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592100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教案.docx

《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教案.docx

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教案

第十课“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楚汉战争的时间、原因、经过、结果和战争的双方。

(2)记住西汉建立的时间、都城和建立者。

(3)知道汉初实行“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的基本政策和成效。

2.能力目标:

(1)讨论分析楚汉战争中项羽失败,刘邦获胜的原因。

引导学生初步学会全面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事实,分析汉初实行“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楚汉战争,要让学生认识到“民心的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2)通过学习“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要使学生认识到汉初的安民政策对发展生产的重要性。

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这一概念。

【学习重点】

“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学习难点和突破策略】

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可考虑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借助历史事实,让事实说话,以此突破该难点。

【教学方法】

讲述法比较法课堂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点燃激情

我们在第9课学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知道了强大的秦王朝覆灭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倡导者,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永远闪耀着历史光辉。

那么推翻秦王朝的是不是陈胜吴广呢?

(不是,是项羽、刘邦)秦王朝被推翻之后,谁建立新的王朝,谁做皇帝,成了当务之急,项羽还是刘邦呢?

新的王朝建立后实行什么样的统治政策呢?

是实行轻徭薄赋的宽松政策还是走秦朝的老路?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10课  “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1、学生阅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1)思考楚汉战争中项羽失败与刘邦取胜的原因.

(2)西汉是谁在什么时候建立的,都城在哪里?

(3)思考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4)汉高祖、汉文帝和汉景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5)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起到了什么作用?

2、教师巡回检查,督促学生自学。

三、多边互动、合作探究

简述刘邦建国、休养生息、文景之治三个小标题之间的关系

(一)刘邦建国

1、“楚汉战争”

在秦末农民大起义过程中,陈胜牺牲后,刘邦集团和项羽集团成为反秦武装的两支主力,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兵率先入关,推翻秦朝,随后,项羽率军入关,按照事先楚怀王的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先入关中,理应“王天下”,但项羽自恃功高,企图独霸天下,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为了争夺最高统治权,双方进行了长达4年的战争,史称“楚汉战争”。

结果刘邦战胜项羽,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刘邦就是汉高祖。

2、“楚汉战争”中的成语

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约法三章、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等。

3、刘邦取胜的原因

(1)军队纪律严明、深得民心

公元前207年,项羽率40万大军进入咸阳,杀秦降王子婴,把秦宫中的妇女和财宝洗劫一空,并焚烧了宫室,“大火三月不灭”,使咸阳皇家建筑和阿房宫都化为灰烬。

而刘邦入咸阳时废除秦严刑酷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

“杀人者死,伤人及窃抵罪。

”受到人民的欢迎。

在楚汉战争之初,项羽首先失去了民心,而刘邦却得到了民心。

(2)善于用人,团结和任用一大批人才。

刘邦在总结夺取天下的经验时说:

“……若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若论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应粮响,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若论集结百万雄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不如韩信。

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任用他们,这就是我得天下的原因。

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又不能很好地任用他,这就是他失败的原因。

(3)善于吸取他人的意见。

(4)战略战术上运用得当。

4、分析题:

秦亡前后,刘邦、项羽所领导的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由目的分析其战争性质的变化?

秦亡之前,刘邦、项羽所领导的战争目的是推翻秦朝的统治,性质属农民义军推翻秦朝残暴统治的正义战争;秦亡之后,楚汉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做皇帝,其性质属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没有正义和非正义可言。

5、“布衣将相”局面

刘邦出身下层,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善于网罗各方面的人才,包括吹鼓手、布贩子等社会下层人士,刘邦称帝后对他们论功定封,在中央形成了“布衣将相”的局面。

(过渡)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是一片荒凉景象,不光谷物奇缺,物价昂贵,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

那时牲畜奇缺,皇帝出巡,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样的马驾车,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

——当务之急:

恢复和发展经济

思考:

汉初经济凋敝的原因①秦朝的残暴统治,②秦末农民战争的破坏,③楚汉战争的破坏。

面对西汉初年的景象,汉高祖刘邦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兵役、徭役和赋税负担,注意发展农业生产,提倡节俭,我们把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和他的后继者们针对经济凋敝采取的这些措施叫做“休养生息”或“与民休息”。

(二)“休养生息”

1、汉高祖刘邦休养生息的措施

(1)解甲归田

凡退役归农的军吏卒,按军功大小,分配田宅或免除若干年徭役。

刘邦鼓励士兵回乡生产一方面减轻了国家的负担,又增加了社会劳动力,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劝民还乡

因战乱逃亡山泽的民众,归还故里领取原有的田宅,战争期间流亡山泽没有登记户籍的人,令各归其县,登记户籍,恢复原有田宅,这样及增加了社会劳动力,有增加了缴纳赋税的人数,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释奴为民

因饥饿卖身为奴隶的释放为平民,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社会劳动力。

(4)十五税一

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休养生息的作用

①巩固西汉统治;②推动经济发展;③奠定强盛基础。

(过渡)汉初汉高祖刘邦推行休养生息措施,他的后继者文帝和景帝继承了汉高祖的既定方针,继续推行一系列治国的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生产进一步发展,历史上把文帝、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繁盛局面称“文景之治”。

(三)文景之治

1、汉文帝、汉景帝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

(1)减轻田租、慎用民力

减轻田租,文帝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曾多次讲过:

“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没有比它更重要的了,人民有吃有喝,天下才会太平。

”为了发展农业生产,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他即位的第二年就免去原有田租的一半,十三年后,完全废除了田租。

他还规定农民种地没有种子,由各县借给他们,没有口粮,由各县贷给,发生天灾,由各县赈济。

文帝一生提倡节俭,在封建帝王中也是罕见的,他在位23年,宫室、园林、衣服、车驾都没有增加,文帝平时穿黑色的衣服,就连被他所宠爱的慎夫人要求也很严格,规定衣裙下摆不准拖到地面。

汉景帝和汉文帝一样,强调以农为本,继续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他在位的第一年,虽然恢复征收田租,但坚持三十而税一,这在当时仍然是很轻的税收。

慎用民力,汉文帝时徭役由原来每年服一个月改为“三年而一事,”减轻了人民徭役的负担,增加了农民的劳动的时间,使他们能安心进行生产发展。

(2)减轻刑罚汉文帝时废除了秦朝时连坐法和惨损肢体的肉刑,像“割鼻”、“砍断双腿”等,景帝时又减轻了笞刑。

2、汉文帝、汉景帝休养生息措施的作用

廪lǐn官府粮仓。

臾,应该通“庾”yǔ,粮仓。

贯,穿钱的绳索。

如果不遇到水涝干旱的灾难,百姓就会生活富裕,家给人足。

无论城镇,还是边远地区官府的粮仓都会充满粮食,而且国库里也会有多余的财物。

京师的钱财累积巨万,穿钱的绳索都腐朽了,使得钱币散落而无法校对。

皇仓之粮逐年增加,陈粮上压上陈粮。

多得容纳不下,只好露天堆放,以致很多谷子腐烂不能再食用了。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展示训练题,进行目标检测:

1.文帝时服役的男子,其30年间服役次数不会超过()

A、10次B、15次C、20次D、30次

2.以下促进经济恢复的政策中,不是汉高祖所采取的是()

A、把田租税率定为十五税一B、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

C、凡退役归农的军官士兵,免除若干年徭役D、连续十五年全免田租

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四匹毛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牛马,齐民无盖藏。

” 

材料二:

(汉景帝)诏曰:

“农,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其郡国务劝农桑。

” 

(1)材料一中反映的西汉初年的国家经济状况是怎么样的?

  

     

(2)材料二中的汉景帝比较重视什么?

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政策?

五、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1、让学生们深挖教材,进行反思,看一看谁还能再提出一些有创意的问题,说出来和大家共享。

2、教师再次预设,拓展教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可以分组讨论。

汉初的修养生息和“文景之治”,产生了什么样的社会效果?

这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发?

教师指导:

由于汉初从汉高祖到文帝,景帝时期,奉行安民为本的方针,统治者“躬修俭节,思安百姓”,形成了一个“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环境,社会产生持续发展。

根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

“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大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1.史实说明,要实现国家的富强,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事,只有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社会生产才能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2.通过学习“楚汉战争”,使我们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通过学习“修养生息”和“文景之治”,使我们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生力军。

总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学生谈对自己的感悟和启发,可以不拘一格,百花齐放。

【板书设计】

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吏安其官、民乐其业

【教学反思】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