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教案概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568145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37 大小:8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会计教案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财务会计教案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财务会计教案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财务会计教案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财务会计教案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会计教案概要.docx

《财务会计教案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会计教案概要.docx(1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会计教案概要.docx

财务会计教案概要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

理解财务会计的概念及特点,明确财务会计目标,重点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以及会计计量属性,熟悉财务会计法规体系及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

教学重点:

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财务会计的要素、会计计量属性。

教学难点:

理解财务会计的质量要求和会计要素的具体含义。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引入、习题等。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学过程:

第一节财务会计概述

A.财务会计的概念及特点

一、会计概念及分类

1.概念:

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依据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等法律法规,按照规定的程序,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并向企业外部利益关系人定期提供各种会计信息的对外报告会计。

2.分类:

人类的社会活动大都是通过组织完成的,组织通常可分为盈利性组织、政府及非盈利性组织。

相应分为:

企业会计、政府及非盈利性组织会计两类。

二、企业会计的两个重要领域

(一)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是以会计准则为依据,通过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告等、方法,确认和计量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化,反映收入的取得、费用的发生和归属以及净收益的形成和分配,定期以财务报告的形式,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并通过分析财务报告,客观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出全面评价。

(二)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为了适应企业内部计划和控制的需要,以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及生产经营中的有关资料,运用数学、统计学等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制和评价企业经济活动,为企业管理部门进行最优管理决策和有效经营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三、财务报告的目标

会计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会计的直接目标是:

向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等有关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营决策。

(一)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1)投资者

(2)债权人

(3)政府及有关部门

(4)社会公众

(二)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需要及时或者经常性的了解企业管理层保管、使用资产的情况,以便评价企业管理层的责任情况和业绩情况,并决定是否调整投资和信贷决策,是否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和其他制度建设,是否需要更换管理层等。

第二节会计假设与会计基础

一、财务会计的基础工作

(一)权责发生制: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二)收入费用配比:

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行政单位及事业单位的其他业务采用此)

二、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

为保证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和符合财务报告的目标,财务会计要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才能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信息,这就是会计假设。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和组织。

典型的会计主体是企业,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特定的企业,也可以是一个企业的某一特定部分(分厂、分公司等),也可以是由若干家企业通过控股关系组成的集团公司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是有区别的,两者并不是同一概念。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往往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并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可以是法人,如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非法人,如独资或合伙企业。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倒闭进行清算。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以持续经营为基本前提。

在此前提下,便可认为企业资产将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合理地支配和耗用,企业债务也将在持续经营过程中得到有序补偿。

如固定资产确认成本和折旧的计提。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相等的、较短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考核其经营活动的成果。

企业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中期是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如半年、季度或者月度报告。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假定不变的货币作为基本计量单位。

企业的会计核算一般以人民币为记账本文币,业务核算以人民币以外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境外企业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第三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可靠性原则的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真实性,指会计所反映的结果应该与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相一致,每一项会计记录都要有合法凭证作为依据,企业的会计记录和财务报告必须反映实际,保证帐证、帐帐、帐表、帐实之间的相互一致,不允许弄需作假、隐瞒谎报;二、客观性,对于经济业务的纪录和报告,应做到不偏不倚,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受主观意志的左右;;三、可验证性,指会计信息应经得起复核和验证。

(二)相关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1.同一企业纵向可比。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

如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

2.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五)实质重于形式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如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为自有资产。

(六)重要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坚持重要性原则能使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

(七)谨慎性

 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八)及时性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含义:

一、及时记录,跨期记录影响核算结果;二、及时输送会计信息给相关使用者。

第四节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会计要素按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一、企业会计的一般对象

能够用货币表现的企业资金运动。

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可分为资金投入、资金周转和资金退出三个基本环节。

二、财务会计要素

讲解什么是财务会计要素。

(一)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1.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按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及其他资产。

资产具有以下特征: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控制(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资产的确认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

2.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

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负债的特征: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现时义务可以是法定义务,也可以是推定义务。

法定义务是指具有约束力的合同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通常在法律意义上不要强制执行。

推定义务是指企业根据多年来的习惯做法、公开的承诺或者公开宣布的政策而导致企业将承担的责任,这些责任也使有关各方形成了企业将履行义务解脱责任的合理预期。

(2)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负债的确认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有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所有者投入企业的部分,包括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所有者权益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所有者权益主要依赖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企业经营成果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最终成果。

1.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包括销售商品的收入、提供劳务的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的收入等。

特征:

(1)收入是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的确认条件:

(一)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三、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2.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如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所得税费用等。

特征:

(1)费用是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3)收入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的确认条件:

(一)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二、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三、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3.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一部分为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另一部分为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利润的确认条件:

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第五节会计计量

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

一、会计计量属性及其构成

计量属性是所予计量的某一要素的特性方面,如大桥的长度、道路的宽度、土地面积和设备的重量等。

会计计量属性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会计计量属性:

(一)历史成本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二)重置成本。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三)可变现净值。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四)现值。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五)公允价值。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二、各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

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过去的价值,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现时成本或现时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

三、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在引入公允价值过程中,我国充分考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

(1)资产或负债等存在活跃市场的,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

(2)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考熟悉市场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的当前公允价值;(3)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应用估值技术等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我国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是适度、谨慎和有条件的。

四、会计等式

企业的各项会计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反映会计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等式叫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揭示了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会计等式有以下三种形式:

等式1: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资产以及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情况。

等式2:

收入-费用=利润

收入费用与经营成果之间的关系

等式3: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企业取得收入,同时增加资产或减少负债;发生费用,同时减少资产或增加负债。

因此,会计等式1就变为3。

另外,到会计期末,算出利润后,并将利润按规定分配后,等式3就变为等式1。

第六节财务报告

一、财务会计报告及其编制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的会计信息的文件。

二、财务报告的构成

(一)会计报表

对外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对内成本报表:

制造费用明细表、产品生产成本表等

(二)会计报表附注

报表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小企业编制的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1.资产负债表

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月末、季末、半年末、年末)财

务状况(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报表。

其理论

依据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利润表

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月度、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的经营成果的报表。

3.现金流量表

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以下简称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是三大主表之一,按年编制。

编制现金流量表能够较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可以较客观地反映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的资料;有助于判断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走势。

4.附注

附注是对在会计报表中所示项目所做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目的是补充说明,以更加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全貌,从而有助于向使用者提供更为有用的决策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第二章货币资金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内容,明确现金、银行存款管理的主要内容,熟悉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银行转账结算方式,熟练掌握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账务处理、库存现金清查的核算、银行存款的清查核对。

教学重点:

1.货币资金的性质、范围及内部控制。

2.库存现金管理的主要内容。

3.库存现金收付业务的核算及账簿登记。

4.定额备用金及非定额备用金的核算。

5.银行存款的开户与结算管理。

6.各种银行结算方式的使用范围及结算程序。

7.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的核算及账簿登记。

8.银行存款清查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9.其他货币资金核算。

教学难点:

1.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原则和规定。

2.库存现金管理的内容和收支核算。

3.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委托收款结算方式。

4.银行存款的核算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课时安排: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引入、习题等。

教学方式:

启发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货币资金概述

一、货币资金的含义

(一)货币资金的概念

货币资金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货币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产,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较强的一种资产。

(二)货币资金的范围

1.库存现金。

是指企业保存的现金,包括人民币现金和外币现金。

2.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

3.其他货币资金。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除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存出投资款等。

二、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一)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原则

1.严格职责分工

2.加强现金管理,实行交易分开

3.实施内部稽核,加强监督检查

4.实施定期轮岗制度

(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有关规定

1.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

2.单位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应当配备合格的人员,并根据单位具体情况进行岗位轮换。

3.单位应当对货币资金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

4.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

5.单位对于重要的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防范贪污、侵占、挪用货币资金等行为。

6.单位应加强与货币资金相关的票据的管理。

7.单位应当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

8.单位应当建立对货币资金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机构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

第二节库存现金

一、现金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概念与特点

狭义的现金指库存现金。

通常指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包括人民币与外币。

广义的现金不仅包括库存现金,还包括库存现金和其他符合现金定义的票据。

企业应在当地银行开立账户,必须遵守中国人民银行《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

(二)现金管理制度

1.现金开支范围

(1)职工工资、津贴;

(2)个人劳务报酬;

(3)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

(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5)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6)出差人员必需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7)结算起点(1000元人民币)以下的零星支出;

(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思考题下列哪些支出可以用现金支付?

A.支付王红差旅费800元

B.张江购入办公用纸、笔共计1500元

C.向个人收购废纸等废旧物资支付500元

D.向个人收购农产品支付货款2000元

E.购买原材料支付960元

ACDEF

2.库存现金的限额

库存现金的限额是指为了保证企业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允许企业留存现金的最高数额,由开户银行根据单位实际需要核定。

一般按照单位3-5天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确定。

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的可多于5天,但最多不得超过1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

超过部分应于当日终了前存入银行。

零星开支不含工资和差旅费

3.禁止坐支现金

企业支付现金,应从企业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从开户银行中提取,而不得从本企业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

因特殊情况需要坐支现金饿,应事先报开户银行审查批准,由开户银行核定坐支范围和限额。

企业应定期向开户银行报送坐支现金金额及其使用情况。

4.库存现金的其他规定

(1)不准携带现金到外地采购。

(2)财务部门应严格遵守“管钱不管帐,管帐不管钱,账款分开管理”的原则,配备专职出纳员,负责现金的收付保管工作。

非出纳员不得保管现金,以入账的原始凭证应由会计人员负责保管。

不准用不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不得“白条抵库”;不准谎报用途套取现金;不准用银行账户代其他单位和个人存入或支取现金;不准用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入储蓄;不准保留账外公款(即小金库)。

(3)企业应定期不定期的进行现金盘点,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数额相符。

二、库存现金核算

(一)账户设置

1.企业应设置“库存现金”账户对库存现金进行总分类核算。

“库存现金”,收到现金记借方,付出现金记贷方,期末余额在借方。

2.企业应设置现金总账和现金日记账。

现金总账进行库存现金的总括核算。

库存现金总分类帐由不从事出纳工作的会计人员登记,一般采用订本式“三栏式”账簿。

月份终了,库存现金总分类帐余额与出纳人员登记的现金日记账余额应核对相符。

现金日记账,根据现金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并逐日结出余额,以便与实存现金相核对,做到日清月结,帐实相符。

日清月结即每日终了,应进行账款核对;每月末,还应进行账账(日记账与总账)核对。

(二)现金收付的账务处理

1.从银行提取现金400元

借:

库存现金400

贷:

银行存款400

2.销售产品,收到现金58.50元,其中价款50元,增值税款8.50元

借:

库存现金58.50

贷:

主营业务收入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

3.行政人员李玉预借差旅费300元,报销260元,交余额40元

借:

其他应收款——李玉300

贷:

库存现金300

借:

库存现金40

管理费用-差旅费260

贷:

其他应收款——李玉300

4.行政部门购买办公用品付现金80元

借:

管理费用---办公费80

贷:

库存现金80

三、库存现金的清查

库存现金的清查是为了保证账款相符、防止现金丢失和收支记账时发生差错以及贪污盗窃和挪用公款等违法行为,对库存现金进行的盘点与核对。

库存现金的清查包括出纳人员的每日清查和组成清查小组进行的定期和不定期的盘点与核对。

库存现金的清查方法是实地盘点,将库存现金库存数与现金日记账进行核对。

如发现帐实不符,应立即查明原因,及时更正。

1.溢余:

现金清查中发现长款200元

借:

库存现金200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200

上述长款经查,有150元为少付外单位款,其余原因不明,

经报批作营业外收入处理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200

贷:

其他应付款---某单位150(应支付有关单位或个人的)

营业外收入50(无法查明原因的)

2.短缺:

现金清查中发现短款70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70

贷:

库存现金70

经查,出纳员张俊负一定责任,赔偿50,其余经批核销

借:

其他应收款----张俊50(有责任人的)

管理费用20(无法查明原因的)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70

思考题在无法查明原因时,库存现金溢余结转至“营业外收入”账户,而短缺结转至“营业外支出”账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