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 湘版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95944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上册 湘版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 湘版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 湘版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 湘版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 湘版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上册 湘版美术教案.docx

《小学四年级上册 湘版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上册 湘版美术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上册 湘版美术教案.docx

小学四年级上册湘版美术教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概况

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

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学习领域目标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作意图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它美术活动的区别。

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南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重点

1.学习基础的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2.能用日记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用各种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胆想象并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二)教学难点

1.利用多种媒体,废包装、等材料制作作品。

2.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3.用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4.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5.能运用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并用水粉颜料加工、装饰。

四、教学措施

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

3.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第一课教室一角

(课型:

设计应用课时:

3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书籍推介设计、队角布置设计与制作、课程图标设计与组合应用的方法,了解班队活动角的设计、制作与布置的各种方式及表现形式

2、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能力。

3、增强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参与班级活动的自信心,养成有序地进行设计与制作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用简洁明了美观大方的图案表明课程的特征。

教学难点:

直观而形象,简洁而美观的设计各门课程图标;集体合作作业的组织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工作纸、班级课程表底纸、范画

学具准备:

上色工具、剪刀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齐心协力美化了教室的那一角(指向队角等),这节课我们用集体的智慧群策群力再来美化教室里的一件东西。

它是我们学习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的好朋友,猜猜是什么呢?

老师出示“班级课程表底纸”,怎样把普通的课程表美化成不一样的充满创意又美观有趣的课程表?

我们可以将每门课程用形象的图形来表示。

揭示课题——课程表图标设计

二、新授:

知识点:

A、借助学科活动的工具材料、活动形式、特有符号、象征图形等进行设计,以突出各门课程特点。

B、用最简练的图案(形象或文字)表明课程的特征。

1、首先想想我们美术课可以用什么图形表示呢?

——板书:

“工具材料”。

看看这三幅草图,哪一幅最适合作课程图标呢?

为什么?

第一幅罗列太多内容,不精炼。

第三幅外形散乱,不美观,。

——板书:

“简洁”

出示哑铃、小飞机,看到它你会想到什么课呢?

还有什么课也可以用工具材料表示?

——科学课、信息课、数学课?

2、数学课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板书:

“特有符号”

还有什么课具有很典型的符号?

五线谱?

3、同学们看这个是什么课程的活动形式?

——板书:

“活动形式”

课件出示老师表演画画、唱歌、跑步的场景。

你想到了什课?

怎样把这样的场景图案化成代表课程的图标呢?

学生上台绘出草稿,大家进行评选

老师指导:

精简到2-3个内容并进行排版

4、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图标,课件出示思想品德课的图标

看看它精选哪些内容?

是怎样排版的?

想想它是代表什么课呢?

——板书:

“象征图形”。

出示社会课的图标,为什么它也是用了象征图形呢?

5、出示作文课的图标,讲一讲它是怎样进行综合运用的。

6、看看这个课程表上周二第三节课是什么课?

怎么看出来的?

老师再指几节课,让学生判断。

说说你最喜欢那个图标,为什么?

你想设计哪一科的图标?

三、学生作业,作业展评,重复的设计根据学生的掌声进行精彩二选一

作业要求:

1、六人小组分配工作纸,每人按组内分配完成一课的图标设计;

2、图案设计大小合适、简洁美观、色彩鲜艳、富有创意;(老师出示范画)

3、剪下图标,插入课程表底纸,准备参加“精彩二选一”

四、小结本课:

将完成的课程表贴在教室一角,为我们大家的杰作鼓掌。

通过这一课我们运用集体的力量美化了教室,你们还有什么收获呢?

 

第二课花手帕

(课型:

工艺制作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染缬工艺的特点和历史,以及图案的基本知识。

2、掌握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与韵味。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染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

画面色彩的控制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工作纸、范作等

学具准备:

染料、宣纸、绳子、染布等。

活动一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l.教师出示浸染纸手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提问:

它们与我们甲时用的手帕有什么不同?

它有何特点?

(图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学习制作一方浸染纸手帕。

3.板书课题:

花手帕

(一)纸手帕

二、新授:

1.请一名学生上台将折叠好的宣纸随意染上不同的颜色。

提问:

通过观察,你能说说制作纸手帕需要哪些步骤吗?

(小结板书:

折纸,染纸)

2.折法启示:

①教师提问:

你能折出不同形状来吗?

②学生尝试后,教师小结:

田字格、米字格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稍有变化。

折出的形状影响到染的纹样的形成,辐射状、折扇形折叠法、任意折叠、揉纸团法等也可以尝试。

3.染法示范:

①教师示范:

点染、漫染纸张,展开形成纹样。

②师生共同分析、小结染制纸手帕的要点:

A.注意画面色彩的控制,应以一种颜色为主,色度要有深浅的变化。

B.染色时要注意时间的控制,浸在彩色水中的时间长则吸色多、染色的面积大,反之则少、染色的面积小。

4.教师示范打开作品,进行展示。

提示:

纸吸水后十分脆弱,稍不小心就会揭破,前功尽弃,可以用吸水性强的纸或其他材料将水分基本吸干,再小心翼翼地展开.

三、学生作业,作业展评

1.学生分小组动手制作纸手帕,将作业纸采用不同的方法折叠,然后在彩色水中浸染或点染,制作2._4块美丽奇特的纸手帕。

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提请注意,浸染得好的应叫学生适可而止。

3、张贴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

 

第三课纸品乐陶陶

(课型:

工艺制作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纸绳、纸条画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用不同的方法做纸绳、纸条图形

教学难点:

画面的构图设计,以及基本的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

范画

学具准备:

各色皱纹纸、胶水、彩色卡纸等

活动一

教学过程设计:

一、欣赏导入:

课件呈现纸团、纸绳的范品

1、欣赏运用纸团、纸绳制作好的作品。

思考:

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方法制作的?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纸绳、纸团贴画

3、学生尝试将皱纹纸制作成纸绳或纸团。

4、师生交流解决制作问题:

(1)怎样使纸团的大小基本一致?

(2)怎样搓纸绳不易松敢?

5、教师规定时间,学生合作准备材科。

二、讨论方法:

1、教师示范制作方法步骤

(1)构思画草图:

内容可以是简单的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简洁鲜明。

(2)涂胶:

用胶水或胶棒均匀地涂在所画图形的线上。

(3)粘贴:

将纸绳或纸团牯贴在所涂胶的部位,并将其轻压粘牢,示范时结合采用单线贴和团线贴法。

2、学生根据出示的草图讨论,什么地方可用纸团,什么地方可用纸绳。

3、学生为两幅作品提出评价。

(1)纸团排列松散,形象不突出。

(2)未注意纸团、纸绳与底纸的色彩搭配。

3、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创作的设想。

三、自主表现

两人合用材科,各自用纸绳、纸团制作一幅粘贴画。

相互评价延伸拓展

四、学生自评、互评作业。

 

活动二纸条工艺

一、体验感受

1、出示厚、薄两张纸条让学生用力拉扯或折制,并谈感受尝试探究纸条成形方法。

教师小结:

厚纸条的性能特点:

有弹性、易成形。

2.学生尝试将纸条折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3.评析作业,了解纸条成形的多种方法:

折、卷、压、扭等。

4.小组合作将尝试制作的纸条小零件进行组合拼摆。

教师适当提供技术指导。

二、作品赏析

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欣赏。

(抽象、具象作品,半立体、全立体作品)

三、归纳制作步骤和方法

出示草图及相关纸条工艺作品4幅

教师示范,小结纸条工艺品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1)将卡纸裁成等宽纸条。

(2)构思:

要求将实物变形.运用概括、夸张、添加、想像等方法,使之变得适合于用纸条制作。

(出示动、植物变形图辅助讲解)

(3)制作:

运用卷、折、压、扭等方法进行想像创造。

(4)粘贴组合成形。

7.出示一朵花的草图及相关的纸条工艺品,让学生感受同一内容由于制作方法、组织形式不同,可产生很大变化。

四、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作业,老师指导粘贴固定纸条的方法

五、评析交流

以自评或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间告诉我

(课型:

综合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钟的历史和文化,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时钟、手表。

◆联系生活实际,回忆想像相同时刻不同的人物或一天中不同的时刻相同的人物所做的事情,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和掌握其基本的表现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表现生活中各种有趣的人、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