答案 B
2.(2018·江苏建邺高中阶段测试)依次在下面横线上填入诗句,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________”,抗战时期的梅兰芳生活在日寇占领的北平,面对物质上的困顿和日伪的时时骚扰,他坚决拒绝日本人所谓纯商业性质的“邀请演出”。
(2)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夫人去世后,总有人让老先生续弦,启功先生引用“________”的诗句婉言谢绝,他宁肯孤独终老,也不愿续娶。
(3)词人辛弃疾从小舞枪弄棒,何尝有什么身体疾病?
金瓯缺,山河碎,国家破败成了他最大的心病,“________”的诗句传达出他深沉的忧伤。
A.时穷节乃见 天长地久有时尽 已是黄昏独自愁
B.时穷节乃见 曾经沧海难为水 西北望长安
C.居高声自远 天长地久有时尽 西北望长安
D.居高声自远 曾经沧海难为水 已是黄昏独自愁
解析 可结合诗句意思,联系句子的具体语境分析作答。
(1)这里语境是梅兰芳在国难面前,尽管身处艰难,但仍表现出拒绝与日本人合作的民族气节,所以填“时穷节乃见”;
(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
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所以填“曾经沧海难为水”合适;(3)“西北望长安”向西北眺望故都汴京和北方的大好河山,可惜重重关山遮住了我们的视线。
表达了对建炎年间国事艰危的沉痛追怀,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的深情萦念这一思想感情。
所以填此句合适。
答案 B
3.(2018·江苏苏州市期中调研)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长年累月出门在外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对他们的思念和牵挂呢?
B.“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春节又将来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洒扫迎新,期待来年的好运。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无法改变。
D.“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中秋佳节,山塘街游人如织,怎奈天公不作美,突降的大雨让游客们扫兴而归。
解析 A项,诗句的意思是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写的是思妇的离愁别恨,而不是表现游子牵挂母亲。
B项,诗句的意思是我不曾为客扫过花径,今天才为您扫,这柴门不曾为客开过,今天为您打开。
写的是主人热情地欢迎来访的朋友。
此处写洒扫迎新,不合语境。
C项,诗句写的是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
D项,诗句是赞叹春色美好,但又想到自己的一腔春愁无处排遣,良辰美景尤在,但赏心乐事却不知在谁家谁院。
表达的是惜春、伤春之感,而非“中秋佳节”。
答案 C
4.(2018·江苏盐城、南京一模)根据诗中人物形象,下列诗句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
甲、迁客逐臣 乙、游子思妇 丙、戍卒征夫
①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②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③解识行人今古恨,路边惟有短长亭。
④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⑤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⑥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A.甲:
①④ 乙:
③⑤ 丙:
②⑥
B.甲:
①⑥ 乙:
③④ 丙:
②⑤
C.甲:
③④ 乙:
②⑤ 丙:
①⑥
D.甲:
③⑥ 乙:
②④ 丙:
①⑤
解析 ①出自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属于甲、迁客逐臣;②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属于丙、戍族征夫;③选自宋代何应龙的《行人》,属于游子思妇;④选自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从诗中“岭南”便可得知作者被贬谪,属于甲;⑤选自无名氏的《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从诗中“无消息”可以判断出该诗为思妇诗,属于乙;⑥选自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属于丙、戍卒征夫。
答案 A
1.(2018·江苏兴化市第一中学四模)下列各句中诗文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当前,中美都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两国经济议程高度互补和契合,合作空间广阔,“风物长宜放眼量”,企业家的眼界决定境界、作为决定地位。
B.在白天这条小巷也少人,更何况晚上?
走在小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感觉便油然而生。
C.尽管工作很忙,但“偷得浮生半日闲”,只要有时间,就该同家人在一起读读书,让读书成为全家的一种生活方式。
D.加强中非友好,我们讲一个“亲”字,“人生乐在相知心”,中非如何知心?
我以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深入对话和实际行动获得心与心的共鸣。
解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指空前绝后。
出自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它是一首盛时不遇的名篇。
它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时他心情非常苦闷,与句子语境不契合。
答案 B
2.(2018·江苏常州一模)下列咏史诗所歌咏的历史人物,前后都相同的一组是( )
①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②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③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天门日暮灵修远,瑶草春深佩服香
④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⑤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⑤D.③④⑤
解析 ①都是王昭君,“画图”指汉元帝对后宫妃子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这一事件,而王昭君也就因为没有贿赂画工毛延寿而“画图”被做了手脚;后两句是写王昭君和亲塞外。
②都是诸葛亮,“锦里”“祠庙”是锦里的武侯祠,“梁父吟”是诸葛亮隐居时吟咏的诗作;“出师”指出师伐魏。
③前两句出自李商隐的《贾生》,说的是贾谊;后两句是说屈原。
④都是杨贵妃,前两句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写杨贵妃的容貌;后两句出自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讲杨贵妃喜欢荔枝,皇帝找人快马相运。
⑤前两句是说周瑜,后两句是说项羽。
答案 A
3.(2018·江苏盐城第一学期期中)下列诗句中不含有神话传说的一项是( )
A.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C.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D.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解析 A项,李商隐的诗句。
蓬山:
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青鸟:
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传说西王母与汉武帝传情,就靠青鸟传信。
隐喻爱情。
诗人运用了“蓬山”“青鸟”的神话传说,寄托自己对爱人的抚慰和深长情意。
B项,出自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意思是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烂柯人:
指晋人王质。
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刘禹锡借这个神话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C项是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中的句子。
神话传说中有吴刚伐桂酿制桂花酒,把美酒献给了至尊长者。
D项,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
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
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D项,不是神话传说,是真人真事。
答案 D
4.(2018·江苏常熟阶段性抽测)国庆期间,小明外出郊游并写下了旅行笔记记录沿途见闻。
下列各句中,不可能出现在他笔记中的一项是( )
A.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B.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解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南宋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因此小明国庆期间外出郊游,不可能见到这样的景色。
所以排除掉。
答案 C
5.(2018·江苏宿迁一模)某同学在搜索网站上查询“韩愈的名句”的内容,用于微专题学习。
下列诗句不会在查询结果中出现的一项是( )
A.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解析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意思是纷乱的花朵渐渐地将要迷我的眼睛,浅浅的青草刚刚可以埋没马蹄。
出自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不是韩愈的名句,因此也不会在查询结果中。
答案 B
6.(2018·江苏海安高级中学月考)下列熟语的意思与诗文意思最吻合的一项是( )
A.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千门灯火夜似昼
B.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人怕出名猪怕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曾经沧海难为水
解析 A项,熟语指有权有势的人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诗句是在元宵佳节当天万人空巷看花灯的热闹场面。
B项,熟语用来比喻要达到某一目的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诗句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
C项,熟语是说人出名容易被攻击,而猪呢,壮了就该宰了,所以行事不要太张扬,低调一些,以保护自己;诗句比喻才能或品行出众的人,容易受到嫉妒、指责。
D项,熟语比喻再有能力的人,做事时如缺少必要的条件,也很难成功;诗句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
答案 C
7.(2018·江苏启东中学月考)下列诗句,依“春夏秋冬”四季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①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②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③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④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A.②①③④B.④②①③
C.②③①④D.②④①③
解析 ①“翠叶残”“西风”,表明是秋天;②“燕子来”“梨花落”,表明是春天;③“蔷薇一院香”,表明是夏天;④“六出飞花”,指雪花,表明是冬天。
所以选C项。
答案 C
8.(2018·江苏前黄高级中学、如东高级中学、姜堰中学等五校第一次学情检测)下列诗谜的谜底是成语或历史人物,谜面与谜底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桃花潭水深千尺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 ③坐地日行八万里 ④良药苦口利于病
A.①对答如流 ②无与伦比 ③鲁迅 ④辛弃疾
B.①对答如流 ②无与伦比 ③鲁迅 ④霍去病
C.①无与伦比 ②对答如流 ③陆游 ④霍去病
D.①无与伦比 ②对答如流 ③陆游 ④辛弃疾
解析 题干中答题关键词“谜底是成语或历史人物”“谜面与谜底对应正确的”。
①“桃花潭水深千尺”,下一句是“不及汪伦送我情”,谜底就是无与伦比。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下一句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谜底就是对答如流。
③“坐地日行八万里”是说在陆地上旅游,即陆游。
④“良药苦口”是指辛辣苦,但利于病,所以是辛弃疾。
答案 D
9.(2018·江苏兴化月考)下列诗句所涉及的年龄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②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③女年甫及笄,嫋嫋有容色。
④残年真欲数期颐,一事无营饱即嬉。
⑤敦诗梦得且相劝,不用嫌他耳顺年。
A.③①②④⑤B.③②①④⑤
C.②③①⑤④D.②①③⑤④
解析 ①弱冠指男子20岁,②总角指幼年,③及笄指女子15岁,④期颐指男子100岁,⑤耳顺指六十岁的代称。
答案 C
10.(2018·江苏南通一模)下列语句描写的内容与使用场合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①音乐室:
阳春白雪虽然和寡,流水高山但觅知音。
②科技馆:
究古今往事之踪迹,昭人类社会之兴衰。
③书画室:
心驰山水一窗闲情,笔走龙蛇满室墨香。
④档案室:
纳百川之流成大海,通千古之典显文才。
⑤实验室:
纸上得来始终觉浅,绝知此事定要躬行。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③⑤D.③④⑤
解析 “阳春白雪”“流水高山”都是乐曲名,由此可知①恰当。
由“古今往事”“人类社会之兴衰”可知,②应描写的是阅览室,而不是科技馆。
有“山水”,符合画的特点;“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据此可知③恰当。
“纳百川”说明容纳的内容多,“千古之典”说明知识丰富,故④应是描写的是阅览室。
“躬行”指身体力行,亲身实行,符合实验室的特点,故⑤正确。
答案 C
11.(2018·苏州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某同学家里添了个书房,他向朋友征集书房名,要求能体现其发愤读书的意愿。
下列书房名不符合要求的是( )
A.十驾斋B.知不足斋
C.尔雅斋D.映雪斋
解析 A项,含“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意思。
B项,取“学然后知不足”的意思。
C项,含“文章尔雅,训辞深厚”的意思。
D项,取孙康“映雪”苦读的意思。
题干要求“能体现其发愤读书的意愿”,选项C不符合要求。
答案 C
12.下列各句中,所引诗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今冬的第一场雪给家乡带来了这个季节特有的风景,落了雪的世界是恬淡的,是迷人的,是静谧的。
B.“鬓衰头似雪,行步急如风”,第二军医大学吴孟超院士从医近70年,现在虽然已经90岁高龄,但仍披甲执刀,工作在医学科学领域。
C.“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漂泊他乡的游子,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让慈母放下深深的牵挂,而他们自己,又有多少次在梦里回到故土家园?
D.“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夏完淳父子葬于此已有三百六十多年,但墓园一片寂静,无人凭吊,我在碑前站好,举行这只有一个人的祭奠仪式。
解析 C项,“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选自宋代晏几道《临江仙》,白话翻译为,当时的明月还高悬空中,它曾照着彩云归来。
此词回忆旧时生活。
词人出身于宰相之家,早年曾养着名叫苹、鸿、莲、云的四个歌女,亲自教授歌曲。
后来家道中落,她们都星散了。
这两句说在当时明月照映之下,小苹这一歌女像一朵彩云似的归来。
它既是指过去,也是从现在忆起,如今之明月,即是当时之明月,明月仍在,而小苹已经不见。
表达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伤之情。
答案 C
13.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B.“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元旦佳节,南京梅花山上游人如织,人们兴致勃勃,陶醉在梅花朵朵的美景中。
C.“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弱肉强食有违时代潮流,穷兵黩武缔造不了和平,互谅互让才能带来稳定,坚定道义才能赢得持久安全。
D.“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
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等,都是在倡导一种家风。
解析 文句出自汤显祖《牡丹亭》。
奈何天,令人无可奈何的时光,表示百无聊赖的思绪。
这优美的景色让“我”怎样面对,那让人快乐的事情正在谁家的院子里面上演?
答案 B
14.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呼吸着春的气息,感受着万事万物的勃勃生机,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总要怀着这样的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青葱少年一定要有这刻苦学习书本知识的精神,否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
D.“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无酒不成席,有朋有客,摆酒洗尘;闲时相聚,把酒言欢;喜事登门,举杯相庆。
解析 A项,“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描绘的是:
洗完衣服的姑娘们欢声笑语地穿过竹林回家,渔船顺流而下,水中的莲叶跟着摇曳。
和“生机勃勃”关系不大。
C项,强调要亲力亲为,不合语境。
D项,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及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
不合语境。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