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冶金工业发展十三五.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567162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冶金工业发展十三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辽宁冶金工业发展十三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辽宁冶金工业发展十三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辽宁冶金工业发展十三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辽宁冶金工业发展十三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冶金工业发展十三五.docx

《辽宁冶金工业发展十三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冶金工业发展十三五.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冶金工业发展十三五.docx

辽宁冶金工业发展十三五

辽政办发〔2016〕76号附件9

 

辽宁省冶金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辽宁省冶金工业“十二五”发展回顾

(一)辽宁省冶金工业基本情况。

辽宁省冶金工业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形成包括矿山、冶炼和加工等完整的冶金工业体系。

截止2015年末,全省共有规模以上冶金企业1894户,其中黑色金属采选企业665户,有色金属采选企业179户,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企业756户,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企业294户。

从业人员48.7万人。

资产总额8247亿元,负债总额5382亿元,资产负债率65.3%。

到2015年末,全省已形成炼铁能力8126万吨,炼钢能力8600万吨,轧钢能力超过1亿吨。

10种有色金属冶炼能力接近160万吨,其中锌冶炼生产能力43.5万吨,电解铜生产能力20万吨,电解铝生产能力75万吨,电解铅生产能力8万吨。

有色金属压延加工能力150万吨。

2015年,全省冶金工业完成生铁产量6065万吨,粗钢产量6071万吨,钢材产量6322万吨;十种有色金属产量91.7万吨,其中:

锌产量26.7万吨,电解铝46.5万吨,精炼铜8.78万吨,铅6.5万吨;有色金属加工材产量133.1万吨,其中铝材产量110.9万吨,铜材12.2万吨。

2015年,冶金工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工业的16%,比2010年下降了2.3个百分点,在全省位列装备制造和石化行业之后,居第3位。

(二)“十二五”发展的主要成就。

1.行业生产能力和主要产品产量持续保持增长。

“十二五”期间,全省冶金工业生产能力继续保持增长。

2015年与2010年相比,炼铁能力增加了1550万吨,增长了24%;炼钢能力增加了1200万吨,增长了16%;轧钢能力增加了1700万吨,增长了20.6%。

有色金属冶炼能力增加了60万吨,增长了67%;有色金属压延加工能力增加了50万吨,增长了50%。

“十二五”期间,全省冶金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增长。

累计生产生铁28585万吨,比“十一五”增产6242万吨,增长27.9%;生产粗钢29534万吨,比“十一五”增产7542万吨,增长34.3%;生产钢材31787万吨,比“十一五”增产8576万吨,增长36.9%;10种有色金属累计生产379.6万吨,比“十一五”增产73.4万吨,增长23.9%。

2015年,我省的粗钢产量占全国的7.6%,位列河北、江苏山东之后,居第四位。

10种有色金属产量占全国的1.8%,在全国位列18位。

2.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建成投产。

“十二五”以来,鞍钢集团(辽宁地区)持续推进全流程的工艺设备升级改造,圆满完成了包括2座180吨转炉、冷轧厂4条镀锌线改造等多项重点技改工程。

本钢集团公司实施减量置换,完成了北台厂区炼铁系统的改造,淘汰了10座530立方米以下高炉,建设了2座2850立方米高炉;冷轧高强钢项目部分建成,并开始试车。

东北特殊钢集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连基地搬迁改造项目于2011年7月全面建成投产,具备了260万吨粗钢、236万吨钢材的生产能力;东北特钢抚顺基地实施了三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包括建成了锻造车间及钛合金冶炼生产线,实施了特种冶炼电渣炉和真空炉技术改造,完成了提高产品质量技术改造工程。

凌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实施技术改造,不但产能从350万吨提升到600万吨,而且装备实现大型化、现代化和节能化,工艺和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营口市的钢铁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五矿营口中板有限公司建成了2座2300立方米高炉,实现了高炉大型化;嘉晨集团投资建设的营口钢铁有限公司,具备了年产280万吨的钢铁生产能力;石家庄钢铁有限公司入驻中冶京诚营口装备技术有限公司,建成投产了100吨转炉和现代化的大型棒材生产线。

此外,本钢丹东不锈钢冷轧薄板项目等一批钢材深加工项目也相继建成投产,进一步提高了行业的整体装备水平。

“十二五”以来,有色金属行业也竣工投产了一批重点项目。

抚顺铝业有限公司二期电解铝项目全部建成,电解铝产能达到30万吨。

辽宁忠旺集团在营口建设的国内最大的500KVA级高精铝项目一期投产,新增电解铝产能43万吨。

辽宁忠旺集团建成了20条大型铝型材挤压生产线,生产能力扩大了40万吨,增长了65%,已经成为全球第二、亚洲最大的工业铝型材生产商。

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搬迁改造项目建成投产,形成了年产钛、镍、铬锆铜加工材1万吨的生产能力,实现了装备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成为我国重要的新材料生产企业。

营口银河镁铝合金有限公司建成了我省第一条热轧镁合金板生产线,填补了我省在镁合金加工领域的空白。

3.品种质量明显改善。

冶金行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品种结构不断改善,产品竞争力明显提高。

到“十二五”末,鞍钢形成了汽车用钢、家电用钢、电工钢、造船和海洋工程用钢、铁路用钢、石油石化用钢、集装箱用钢、高端金属制品用钢和军工钢等九大钢铁系列的领先产品,产品规格更加齐全,覆盖面更广。

本钢汽车板产品形成系列化,家电板、石油管线钢、集装箱钢板、造船板、帘线钢、齿轮钢、轴承钢等已经成为主导产品系列,产品不断扩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目前,鞍钢、本钢的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产品比重已占企业总产量的85%以上。

东北特钢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在高档汽车用钢、不锈钢、工模具钢、高档轴承钢、高温合金、高强钢和钛合金等高端产品领域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其中高温合金、高强钢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领域保持较大的市场份额,不锈钢长型材产量国内第一,模具钢多年保持为国内第一品牌。

本钢北台厂区、凌钢、抚顺新钢铁等企业实现了建筑钢材的升级换代,400MPa以上高强抗震钢筋已经成为主导产品。

凌钢还起动了由普钢向特钢的转型,碳结钢、合结钢、齿轮钢、轴承钢、弹簧钢将逐渐替代建筑钢筋成为主导产品,并已经开始涉足超纯合金等新材料领域。

辽宁忠旺集团大力发展高精密、复杂大截面工业用铝型材,并逐步向铝型材深加工、铝合金车体制造及高端铝压延材领域延伸,其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舰船、石油化工、机械及电力工程等领域。

4.淘汰落后、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全省淘汰落后炼铁产能536万吨,炼焦产能250万吨,铁合金产能41万吨,铅冶炼产能4.5万吨,铜冶炼产能2.5万吨。

一批小烧结、中频炉和工频炉炼钢等也被淘汰。

本钢对北台厂区实施技术改造,先后淘汰了10座530立方米以下高炉,以及落后的烧结设备,实现了装备的大型化、现代化。

鞍钢、本钢板材淘汰了5米以下的焦炉,建成了节能环保型的大型焦化设备。

“十二五”以来,鞍钢实施主要节能减排项目160多项,吨钢综合能耗降低6.13%,吨钢耗新水降低16.48%。

本钢吨钢综合能耗下降9.94%,其中烧结工序能耗下降了13.97%,炼铁工序能耗下降了8.04%,炼钢工序能耗下降了160.61%。

2015年,全省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为600千克标准煤,比2010年降低了40千克标准煤/吨,下降了6.3%。

通过管理减排、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等多项举措,全省冶金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吨钢排放指标均较“十一五”末大幅下降。

本钢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10年的5.03万吨下降至3.31万吨,降幅34.2%;废水排放量由3336.06万吨下降至969.35万吨,降幅70.9%;COD排放量由1991.3吨下降至420.85吨,降幅78.9%。

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87千克下降至1.97千克,降幅31.4%;吨钢废水排放量由1.9吨下降至0.58吨,降幅69.5%;吨钢COD排放量由0.11千克下降至0.025千克,降幅77.3%。

截至2014年,东北特钢三个基地都完成了地方政府下达的二氧化硫总量减排任务,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为0.8千克,减排效果显著。

鞍钢、本钢先后建成了一批烧结机脱硫,烧结、炼钢、轧钢系统余热回收发电,烟气除尘等环保工程,凌钢也完成了焦化系统的干熄焦改造,大幅度降低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烟粉尘的排放,节能减排效果也比较明显。

5.两化融合水平不断提升。

“十二五”以来,重点冶金企业制订了信息化整体规划,以夯实基础、敏捷制造、优化流程为前提,以贯通主体业务为目标建立信息化应用系统架构,从实际情况及管理需求出发,将先进性和实用性有机结合,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步骤开展信息化建设,基本构筑了高可用性、高灵活性、高机动性及快速收敛性的信息系统平台。

建成了包括产线MES系统、能源管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进出厂综合管理系统及相关生产管理优化与企业管理系统,完成了ERP系统改造及生产和安保监控工程建设,工艺装备、流程优化、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2012年,鞍钢集团和东北特钢集团入选了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名单,东北特钢集团等3户冶金企业还被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评为中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五十佳企业。

6.国际化水平得以提高。

冶金工业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一大批冶金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种资金,统筹“走出去”、“引进来”,以国际化的视野开展企业的生产经营。

尤其是近年来,为了应对国内市场需求放缓,钢铁企业加大了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钢材出口量大幅度增长。

2015年全省出口钢材达到了1410.8万吨,是2010年的2.5倍,年均增长达到了20.1%。

2015年出口钢材占全省钢材产量的22.3%,比2010年提高了12.3个百分点。

出口已经成为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以来,尽管我省冶金工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随着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钢材等主要冶金产品需求回落,冶金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产能过剩的宏观形势下,一些规划项目难以实施。

连续多年的快速发展,国内钢铁、有色金属产能增长迅猛,产能过剩非常严重。

从2013年开始,国家将钢铁、电解铝列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在项目核准上控制更加严格,不仅严禁建设新增产能项目,而且还要对已经建成的和在建的项目进行清理。

在这种形势下,我省鞍钢鲅鱼圈二期工程、鞍钢朝阳公司二期工程、抚顺新钢铁环保搬迁项目等“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因为得不到核准而没有如期实施,使鞍钢鲅鱼圈公司和鞍钢朝阳公司难以达到最佳经济规模,也影响了抚顺新钢铁有限公司的升级改造。

2.冶金产品价格持续下降,行业利润水平低,企业效益差。

据统计,目前,我国粗钢产能约为12亿吨,按照2015年产量测算,产能利用率不足67%。

近年来,我国钢材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2015年,钢材价格持续创出有指数记录以来的新低,钢铁行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亏损面大幅度上升。

2015年,我省7户重点钢铁企业中有5户亏损,亏损额达113亿元。

其中本钢一户企业就亏损76.4亿元。

有色金属冶炼企业也是困难重重,到2015年底,电解铝价格只有10710元/吨,比2011年7月18700元/吨的高点下跌了42.7%。

由于铝价的持续低迷,抚顺铝业有限公司持续亏损,已于2015年10月份全面停产。

3.进口矿石低价倾销,矿山企业面临困境。

随着钢材价格的持续下降,铁矿石价格也在持续下跌,到2015年底,进口铁矿石价格已经降低到40美元/吨,严重冲击了国内的矿山企业。

辽宁是国内铁矿的主要生产大省,铁矿资源丰富、矿石自给率高一直是我省钢铁企业的优势,从2014年末开始,受进口铁矿低价冲击,省内中小矿山企业出现大面积停产,即便是鞍钢、本钢所属的大型矿山企业,也处于临界亏损状态。

4.企业在降低成本上面临较大压力。

近年来,尽管铁矿石、煤炭、焦炭等大宗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下降,直接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但企业推高成本的因素也在增加。

一是由于企业新建和改造项目较多,企业贷款增长较快,财务费用增幅较大,重点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多数都在70%以上,有些高达90%以上,个别特钢企业吨钢财务成本高达1600元。

二是近年来电力、运输、人工等刚性成本呈逐年上升态势。

三是企业环保成本在迅速增加,2015年开始实施的新《环保法》和排放标准,对冶金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测算,钢铁企业要实现达标排放,吨钢环保投资需增加13%,吨钢运营费用约增加200元。

四是融资难、融资贵。

由于冶金企业投入大、资金占用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问题。

钢铁和电解铝都是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银行抽贷情况严重,加剧了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

二、冶金工业“十三五”面临的环境、挑战和机遇

(一)冶金工业“十三五”发展环境。

1.国内外经济形势简析。

2015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2016年全球增长率预测调整为3.6%,IMF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的数据显示:

全球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比之前更为显著,未来几年,全球经济仍将处于艰难调整和缓慢复苏进程中,或将步入低增长、高失业率的“新平庸”时代。

2012年以来,受国内经济转型和国际经济复苏疲弱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有所下滑,前三年GDP基本维持在7.5%左右,2015年GDP为6.9%,由高速增长逐渐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

未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和产能过剩、环保制约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都将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翻番目标要求,“十三五”期间GDP增速不应低于6.5%,7%左右的增速或将成为新常态。

2.国内经济形势对冶金工业发展的影响。

随着国内经济由高速增长逐渐进入中高速增长,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国内市场对钢铁等冶金产品的需求将逐渐放缓。

“十三五”期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引导作用将逐步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对冶金产品数量的需求将逐渐减少。

2013年,国内钢材表观消费量达到峰值的7.7亿吨后,逐年下降,2015年又比上年下降5.4%,根据国际钢协的预计,2016年中国钢材消费量还将小幅下降。

3.“一带一路”与《中国制造2025》。

建设“一带一路”是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将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多重发展机遇。

其战略愿景近期着眼于基建互通、金融互通、产业对接、资源引入,远期则致力于商贸文化互通、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共同繁荣。

“一带一路”战略将极大地促进包括冶金在内的我国优势产能转移,推进我国冶金产业国际布局。

“十三五”时期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关键五年。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家提出了要组织实施好工业强基工程,其中的关键基础材料与冶金工业密切相关,关键冶金材料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条件。

4.产业政策环境。

近年来,国务院发布了多项对冶金产业发展影响较大的政策文件,2013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将化解钢铁、电解铝等过剩产能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

2016年2月1日,国务院又印发了《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新的工作目标:

在近年来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行业兼并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产能利用率趋于合理,产品质量和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好转,市场预期明显向好。

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强调要加大钢铁、煤炭等特困行业过剩产能化解力度,稳妥处置“僵尸企业”。

可以看出,化解钢铁等行业过剩产能仍将为“十三五”工作重点。

(二)冶金工业“十三五”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相对“十二五”时期,国内冶金工业发展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我省冶金工业“十三五”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1.“十三五”面临的主要挑战。

“十三五”期间,我省冶金工业面临的挑战可以概括为“三低一高”,即低增长、低价格、低效益和高压力。

低增长,国内以钢材为代表的冶金产品生产消费量将在峰值平台波动发展,维持低速增长,而且消费的质量和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

低价格,严重供大于求造成钢材等主要冶金产品价格总体处于低位徘徊。

低效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经营困难。

高压力,表现为环保和资金高压力。

一是新环保法的实施,环保治理高压态势进一步增强;二是资金紧张、融资难的问题仍没有缓解,再加上银行采取“一刀切”做法,不断抽贷、压贷,使企业资金十分紧张。

2.“十三五”发展面临的机遇。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冶金工业既是压力和挑战,同时也存在机遇。

一是面临着改革创新的新机遇。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东北地区发展面临着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还要靠全面深化改革,国内冶金工业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化解旧有的矛盾,把握新的发展机遇,也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才能实现。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将为我省包括冶金工业在内的传统工业领域改革创新指明方向,提供机遇。

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向改革创新要红利,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二是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新机遇。

下游建筑业、机械行业、造船业、汽车业、家电业、电力行业等的快速转型升级,为钢材等冶金产品的品种质量升级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十大重点发展领域,这些领域需要70种左右的关键基础材料做支撑,其中超过半数是高端冶金新材料。

这一切都为冶金工业展示了广阔的高端市场应用前景,同时将带动和促进我省冶金工业快速转型升级。

三是面临着“一带一路”引发的新机遇。

“一带一路”的实施不仅带动港口、公路、铁路、物流的发展,也会拉动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冶金企业可借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中,加大产品出口的力度,抢占潜在市场。

同时也可借机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在沿线国家建立生产基地,使产品进入市场更加便捷。

四是面临着绿色发展的新机遇。

《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严格执行环保、能耗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达不到标准要求的钢铁产能要依法依规退出。

严格的环保、能耗规定,这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压力,关键是如何将压力转变成动力,转变为企业发展的机遇。

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典型,环保方面搞好了,企业才能踏踏实实搞经营、谋发展。

三、冶金工业“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辽宁省委和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抢抓新一轮东北振兴机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全面提高冶金工业综合竞争力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为支撑,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着眼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努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创新驱动、效益良好、国内一流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冶金工业。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省冶金工业的发展目标是:

1.化解钢铁产能:

2020年前全省退出粗钢产能602万吨。

2.主要产品总量:

在不增加钢铁、电解铝现有产能的前提下,通过提高设备利用率,全省粗钢产量达到7000万吨水平;10种有色金属的总产量达到180万吨水平,其中电解铝产量110万吨,锌产量40万吨。

3.品种质量:

以满足下游行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目标,逐步构建专业化、差异化、品牌化产品群,力争在汽车、家电、轨道交通、能源、船舶和海洋工程、航空航天、核电等应用领域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品牌产品和有色金属加工品牌产品。

不断提高产品档次,重点企业力争战略性高端产品比例达到30%以上。

4.节能减排:

钢铁行业吨钢综合能耗下降到570千克标煤以下,吨钢取水量下降到3.9立方米以下,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到0.8千克以下,吨钢烟粉尘排放量下降到0.7千克以下。

钢铁行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实现清洁化生产。

电解铝企业的吨铝液交流电耗要控制在12750千瓦时以内。

5.技术创新:

形成可支撑行业发展的自主创新和研发体系,建成一批具有先期介入、后续服务及推广应用功能的国家级研发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产业联盟等创新平台,构建起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领军人才和职业技能人才培育体系。

大中型钢铁企业和有色金属加工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超过15%,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不低于1.8%。

6.两化融合:

装备智能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电子商务得到普及,重点冶金企业智能生产逐渐普及,其应用生产制造执行系统的比例超高60%,应用信息物理系统比例达到10%,电子商务交易额占销售总额比重达到15%。

7.兼并重组:

积极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力争形成1-2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大型、行业引领型企业集团。

鼓励以资产为纽带,发展混合所有制,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改变“小散乱”局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影响力。

专栏1、“十三五”辽宁省冶金工业发展目标

类别

指标名称

预期目标

化解产能

退出粗钢产能

602万吨

产品总量

粗钢产量

7000万吨

10种有色金属产量

180万吨

其中:

电解铝

110万吨

40万吨

品种质量

重点企业战略性高端产品比例

30%以上

节能减排

吨钢综合能耗

570千克标准煤以下

吨钢取水量

3.9立方米以下

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

0.8千克以下

吨钢烟粉尘排放量

0.7千克以下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98%

电解铝吨铝交流电耗

12750千瓦时以内

技术创新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

15%以上

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1.8%以上

两化融合

应用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比例

60%以上

应用信息物理系统比例

10%

电子商务交易额占比

15%

四、重点任务

(一)努力化解过剩产能。

1.引导钢铁企业主动退出产能。

完善激励政策,鼓励企业通过主动压减、兼并重组、转型转产、搬迁改造、国际产能合作等途径退出部分钢铁产能。

计划2016年,鞍山宝得钢铁有限公司压减2台45吨转炉,产能为160万吨。

2.依法依规退出钢铁产能。

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达不到标准要求的钢铁产能要依法依规退出。

计划2016年,辽阳县依法依规退出钢铁企业16家,合计粗钢产能392万吨;朝阳市依法依规退出粗钢产能50万吨。

到2020年底前,有关市不符合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的钢铁产能要全部退出。

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依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存在的企业应退尽退。

3.严禁新增产能。

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各市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备案新增产能的钢铁和电解铝项目,各相关部门和机构不得办理土地供应、能评、环境审批和新增授信支持等相关业务。

(二)着力优化产业布局。

1.优化钢铁产业布局。

出于铁矿资源保障和环境容量考虑,鞍山、辽阳地区要严格限制钢铁冶炼能力增长,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违规产能,并适时地将一部分钢铁冶炼产能转移出去。

本溪地区“十三五”期间发展重点放在铁矿的勘探、开发和钢材深加工等领域,进一步提高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十三五”期间该地区不再增加钢铁冶炼能力。

营口地区临海近港,尤其是鲅鱼圈地区本身就有深水矿石码头,在此建设钢铁项目,无论从使用进口原料,还是降低物流成本考虑,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鞍钢营口鲅鱼圈钢铁基地一期建设时,已经为二期建设做了准备,二期建设用地平整已经完成,铁路、公路、供水、供电等公辅设施大部分已建设完成。

“十三五”期间,通过等量或减量置换,向营口鲅鱼圈地区转移钢铁产能500万吨,争取建设鞍钢鲅鱼圈钢铁基地二期工程项目。

按照沈抚同城发展规划,抚顺新钢铁有限公司的搬迁改造已纳入国家规划,“十三五”期间,抚顺新钢铁要通过等量置换,尽快实施该项目。

朝阳地区钢铁工业下一步发展遇到的主要瓶颈:

一是水资源短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