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5950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7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米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米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米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米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米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米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

《米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米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米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

米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

 

米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

(2010~2020年)

(送审稿)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总则2

第一节指导思想2

第二节规划任务2

第三节规划原则3

第二章规划背景4

第一节自然与经济社会概况4

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7

第三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10

第四节土地利用形势12

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15

第一节土地利用战略15

第二节规划目标与主要控制指标16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19

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19

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22

第五章农用地保护27

第一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27

第二节其他农用地保护29

第六章建设用地调控31

第一节城镇工矿用地调控31

第二节农村建设用地调控33

第三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34

第七章土地用途分区36

第八章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建设41

第一节大力推进土地整治41

第二节加大土地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力度42

第九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调控45

第一节控制范围与用地规模45

第二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46

第十章乡镇土地利用调控49

第一节土地利用调控要求49

第二节土地利用重点及主要调控指标49

第十一章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55

第一节交通水利用地55

第二节能源电力项目55

第三节其他重点项目56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57

第一节强化规划实施的制度管理57

第二节健全规划实施的激励机制58

第三节加强规划实施的动态监管59

第四节完善规划的公众参与机制60

附表61

表1市级规划下达主要控制指标表61

表2本区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62

表3米东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63

表4米东区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64

表5米东区耕地和基本农田控制指标表65

表6米东区园地、林地和牧草地控制指标表66

表7中心城区新增建设用地用地指标控制表67

表8-1米东区建设用地主要控制指标表68

表8-2米东区建设用地主要控制指标表69

表8-3米东区建设用地主要控制指标表70

表9米东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解表71

表10米东区土地整治规划任务表72

表11米东区规划期间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73

表12米东区土地整治重点项目规划表80

表13允许建设区范围内(圈内)重点建设项目表82

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精神为指引,统筹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加快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有力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51号)和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州市、县(市)、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补充规定》的通知(新国土资发[2010]354号)等文件要求和部署,在《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控制与指导下,特编制《米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10-2020年)》(以下简称《大纲》)。

《大纲》以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为前提,主要阐明全区土地利用目标、主要规划控制指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落实土地用途分区和空间管制,安排土地整治重点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制定规划实施保障措施,是编制《米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重要依据。

《大纲》以2009年为规划基期,2015年为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规划范围为米东区行政辖区范围,包括5个镇和2个乡,国务院批准的全区土地总面积为3407.42平方公里;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工作界线,量算的全区土地总面积为3396.57平方公里(含兵团)。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和区域土地利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

围绕全力打造“一个中心区、两个基地和三个产业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和服务业现代化为出发点,为我区建设新疆首府中心城区提供土地保障。

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优化用地结构,统筹安排各行业用地,优先保障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用地,为全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第二节规划任务

——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实现耕地数量、质量与生态的全面管护,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统筹安排各类农用地,引导农业结构与布局的优化调整。

——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和新增建设用地方向。

合理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新增建设用地优先保障中心城区、化工园区、基础设施等合理用地需求,统筹城乡土地利用,构筑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建设用地新格局。

——强化土地利用管理,统筹区域土地利用。

合理引导土地结构与布局调整,落实土地用途分区和空间管制,明确空间管制要求,实行分区管制和差别化管理。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

充分发挥各类农用地和自然保留地的生态功能,维护土地生态系统稳定,构建生态良好的土地利用生态格局。

——制定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强化规划调控、约束作用,严格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目标责任制,建立并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的激励机制。

第三节规划原则

——全面落实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稳定和加强农业发展的基础,严格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和基本农田,保障基本农产品产能稳定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促进农村长远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统筹安排用地,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统筹安排各业各类用地。

保障重点建设项目、民生工程、中心城镇村和优势产业集聚区用地。

优化耕地、基本农田及各类建设用地的结构与布局,实现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双重目标。

——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

加快各业各类用地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

——加强土地整治,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力度,组织实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全面开展零散闲置宅基地、废旧公路和废弃建设用地的复垦。

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

加强保护基础性生态屏障和各类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切实保护自然生态空间,构建健康安全的生态型土地利用模式。

第二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自然与经济社会概况

一、自然概况

(一)地理位置

米东区地处乌鲁木齐市北部,天山山脉博格达峰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乌鲁木齐河中下游,东临阜康市,西连乌鲁木齐县和昌吉回族自治州,南与新市区、水磨沟区和达坂城区接壤,北靠昌吉回族自治州和阿勒泰地区。

地理坐标为东经87°00′—88°20′,北纬43°45′—45°30′之间,南北长9419公里,东西宽19公里,土地总面积3396.57平方公里。

(二)地形地貌

全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在418—4233.8米之间。

东南部为丘陵山区,海拔650—4233.8米,占总面积的16%,地形起伏较大;中部是冲洪积平原区,海拔418—650米,地形坡度在1~5‰,占总面积的25%,地形开阔,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是主要农业区;北部沙漠区属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的一部分,海拔426—630米,占总面积的59%。

(三)水资源

本区境内主要有东山、南山和平原三大水系,分布大小河水沟31条,其中季节性洪沟15条,常年流水河沟16条。

东山水系主要由铁厂沟河和柏杨河,以及大小洪沟、魏家泉、黑沟、碱泉沟等组成;南山水系包括乌鲁木齐河、水磨沟河、芦草沟河等;平原水系主要由泉水和灌溉回归水汇集而成,主要河流有老龙河、黑水河、高家湖河、大阴沟等。

全区地下水主要包括碳酸盐型水、硫酸盐型水、氯化物型水,矿化度均小于2.0g/L,水质较好。

(四)土壤与植被

全区土壤主要有粟钙土、棕钙土、灰漠土、潮土、水稻土和盐土等六类。

其中粟钙土分布在柏杨河、新地梁、北傲魏家泉中山地带,占土地总面积的2.05%;棕钙土分布在天山村、柏杨河等,占16.8%;灰漠土分布在古牧地、曙光、大草滩、十二户戈壁,占24.63%;潮土分布在古牧地、长山子、羊毛工,占13.8%;水稻土分布在长山子、三道坝、羊毛工等水位高的地带,占23.56%;盐土分布在碱梁、高家湖、羊毛工、西庄子等地,占19.16%。

全区植被主要以荒漠植被为主,包括草原、森林、灌丛、草甸、沼泽及人工绿洲植被等。

(五)气候

本区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漫长,有逆温层出现,春秋两季不明显。

降水少,蒸发量大,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

年均气温7.2℃,年均降水216.4mm,年均蒸发量2324.6mm,年日照时数2837.2小时,无霜期174天,最大冻土深度1.62m,年均风速2.2m/s,盛行偏南风。

主要天气灾害有干旱、干热风、冻害和霜冻。

(六)矿产资源

本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的矿种有煤、铁矿石、芒硝、石灰岩、油页岩、石油、天然气、油砂、硼、沸石、天然石英砂、陶瓷土、陶粒页岩、建筑砂岩、玄武岩、水泥页岩、建筑砂砾、砖瓦粘土、地下水和矿泉水等19种。

煤炭储量约18.75亿吨,年开采量100万吨左右,集中分布于铁厂沟—碱泉子—柏杨河一带,石灰石储量约5亿吨。

(七)旅游资源

全区旅游资源丰富。

自南向北沿天山北坡分布在天山森林公园、峡门子旅游景区、天山丽都生态园、七剑天汇山庄、天地园农区、稻香三镇风情园、吉三泉生态园、东道海子与准噶尔沙漠区、红光山生态文化园、城郊民俗风情园、回族风情一条街等旅游景点。

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丝绸之路和灿烂的回族民俗风情孕育了多彩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二、经济社会概况

本区是乌昌经济一体化的“试验田”和“启动区”,全疆首府副中心,全疆最大制造业基地核心区,重要的化工工业城、出口加工基地、乌鲁木齐市绿色食品基地和重要的人居生态新区。

工业、商贸和服务业发达,第二、三产业产值占地区总产值96%左右。

全区辖古牧地镇、铁厂沟镇、长山子镇、羊毛工镇、三道坝镇、芦草沟乡、柏杨河乡7个乡镇,古牧地东路、西路、友好路、石化、卡子湾、地磅站6个街道办事处,81个行政村,42个居民委员会。

辖区内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102团部分土地。

2009年,全区总人口27.99万人,其中,汉族19万人,占总口的67.88%,少数民族人口18.99万人,占32.12%。

城镇人口15.05万人,乡村人口12.94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53.7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1‰。

2009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30.7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1.4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3.37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为4.5:

70.0:

25.5,二产比重比上年提高1.63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比上年回落1.25个百分点。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9.3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04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4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120元。

全区交通十分便利,国道216线、312线、吐乌大高速、乌奎高速公路和省道102线、111线贯穿全境,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全区境内县乡公路总里程达380公里,其中县道150公里,乡道230公里,连通了全区国省道和各乡镇。

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利用现状

2009年全区土地总面积为339656.62公顷,其中农用地107627.51公顷;建设用地17614.67公顷;其他土地214414.44公顷。

(一)农用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