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555924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七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语文版七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语文版七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语文版七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语文版七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

《语文版七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七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版七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

语文版七上第二单元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回忆录的一般特点:

写真人真事,记叙中可穿插议论、抒情。

(二)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谋篇、突出主旨的结构特点。

(三)深入领会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的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朱德同志的母亲于1944年逝世。

朱德同志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这篇叙事散文《回忆我的母亲》。

本文最早发表在1944年5月4日延安《解放日报》上。

延安《解放日报》曾于1944年5月4日刊登《朱母钟太夫人传略》一文。

延安的《解放日报》是当时中共中央的机关报。

朱德同志生平简介:

朱德同志(1886—1976)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朱德同志早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

1915年在云南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复辟的起义。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之后,在党的领导下,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1927年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次年,他率领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部队,开赴井冈山,与毛泽东同志所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

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华苏维埃军事委员会主席。

1934年10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指挥、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1954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二届人大后,当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朱德同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

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

(二)同学默读课文,在生字词处标上记号,思考课文的段落层次

用幻灯或小黑板出示本文结构内容提纲,并请同学根据提纲用结构示意图来表示(每段用序号代替)课文的段落层次。

结构:

1总叙:

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回忆。

   2分叙:

记叙母亲一生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美德,感谢母亲养育之恩。

   3结叙:

抒发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内容:

1回忆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以及坚强不屈的性格。

   2写母亲同情和支持“我”参加革命。

   3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课文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15段),叙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2—8段),概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性格。

第二层(第9—13段),母亲理解儿子,鼓励支持他投身革命。

第三层(第14—15段),从三个方面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深刻的影响。

(这两节也可归入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对上面的分法,学生可能会有不同意见,分歧主要是第14、15两节到底归到第二大部分还是最后,从文章内容的前后呼应看,这两节应是紧承上文作总结,从表达方式的运用看,应和最后两节组合在一起,两种意见都有道理,不必强求一致。

(三)朗读分析课文

这篇课文是训练朗读的好材料,通过朗读可以细细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朴素优美的语言魅力,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

1老师范读第一节,此段情深意切,要求学生认真体会。

提问:

这一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

开篇点题,怀着对母亲深沉的爱,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

引导学生把握“我爱我母亲”这句话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勤劳”是母亲的本质特征,起总领全文的作用;“永远回忆”,既直接呼应题目,又自然地引出下文。

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深情地朗读第一节。

2指定一两位学生朗读2—15节。

要求感情充沛,以情带声,尽量声情并茂。

读后教师可请学生加以评论,要求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然后教师再略作评点。

提问:

这一部分以记叙为主,但其间穿插着评价母亲优秀品质的语句,请把这些关键性语句找出来。

明确:

此类语句有:

“母亲是个好劳动”“聪明能干”“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待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

这些语句分别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母亲的优秀品质,把它们联系起来看,就形成了母亲的完整形象。

教者可指明,这种阅读方法就是筛选并整合信息。

讨论:

以上提取的语句都是由哪些具体材料来支撑的?

并加以简单分析。

如:

“母亲是个好劳动”——“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还能挑水挑粪”,这表明母亲的勤劳能干。

母亲同情贫苦的人——她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这是母亲性格中所特有的宽厚仁慈,宁可自己吃苦受难,也要帮助别人。

然而,她对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蛮横更加反感了。

爱憎又何等分明。

“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母亲曾经以节衣缩食的办法培养作者去读书,想靠儿子成为读书人来“支撑门户”,不受或少受压迫。

在作者求学期间,“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后来“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投身于进步事业,这些都足以表明母亲识大体、顾大局,支持儿子走上革命道路。

“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母亲更加支持儿子从事革命,“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生活”,“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这又充分表明了,作为一个劳动妇女,母亲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的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美德。

(四)布置作业

1熟读最后两节,为下节课完成背诵任务做好准备。

2完成“思考与练习三”,用铅笔直接做在书上。

3根据课文内容填表。

  时间        母亲经历的事情         表现说明母亲的思想品质

作者小时候    母亲是个“好劳动”、“整日劳碌着”的人。

1885—1900年前后                      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

                              朴素的阶级意识。

1905年                          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

1908年

1919年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1924—1927年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1937年      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

1944年

                 第二课时

(一)请学生展示并交流课后所填的表后,教师再用幻灯或小黑板出示下表

时间     母亲经历的事情      表现说明母亲的思想品质

作者小时候    母亲是个“好劳动”、   母亲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宽厚仁慈。

        “整日劳碌着”的人。

1885—1900年前后 遭遇退佃、搬家和天灾,   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

         母亲“没有灰心”,     朴素的阶级意识。

         对劳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

         仁者的反感更强。

1905年      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

 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

1908年      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

  深明大义。

1919年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继续劳动、直到最后。

1924—1927年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勤俭持家、深明大义。

1937年      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

    理解党的困难,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

1944年      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热爱劳动。

从表中可以看出:

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母亲一生的经历,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重点突出、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提问:

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分析:

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标明事件的时间并按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

如课文第二部分中,记叙了庚子年(1900)受灾农民吃大户,乙末年(1895)除夕被迫分家,光绪三十一年(1905)母亲送子读书等,甚至引用侄儿、外甥的来信,也标明时间。

这样,虽然文章所记的内容时间跨度大,事件多,但脉络清晰,有条不紊。

(二)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4—15节,然后全班同学齐读这两段

提问:

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抒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明确:

一是“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二是“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三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请学生以此为纲,快速当堂背诵。

提问:

请你谈谈对这两节深刻含义的理解。

对学生回答中富有个性的表述要给予充分肯定。

明确:

作者用了两个段落,两次强调“我应该感激母亲”,是因为母亲给了作者受用一生的精神财富。

这些精神财富使作者懂得了做人,走上了革命道路,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锤炼了革命意志。

这些精神财富是他几十年革命征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作者深情地写道:

“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

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中国革命的成功,是和这些平凡而伟大母亲分不开的,作者对母亲的赞颂,就是对劳动人民的感激;对母亲的感激,就是对劳动人民的赞颂。

(三)请已会背诵的学生背诵16—17节

提问:

作为全文的结尾,第16节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明确:

有三层意思。

一是痛悼母亲的离去,二是对母亲的高度评价,三是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部分内容,并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几副挽联。

当时延安各界为朱德母亲举行公祭,挽联甚多。

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谢觉哉等同志的挽联,尤为引人注目。

党中央的挽联是:

八路公助,大孝为国;

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上联颂朱德同志的丰功伟绩,“大孝为国”之赞,正是朱德同志文中所言:

“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吾党之光”,是党中央对钟太夫人的崇高评价,也表明伟大的共产党与亿万人民的母亲的血肉联系和鱼水之情。

毛泽东同志的挽联是:

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

斯人不愧劳动阶级完人。

周恩来、刘少奇、陈云等同志的挽联是:

教人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饮贤母范;

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保好家风。

谢觉哉同志的挽联是:

红星入怀,盖世勋名光子舍;

白云在望,漫天晴澹陨慈辉。

此联使用了一般挽母联的生贵子、魂灵升天的习语,正是基于钟太夫人又是一位普通劳动妇女,这样写更能兼顾一般群众对钟太夫人的无比敬爱之情。

“子舍”是指朱德同志诞生之屋,“光子舍”是说生了一个大孝为国的儿子,传名盖世。

澹,本指波浪起伏,此指空阔。

漫天晴澹,犹言满天晴空。

慈辉即慈母。

(四)当堂集体背诵14—17节

(五)讨论订正“思考与练习三”,通过比较鉴别,丰富语言积累

明确:

1劳碌:

事情多而辛苦;劳累:

由于过度的劳动而感到疲乏。

2和蔼:

态度温和,容易接近;和睦:

相处融洽友爱。

3管理:

此处有照管,使生产事务顺利进行的意思;管束:

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六)小结本文的布局特点

分析:

布局就是安排文章的结构,它主要包括确定顺序、选择材料、安排详略、前后照应、过渡衔接等。

《回忆我的母亲》的布局就很巧妙。

(1)确定顺序。

以时间为纵向顺序,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横向顺序,纵横交叉,点面结合,既照顾全面,又突出重点。

首先,开头和结尾在时间上相照应——开头写“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结尾写“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现在”同“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的时间完全一致。

然后展开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

从“我能记忆时”起,到“母亲离我而去”为止,其中,各有侧重地写了“四五岁时”、“八九岁时”、“庚子年”、“乙未年”“1905年”、“1908年”、“1909年”、“1919年”发生的事情。

其间还插入横的顺序,表现了母亲“勤劳刻苦”、“俭朴善良”、“深明大义”、“支持革命”等优秀品质。

“纵与横”、“点与面”结合得巧妙自然,入情合理,顺理成章,令人信服。

(2)选择材料。

全文紧扣开头的中心句——“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选材和组材。

重点详写了母亲“吃苦耐劳”、“持家有方”、“善良俭朴”、“身传言教”以照应和突出“特别”;又用一定篇幅写母亲的其他优秀品质以照应“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这便是中心统率材料,材料为表现中心服务。

(3)安排详略。

回忆母亲优秀品质部分写得详尽,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突出母亲的平凡和伟大。

分析母亲优秀品质对“我”的深刻影响和“我”对母亲的感思、怀念、哀悼写得略。

以议为主,结合抒情。

详略得当,多角度、全方位地表现了母亲勤劳的一生,并突出了母亲的各种优秀品质及其对“我”的深刻教育和影响,从而使报答母亲的深恩升华到尽忠于祖国母亲的高度。

(4)前后照应。

主要体现在时间的纵向发展和事件的横向联系合理交叉,以及母亲各种优秀品质的相互渗透和对“我”的深刻影响等方面,把“回忆”的内容同“我”的感受和谐地统一成整体,使全文中心突出,文气贯通。

(5)过渡衔接。

纵向顺序叙述,用了表时间推移的词语,如“从我能记忆时起”、“我到四五岁时”、“庚子年(1900年)前后”等,过渡自然,前后衔接。

横向顺序记叙,则以表现母亲各种优秀品质的提示语来连接上下文。

如“母亲是个好劳动”、“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母亲的聪明能干”等。

通过“回忆”这条线索的串接和提示语的过渡,将文章各部分内容巧妙而紧密地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七)小结本文的语言特色

对于本文的语言,初教者与初学者往往只看到它朴实的一面,而忽视它深刻的一面,认识不到它朴质中见真情,平实中见哲理的特色。

这是讲解与学习本文的一大难点。

教者可作适当示范分析,再由学生自己分析

分析:

本文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华丽词藻的着意渲染,但总司令回忆的是自己亲历亲见亲闻的母亲的生活经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真挚而深沉,读来亲切而感人。

“我爱我母亲”、“我应该感谢母亲”、“愿母亲在地下安息”这些平常文字由于发自心底,浸透了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这些写亲身经历、切身感受的最朴实不过的文字,使我们看到了母亲“整日劳碌”、“汗流满面”的高大身影。

“很自然地”、“就悄悄”、“便整日……跟着”这些词语,说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母亲身教的巨大力量,使总司令从小养成了劳动的习惯,学会了许多生产知识。

85岁高龄,精神、饮食俱不如前的母亲甚望见儿子一面,“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在这样的语境中,准确地用上一个“竟”字,含义非常深刻,既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深情怀念与终生遗憾,又寄寓了作者把民族、人民、党的事业放在首位的崇高品质。

再如:

“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

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

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这几句平实的话蕴涵着深刻的思想,是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

在旧中国的农村,溺婴是常有的事情,朱家也不例外,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才被迫忍痛溺死五个孩子。

这个怵目惊心的事例,足以揭示旧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的牛马不如的悲惨境遇,是旧中国农村的缩影。

后一句是画龙点睛的议论,一个“多么惨痛悲哀”,一个“无可奈何”,字字滴血声声泪,悲惨万状万般无奈啊!

再如:

“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

庚子年(1900年)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

在这里,“和平”指中国农民勤劳朴实,很多人世代为地主耕种,尽管遭灾受难最为严重、惨烈,也能忍耐,能经受住煎熬,然而,灾难不会因为他们的“和平”而放过他们。

“不得不”是无法忍耐的饥饿、破产逼迫着他们不得已而“上梁山”——成群结队去“吃大户”,这是最起码的自发的反抗行为,但连这样的行为也遭到最血腥的屠杀。

下文所述“血溅四五十里”就是明证。

这篇纪念性的文章,在记叙中有机地结合抒情和议论。

文中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和慷慨激昂的词句去叙写、赞颂母亲。

但是,在那平实的叙写中,在那简洁、朴素的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母亲的真挚深沉的爱。

如,“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思呢”,这些都是发自肺腑之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文中,深情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俭朴的特点,同情劳苦人民、憎恶为富不仁者的朴素阶级意识,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的思想品质。

作者还在两处写到“我应该感谢母亲”,表达了对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和“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的感激赞颂之情。

(八)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与练习二、四”。

2背诵14—17节。

板书设计:

见结构内容提纲和表格。

三台县云同中学:

张国珍

 

《小巷深处》

一、教学目标

(一)感受深沉、无私的母爱,增强对亲情的理解。

(二)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三)掌握以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方法

通读,跳读,整体感知。

(二)学习过程

1通读课文,用“——”画出生字词,用()标出最让自己感动的文字。

2正字、正音。

炫( )耀   执着( )   荤( )菜  揶揄( )

哽咽( )   造孽 ( )  蹒跚( )  憧憬( )

3学生交流文中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并说说理由。

参考:

本文写盲母对养女的爱质朴感人,伟大的母爱蕴含在平凡的事情之中:

(1)用自己卖冰棍的微薄收入收养了“我”(英姨麻利地收了小摊,颇有节奏地用竹棒叩击着青石板铺成的路面来到我身边,随即央求热心人把幼小的我放进了她瘦瘪却温暖的怀里);

(2)为了“我”,她拿出了所有的积蓄换住处(第二天,巷里的人都看到她拆掉自己住了十几年的小木棚,搬进了小巷最深处那间门口有两个滑溜溜石凳的小房子);

(3)为了“我”,她改变了以往泼辣的性格(母亲当初是极泼辣的……有人说:

“为了这个丫头,英姨改好了!

”);

(4)为了“我”,她终年辛勤劳作,苦心经营(我曾问她做生意的秘诀,她总微笑着说:

“坐在太阳最毒的地方守着卖,是绝对不会错的。

”到了冬天——冰棍无处可卖的季节,母亲就会操起针线……于是,整整一个冬天,母亲又忙于拆拆洗洗缝缝补补);

(5)把“我”调养得像个“千金小姐”,并为“我”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而骄傲(……她一直把那篇作文珍藏着,逢人便拿出来给人看,说:

“我家莉儿可了不得,老师赞她有出息。

”);

(6)当“我”为家的贫困、母亲的卑微而沉默,回避同学甚至厌恶这个家,想离开这个家时,她抑制自己的感情,表现得很平静(“有人向她问起我,她依旧满面春风……除了我,谁也不可能看出她心中深深的落寞”);

(7)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每月进城给“我”送生活费和营养品,可是,为了照顾“我”的情绪,每次都默默地让别人带到学校,自己孤零零地回家(母亲果然遵守诺言……然后又孤零零地摸上汽车……)

盲母在生活中对养女的深沉无私而又无微不至的爱,读来感人至深。

4跳读文中具体描写盲母爱养女的生活片断的文字。

讨论:

这几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贯穿于其中的一条感情线索是什么?

参考:

本文写盲母的几个生活片断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我”对母亲的感情变化是贯穿全篇的一条感情线索。

按照这条线索,“我”对母亲的感情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

(1)对生活感到满足,并为有这样的母亲而自豪;

(2)沉默,回避同学,开始厌恶自己的家,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3)淡忘了家,淡忘了母亲殷殷的招呼声,与家完全隔绝;(4)悔悟,为自己的虚荣、无知而流泪。

变化的原因是:

幼时纯真,长大后虚荣心作祟,后来,老婆婆的一番话教育了“我”,打动了“我”,从而使我悔悟,情感回归。

5思考:

文中写了怎样一位母亲?

这位母亲与你的妈妈比较有什么异同?

(比母亲,为下一节课交流作准备。

板书设计

                  小巷深处

  盲母          (爱)        养女

(1)收养“我”       时  感     满足、自豪

(2)搬家

(3)改脾气         间  情     沉默、回避

(4)终年辛劳

(5)为“我”骄傲      顺  线     淡忘、隔绝

(6)抑制感情

(7)送生活费、营养品    序  索     悔悟、感激

               

第二课时

(一)学习方法

阅读,讨论,交流。

(二)学习过程

1交流“比母亲”的体会(学生上讲台演讲)。

2边阅读边思考:

文中刻画母亲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表现了母样怎样的性格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理解上述思考题。

参考:

(1)交流“比母亲”的体会(能从某一个角度比较即可)。

(2)本文刻画母亲采用了多种描写方法:

①外貌、神态描写;②语言描写;③动作描写;(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的内容)这些描写表现了母亲辛勤劳作、无私付出的伟大的母爱。

4反复阅读末尾3节文字,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深厚感情。

参考:

形象是感情的依托。

“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还有母亲那黝黑的脸、粗糙的手、黯淡的眼睛和挺拔的身姿、充满憧憬的神态,都是作者寄托感情的形象,作者借对这些形象的描写,抒发了“我”对盲母的理解、感激和挚爱之情。

5总结全文,理解题意。

参考:

本文用饱蘸深情的笔墨,抒写了养母对“我”深切而无私的爱和“我”对养母的敬爱、感激之情。

感情极为真挚,富有感染力。

文题“小巷深处”是母女俩家的所在,是她们生活的场景,也是作者感情的寄托所在。

6拓展阅读。

(印发讲义)

揭示语:

母爱固然伟大,父爱也有其独特的魅力。

自读短文《又是秋风起》,完成练习。

《又是秋风起》

河南 梁占杰

那天天气很冷,时节已到了深秋。

午饭开始还没多久,一位同学就跑来说,我父亲送粮来了,听了心中陡然一沉,悄悄放下饭碗,向教室后的大路走去。

我来到这所市属中学还不到四个月,然而我的心情却日益沉重,这里的学生,大都有一个美好的背景,或是官家公子,或是城里千金。

优越的条件,使他们自诩自傲,有时说笑起来,总要寻些农民的愚昧作为谈资,那种蔑视的眼光、戏谑的口气,常常使我不寒而栗。

父亲原说要给我送粮,我一想到同学看见形容枯槁的父亲和吱吱嘎嘎的破车时的灼人的眼光,便拒绝了,虽然我每月都必得往返百里带些粮来。

然而父亲还是来了。

转过屋角,便看见了立在牛车旁的父亲。

穿的还是那件落满尘土的露绒的破袄;戴的,还是那顶洗得发白的歪檐的帽子;那头老牛,也许是饥了,直往路旁的冬青树上凑。

父亲一边频频勒顿缰绳,一边发出耕田时那样的大声斥骂,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