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养成这九个习惯孩子一定成才.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593020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叶圣陶养成这九个习惯孩子一定成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叶圣陶养成这九个习惯孩子一定成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叶圣陶养成这九个习惯孩子一定成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叶圣陶养成这九个习惯孩子一定成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叶圣陶养成这九个习惯孩子一定成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叶圣陶养成这九个习惯孩子一定成才.docx

《叶圣陶养成这九个习惯孩子一定成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圣陶养成这九个习惯孩子一定成才.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叶圣陶养成这九个习惯孩子一定成才.docx

叶圣陶养成这九个习惯孩子一定成才

叶圣陶:

养成这九个习惯,孩子一定成才

叶圣陶:

养成这九个习惯,孩子一定成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话非常精辟:

“什么是教育?

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都需要爸妈们帮孩子从小培养。

孩子十二岁前须养成九个习惯:

1.早睡早起的习惯睡眠对于孩子们的身体发育有着很大的影响。

从生活方面来说,早睡早起也可以让孩子在一天的时间里都充满活力。

2.正确的饮食习惯没有健康的身体,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要让孩子明白,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营养均衡摄取是多么的重要。

并且要教育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要做其他事情,要专心吃饭。

3.自己整理书桌的习惯不好好整理书桌的孩子,总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在找东西上。

可以从制定学习计划和整理笔记开始,来培养孩子勤于整理的习惯。

4.运动的习惯最近,孩子在学习能力提高的同时体力却在下降。

只有身体强壮了学习才能搞好。

所以,要培养孩子至少坚持进行一种运动的习惯。

5.做家务的习惯要让孩子们明白,他们作为家庭的一员,也应负起相应的责任来。

可以让孩子做一些诸如自己房间的清洁卫生和垃圾分类回收等这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6.先做作业再玩耍的习惯作业是学习的基础。

不好好做作业的话,是跟不上学习课程进度的。

一定要让孩子养成不论怎样都先完成作业的习惯。

7.读书的习惯读书是进行所有学习的开始。

如果孩子讨厌读书的话,家长就大声朗读给孩子听,一直到孩子会自己去读书为止。

8.自己收拾书包的习惯不放心孩子自己收拾书包而代劳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孩子们在收拾书包的同时,也是在为第二天的学习做准备,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去妨碍他们。

9.保持清洁的习惯

只有身体清洁了,心情才会舒畅。

并且,勤洗手也是预防疾病的最简单的方法。

【叶圣陶谈教育】①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②教育要为全社会设计,决不能为挑选少数选手而设计,结果使这些选手光荣显要,站在众人的头顶上;③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④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

1894年的今天,教育家叶圣陶诞生。

重温叶老教育智慧↓↓

教育|对孩子来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作者:

冬小麦三联生活周刊

直到现在我都还能记起那本书的封面:

黑暗幽深的海底,一个身穿潜水服的人手持铁叉,以战斗的姿势迎向他对面的一只巨大章鱼。

那种神秘、异域又略带惊悚的感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书里的内容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让我的眼光从此可以穿透现实,到达亿万光年外的远方。

那本书就是法国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本科幻小说。

《海底两万里》写于1869年,主要讲述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及其仆人康赛尔一起随“鹦鹉螺号”潜水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潜水艇是船长尼莫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内部结构复杂,利用海洋中大量的氯化钠分解出来的纳发电。

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进入地中海、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海底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险情。

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回到了他的家乡。

其实以现在的人的眼光来看,书里的内容早已不够“科幻”,但它依然吸引着一代代热爱自由与冒险的青少年。

因为凡尔纳描绘的是人类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域情调和谜样的未知领域,符合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

对于孩子们来说,未知世界能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则是学习知识的最大动力。

除了畅游海底世界,《海底两万里》中也展现了不少科学技术与幻想,比如其中最重要的道具——“鹦鹉螺号”潜水艇。

这是一个超前于时代的发明,虽然真正的潜水艇在此之前就已经诞生,不过还远未达到书中那般发达,“鹦鹉螺号”内部有起居室、图书馆,它能靠分解海水为动力在世界各大洋间巡游。

正是为了纪念凡尔纳这一出色的科幻构思,美国于1954年建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鹦鹉螺号”。

1997年版电影《海底两万里》剧照

如果说《海底两万里》只是科幻启蒙读物,那么奥森·斯科特·卡德的《安德的游戏》则是少年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科幻小说。

可怕的外星怪物——“虫族”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地球,可是地球各国却把大量金钱和物资花在为小孩子在太空修建游戏基地上,并不断挑选年幼的孩子前往其中进行各种对抗游戏,其最终目的是挑选出一个心理状态最稳定、神经最强悍的孩子,此人将获得地球远征舰队的指挥权,与虫族展开决战。

安德·维京成为了这个游戏天才,但是,大决战却以他完全没想到的方式开始了……作为一部励志小说,《安德的游戏》演绎了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的全部过程。

安德必须面对种种刁难与考验,不仅仅是训练上的,还有故意的孤立、心理上的压迫等等,安德在其中不断学习,成长,最终成功成为舰队司令带领地球远征队战胜虫族。

但在被告知最后的演习其实是真实大战,虫族已经被彻底灭族以后,安德又对自己进行了深深的自责与反省。

少年安德果敢聪明,心地善良,又勇于反省自己,成为一代代读者心目中的偶像。

科幻不仅仅是异域的冒险和对未知的探索,也拥有直击人心的力量。

在我最为敏感的少年时代,《安德的游戏》教我学会勇敢、坚强,在逆境中不断成长,锤炼出内心的强大与温柔。

《安德的游戏1战斗学校》中文版

当然,科幻小说最大的闪光点还是它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生于这个科技爆炸的新时代的孩子们尤其需要想象力来创造未来的生活。

“赛博朋克”的开山之作《真名实姓》最近十几年间不断被人提起。

这个故事并不复杂,篇幅也不长,描述的是一个网络时代的顶尖黑客与政府部门和其他顶尖黑客之间博弈斗争的过程。

两大黑客高手和网络中不明身份的“邮件人”通过网络调度各种实体资源激战,读来回味无穷。

弗诺·文奇1981年写作这部小说时,互联网还是实验室里的高级玩具,当我们现在回过头再看书中出现的那些名词“无线网络”(wifi)、“即时通讯”(MSN)、“数字地球”(googleearth)、“上帝手指”(美军武器战略系统),才会领略到这部小说的伟大,而更令人感叹的是,书中畅想的虚拟世界还有大部分仍然还在现实之外。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并非科幻小说里的所有预言都会变成现实,科幻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长远的眼光,学会长期性的思考未来,“科幻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而是为了预防未来”。

然而完全超出想象、脱离现实的科幻小说也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正如加拿大科幻大师罗伯特·索耶所说“科幻一方面是大尺度的,一方面又是和现实紧密关联的”,他常用“科幻是现实的镜子”来作比喻,科幻作家不应该毫不负责地空想,而应该担负起批判现实的责任。

一般人估计很难想象阅读科幻小说也会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14年前我第一次在《科幻世界》上读到刘慈欣的《乡村教师》时,眼泪就止不住地夺眶而出。

小说的开头一点也不科幻,身居僻壤山乡的李老师饱受癌症的折磨,已经时日无多,他决定用自己的生命为他仅剩的几个学生上最后一课。

临终前,李老师拼尽最后一丝力量将“力学三定律”篆刻进几个孩子的脑海中。

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几位学生马上将被选为碳基联邦文明等级测试的询问样本。

他更不知道,自己刚刚让学生们背下来的力学定律,最终从碳基联邦的除星行动中拯救了地球文明,以及整个太阳系。

大雨过后,孩子们为李老师手写的简陋墓碑已变成一块无名的破木牌。

然而人类文明的延续,人类文明本身,就是对李老师以及他从事的教育工作最好的祭奠。

《乡村教师》是非常现实的科幻小说,刘慈欣将最偏远山区里毫不起眼的乡村代课老师和几个农村孩子与最宏大尺度的宇宙文明的生存与毁灭联系起来,告诉我们现实既有它残酷冰冷的一面,也用理想化的情节宽慰我们还有它希望和热血的一面。

《乡村教师》不仅仅在写科幻,更有一种深广的人文情怀在里面,这样的科幻无疑能够打动人心、引发共鸣。

在文明尺度的诠释下,教师这个职业的意义,更加凸显出来,也让当时的我更加珍惜能够坐在课堂上好好学习的机会。

科幻不仅能够拓展想象力、激发好奇心,还能够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让人学会勇敢与坚强,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不仅仅沉沦于现实生活,而是尝试抬头仰望星空,思考一些更高远的问题,比如未来。

这两天,NASA召开发布会公布发现了“第二地球”,简单来说这颗被命名为Kepler-425b的行星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接近地球状态的类地宜居带系外行星,然而它离我们有1400光年的距离,也就是说对我们的实际意义并不大。

不过正如NASA回答记者提问时所说,我们这辈人都不可能去,但我们的sonofsonofsonofson说不定就可以去了。

我们现在的所有发现都是为了未来,而相信总有一天未来会到达。

(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科幻文学研究者。

21招防拐小知识,为孩子转起致我们终将别离的孩子随着孩子的长大,亲子之间的分离是一个疼痛却必然的过程。

孩子与父母的连结,是一幅流动的画卷:

婴儿时期,孩子蜷缩在父母的怀抱中,父母便是全世界。

1岁以后,孩子学会了走路,挣扎着溜下父母的双臂,开始用自己的双脚和眼睛去发现世界。

后来,孩子上了学,有了自己的朋友,日记本上多了一把锁,家人共处的时候隔了一扇门。

再后来啊,孩子是长途电话中的几句问候,是车站的茫茫人海中难寻的面容。

时光荏苒,岁月的痕迹爬上了父母的眼角,而孩子才要开始振翅飞翔。

为人父母,一生都在目送自己的孩子渐渐远行,日夜地翘首以盼,望见的也只是孩子在路的拐角处渐渐隐没的背影。

为人父母,是一个逐渐放手和退出的过程,时光无情,且行且惜!

致:

我们终将别离的孩子

“不知你是否曾经想过:

随着孩子的长大你的变老,你和他的距离渐行渐远,正一步步走向别离?

或许你的宝宝正牙牙学语,你并不能感受到什么,但是你一定也期盼着他的长大,而这个长大,意味着这个别离的日子越来越近。

等哪一天你想好好爱他的时候,而他,很可能爱上了别人了,离你也越来越远。

”一起来遐想这一步步走向别离的日子:

4岁的时候

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看着他瘦小又坚强的背影,你心中有开心也有不舍。

而在晚上孩子放学,开心地扑到你的怀里说:

“妈妈,我好想你!

”那一刻你就感觉拥有了全世界。

7岁的时候

孩子开始上小学了,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事情。

当天深夜,你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

从今天开始他就要开始奋斗,为自己的事情负责。

他的人生正式起航,也开始逐渐离开我的怀抱。

9岁的时候

孩子已经习惯和你分开一整天的生活,这时你会稍许有点惆怅,但是别担心,这个时候你还是他唯一依赖的人,他还是属于你。

12岁的时候

孩子上了初中,你会发现在青春期的他有点小叛逆。

他开始有了自己的圈子,这个时候孩子已经不依赖你了,甚至会和你对着干。

15岁的时候

你想要帮孩子做点事,但大部分情况下他已经不需要你的帮助:

妈妈我自己来就行了。

这句话会让你变得很失落,怀疑他是不是已经不需要你了。

20岁的时候

孩子考上了大学,欣喜之余的你却发现他可能千里迢迢,一年才回来两次。

每次回来的前几天,就为他买了好多吃的,冰箱塞得满满当当。

可是每次他一回来,就忙着和同学聚会,此时最怕孩子跟你说不回家吃饭。

24岁的时候

大学毕业了,他终于踏上了社会。

但是他却选择在外工作,一年也难得回家几次,即使回来也只是待上几天就匆匆走了。

那时候最期盼孩子的电话:

妈,我过得很好,你注意身体。

26岁的时候

孩子结婚了,似乎你也功德圆满了。

但是孩子回来的时间更少了,因为每次回家的时间,有一半都分给了亲家。

虽然已经习惯了两人生活,但是依旧希望听到孩子回家的脚步声。

30岁的时候

孩子也有了自己的孩子,而你似乎已经不是他的家庭成员,他们三口之家,已经不包括你了。

而你只能习惯这样的日子,最多无聊的时候,看看相册,看看曾经的三口之家。

但是无论孩子身处何地,他永远是你的家庭成员,当孩子在你身边的时候,你会无比幸福。

等到失去才去怀念

很多时候你会抱怨,抱怨牺牲太多、孩子不懂事;抱怨他总是让你操碎了心;抱怨曾经为了培养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但是要知道十年之后,就算你有心,也没有机会了。

“因为孩子一天天在长大,过了这个时间段就没有这个时期的特性。

是不是总怀念孩子在你怀里吃奶的样子,但是那会你好累好幸苦;

是不是看他小时候吮指头的照片好可爱,但是那时候你觉得总要帮他洗手好麻烦。

是不是想念他曾经奶声奶气和你说话的声音,但是那会你觉得他撒娇简直烦透了。

是不是想念他做你的小跟屁虫追着你问这问那,但是那会你就想赶快把他送进学校。

珍惜现在多爱孩子

时光无法倒流,过去的就是失去,孩子待在身边的日子是非常温馨宝贵的。

所以要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刻,同时心存感激,感谢上天赐予自己一个孩子,让你能见证他的成长。

因此无论孩子给你带去困难、烦恼、失眠、等等,都要坦然面对,这都是上天的恩赐。

同时也不要给孩子过多的束缚和压力,并且告诉孩子:

即使所有路不通,还有一条路为他畅通,那就是回家的路。

同一个老师教,好学生和差学生区别在哪?

一般人其实智力本无太大差别,据科学资料调查显示,5%的人智商超常,90%的人中等智商,5%的学生属于智商偏低。

综合看看我们周围,并无特别聪明也无特别迟缓,都应属于中等智力,但孩子一样上学,学习成绩却千差万别。

造成这种悬殊迥异的结局,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为什么他/她比你更优秀?

凡是成绩优秀的孩子莫不如此:

(1)上课全神贯注,听课就是思维的碰撞与彼此的交流,遇上新知识涉及一追到底,不放过任何一点疑问;

(2)课下做题保质保量,有内核有外延,重点突出层次清晰;业余时间安排井井有条且“含金量”高。

为什么你的成绩不行?

再说那些成绩每况愈下的孩子,看到成绩后请不要痛哭流涕,请想想问题出现在哪里?

(1)是谁作业常常“忘带”?

(2)是谁“同步练习”一片空白?

(3)是谁照抄生字一错一片?

(4)是谁作业有错常常不改?

(5)是谁拿到成绩痛哭流涕?

(6)又是谁整天在网上鏖战通宵?

怎么才能变得更加的优秀?

优秀的孩子是相似的,不优秀的孩子却各有各的欠缺。

有以下几点:

1、目的不明

某些孩子就是搞不明白学习写作业是为了谁,在他们看来,听老师话按要求做就是没个性,他们却不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平时用功复习就省力气;基础牢固就可以免去无效重复的境地。

等他幡然悔悟,却往往败局已定,悔之晚矣。

2、态度不对

积极的态度和消极的态度带来迥乎不同的效益。

成绩好的孩子觉得学习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前面永远有新鲜的东西等着你,因而越学越快乐;成绩不好的孩子往往一再退让与回避,遇问题绕道走,却不知这就好比是肉里扎了刺,鞋里进了沙子,因而越学越痛苦,越痛苦越不想学,越不学成绩就越差。

怪圈连环,痛苦倍增。

3、不懂时间分配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一天就是二十四小时,清醒时分只有八到十小时,那这段时间的安排就是优劣的体现,看书的强过睡觉的;学习的胜过打游戏的;态度认真胜过潦草马虎的;就像我常说的一句话:

此时此刻的选择决定着你未来的优劣。

4、方法不清

有人总结过小学中学学习的区别。

小学时期,智力因素要占到70%,也就是说只要聪明一点点,就可以取得好成绩,但到了初中,智力因素只能占到50%,对待学习的态度起决定因素;而到了高中,智力因素只占30%,而对待学习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才是取胜的关键。

有个漫画,马和驴是一对好朋友,一起为主人服务。

有一天,马从远处归来看望正在磨道里辛苦劳作的毛驴。

老驴很羡慕马走得远,识多见广;而马却说,其实我们走的路途差不多,只不过我有明确的方向,而你只是原地转圈。

5、得过且过

其实人人都是有惰性的,只是有人能克服,有人善于将就。

大家可以想一想,每天多做一点和每天少做一点,天长日久会有多大的差别呢?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河。

日日行,可行千万里;日日做,可做千万事。

成功和失败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积累而来的。

还有一些原因的,比如有些人是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有些人只耽于幻想,不肯面对现实。

还有人对人生的认识不同,认为生来就是为了享乐,却不知真正有价值的人生在于创造和奉献的。

成功或许相似,但失败往往是错综复杂地纠结,要想改变,要想成功,请认识自己,剖析自我,认清方向,看清道路,然后定好目标,从当下开始,一步一步地努力,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我们被妈妈夺走的重要东西文:

丛非从|壹心理专栏作家

妈妈,不要用爱灼烧了孩子

妈妈的爱就像是太阳一样。

阳光无疑是明媚而且值得称赞的,是个好东西。

然而随着夏季的到来,似乎走在马路上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多么为太阳给与我们的爱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妈妈也是如此,当妈妈们把全部的温柔都倾倒于孩子身上的时候,那滚烫的爱会把孩子烧伤。

那无微不至的关怀,那时时刻刻的保护,恰恰成了让人窒息的爱,压抑了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

最大的伤害就是让孩子失去了自己

“做自己”是这个时代比较流行的词汇,很多人都在强调做自己,活出自我。

我们之所以强调,是因为我们渐渐感觉到在这个城市里我们把自己弄丢了。

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每天感觉活得浑浑噩噩,累又得不到解脱,甚至感觉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找不到活着的勇气。

其实自我的失去从幼年就已经开始。

被妈妈那爱无情的给剥夺了。

孩子在被决定的环境里长大,妈妈和时代给安排好了一切。

从记忆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要学习十八般武艺,不能落后。

然后进哪家幼儿园,和谁谈恋爱,读哪个专业,选择都在被决定。

被决定的还有兴趣,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要向“别人家的孩子”学习,要天天向上。

大小几乎所有的事情妈妈都要插手,评价一个是非,划定一个界限,于是从小就知道了什么是对的和应该做的,却不知道了什么是合适的,是自己喜欢的。

孩子被妈妈和那个时代剥夺了成长的权利,孩子只学会了判断什么是该做的而不会判断什么喜欢做的。

长时间近距离的被抓住的时候,人就会失去了自由,失去了自己。

反正人生不是自己选择和决定的,真正的自己也就无从谈起了。

妈妈夺走的,不仅是兴趣,还有动手能力、自我发展和对生命的体验

为了能让孩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妈妈大包大揽了一切,从不让我们受一点委屈。

于是从小就喝水不曾烫着也不曾凉着,冬天冻不住夏天也热不着,不用进厨房就有各种美味,俨然成了孩子的仆人。

同时也不让孩子自己去沙滩玩,不让和同学去郊游等。

凡是妈妈能想到的危险都被禁止了,凡是让我们受委屈受累的活妈妈也都替我们做了。

结果也同样是悲哀的,长大后,不知道厨房是个什么味道,缺乏动手能力,对生命缺乏体验。

人的一生是不断试错并通过自己的尝试而总结经验的过程。

有些事情别人告诉了我们,我们可以通过调动自己的经验来理解别人犯的错而避免,但是当我们自身没有相关经验可调动的时候,是无法理解那些错误是什么的。

当孩子这些经验全部被妈妈夺走了的时候,那么孩子就会无法体验生命的必然过程,不知道什么是委屈,不知道什么是挫败,更不知道当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怎么去面对。

相应的,也不知道什么是成熟。

一个人的成熟度和他的经历有非常大的关系。

随着时间延长,人的生理年龄会不断增大,但是心理年龄却未必,它只与一个人的经历有关。

一个人经历的越多,越坎坷,他的心理年龄就会越大,越成熟。

但是被剥夺了生命体验的人,很难让自己的心理成熟起来。

因此我们看到了太多成年人依然像小孩子一样,喜欢任性发脾气,看事情的角度和方法都有些幼稚。

灼热的爱下,没有失去的却是依赖和挫败无助感

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并失去了付出的能力。

被捧着,被关心,还什么都不用自己动手,不用付出也能得到一切的感觉会让孩子形成一种习惯而依赖,即使长大这种依赖也不会减少,相反,还会一直索取。

在孩子长大后,这种索取就开始指向社会,希望身边的人都能无条件的让着他照顾他,希望能去事业单位工作国家养着他,和公司他人等产生争执首先埋怨别人对自己付出不够等。

我们见了太多80年代后独生子们这样的情况。

当孩子的依赖从外界不能获得满足的时候,也就是感到不顺的时候,就容易感到挫败,进而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或没有了爱的能力。

或者成年很久后依然不愿意脱离自己的父母而继续依赖。

当他们结婚,会继续从伴侣那里索取折磨伴侣。

依赖带来的也是表达能力的退化。

当孩子刚出生在喂奶的时候照顾就已经开始了,当孩子刚试着用哭来索取奶的时候,妈妈就立刻满足他了。

当妈妈为孩子准备好一切的时候,孩子的需求不需要表达就会被满足,妈妈了解孩子要什么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孩子学会的这种不用表达的方式带到社会后,同样也会要求别人这样了解他,理解他,别人做不到的时候,长大了的孩子就会体验到孤独,不被理解,无助,引发抑郁的特质。

而这正是80、90后在宠爱下长大的人的常见特质。

很显然,妈妈过度的保护、照顾与担心,是对孩子有伤害的爱。

最容易引发的就是孩子的抑郁情结,即使长大,也依然容易感觉到茫然、挫败、无助与孤独。

健康的爱是温和的,安全的,正向的,过度的以爱的名义实施的行为都只是伤害。

只是,妈妈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妈妈的价值感常来自于能为孩子做些事

有一类妈妈从潜意识里就害怕孩子长大,希望他永远是襁褓婴儿,依赖她,需要她。

因为孩子一旦长大开始独立,就意味着妈妈的角色即将退去,功能即将作废,自己也无法体现出一个妈妈的价值。

当孩子长高,独立,渐渐不再需要她的时候,她的恐惧就会被触动:

要失去孩子了。

而如何避免这点发生呢?

那就是拼命为孩子做事,证明自己是被需要的,并遏制孩子独立从而实现自己可以一直照顾他。

对于很多婚姻中的人而言,孩子是他们唯一拥有的东西。

他们太需要通过孩子来证明自己还是个有用的人。

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妈妈在孩子读中学以后,依然风雨无阻坚持接送他上学,天天给他做饭,洗衣。

在婚姻中对伴侣失望,关系破碎,自身缺乏安全感和价值感的人容易如此。

妈妈过度的宠爱也常常是因为自己缺乏爱

看起来满满都是爱的妈妈其实自己非常缺乏爱。

这样的行为生活中并不少见,人会通过努力来对别人好的方式来换取别人对他的爱。

爱常常与期待同在,也就是说妈妈对孩子的爱有多深期待就有多高。

这个期待不仅是期待孩子成才,更是期待孩子可以回报妈妈。

回报的方式就是希望孩子懂事点,对她好点,理解她点。

妈妈在要求孩子回报前常做的动作就是邀功和控制。

前者的方式就是经常有意无意谈起自己为孩子做了什么,有多么不容易,牺牲了多少等。

不断暗示孩子要懂事,对她好点,听她好,理解她点。

甚至暗示他将来不要不管她,要一直听话,孝顺等。

后者的方式则是直接下命令控制:

“你要好好学习才能对得起我”、“亲吻一下”等。

或者软控制,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自己就把不高兴挂在脸上,让孩子内疚。

还有种不怎么愿意被承认的控制就是获得快感。

让孩子停止玩泥巴,禁止做某样事情等。

虽然这么做暂时会保护孩子,但从功能发展上来看却是对孩子热情与冲劲儿的一种扼杀,家长在其中也能获得控制的快感。

妈妈通过不断要求孩子显性及隐性的方式要求孩子照顾到自己的情绪,给自己爱,证明给自己他会被控制,这又何尝不是孩子向妈妈索要爱的方式呢?

那么,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妈妈呢?

妈妈应该怎么做?

给孩子自由是必须要做的。

只有拥有了自由的孩子才能发展自己该发展的能力,体验该体验的感受,才能做回他自己,为他自己的人生负责。

给他自由的方式就是放手,让他去大胆尝试。

其次就是放下对孩子的期待。

父母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有义务无条件地用健康的爱把孩子抚养大,而不是要求他为自己负责,留在自己身边,回报自己爱。

家长自己要为自己缺失的价值感和爱负责,而不是孩子。

尝试延迟满足也是一个办法。

不要让孩子的需求马上满足,要让他学会等待,让他自己去表达,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

然后适度的给与他奖励和满足。

如此可以锻炼出孩子寻找满足的能力。

培养寻找满足需要的能力要远远重要于满足他当下的需要。

最后就是滋养自己。

这是任何时候都要去做的。

滋养自己的方式就是拿回自己的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从人生其他角色里去寻找自己的价值,认可自己,而不是仅仅从家长这个角色汲取价值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