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学年下学期高一暑假作业1 硫.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53376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学年下学期高一暑假作业1 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教材学年下学期高一暑假作业1 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教材学年下学期高一暑假作业1 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教材学年下学期高一暑假作业1 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教材学年下学期高一暑假作业1 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学年下学期高一暑假作业1 硫.docx

《新教材学年下学期高一暑假作业1 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学年下学期高一暑假作业1 硫.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学年下学期高一暑假作业1 硫.docx

新教材学年下学期高一暑假作业1硫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个

①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所以浓硫酸不可以用于干燥CO和SO2等具有还原性的气体

②将少量的铜加入浓硫酸中加热,很快能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

③常温下,可以用铁片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

④50mL18.4mol/L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铜充分反应,可以产生0.46mol的SO2

⑤浓盐酸、浓硫酸两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浓度会下降的原因相同

⑥铜片溶于热的浓硫酸,体现了浓硫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

A.1个B.2个C.3个D.4个

1.工业生产硫酸需经过SO2的制造、SO2的催化氧化和SO3的吸收三个主要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废渣可做建材B.将矿石粉碎增大反应速率

C.尾气直接排放D.热交换器提高能量利用率

2.据我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

“石硫黄(即硫磺)能化金银钢铁,奇物”。

硫与某些金属单质化合所得的产物可能是()

A.AlSB.AgSC.CuSD.FeS

3.浓硫酸与下列物质作用时,只表现强氧化性的是

A.红热木炭B.纸张炭化C.蓝色硫酸铜晶体D.红热的铁丝

4.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硫并验证其漂白性的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二氧化硫B.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

C.用装置丙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D.用装置丁吸收二氧化硫

5.某学生验证浓硫酸性质的实验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一段时间后,b处滤纸条褪色

B.化学反应方程式: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C.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作用是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D.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可能原因是:

SO2+H2O

H2SO3;O2+2H2SO3=2H2SO4

6.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难挥发性)

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强氧化性、酸性)

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吸水性)

D.浓硫酸与少量胆矾晶体混合,晶体由蓝色变成白色(脱水性)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氨气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有较强还原性的HI、H2S等气体

B.浓硫酸与单质硫反应的方程式为:

2H2SO4(浓)+S

3SO2↑+2H2O,在此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了其强氧化性又表现了其酸性

C.把足量铜粉投入到只含H2SO42mol的浓硫酸中,得到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

D.常温下能够用铁、铝等容器盛放浓H2SO4,是因为浓H2SO4的强氧化性使其钝化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硫单质与金属铁反应生成FeS,体现了硫单质的氧化性

B.SO2能使酸性KMnO4、氯水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作用

C.SO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D.医疗上常用BaSO4作X射线透视的“钡餐”

9.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然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③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再无沉淀生成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A.一定有SO

B.一定有CO

C.不能确定Cl−是否存在D.不能确定SO

是否存在

10.将SO2与H2S气体在集气瓶中混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集气瓶内壁上有淡黄色固体生成

B.反应中SO2作还原剂

C.反应的SO2与H2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质量比为1∶1

11.硫酸厂有一辆存放过浓硫酸的铁槽车,某新工人违反操作规程,边吸烟边用水冲洗,结果发生了爆炸事故。

下列所述引起爆炸的原因,正确的是()

A.硫酸遇明火发热爆炸

B.浓硫酸遇水发热爆炸

C.铁与水反应产生氢气,氢气接触空气后遇明火爆炸

D.稀释后的硫酸与铁反应产生氢气接触明火爆炸

12.下列变化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完成的是()

A.S→SO3B.Fe→Fe3O4C.Al→Al(OH)3D.SiO2→H2SiO3

13.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①石灰水②H2S溶液③酸性KMnO4溶液④氯水⑤品红溶液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⑤D.全部

14.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2有还原性

B

H2S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SO2有氧化性

C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D

Na2SiO3溶液

产生胶状沉淀

酸性:

H2SO3>H2SiO3

15.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请回答:

(1)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现象为品红溶液________,加热后溶液颜色________。

(2)已知反应:

SO2+Cl2+2H2O=2HCl+H2SO4,该反应中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

(3)木炭与浓硫酸共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2H2SO4(浓)

CO2↑+2SO2↑+2H2O,若生成0.5molCO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mol。

(4)工业上可以通过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

下列关于氨气的性质和用途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氨气易液化,液氨可作制冷剂B.可用排水法收集氨气

C.氨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D.向氨水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5)实验室检验试管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6)汽车尾气常含有NO、NO2、CO等,会污染空气。

在汽车尾气排放管处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可使尾气中有害气体CO和NO反应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的主要物质之一。

含二氧化硫的工业尾气可用如下方法来处理并制得有广泛用途的石膏。

(1)SO2造成的一种常见环境污染为;列举二氧化硫的一种用途。

(2)SO2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的离子方程式为;(提示:

KMnO4被还原为Mn2+)

(3)通空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在实验室进行,操作A是。

(4)亚硫酸氢铵常用于造纸工业,若用某气体水溶液处理该工业尾气得到亚硫酸氢铵,则该气体为_______。

(5)有人提出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可减少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你认为是否合理?

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答案】

1.B

【解析】

1.①浓硫酸有强氧化性,但不能氧化CO和SO2,故可以用浓硫酸干燥CO和SO2,①错误;②将少量的铜加入浓硫酸中加热,很难观察到溶液变蓝,将所得溶液加入到一定量的水中稀释后,能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②错误;③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故可以用铁片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③正确;④50mL18.4mol/L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铜充分反应,硫酸浓度下降后稀硫酸不与铜反应,产生的SO2小于0.46mol,④错误;⑤浓盐酸、浓硫酸两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浓盐酸会挥发、浓硫酸会吸水,浓度下降的原因不相同,⑤错误;⑥铜片溶于热的浓硫酸,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体现了浓硫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⑥正确;答案选B。

【答案】

1.C

2.D

3.A

4.D

5.B

6.A

7.D

8.B

9.D

10.A

11.D

12.B

13.C

14.C

15.

(1)褪色变红

(2)H2SO4

(3)2

(4)AD

(5)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氨气已收集满(或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靠近试管口,若出现大量白烟,则说明氨气已收集满)。

(或其他合理答案)2CO+2NO

N2+2CO2

16.

(1)酸雨漂白草帽、纸张等

(2)2MnO

+5SO2+2H2O=5SO

+2Mn2++4H+

(3)2CaSO3+O2+4H2O=2CaSO4·2H2O过滤

(4)氨气

(5)合理二氧化硫与生石灰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

【解析】

1.尾气污染环境,不能直接排放。

2.Al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显+3价,S氧化Al应该转化为Al2S3,选项A是不可能的。

S单质的氧化性比较弱,所以只能将金属氧化为低价,所以将Cu、Ag、Fe氧化为+1、+1、+2,转化为Cu2S、Ag2S、FeS,所以选项B、C不可能、选项D有可能;答案选D。

3.A.浓硫酸与红热的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只表现其强氧化性,A符合题意;B.浓硫酸使木材炭化表现的是脱水性,B不符合题意;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使蓝色硫酸铜晶体变为白色粉末,C不符合题意;D.浓硫酸与红热的铁丝反应表现的是氧化性和酸性,D不符合题意;故选:

A。

4.A.Cu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取SO2,题给装置没有加热装置,反应不能发生,因此该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错误;B.由于SO2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该用向上排空气的方法收集SO2,即导气管应该是长进短出,用装置乙不能收集到二氧化硫,B错误;C.SO2有还原性,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硫酸而使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不是二氧化硫的漂白性,C错误;故选D。

5.Cu与浓硫酸反应需在加热条件下进行,若不加热,不具备反应条件,反应不能发生,故合理选项是B。

6.A.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二氧化硫和水,硫元素化合价部分变化,体现浓硫酸的强的氧化性和酸性,故A正确;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则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的质量增大,表现的是浓硫酸的吸水性,故B错误;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故C错误;D.硫酸与少量胆矾晶体混合,晶体由蓝色变成白色,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故D错误。

选A。

7.A.浓硫酸不能用来干燥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和碱性气体(NH3),A选项错误;B.浓硫酸与S、C等非金属单质作用时,由于没有盐生成,只显强氧化性,B选项错误;C.Cu与浓H2SO4反应时,浓H2SO4浓度逐渐降低,当降到一定程度变为稀H2SO4时,反应自行停止,故产生的SO2在标准状况下不足22.4L,C选项错误;D.因为浓硫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常温下铝和铁发生钝化,所以常温下能够用铁、铝等容器盛放浓硫酸,D选项正确;答案选D。

8.SO2表现还原性使酸性KMnO4溶液、氯水褪色,而不是漂白性,故选B。

9.①取少量溶液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SO

、CO

、SO

等能和钡离子产生沉淀的离子,或能与氯离子产生沉淀的银离子;②然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应为二氧化碳,说明含有碳酸根,不含亚硫酸根和银离子,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剩余沉淀为硫酸钡,原溶液一定有硫酸根;③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硝酸钡溶液至再无沉淀生成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本操作的意图是检验是否含有氯离子,但在第一步和第二步都引入了氯离子,所以无法检验是否有氯离子;根据分析可知一定含有硫酸根、碳酸根,由于第一步和第二步引入了氯离子,所以无法确定原溶液是否含有氯离子,故答案为D。

10.将SO2与H2S气体在集气瓶中混合,发生反应2H2S+SO2═3S+2H2O,因此集气瓶内壁上有淡黄色固体生成,反应中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H2S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

反应中SO2与H2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质量比为2∶1,故D错误;故选A。

11.浓硫酸使铁钝化,冲洗后硫酸浓度降低,铁的氧化层与稀硫酸反应后裸露出金属铁,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氢气遇明火后发生爆炸;答案选D。

12.A.S和氧气反应生成SO2,SO2和氧气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SO3,故不选A;B.F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3O4,故选B;C.Al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氯化铝和氨水反应生成Al(OH)3沉淀和氯化铵,故不选C;D.SiO2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硅酸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H2SiO3沉淀,故D错误;选B。

13.①SO2和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它们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不能利用澄清石灰水来区别SO2和CO2;②SO2具有氧化性,能将H2S溶液氧化生成硫单质(有黄色沉淀生成),而CO2没有此性质,所以能利用H2S溶液区别SO2和CO2;③SO2具有还原性,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溶液褪色),而CO2没有此性质,所以能利用KMnO4酸性溶液区别SO2和CO2;④SO2具有还原性,能被氯水氧化(溶液褪色),而CO2没有此性质,所以能利用氯水区别SO2和CO2;⑤SO2还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没有此性质,所以能利用品红溶液区别SO2和CO2;综上,故答案选C。

14.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这是SO2在酸性溶液中还原KMnO4生成Mn2+,体现了SO2的还原性,答案选C。

15.

(1)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无色物质分解,重新生成品红,所以溶液颜色变红。

答案为:

褪色;变红;

(2)已知反应:

SO2+Cl2+2H2O=2HCl+H2SO4,该反应中的氧化产物是含有价态升高元素的生成物,所以应为H2SO4。

答案为:

H2SO4;(3)在反应C+2H2SO4(浓)

CO2↑+2SO2↑+2H2O中,有如下关系:

CO2—4e−,生成0.5molC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4=2mol。

答案为:

2;(4)A.氨分子间易形成氢键,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所以氨气易液化,液氨可作制冷剂,A正确;B.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错误;C.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错误;D.氨水呈碱性,向氨水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D正确;故选AD。

(5)实验室检验试管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氨气已收集满(或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靠近试管口,若出现大量白烟,则说明氨气已收集满)(或其他合理答案)。

答案为: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氨气已收集满(或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靠近试管口,若出现大量白烟,则说明氨气已收集满)(或其他合理答案);(6)CO和NO反应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则气体应为N2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

N2+2CO2。

答案为:

2CO+2NO

N2+2CO2。

16.

(1)雨、雪、雾、霜、露、雹等在降落过程中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致酸物质,就变成酸性的降水—酸雨,所以SO2造成的一种常见环境污染为形成酸雨;二氧化硫能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具有漂白性,如漂白草帽,但二氧化硫有毒,不能漂白食品;

(2)SO2中S元素化合价为+4价,具有强的还原性,而KMnO4溶液具有强的氧化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MnO

+5SO2+2H2O=5SO

+2Mn2++4H+;(3)亚硫酸钙中的S元素化合价为+4价,具有还原性,易被氧气氧化,所以通空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SO3+O2+4H2O=2CaSO4·2H2O;分离固体与可溶性的液体混合物常用过滤操作,所以通过操作A从液体中分离得到石膏,该操作方法为过滤;(4)该工业尾气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为酸性气体,氨气为碱性气体,两者反应:

SO2+NH3+H2O=NH4HSO3,所以若用某气体水溶液处理该工业尾气得到亚硫酸氢铵,则该气体为氨气;(5)生石灰是碱性氧化物,能够与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所以在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