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 易错 难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99014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7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优 易错 难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培优 易错 难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培优 易错 难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培优 易错 难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培优 易错 难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优 易错 难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docx

《培优 易错 难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优 易错 难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优 易错 难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docx

培优易错难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

1.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M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B.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C.bc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有气泡产生

D.d点溶液中的溶质为两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

根据题意,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开始沉淀增加,然后沉淀不变,最后沉淀减少一部分,然后保持不变。

【详解】

A、M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钠,因为是硫酸和碳酸钠二者反应生硫酸钠和水、二氧化碳,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

B、ab过程中沉淀不变,说明加入的盐酸与过量的氢氧化钡反应,氢氧化钡显碱性,故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符合题意;

C、bc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因为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碳酸根,故沉淀中没有碳酸盐沉淀,故无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

D、d点溶液中有溶于盐酸的沉淀与盐酸反应生成的盐,有盐酸与剩余的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氯化钡,还可能有剩余的盐酸,故溶质不少于两种,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下列图象中V表示加入稀H2SO4的体积,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水与硫酸钡沉淀,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量不断增大,直至恰好反应,沉淀量不再改变,图象正确,故此选项正确;

B、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水与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有沉淀生成,图象错误,故此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钡显碱性,随着酸量的增加溶液的碱不断减少,pH值变小,直至恰好反应pH=7,再加入稀硫酸酸性不断增强,pH小于7,图象错误,故此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钡显碱性,随着酸量的增加溶液的碱不断减少,pH值变小,直至恰好反应pH=7,再加入稀硫酸酸性不断增强,pH小于7,图象错误,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

B.

表示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C.

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D.

表示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时,反应生成氢气,当稀硫酸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气体,正确;

B、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立即产生白色沉淀,错误;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随着反应进行,pH不断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pH=7,错误;

D、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时,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错误。

故选A。

4.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Cl、H2SO4、Na2CO3、BaCl2、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取适量该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证确的是(  )

A.O→A、B→C过程中均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4、MgCl2

C.该溶液中一定没有Na2CO3、BaCl2、NaCl

D.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NaOH

【答案】B

【解析】

【分析】

开始一段时间内不产生沉淀,说明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即溶液中含有硫酸,则溶液中不含有氯化钡、碳酸钠,是因为硫酸和氯化钡、碳酸钠不能共存,硫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和氯化钠,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详解】

A、O→A过程中,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4、MgCl2,该选项说法正确

C、该溶液中一定没有Na2CO3、BaCl2、可能含有NaCl,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C点中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5.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先冒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

B.滴至bg时,溶液中的含HCl、NaCl两种溶质

C.滴至cg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滴至dg时,溶液pH>7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向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时,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后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正确;

B、滴至bg时,溶液中不含HCl,含有反应生成的NaCl和没有反应的氯化钙两种溶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滴至cg时,沉淀质量不再增加,说明此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正确;

D、滴至d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因此溶液显碱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6.在氯化镁和盐酸的混合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下列关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时,因氢氧化钠与氯化镁生成的氢氧化镁沉淀会继续与盐酸反应,所以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当盐酸消耗完后再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沉淀,所以刚开始加入氢氧化钠时无沉淀生成,当盐酸消耗完后,继续加入的氢氧化钠开始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所以此时才开始有沉淀生成,当氯化镁消耗完后沉淀量不再增加。

故选A。

【点睛】

几个反应在一起时,要分析反应进行的先后顺序,再根据相关反应进行解答。

7.向含HCl、CuCl2和MgCl2的溶液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随着pH增大,Cu2+、Mg2+依次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溶液中析出固体质量与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pH小于4.2的范围内,无化学反应发生

B.a点处析出的固体是Cu(OH)2和Mg(OH)2

C.pH在6.7-8.6范围内,溶液中有3种溶质

D.若m2=2m1,则原溶液中氯化铜和氯化镁的质量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向含HCl、CuCl2和MgCl2的溶液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HCl先和NaOH反应生成NaCl和H2O,CuCl2再和NaOH反应生成Cu(OH)2沉淀和NaCl,MgCl2再和Na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和NaCl。

【详解】

A、pH小于4.2的范围内,是HCl和NaOH反应生成NaCl和H2O,没有固体析出,不符合题意;

B、a点处是CuCl2和NaOH反应生成Cu(OH)2沉淀和NaCl,析出的固体是Cu(OH)2,不符合题意;

C、pH在6.7-8.6范围内,HCl、CuCl2已完全反应,MgCl2还未反应,所以溶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有3种溶质,符合题意;

D、若m2=2m1,说明生成的Cu(OH)2和Mg(OH)2质量相等,均为m1,设原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为x,氯化镁的质量为y。

所以原溶液中氯化铜和氯化镁的质量不相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相关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A.

碳和氧化铜粉末高温加热恰好完全反应

B.

向水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

C.

分别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镁和铝

D.

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碳和氧化铜粉末高温加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最终剩余的固体是铜,固体质量不能为0,不符合题意;

B.向水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起始时只有水,水的pH=7,不符合题意;

C.分别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镁和铝,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方程式可知,每24份质量的镁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每54份质量的铝产生6份质量的氢气,所以相同质量的镁和铝,铝产生的氢气多,当镁和铝过量时,因为稀盐酸的质量和浓度均相等,所以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也相等,图像正确,符合题意;

D.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有MnO2的反应速率较快,但过氧化氢溶液完全相同,产生的氧气的质量也相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下列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B.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

向FeCl3和H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D.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铝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溶液pH值不断减小,最终无限接近与7,但不能小于7;故选项错误;

B、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产生氯化钾和氧气,固体质量逐渐减小;故选项错误;

C、向FeCl3和H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硝酸钠和水,再与氯化铁反应产生氢氧化铁沉淀;故选项正确;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铝产生硫酸铝溶液和铜,溶液的质量减小;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10.下列曲线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是()

A.

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氨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B.

分别加热KNO3、Ca(OH)2的饱和溶液(溶剂蒸发忽略不计)

C.

少量硫在密闭的集气瓶中与氧气完全燃烧

D.

常温下将足量的Na2CO3、块状CaCO3固体放入少量的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氨水易挥发,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氨水质量减小;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液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钾溶解度所温度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分别加热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硝酸钾溶液质量分数不变,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分数减小,不符合题意;

C.硫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D.常温下将足量的Na2CO3、块状CaCO3固体放入少量的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因为碳酸钠是粉末,碳酸钙是块状的,所以碳酸钠反应速率较快;根据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Na2CO3+2HCl=2NaCl+H2O+CO2↑可知,每73份质量的氯化氢能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加入的盐酸少量,盐酸完全反应,盐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所以消耗的盐酸的质量一样,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也一样,符合题意。

故选D。

11.下列选项的操作或反应所对应的曲线图正确的是

A.将饱和石灰水升温

B.一定量的锌粉与稀盐酸反应

C.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

D.向等体积不同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中滴加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升温后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晶体,所以溶液质量减小,选项A错误;

B、锌与盐酸反应时氢气是从零点开始的,选项B错误;

C、由于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选项C错误;

D、浓碱溶液的pH值要比稀碱溶液的高,由于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所以消耗氢氧化钾的质量相同,但由于氢氧化钾溶液的浓度不同,所以pH值变化有差异,选项D正确。

故选D。

12.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Ca(OH)2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变化曲线

B.

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

水的电解

D.

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铜固体中逐滴加入盐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正确;

B、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等到稀硫酸反应完毕后,氢氧化钠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一开始没有沉淀,等到稀硫酸反应完后有沉淀生成,硫酸铜反应完后沉淀不再增加,为一定值,故B错误;

C、通电分解水时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二倍,质量比为1:

8,故C错误;

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

铜在氢的后面与酸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13.用右图能正确反映下列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序号

实验内容

x轴含义

y轴含义

坐标图

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中不断滴加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溶液质量

单质铜的质量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稀盐酸质量

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

一定温度下,向某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加入氯化钠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加热时间

剩余固体中

锰元素质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中不断滴加硫酸铜溶液,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断滴加硫酸铜溶液,那么铜的质量不断的增加,直至铁完全反应,铜的质量不再增加,关系正确;②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加入的稀盐酸的量不断的增加,即使反应完全,溶液中水的质量也不断的增加,因为盐酸中含有水,关系错误;③一定温度下,向某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氯化钠会逐渐的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达到饱和状态后,氯化钠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关系正确;④加热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由于锰元素只存在于固体中,故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关系错误。

故选C。

14.如图实验(装置气密性好),三种固体质量相同,分别滴入相同体积的浓度8%盐酸,a处连接压强传感器,压强随时间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稀盐酸和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氧化钙溶于水也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瓶内压强会增大,后又因随着时间的推移烧瓶逐渐冷却至室温压强也随着减小;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也放出热量,但是没有稀盐酸和氧化钙反应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它的曲线在氧化钙的下面,而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了大量气体CO2导致瓶内压强增大,随着反应的结束加强增大最大后不再返回。

根据上述分析选项中压强变化图,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1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

B.

等质量,不同颗粒大小的碳酸钙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

C.

常温下,烧杯中的KNO3的饱和溶液中,恒温蒸发一定质量的水

D.

CO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锌比铁活泼,反应需要时间短,最终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等质量,不同颗粒大小的碳酸钙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粉末状碳酸钙和稀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反应需要时间短,最终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常温下,烧杯中的KNO3的饱和溶液中,恒温蒸发一定质量的水,部分硝酸钾析出,仍然是饱和溶液,温度不变,因此溶解度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最终固体质量不能是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

B。

二、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

16.海水是名符其实的液体矿产,平均每立方公里的海水中有3570万吨的矿物质,世界上已知的100多种元素中,80%已经在海水中找到。

海水是盐的“故乡”,海水中含有各种盐类,其中90%左右是氯化钠,也就是食盐。

另外还含有MgCl2、MgSO4、CaCl2、KI及NaBr等各种盐类。

氯化镁是点豆腐用的卤水的主要成分,味道是苦的,因此,海水晒盐后所得的母液中含有较多的氯化镁,也叫“苦卤”。

根据上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海水中含有的阴离子包括Cl-、SO42-及_____(写出一种微粒符号即可)等;

(2)苦卤中的溶质主要有:

氯化镁、金属溴化物和_______(写出一种物质);

(3)工业上把苦卤除钙后,再加入碱性沉淀剂可以制备氢氧化镁。

若海水中钙离子含量太高,氢氧化钙会存在于氢氧化镁颗粒中,从而影响氢氧化镁的纯净度。

某研究小组在控制反应温度是20~25℃和浓海水质量为1109g不变的条件下,进行下述对比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

碳酸钠加入量/g

搅拌速度r/min

反应时间/h

钙除去率/%

a

1.78

200

3

44.8

b

2.32

200

3

60.2

c

2.32

125

4

55.1

d

2.32

200

4

64.6

 

①该对比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进行实验a和b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③该实验显示________(填实验因素)对钙的除去率的影响很小;

④搅拌速率越快,反应时间越长则消耗能源越多。

为了节约能源,获得较高的钙除去率,进一步优化“搅拌速率”和“反应时间”的反应条件。

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情况下,设计对比实验,你应选择的反应条件是_____(填选项)。

A200r/min,3.5hB200r/min,4.5h

C175r/min,4hD225r/min,4h

【答案】Br-/I-(写出1个即可得分);NaCl/氯化钠;(或能写出阅读资料中提及的物质也可得分)CaCl2+Na2CO3=CaCO3↓+2NaCl探究其它条件相同时,碳酸钠加入量对钙除去率的影响反应时间AC

【解析】

【详解】

⑴海水中90%左右是氯化钠,另外还含有MgCl2、MgSO4、CaCl2、KI及NaBr等,海水中含有的阴离子包括Cl-、SO42-及Br-(或I-);

⑵苦卤是氯化钠析出后留下来中的,所以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因此溶质主要有:

氯化镁、金属溴化物和NaCl;

⑶①该对比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l2+Na2CO3=CaCO3↓+2NaCl;②实验a和b,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都相同,加入碳酸钠的质量不同,故进行实验a和b的目的是探究其它条件相同时,碳酸钠加入量对钙除去率的影响;③对比b和d,实验显示反应时间对钙的除去率的影响很小;④搅拌速率越快,反应时间越长则消耗能源越多。

为了节约能源,获得较高的钙除去率,进一步优化“搅拌速率”和“反应时间”的反应条件。

在A200r/min,3.5h、B200r/min,4.5h中选择A;在C175r/min,4h、D225r/min,4h中选择C。

故本小题应选择的反应条件是AC。

【点睛】

本题属于综合题,首先要读懂题中所给资料,然后根据问题回答。

17.“铁锅炒菜能补铁”在民间流传已久,央视《是真的吗》节目组对此进行了实验和调查。

实验过程:

将西红柿切碎,分成两等份,分别用铁锅和铝合金锅进行清炒;清炒5分钟,将炒好的西红柿分别放入两个碗中,做好标记;对其铁含量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

用铝合金锅炒的西红柿,铁含量为1.5mg/kg,用铁锅炒的西红柿,铁含量为23.5mg/kg,约是铝合金锅的15倍。

可见,使用铁锅烹调确实能增加人体铁的摄入量,但是摄入的铁,又有多少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呢?

食物中的铁主要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

血红素铁,是与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中的卟啉结合的铁,而除此之外的食物中的铁都被称为非血红素铁。

食物中的血红素铁以卟啉铁的形式直接被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吸收利用率高,不受其他食物中抑制因素的影响。

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畜禽肉类、鱼类等都是补铁的良好来源,鸡蛋也属于动物性食品,但是鸡蛋中的铁与蛋黄中的卵黄磷蛋白结合对铁的吸收具有干扰作用,所以鸡蛋中的铁吸收率仅有3%,不是补铁的良好来源。

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主要是三价铁,需转化成二价铁才能被人体吸收。

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其吸收常受到膳食因素的影响,如粮食和蔬菜中的植酸盐、草酸盐以及茶叶和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均可影响非血红素铁的吸收,以下是几种饮品对铁元素吸收率的影响数值:

饮料

咖啡

橙汁

铁元素吸收率

降低62%

降低35%

增加85%

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都受体内储存铁量的影响,如果体内铁的储存量充足,铁的吸收率就低,如果缺铁的时候,铁的吸收率就会大大增加。

在食物匮乏年代,即使用铁锅烹饪,还是会缺铁。

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增加了动物性食品的供给,保证了血红素铁的摄入,同时摄入新鲜果蔬中的维生素C能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使我国居民贫血率大大下降。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中用到铝锅和铁锅炒菜,若用实验验证铝和铁的活动性,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填1种试剂即可)。

(2)测定铁锅炒菜是否增加铁含量的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

(3)某出售生铁壶的卖家声称“生铁壶用来煮茶煮水两相宜,可以有效汲取人体所需二价铁”,请结合上表内容进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补铁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铁锅炒菜能增加铁的含量B能被人体吸收的是二价铁

C维生素C有助于铁的吸收D动物肝脏、鱼类等是补铁的良好来源

【答案】稀盐酸(合理即可)西红柿的量和清炒时间不合理,茶会降低铁的吸收率ABCD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越剧烈,说明金属活动性越强;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在实验室中探究铝和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铝、铁外,还需要用到的试剂是稀盐酸或稀硫酸或可溶性二价铁盐(Fe2+)或可溶性三价铝盐(Al3+);

(2)对比实验中,不同条件只有一个,相同条件可有多个,测定铁锅炒菜是否增加铁含量的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有西红柿的量和清炒时间,不同条件只有铁锅和铝合金锅;

(3)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

说法不合理,原因是茶会降低铁的吸收率;

(4)A、用铁锅炒菜,可以使微量的铁随食物进入胃中,铁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故A正确;

B、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主要是三价铁,需转化成二价铁才能被人体吸收,故B正确;

C、新鲜果蔬中的维生素C能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故C正确;

D、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畜禽肉类、鱼类等都是补铁的良好来源,故D正确,故选ABCD。

【点睛】

本题通过铁锅炒菜能补铁的探究和铁元素的吸收介绍,考查了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获取有用信息,并结合已有的知识,理解信息。

18.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豆制品是以大豆等豆类为原料,经加工而成的食品。

以下为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