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一 文言实词.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561097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1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一 文言实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学案一 文言实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学案一 文言实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学案一 文言实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学案一 文言实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案一 文言实词.docx

《学案一 文言实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案一 文言实词.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案一 文言实词.docx

学案一文言实词

学案一 文言实词

核心考点一 文言实词

大命题点

“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指出了考查范围,即考纲要求的120个实词和语文课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实词,又明确了考查方向,即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从历年高考对实词的考查情况看,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偏义(同义)复词等方面。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

如“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道”的本义是“路途、道路”。

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

如“道”的本义为“路途、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为“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

如“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关”本指“门闩”,由于作用相似引申为“关卡”。

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

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词;“草菅人命”中的“草菅”,本义是“野草”,比喻义是“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词的假借义,就是因假借而产生的含义。

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现象。

“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

(具体见后面“命题点四通假字”)

[即学 即练]

1.阅读下面的文段,解释加点词的含义,并想一想它们在课文中的用法。

羊斟怒而华元虏

郑公子归生率师伐宋。

宋华元率师应之大棘,羊斟御。

明日将战,华元杀羊飨士,羊斟不与焉。

明日战,怒谓华元曰:

“昨日之事,子为制;今日之事,我为制。

”遂驱入于郑师。

宋师败绩,华元虏。

夫弩机差以米则不发。

战,大机也。

飨士而忘其御也,将以此败而为虏,岂不宜哉!

(《吕氏春秋·先识》)

(1)宋华元率师应之大棘 应:

(2)羊斟御御:

(3)羊斟不与焉与:

(4)昨日之事,子为制制:

(5)夫弩机差以米则不发机:

答案 

(1)迎敌 

(2)驾车 (3)参加 (4)掌握 (5)弩的部件名

【参考译文】

郑公子归生率领军队攻打宋国。

宋国的华元率领军队在大棘迎敌,羊斟给他作驭手。

第二天将要作战,华元杀了羊宴飨甲士,羊斟却不在宴飨的人中。

第二天作战的时候,羊斟愤怒地对华元说:

“昨天宴飨的事由你掌握,今天驾车的事该由我掌握了。

”于是把车一直赶进郑国军队里。

宋国军队大败,华元被俘。

弩牙相差一个米粒就不能发射。

战争正像一个大的弩牙。

宴飨甲士却忘了自己的驭手,将帅因此战败被俘,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2.解释下列多义词的含义,注意其所在的具体语境。

(1)应

(2)御

(3)与

(4)制

(5)机

答案 

(1)①回应;②适合;③顺着;④当,应当。

(2)①乘着;②统治;③控制。

(3)①结交;②给,递给;③交往。

(4)①构造;②采择;③统率;④掌管。

(5)①机件;②时机;③与“戎”合用,解释为战争。

“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书写相同(同形)的词语的意思不同的现象。

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大致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几种。

1.词义扩大:

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

如“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现指整个中国。

2.词义缩小:

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

如“谷不可胜食也”中的“谷”,古义是粮食作物的总称,故有“五谷”“百谷”之说;今义在北方专指小米,在南方专指稻谷。

3.词义转移:

词义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

如“孙子膑脚”中的“脚”,古义指“小腿”,现在专指“足”。

4.词义弱化: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强,今天表示的语义较弱。

如“羞”,古义是“羞愧,感到耻辱”,今义是“害羞,不好意思”。

5.词义强化: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弱,今天表示的语义增强。

如“宣言”,古义是“扬言”,今义是“宣告、声明”。

6.感情色彩变化:

词语在使用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

如“逢迎”,古义是“迎接”,中性义;今义是“迎合”,贬义。

[即学 即练]

3.【教材联想】 还记得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吗?

练一练。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

                            

今义: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

                            

今义: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3)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

                            

今义:

山东省。

(4)将军战河北

古义:

                            

今义:

河北省的称谓。

(5)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今义:

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6)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

                            

今义:

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7)约为婚姻

古义:

                            

今义:

因结婚形成的夫妻关系。

(8)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古义:

                            

今义:

仇恨,怀恨。

(9)而听细说

古义:

                            

今义:

详细的说明,中性词。

(1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古义:

                            

今义:

比喻坏人的党羽,贬义词。

(11)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今义:

表示品德低下,贬义词。

答案 词义扩大,如:

(1)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2)父母兄弟等亲属。

词义缩小,如:

(3)崤山以东。

(4)黄河以北。

(5)求学的人。

词义转移,如:

(6)出使的人。

(7)儿女亲家。

词义强化,如:

(8)遗憾,不满。

感情色彩变化,如:

(9)小人的话,贬义词。

(10)爪子和牙齿,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

(11)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中性词。

词类活用,是指在古汉语中某些实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也有少量数词)的特殊用法。

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词性和用法,有了新的意义。

如:

名词用作动词、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动词,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中的“活”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但后面跟了宾语“之”,成为使动用法。

“活之”即“使之活”,可译为“救了他”。

理解了词类活用对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大有裨益的。

[即学 即练]

(一)名词活用

4.试找出下列各句中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词,并试着找出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规律和特点。

(1)东犬西吠: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3)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5)而相如廷叱之:

(6)常以身翼蔽沛公:

(7)人皆得以隶使之:

(8)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规律和特点:

答案 

(1)西 

(2)手 (3)草、露、日 (4)雾、星 (5)廷(6)翼 (7)隶 (8)东、南

规律和特点:

名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如果不构成主谓关系,那么,它一定活用作状语,或者说,只要是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名词一定活用作状语。

5.试找出下列各句中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词,并试着找出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和特点。

(1)①至于君不君,臣不臣:

②二月草已芽: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⑤君子不齿:

规律和特点:

(2)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左右欲刃相如:

③云青青兮欲雨:

④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规律和特点:

(3)①沛公军霸上:

②鹪鹩巢于林: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④国人不敢言,道路以目:

⑤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规律和特点:

答案 

(1)①第二个“君”“臣” ②芽 ③第二个“师” ④王 ⑤齿

规律和特点:

名词前有副词(“不”“已”“相”等),该名词活用作动词;因为在汉语中,副词不能修饰名词,若修饰了,则该名词活用作动词。

(2)①水 ②刃 ③雨 ④饭 ⑤十步

规律和特点:

能愿动词(指“能”“得”“欲”等动词)后的名词活用作动词。

(3)①军 ②巢 ③渔樵 ④道路 ⑤质

规律和特点:

名词前没有动词,后接介宾短语(后无动词),则该名词活用作动词。

【技法点拨】

1.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是不直接作状语的;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却经常作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地”“一月月地”,合起来引申为“慢慢地、逐渐地”。

2.名词用作动词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如“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中的“礼”,就是“礼遇”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

如“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中的“利”,就是“使……得到利益”的意思。

4.名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二)动词活用

6.试找出下列各句中动词活用作名词的词,并试着找出动词活用作名词的规律和特点。

(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2)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3)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5)而其见愈奇:

(6)不敢复有株治:

(7)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规律和特点:

答案 

(1)畜 

(2)进退 (3)捕 (4)谗、讥 (5)见 (6)株治 (7)饮

规律和特点:

一是两个动词连用,如构不成连动式,则后一个动词一般活用作名词;二是动词前若有“其”“之”等代词修饰,则该动词活用作名词。

【技法点拨】

1.动词用作名词

在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的修饰限制,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即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3.动词的为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所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

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的意思。

(三)形容词活用

7.试找出下列各句中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词,并试着找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和特点。

(1)穷山之高而止:

(2)不耻相师:

(3)始指异之:

(4)阙秦以利晋:

(5)何必劳神苦思:

(6)齐彭殇为妄作:

规律和特点:

答案 

(1)穷,活用作一般动词 

(2)耻,意动用法 (3)异,意动用法 (4)利,使动用法 (5)苦,使动用法 (6)齐,意动用法

规律和特点:

形容词如果带了宾语,则活用作动词。

【技法点拨】

1.形容词用作名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坚”“锐”,就是“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的意思。

2.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

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就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

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四)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8.试找出下列各句中数词活用的词,看看属于哪一类型。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其一犬坐于前:

答案 

(1)贰,用作动词 

(2)一,用作形容词 (3)一,用作名词

【技法点拨】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某个具有数量的事物。

如“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就是“统一”的意思。

通假字,指古代汉语中音同音近的字可以通用。

因为古代汉字的数量少,语言里有这个词,但是没有记录这个词的字,就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

通常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有本字的假借,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中的“倍”假借为“背叛”的“背”;一种是无本字的假借,如“而”本义是“胡须”,假借为连词“而”。

[即学 即练]

9.【教材联想】 下列语句中均存在通假字,找出来,解释其含义。

(1)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同,意思是: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同,意思是: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同,意思是:

同,意思是:

同,意思是: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同,意思是:

(5)或师焉,或不焉

同,意思是:

(6)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同,意思是:

(7)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同,意思是:

(8)举匏尊以相属

同,意思是:

(9)暴秦之欲无厌

同,意思是:

(10)距关,毋内诸侯

同,意思是:

同,意思是:

(11)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同,意思是:

(12)敛赀财以送其行

同,意思是:

(13)张良出,要项伯

同,意思是:

(1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同,意思是:

(1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同,意思是:

(16)令将军与臣有郤

同,意思是:

(17)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

同,意思是:

(18)此小大之辩也

同,意思是:

答案 

(1)案:

同“按”;审察,察看。

(2)颁:

同“斑”;头发花白。

(3)有:

同“又”;又一次。

暴:

同“曝”;晒干。

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4)倍:

同“背”;背叛,忘记。

(5)不:

同“否”;不。

(6)趣:

同“趋”;往,赴。

(7)缪:

同“缭”;连接,盘绕。

(8)尊:

同“樽”;酒杯。

(9)厌:

同“餍”;满足。

(10)距:

同“拒”;拒守。

内:

同“纳”;接纳。

(11)陵:

同“凌”;欺侮。

(12)赀:

同“资”;钱财。

(13)要:

同“邀”;邀请。

(14)生:

同“性”;资质,禀赋。

(15)孰:

同“熟”;仔细。

(16)郤:

同“隙”;嫌隙。

(17)罔:

同“网”;法网。

(18)辩:

同“辨”;分辨,分别。

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一般是一个字一个词;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合成词)为主,两个字一个词。

但古代汉语中也有特殊现象,存有少量双音节词(即复词),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就是较典型的两类词。

同义复词,是指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相同。

如“根本”中“根”“本”都是指“植物长在土里的部分”,“谤讥”中“谤”“讥”都是“批评”的意思。

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对的语素构成,而词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

虽然它在古汉语中很少,但如果不了解、掌握它,就会成为阅读的障碍。

如何掌握呢?

一要弄清两个语素的构成方式——意义上相近或相对,二要结合语境加以揣摩、判断。

如“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中的“车骑”,结合下句则可知偏在“车”义。

需要注意的是:

同义词连用与偏义复词很相似,而考生要善于把二者区分开来。

同义词连用时,其中的每一个实词的意义都有所保留;而偏义复词,是在某一语境下,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失去了。

如“无毛羽以御寒暑”(《汉书·刑法志》)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两个句子相比较,前一句中的“寒暑”是偏义复词,偏在“寒”义;后一句中的“寒暑”是两个单音节词,兼有“寒”“暑”的意思,是两词连用。

[即学 即练]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全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昼夜勤作息(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司马迁《鸿门宴》)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陶渊明《桃花源记》)

C.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是芙蕖(花名)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李渔《芙蕖》)

D.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苏轼《石钟山记》)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林嗣环《口技》)

解析 A项,“异同”,义在“异”,“同”是衬字;“作息”,义在“作”,“息”是衬字。

B项,“出入”,义在“入”,“出”是衬字;“远近”,义在“远”,“近”是衬字。

C项,“父兄”,义在“兄”,“父”是衬字;“耳目”,义在“目”,“耳”是衬字。

D项,“浅深”,义在“深”,“浅”是衬字;“中间”,中间夹杂,不是偏义复词。

答案 D

11.判断下列句中有无偏义复词。

如有,请指出并释义。

(1)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答: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答: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答: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答:

                             

(5)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答:

                             

答案 

(1)“巷陌”,偏在“巷” 

(2)无。

“庠序”是同义复词

(3)“存亡”,偏在“亡” (4)无 (5)“往来”,偏在“往”

核心考点二 理解文言实词的

大方法

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包括词语所在的句子、段落以及整篇文章,还包括相应的知识背景,乃至文化背景。

为此,既要靠平时的积累,又要靠临场推断,且两者要紧密结合。

掌握主要推断方法技巧,注意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并能灵活联系教材相关语句,是应对高考文言实词考查的重要策略。

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

如《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一句,“谢”有多个义项,“辞别、告辞”“道歉、谢罪”“感谢”“谢绝”“告诉”等,结合语境分析,当天项羽已决定攻打刘邦,所以说“明天早晨一定要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由此可知,此处的“谢”应为“道歉、谢罪”的意思。

[即学 即练]

1.利用语境推断法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并说出推断过程。

季布为河东守。

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

季布因进曰:

“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

”上默然惭,良久曰:

“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

”布辞之官。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答:

                             

                               

解析 此句关键词是“勇”。

它常被译为“勇敢”,褒义词。

但联系后文可知,“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对应了“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一人之毁而去臣”对应了“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毁”即“诋毁”,是“进谗言”。

由此可推断“勇”绝非褒义,而应作贬义,译为“鲁莽、空有勇力”。

答案 又有人说季布鲁莽、空有勇力,借酒使性难以接近。

【参考译文】

季布做了河东郡守。

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

又有人说季布鲁莽、空有勇力,借酒使性难以接近,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居留了一个月,皇帝召见之后就让他回原郡。

季布因此对皇上说:

“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

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妄誉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

陛下因为一个人赞誉我就召见,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

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事的深浅了。

”皇上默然不作声,觉得很难为情,过了很久才说道:

“河东对我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特地召见你啊。

”于是季布就辞别了皇上,回到了河东郡守的原任。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者即为正确解释,反之即为错误解释。

例如“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的“爱”的理解,“爱”的常用义有喜爱、吝惜、怜惜等,将这些常用义代入推断可知道应该是“吝惜”之意。

[即学 即练]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回答后面的题目。

伍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

“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

”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

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

伍员再拜受赐,曰:

“吾知所之矣。

”因如吴。

(选自《吕氏春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伍员亡,荆急求之      亡:

逃亡。

B.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知:

巧诈。

C.去郑而之许去:

前往。

D.因如吴如:

到,进发。

解析 把C项的解释代入原句,意为“前往郑国”,和“之许”也就是“到许国去”矛盾,因此断定解释不正确,正确解释应为“离开”。

答案 C

【参考译文】

伍员逃亡,楚国紧急追捕他,他登上太行山,遥望郑国说:

“这个国家,地势险要而人民多巧诈,(但是,)它的国君是个凡庸的君主,不足以跟他谋划大事。

”伍员离开郑国,到了许国,拜见许公并询问自己应该去的国家。

许公不回答,向东南方吐了一口唾沫。

伍员拜了两次,接受赐教说:

“我知道该去的国家了。

”于是往吴国进发。

(一)课本联想法

高考试题中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

我们要善于联系课内所学过的实词,举一反三,找出对应文句,进行相应迁移。

如2014年山东卷中“其父见其志不可夺”一句,若判断“夺”的意思,可联系课文《陈情表》中的语句“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意为“改变”。

[即学 即练]

3.利用课本联想推断法,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听:

准许。

联想课文《陈情表》中的句子:

听臣微志

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迫:

逼迫。

联想课文《指南录后序》中的句子: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

C.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壁:

营垒。

联想《〈史记〉选读》中课文《高祖本纪》中的句子:

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或《项羽本纪》中的句子:

诸侯军救巨鹿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