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选考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98037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9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选考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选考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选考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选考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选考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选考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

《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选考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选考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选考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

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选考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考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考题统计

考查主题

材料出处

命题视角

考情分析

2019年Ⅰ卷

现代刘源张、李四光

方莉等《少壮常怀强国志 华巅犹抱济时心》等

贡献类、说明类

(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引文出处大都注明时间,隐含着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对时代背景有一定的暗示作用。

(2)从设问方式来看,多采用贡献类、原因类及评价类设问。

着重考查人物所处时代的背景、人物所做事件的意义和不同时代对人物不同评价的原因(因素)。

(3)从时间上看,以汉唐宋明清、晚清民国为主及近现代中国人物为主;从内容看,考查人物与其所处时代重大事件的联系、评价历史人物。

(4)与教材的联系加强,考查的人物与选修教材所述人物开始关联,个别人物在必修中有涉及。

2019年Ⅱ卷

汉代司马相如

《史记》等

贡献类、原因类

2019年Ⅲ卷

唐代郭子仪

《旧唐书》等

功绩类、原因类

2018年Ⅰ卷

华盛顿、罗斯福

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

特征类、作用及实质类

2018年Ⅱ卷

明代蒙古三娘子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原因类、评价类

2018年Ⅲ卷

唐宪宗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原因类、评价类

2017年Ⅰ卷

季札

司马迁《史记》

原因类、意义类

2017年Ⅱ卷

颜回

白寿彝《中国通史》

原因类

2017年Ⅲ卷

陈云

金冲及《陈云传》

背景类、评价类

2016年Ⅰ卷

高仙芝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背景类、评价类

2016年Ⅱ卷

郑板桥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特点类、背景类

2016年Ⅲ卷

蔡元培

周天度《蔡元培传》

原因类、特点类、评价类

2015年Ⅰ卷

元代的丘处机、成吉思汗

《元史》

原因类、作用类

2015年Ⅱ卷

近代德国的俾斯麦与《非常法》

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背景类、措施类、评述类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秦始皇

(1)功绩

(2)过失:

尊崇法家,焚书坑儒;广建宫殿、陵墓;制定各种残酷的刑法,统治残暴。

2.唐太宗

(1)政治上,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精简机构,提高了效率。

(2)法律上,重视法制,颁行《唐律》,惩治贪赃枉法。

(3)发展隋朝科举制,重视进士科,扩大了统治基础。

(4)经济上,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经济逐步复苏。

(5)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3.康熙帝

(1)面临的问题:

①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尚未清除;②对边疆的有效控制尚未完成;③沙俄势力东进。

(2)贡献

(3)评价

二、东西方的先哲

1.孔子:

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

(1)思想:

提出了“仁”和“礼”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

孔子认为要实现“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2)教育: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理论,并在教育实践中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等原则,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

(3)文化:

整理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2.柏拉图

(1)思想

(2)评价:

其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的主张被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接受,影响深远。

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1.克伦威尔

(1)活动

(2)评价:

是一个具有双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一个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保守性的矛盾人物,对共和国成立前的克伦威尔应基本肯定,后期应基本否定。

2.华盛顿

(1)事迹

(2)评价:

华盛顿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了美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3.拿破仑

(1)活动

(2)评价

四、“亚洲觉醒”的先驱

1.孙中山

(1)主要活动

(2)评价: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

2.“圣雄”甘地

(1)主要活动

(2)地位:

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人,被尊为“圣雄”。

(3)评价

3.土耳其国父凯末尔

(1)主要活动

(2)评价:

凯末尔是土耳其共和国的奠基人,凯末尔的改革使土耳其从政教合一的封建国家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五、无产阶级革命家

1.马克思和恩格斯:

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1)时代背景:

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逐渐暴露出来,无产阶级日渐成熟。

(2)主要贡献:

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积极投身革命实践(1848年革命、支持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国际组织(第一国际、第二国际);著《资本论》,提出剩余价值理论。

(3)影响:

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开展。

2.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

(1)活动

(2)评价

3.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1)活动

(2)评价

4.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主要活动

(2)评价:

邓小平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20世纪继孙中山、毛泽东之后对中国历史命运有重大影响的伟大人物。

六、杰出的科学家

1.“医圣”李时珍

(1)贡献

(2)评价

2.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1)成就:

完成修建京张铁路伟大工程;一生致力于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为维护祖国路权与列强进行不懈的斗争。

(2)评价: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修筑的京张铁路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

3.“地质之光”李四光

(1)成就

(2)评价:

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被誉为中国的“地质之光”。

4.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

(1)成就: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为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

(2)评价:

牛顿是17世纪科学革命中所涌现出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5.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

(1)主要成就:

创立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2)评价

考向一 结合人物的成就,考查对杰出人物的评价

【典例1】(2018·全国Ⅲ卷,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朝“安史之乱”后,一些藩镇跋扈割据,朝廷力弱不能制。

唐宪宗李纯(805—820年在位)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

他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剑南西川(今四川中南部)与浙西镇(今苏南、浙西地区),取得胜利,割据多年的魏博镇(今冀南、豫北)主动归顺。

814年,朝廷发兵讨伐反叛的淮西镇(今河南南部),仍沿旧例以宦官监军,将帅不肯出力,战而无功。

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

817年平定淮西,俘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

迫于此战之威,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

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

因宪宗年号“元和”,史称“元和中兴”。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处。

(6分)

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巧妙地从材料信息中提取出唐宪宗能够获胜的原因。

(1)问,可以从唐宪宗继位后采取的经济措施、在作战过程中不断调整策略等方面进行回答,其中应着重体现唐宪宗的开明与务实精神。

(2)问,需要立足材料信息“唐朝一时兴盛”“元和中兴”等,并与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进行对比,既要体现二者维护统一、加强中央对地方的领导,又要体现治世时的国泰民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等。

答案 

(1)开源节流,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态度坚决、重用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员;灵活调整征讨策略;剿、抚并用。

(2)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努力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考向二 从社会变革或发展角度考查对杰出人物的认识

【典例2】(2019·全国Ⅰ卷,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刘源张(1925—2014),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质量管理之父”。

20世纪50年代,留学美国的刘源张冲破美国政府阻挠回到祖国。

回国后,他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将所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影响很大,被称为“工厂大夫”。

1976年后,他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在第二汽车制造厂等企业所取得的经验,经国务院采纳在全国企业推广,产生重大影响。

1989年起他主持了“中国工业生产率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提出工业企业定额制定准则,在企业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他提出的有关质量管理的理论曾获奖。

他参与了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的起草和定稿工作,该《纲要》明确规定:

“推动建设质量强国。

——摘编自方莉等《少壮常怀强国志华巅犹抱济时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源张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源张、李四光等先进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

(7分)

解析 第

(1)问,可从史料中对留美归来的刘源张的生平介绍提炼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改革开放新时期不同历史活动所做出的历史贡献,包含理论、实践等几个方面。

(2)问,可结合史料出处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刘源张、李四光等的爱国和奉献精神及实践创新等方面进行概括。

答案 

(1)将西方先进质量管理科学引进中国;倡导并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丰富了中国质量管理理论,将质量管理运用到生产实践,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在国家质量发展规划等制订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2)热爱、报效祖国;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奋发图强的精神;理论与实践结合。

考向三 运用评价原则,考查对古代陌生人物的评价

【典例3】(2018·全国Ⅱ卷,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

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

1570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

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

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

三娘子本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

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

1581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

(7分)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将三娘子的行为与明代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1)问,根据材料“深受俺答汗器重”“相持已近200年”“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等信息,从三娘子推动明、蒙之间经济发展、满足人民安定生活的愿望等角度作答。

(2)问,可从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安定社会政治秩序角度作答。

答案 

(1)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个人能力与威望。

(2)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促进了草原地区社会进步。

一、正确评价古代历史人物(政治家)

1.方法

评价古代政治家功过的一般方法为结合政治家的活动,一分为二地评价。

一般从以下角度进行归纳评价:

(1)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

(2)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

(3)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

(4)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

(5)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2.原则

(1)清除英雄史观,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2)确定评价标准:

以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

(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

(3)特定的历史背景:

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

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

(4)防止以偏概全:

具体分析历史人物的功过。

注意分析其阶级性和时代性。

二、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和方法

1.全面性原则:

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应从积极性和消极性、进步性和反动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等方面全面评价。

2.阶段论和方面论结合的原则:

从纵的关系上,历史人物有时间阶段上的划分,从不同阶段上作出不同评价;在横的关系上,历史人物又具有多重性,如有的人物是英雄与暴君集于一身,评价时应采用方面论的方法。

3.发展性和长远性原则:

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角度去评价,从是否顺应历史进步潮流、是否体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角度去评价。

4.主流性原则:

要分清历史人物的主流与支流,政治活动与个人生活方面的差别,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个人道德标准代替历史进步的标准。

5.适度性原则:

评价历史人物不能标新立异,不能违背主流学术观点,不能违背一般人的善恶标准。

6.阶级性原则: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观点与阶级分析的方法,但反对贴阶级标签,反对苛求古人。

7.实践的原则:

从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实践效果好坏及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等角度评价。

三、历史人物的比较

1.同时代历史人物的比较,可以从历史人物身上寻找时代背景。

比如,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华盛顿与拿破仑的比较等。

2.同类历史人物的比较,可以从中寻找历史的发展规律。

比如,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比较,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华盛顿与孙中山的比较等。

3.同背景下历史人物的比较。

比如,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统治者的比较,追求民族独立的孙中山、凯末尔和甘地的比较。

四、进行历史人物评价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次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再次要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与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之间的联系;最后还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意愿。

总之,对历史人物的作用要恰当评价,不能任意夸大。

2.正确处理阶级分析与个人出身的关系

不能仅据个人出身来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因为单独的个人并不总是以所属的阶级为转移(中国近现代许多革命家的经历即为证明)。

也不能以贴阶级标签的方式代替阶级分析。

如对剥削阶级出身的人物或其代表人物统统加以否定就是一种典型的“贴标签”。

3.正确处理主观动机与客观后果之间的关系

既要注意主观动机,又要看客观后果,尤其应把客观后果放到评判的首位。

这样处理二者的关系是历史的复杂性所要求的,动机和后果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又是矛盾的。

“好”的动机有可能带来“坏”的后果;“坏”的动机在特定条件下有可能带来“好”的后果。

如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其后果与动机就背道而驰了。

4.正确处理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的关系

不能用一些过时的或抽象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也不能用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古人,而应着眼于他的历史作用。

如有人把曹操说成是“汉贼”,就是从封建正统的道德观出发,用道德评价取代历史评价,是错误的。

课时强化练(十六)

1.(2019·安徽芜湖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郭守敬,生于南宋绍定四年(1231年)。

他的祖父郭荣,是一个渊博的学者。

郭守敬在祖父的影响下,从小就对天文学特别感兴趣,曾自己动手,用竹篾做成浑仪观察天象。

至元十三年(1276年),郭守敬参加了修订历法的工作。

他建议,为了给修订历法提供依据,要先对天象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观测。

要准确地观测天象,就得首先解决仪器问题。

古代测量日月星辰位置的主要天文仪器是浑仪。

宋代的浑仪构造复杂,圆环一道套一道,转动不灵便,还遮住了一部分视野,使一些星星落入观测的死角。

郭守敬对浑仪进行革新,另制一种结构简单、刻度精密的简仪。

郭守敬挑选了14个具有天文观测知识的官员,带着他创制的简仪,分成几个小组,到设在全国的22个观测站进行天文观测。

各观测站的数据报到大都后,郭守敬花了两年的时间进行计算。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授时历》。

授时历在至元十七年(1280年)颁行,比格里高利历早出302年。

——摘编自《科技巨人郭守敬》

(1)根据材料,概括郭守敬在科技方面的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守敬成为科技巨人的原因。

答案 

(1)成就:

改进浑仪,制造简仪;组织全国性天文观测;修订历法,制定《授时历》。

(2)原因:

受到家庭熏陶;个人的兴趣和努力;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的统一,政府的支持;先代科技的基础。

2.(2019·河南洛阳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奢香(1358—1396),彝族,自幼受到家庭私塾的培养教育,明洪武八年(1375年)嫁给贵州宣慰使陇赞霭翠为妻。

明初,因云南尚在元朝梁王的控制之下,朱元璋制定了“先安贵州,后取云南”的战略方针。

霭翠和奢香夫妇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归附明王朝。

当明王朝远征云南时,霭翠和奢香提供马匹、粮食、通道等以助军资。

洪武十四年,霭翠病逝,其子年幼,奢香开始代理宣慰使之职。

当贵州都督、马皇后的侄子马烨“欲尽灭诸罗,代以流官,故以事挞香,激为兵端”时,奢香洞悉奸谋,安抚属下,明确表态“反非吾愿”。

随后,奢香赴京上诉,和平解决事端。

奢香回黔后,大力宣扬朝廷威德,组织人力修筑驿路,“开偏桥、水东,以达乌蒙、乌撒及客山、草塘诸境,立龙场九驿”,先后沟通了川、滇、黔三省交通,密切了与中原和川滇各省的联系,“西南千古险阻隔塞始通”。

驿道修通后,她多次派遣儿子赴京师入太学学习汉民族文化,得到朱元璋的褒奖。

洪武二十九年,奢香夫人病逝,明太祖谥封其为“大明顺德夫人”,并按照彝俗的风格修造奢香墓。

——摘编自李红香等《彝族女土司奢香夫人研究概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奢香夫人为维护国家统一所做的主要努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奢香夫人的历史贡献。

答案 

(1)努力: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归附明王朝;帮助明王朝统一云南;深明大义化解分裂危机;修建龙场九驿等交通要道;派遣儿子入京师学习汉族文化。

(2)评价:

结束了云南的割据局面,促进了国家统一;避免了民族冲突,维护了民族团结;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西南地区的治理与开发;推动了民族文化交融,促进了西南地区文化的发展。

3.(2019·湖北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世贞,明朝一代名臣。

他少年有才名,史籍称“生有异禀,书过目,终身不忘”“年十五,咏宝刀诗,师为之避席”。

隆庆元年(1567年),王世贞被起用为大名副使。

大名风俗,逢婚丧之事,姻族相聚吃喝,“多者匝月不止”。

置办一次,“而中人之亏去半矣”。

王世贞到任,定婚丧礼,力求简约。

大名府下属州、县十一个,真定府三十多个,但“以军兴论供输,则大名与真定等”,极不平等。

经过王世贞力争,“乃不果增”。

万历二年(1574年)九月,王世贞以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

在任期间他“为纠劾贪纵,咨访将才,刷军政,清屯田,郧遂隐然为重镇”。

此时,张居正当国,王世贞对张居正改革是支持的,“江陵相业,吾始终不谓其非”。

但张居正的骄横跋扈,他又极为反感,“臣道太盛,坤维不宁”。

张居正的妻弟辱江陵令,王世贞“论奏不少贷”。

万历十五年(1587年),王世贞辞官回乡。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世贞的主要政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世贞的为官品质。

解析 第

(1)问,据材料“王世贞到任,定婚丧礼,力求简约”“乃不果增”得出在大名改革婚丧风俗,力求简约,并争取减轻百姓负担;据材料“为纠劾贪纵,咨访将才,刷军政,清屯田,郧遂隐然为重镇”可得出在郧阳惩治贪腐、改革军政、发展经济,促使郧阳成为地方重镇;据材料“王世贞对张居正改革是支持的,‘江陵相业,吾始终不谓其非’。

但张居正的骄横跋扈,他又极为反感”得出支持张居正改革但反对其骄横跋扈等。

(2)问,据材料“王世贞到任,定婚丧礼,力求简约”得出提倡节俭,追求简约;据材料“经过王世贞力争,‘乃不果增’”可得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据材料“但张居正的骄横跋扈,他又极为反感,‘臣道太盛,坤维不宁’”得出刚正不阿,不趋炎附势等。

答案 

(1)在大名改革婚丧风俗,力求简约,并争取减轻百姓负担;在郧阳惩治贪腐、改革军政、发展经济,促使郧阳成为地方重镇;支持张居正改革但反对其骄横跋扈等。

(2)提倡节俭,追求简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刚正不阿,不趋炎附势。

4.(2019·河北石家庄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5年,钱学森远赴美国求学,准备离开祖国之前,他表露过自己的心声:

“现在中国政局混乱,豺狼当道,我到美国去学习科学技术是暂时的,学成之后,一定回来为祖国服务!

”1949年,钱学森听闻中国解放的消息后,先后辞去美国空军科学顾问团和美国海军炮火研究所顾问职务,积极为回国做好准备。

但美国当局以钱学森曾以中国人身份参与过美国一系列核心军事计划,离去“不利于美国的最高利益”,将其软禁在美国五年之久。

1955年,在中国政府与美国的多次谈判后,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终于回到祖国。

回国后,自1958年4月起,钱学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等。

他还积极投身建立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并提出发展科技必须重视教育,培养熟悉科学技术体系,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工、文、艺结合的现代人才。

钱学森以自己的亲身实践给当代知识分子树立了榜样。

——摘编自穆淼《钱学森爱国主义精神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钱学森能够回国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钱学森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

答案 

(1)原因:

新中国对钱学森的感召力;钱学森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热情;中国政府的外交努力;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政府对知识分子的重视。

(2)贡献:

推动了新中国航天、原子能开发和利用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国防事业的现代化,有助于提升国际地位;其科学思想体系奠定了后世科学研究的基础;其教育主张为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启发;其个人的科学品质和爱国情怀成为人们的榜样。

5.(2019·湖北武汉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7年,范旭东开始筹备永利碱厂。

至1920年,碱厂仅募集到34.6万元。

对于当时的中国,制碱属于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业,被西方掌控,中国国内屡有人投入试验却以失败而终。

至1924年耗资160余万元终于试产,产出的却是红黑相间的红碱。

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6年都在投入而没有一分钱产出,范旭东的压力不问自知。

而在这种情况下,范旭东抵制住了外国公司高价收购的诱惑。

又经过2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生产出了雪白纯碱,并获得了当年费城博览会金奖,成为中国近代工业进步的象征;随之,通过与国外产品的殊死竞争,不仅争得了国内市场主要份额,而且远销日本和东南亚诸国。

……正当范旭东的化工王国高歌猛进之际,抗战爆发。

日本多次派人与范旭东接洽,想以保全工厂为条件与范合作,但范既拒绝悬挂英国旗以自保,又不与日本人合作,最终被日本人强占;范旭东毅然带领他的团队西迁,在重庆附近建立起永利川厂、自贡模范精盐厂,继续为民族工业奔波奋斗。

——摘编自张吾愚《范旭东和他的化工王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