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范文.docx
《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范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范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
人物传记
【考纲目标】
1、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思想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考点解读】
一、相关知识
传记是记述人的生平事迹的一种重要文体阅读传记,可以追溯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可以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可以探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可以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还可以观照历史的沧海桑田,社会的光怪陆离,丰富阅历,陶冶情操,提升识见
(一)传记的种类
1、自传或他传:
自传是自述生平事迹的实录(如鲁迅的《鲁迅自传》,《沈从文:
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他传则是他人撰写的(如《杜甫:
“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鲁迅:
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等),具有一定文学性,却不同于自传体小说
2、评传:
全面介绍和评论人物思想、生活和贡献的文章,所写对象大多是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其他著名人物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如《贝多芬:
扼住命运的咽喉》等)
3、回忆录
(二)传记的特点
1、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
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
2、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
传记的材料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
3、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
史实性:
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要求记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准确的、真实的
文学性:
传记允许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时代环境的合理的有限度的想象,以便丰富、生动地描绘人物,凸现人物特性,使之显得有血有肉,增加作品的可读性与感染力
二、方法指导
掌握传记常考查的题型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考查点一:
考查传主的主要事件,从而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性格
题型设置一:
1、作者在传记中记叙了哪些主要事迹,请教要概括
2、概括传主的特点,传主的某一方面的特点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或是通过哪几件事情体现出
来的?
有几方面的理由?
)
解题思路:
从传记梳理传主的主要事迹、命运转折、至关重要的思想精神活动的那些时间、抓住地点及相应发生的事件如果传主的事迹较多,但其核心意思可以用一句话或几句话进行概括解决时根据传主的事迹进行归纳总结,要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分项归纳、概括
题型设置二:
某一个事件在文中的作用?
或者这一细节表现了什么,它与整个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它在事件或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解题思路:
1、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其实就是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
2、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
作用:
①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刻画传主的形象
②呈现传主的内心世界,折射出传主的精神品质,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个性特征
③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
④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3、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首先要关注时代、社会、家庭背景下的传主要理解传主其人其事,就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众多因素其次,要理解关系网中的传主传主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是阅读传记的一条通道
但需要说明一点自传和他传还要注意,特别是自传,在考查的事件是儿时的,还要注意这些事件对传主后来的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或于今后形成对比等
考查点二:
明确传记的文体特征分析传记的语言特点以及表现手法即传记阅读要求:
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题型设置一:
鉴赏词句文段(语言特色及结构)
①文中加点词有什么语言特色?
②某一段中画线的句子的含义是什么?
或作者为什么要说这句话?
③某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④标题的含义
思路引导
①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幽默调侃或自然亲切,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②对要求鉴赏的词句文段本义进行挖掘这个挖掘不是单纯的解释这个词语,而是要结合文本特征或文本主题进行针对性的、深层次的挖掘
③将该词句文段回归文本,结合上下文分析其含义或作用,其中回答“作用”的时候要根据结构特点来回答,如开头的词句往往是“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等,中间的词句则往往是“过渡衔接、承上启下”等,结尾部分的则是“卒章显志、深化主题”等,当然回答时不能仅仅是这些术语,要略微展开
④内容上:
传主的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
结构上
注意结合文本主题,因为一切材料(包括词句文段)都是为中心服务的,因此,答题时不能忽略其与中心的关系
叙述顺序:
①顺叙:
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
②倒叙:
造成悬念、埋下伏笔,以吸引读者,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③插叙:
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性格作简要介绍
题型设置二:
表现手法凸显作者的写作意图
1、人物描写方法
问题设置:
1、这类考查较简单,就是文章中的描写人物的语句或描写段落在文中作用?
2、正面刻画人物的同时还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请找出相关内容,分析其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肖像描写
行动描写表现人物
正面描写语言描写性格,使形
心理描写象血肉丰满
塑造人物形象细节描写
的方法
自然环境
环境烘
侧面描写社会环境
托
他人
2、环境(景物)描写:
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②渲染气氛,烘托传主的心情;
③寄托传主的思想感情;
④反映传主的性格或品质
3、衬托和对比
问题设置:
文章中写了除传主外其他人物或其他事的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例如:
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的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的情况,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做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衬托手法用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衬托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用孩提时代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意衬托跛脚小孩多鲁迅先生的敬意
又如:
文章开头介绍古城堡和莫扎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寂寞的茨威格》
参考答案:
为下文写茨威格的魅力做铺垫;衬托茨威格与古城堡和莫扎特同样伟大
再如:
文章第四段写到了梁漱溟父亲自杀身亡,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这段文字表明梁漱溟关心国事是有家庭传统的;是梁漱溟格外关注文化问题的原因;使读者对人物了解更全面
这类题大多数考查为表现传主形象采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主要是衬托和对比这些人和事主要是为了传主服务的,衬托传主的性格,或对传主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或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使读者对人物了解更全面
4、先抑后扬法:
先抑后扬的手法,使文章跌宕起伏,耐人寻味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更精彩,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5、引用
问题设置:
作者选用大量的数据(或引语)有什么用处?
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
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6、反复作用就是强调、突出重点,抒情感染力强;
题型设置三:
选材上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
问题设置:
1、作者为什么要这样选材?
(或选材的角度和作用)
2、这篇文章在选材上有何特点或这篇文章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读者陌生
详写
符合主题/突出人物性格
选材的目的——详略得当
读者熟悉
略写
不符合主题
解题思路:
选材是为中心服务的,因此角度要准,材料要精,答题时要结合材料对中心的作用来答,材料对中心的作用往往是“突出人物性格特征,深化文章主题,增加文章可信度,渲染某种氛围”等
题型设置四:
传记文学的文体特点真实性和文学性
问题设置1:
真实性是人物传记的生命本文从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一点?
解题思路:
那么首先得前提就是作者与传主有生活上的交往熟悉,亲身经历或者亲眼目睹了传主的事迹,掌握第一手材料,真实地记录传主的事迹作为他传的作者还能够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这也体现传记的真实性但这里的细节描写传记作品都必须具备,有细节才能体现真实感
问题设置2:
传记在写法中一般侧重于写实,而这篇传记在表达上有哪些不同的特种?
请简要分析
思路分析:
这个问题其实考查得就是传记的另一个特征:
文学性传记中使用文学手法得作用:
采用文学化的手法,是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的合理的想象与再造,内容具体生动,人物形象丰满,形象可感,增强了感染力,而且有真实可信,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考查点三:
对传记进行鉴赏与评价和探究
题型设置一:
评价文本内容
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评价某人的形象或行为(这类题目一般会出现在传记和新闻中)
2、作者写作此文有何用意或目的?
解题思路:
①从传主的思想、品格入手,抓住成长因素把握人生轨迹
②从作者的褒贬爱憎入手,抓住议论抒情把握褒贬爱憎
题型设置二:
探究题
常见题型:
1.结构对文章结构的安排
如:
用较长篇幅介绍奥蒂参加比赛、背景材料有何作用?
2.疑点、难点
(1)对文中传主的某一观点(说法),你是否认同,说说你的理由.
(2)题目提出的两种观点,你如何看,请结合传主的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3.社会影响
评价本文产生的社会公用,探讨本文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答题思路可概括为:
观点——引据——论述——小结
观点:
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
引据:
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内引”文本(信息、材料、观点)
“外联”理由:
联知识①文体知识②分析鉴赏知识:
a联实际:
现实情况、社会影响b联自身:
生活体验、阅读感受
论述:
整合信息,分条陈述,要点须全面,陈述有条理
小结:
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
具体步骤:
第一句:
应写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
接下来,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
1,2,3,4”,把理由分点罗列;最后,可加总结句,句式“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
【拓展提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25分)
杂交水稻之父
1982年的一个秋日,马尼拉洛斯巴洛斯镇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学术报告厅里,正在举行国际水稻科技界的盛会座无虚席会议开始,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农业部前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庄重地引领袁隆平走上主席台这时,屏幕上赫然打出袁隆平的巨幅头像,下方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行特大黑体英文字报告厅里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国际同行的推崇,确实使袁隆平感受到了心智与汗水的价值,以及来自光明正大的竞争对手的真诚友谊和温暖想到国内学术界某些权威至今仍然把自己看作湘西泥巴地里滚出来的土老冒,把杂交水稻技术视为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袁隆平内心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
会后,袁隆平跟斯瓦米纳森博士开玩笑说:
“您今天这样‘突然袭击’,大张旗鼓地‘贩卖’我,可真叫我有点措手不及呀”“我就是特意要给您一个惊喜呀!
”“可我1980年第一次应邀来合作研究时,您竟然给我定了个每月800美元的实习研究生工资!
”袁隆平笑着说那一次他曾向斯瓦米纳森提出严正抗议,准备拂袖而去经斯瓦米纳森反复道歉,极力挽留,并把他重新定为特别研究员,每月工资提到1750美元,他才留了下来
“哈哈,您还记得那件事哪!
说实话,那时候我们看您在国内地位也很低似的,这里给您待遇太高,反而使我们丢份加上那时我们毕竟还没有亲眼见过成功的三系配套杂交水稻,所以给您定工资估计为您在国内的10倍,想来您该可以接受没想到您还很有气派!
而第二年我们就看到中国政府给您颁发了科技特等发明奖,而且您的伟大成果也让我们亲眼看到了所以我们后来一直为那件事感到惭愧今天,也算是我们正式为您正名吧!
”
“哈哈,原来阁下您也曾亲自参与歧视我的‘勾当’啊!
坦率地说,我们在国内是从来不争经济利益的可是,到了您这里,拿多少钱可就关系到中国科学家的尊严了,所以我一定要跟您‘斗争’到底啊不过,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不打不相识’这就像我们国际科技界的朋友们,实际都是同一阵地上的竞争对手但是也正因为在同一阵地上竞争,才有机会成为朋友啊!
我和您一见面就‘打了一仗’,所以我们的友谊也将更加长久是不是?
”袁隆平说
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水稻平均亩产比原先增加20%以上这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不仅有助于中国已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全世界为此,他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院长西瑟罗纳先生介绍袁隆平当选的理由是:
“袁隆平先生发明杂交水稻技术,为全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说“邓小平送来了好政策,袁隆平送来了好种子”,他专门花钱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供在家里
袁隆平把他的研究生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这些研究生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外国工作有人便跟袁隆平开玩笑说:
“您老人家送出的人才都飞了,您可是白费心血了!
”袁隆平则认真地回答说:
“你们不要见识短浅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优秀的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让他们通通窝到我的手下莱,受着我的思想束缚,而且我还无法给他们提供一流的研究条件怎么能使他们成长为超过我的杰出学者呢?
一旦祖国有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随时都会回来的相反,如果他们回来而又无用武之地,那又叫人家回来干什么呢?
”
(摘编自庄志霞《袁隆平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斯瓦米纳森博士在他主持召开的一次国际水稻科技界会议上的隆重推介,使袁隆平作为世界著名水稻专家而广为人知
B.袁隆平因为发明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全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
C.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为了感谢袁隆平给他送来了好种子,专门花钱请人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供在家里
D.袁隆平的研究生经他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为了成为超过老师的杰出学者,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外国工作
E.本文通过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博大胸怀以及勇于探索、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答案】B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A、D不给分
(2)尽管被国际同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内心却“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这是为什么?
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斯瓦米纳森的推崇使他产生了对比联想②她尚未得到国内学术界某些权威的承认;③杂交水稻技术被视为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
(3)有人说袁隆平送出的人才“都飞了”,他是“白费心血”,袁隆平却认为这种看法是“见识短浅”为什么?
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中国杂交水稻失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②优秀人才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国外一流的科研条件更有利于杰出学者的成长;③一旦祖国有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他们也会随时回来
(4)袁隆平和斯瓦米纳森是同行,可他们一见面就为尊严“打了一仗”,最终又成为朋友,而且认为彼此的友谊“将更加长久”请你就对“同行”、“尊严”、“友谊”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观点一:
同行有可能成为朋友
①彼此为同行,就有机会认识并可能成为朋友;②同行的认可,又能给人带来温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观点二:
维护尊严,既要斗争又要有一定的进步
①斯瓦米纳森因为担心“丢份”而“歧视”袁隆平,当看到他“准备拂袖而去”时就马上让步;②斯瓦米纳森亲眼看到袁隆平的伟大成果后主动为他正名;③袁隆平为维护中国科学家的尊严而严正抗议,斗争到底
观点三:
经过“斗争”的朋友,友谊才会更加长久
①不打不相识,通过斗争可以加深了解,从而建立友谊;②竞争对手间要保持友谊,必须真诚让对方感到温暖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25分)
黄遵宪的外交活动
作为清朝第一任驻日使馆赞,黄遵宪表现出很强的历史责任感,除协助公使处理外交事务外,他“既居东二年,稍稍习其文,读其书,与其士大夫交游”黄遵宪不愿埋首经籍,主张“识时赏知今,通情贵阅世”,走经世致用之路为了澄清过去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糊涂观念,“遂发凡起例,创为《日本国志》一书”该书以“史家纪述,务从实录”为指导思想,力求客观地向中国人全面、准确地介绍日本的历史及现状,“详今略古,详近略远,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期适用也”,显然,黄遵宪想要通过叙述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历史,为中国的改革提供借鉴,书中以叙述日本历史为经,以评论古今得失为纬,用“外史氏曰”的形式,阐发他的同解,从而把自己的改革思想揉合进日本的叙述之中
1891年11月1日,黄遵宪被任命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带,到任后,他详察南洋各岛情形,体察侨民疾苦,并着手改善侨胞待遇,当地英国殖民者设立的华民政务司“名为护卫华人,实则事事与华人为难”,甚至敲诈勒索黄遵宪一面与贡国殖民主义者斗争,一面将《大清律例》中有关财产各条抄出,并译成英文,要求总督交给华侨聚居地承审官“一体遵办”,以保护华侨的财产,同时,黄遵宪还白日提倡发展华文教育,改会贤社为图南社分亲任社长,拟定学规,每月设定课题,鼓励南洋诸生学习中国文化,研究地方礼俗,关心民事民疾,当他卸任归国时,门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用“遂佰文明开”、“无异岭表韩公来”表达对都是的赞誉之情
《马关条约》签订后,准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中日对方进行其休交涉时,黄遵宪受委派评选苏、杭两地谈判事宜他谈判的对手是日本著名外交家珍田舍已,当时,珍田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要求在苏、杭开埠,专界专管,并且蛮横地说:
“奉本国政府接收专管租界之合,但求按约指地”黄遵宪毫不示弱,不为其气势所慑他援引《马关条约》条文,指出“新约所评,只许通商,遍查中文、日文、英文,并无许以苏州让人一地,听日本政府自行管理之语”,拒绝了珍田的无理要求,分又新自草拟《商埠议案》,凡时《马关条约》文本语焉不详的地方,只要有有昨于挽回中国自主要利的“无孔不钻”,“无微不至”,从而有理有利有节地挫败了珍田舍已的嚣张气焰,在国家民族危亡的情势下为中国争了口气
黄遵宪在《上某星使论外交家尽职书》中,把他十几年问处理外交事务的经验总结为“挪展之法”“渐摩之法”和“抵制之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抵制之法”,因为在他看来,当时清朝处于列强环视之下,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已祸害多年,在对外交涉中只图能多挽回些利权,以保国民生计,又因为在弱肉强食的竞争原则下,弱国无外交,与帝国主义的斗争就不能不讲究策略,分阐述说:
“于固执已见,则诿以彼国来明我意;于争夺已权,则托于我国愿同协力;于要求已利,则谬谓两国均有利益,不斥彼之说为无理,而指为难行;不以我之说为必行,而请其酸度”即在谈判中千万不能感情用事,把事情弄僵,购误全局,一定要掌握好谈判分寸,应想方设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又不至于使对方下不了台,交不了差黄遵宪继续阐述说:
“不以彼不悦不怿而阻而不行言语有时而互驳,而辞气终不愤激;辞色有时而受拒,而请谒终不惮烦;议论有时而改易,而主意终不游移将之以诚恳,济之以坚贞,守之以含忍”黄遵宪认为,凡此种种交涉手段和谈判策略,最终是要达到使“吾民受护商之益”,即保护并发展民族工商业的目的
(摘编自郑海麟《黄遵宪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为了纠正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错误观念,实现他“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的主张,黄遵宪一到日本,就开始了《日本国志》的编撰
B.黄遵宪从新加坡卸任回国时,他的学生潘百实实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把他比作唐代曾在岭南蛮荒之地传播文明的韩愈
C.在中日两国关于苏州、杭州作为通商口岸的谈判中,珍田舍已要求专管按约指地,以挽回自主的权利,而且态度蛮横,盛气凌人
D.黄遵宪根据他十几年间处理外交事务的心得,归纳出“挪展之法”、“渐摩之法”和“抵制之法”,从而把分的实践经验上升为外交谈判策略
E.本文通过对黄遵宪外交活动及其思想的记述,反映了他外交思想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刻划了他阅历丰富、见识广博且勤于著述的外交官司形象
答案:
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黄遵宪在日本居住两年后,学习了日本的文字,才开始与日本人交往,开始了《日本国志》的编撰,不是一到日本就开始编辑,故A错C项“以挽回自主的权利”错E项“阅历丰富、见识广博”在文中没有体现
(2)黄遵宪所指撰《日本国志》一书具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概括(6分)
答案:
①务从实录、全面准确的写作宗旨;②详今略古、详近略远的编写原则;③史论结合的编纂方法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从第一段的叙述中进行分层概括即可得出,概括要简明,不要照抄原文
(3)从文中看,作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请简要论述(6分)
答案:
①详察南洋各岛情形,查访侨民疾苦,改善侨胞待遇;②与当地英国华民政务司斗争,以《大清律例》保护华侨财产;③改会贤社为图南社,积极发展华文教育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将第二段中对黄遵宪活动的叙述进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4)黄遵宪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外交谈判应该坚持“诚恳”、“坚贞”、“含忍”三项原则,请选择其中一项,并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
观点一:
谈判态度要诚恳①不说对方所提的方案无理,只说难以实现;②不说自己所提的方案一定可行,只说请对方考虑;③不能感情用事,贻误全局
观点二:
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①坚持自己的意见就说对方没有明白我方的意思,争取自己的权利就说愿与对方同心协力,要求自己的利益就说双方都有好处;②不因为对方不高兴就放弃自己的原则立场;③表述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坚持自己的观点却要毫不含糊
观点三:
要学会克制忍让无论辩论如何激烈,都要做到始终不说过头话;当对方拒绝我方的要求时,要始终请求谒告,不厌其烦;掌握好谈判的分寸,不至于使对方交不了差
不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够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本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