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学校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51528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间学校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田间学校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田间学校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田间学校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田间学校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田间学校工作总结.docx

《田间学校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间学校工作总结.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田间学校工作总结.docx

田间学校工作总结

田间学校工作总结

农民田间学校工作总结

2021-12-27

农民田间学校启动建设以来,我们将其作为一项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推进科技推广方式创新、打破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手段,精心谋划,扎实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

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心谋划,高标准组建。

组建农民田间学校,在我市尚属新生事物,为此我们在农民田间学校组建各环节上,精心谋划,高标准运行。

一是培训师资。

我们选拔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两名市农技人员,及时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对农民田间学校举办的理论内涵、组建模式、培训理念、培训方式等进行了系统学习。

这两名农技人员负责农民田间学校组建的指导和培训。

二是确定培训产业。

在农民田间学校举办之初,为突出培训效果,强化示范作用,我们围绕农民科技需求量大、产业科技含量高的棚室蔬菜为重点培训产业。

三是建设农民田间学校。

经过综合考虑,将农民田间学校举办在棚室蔬菜专业村——肇东镇东跃村,在村办公室重新装修可容纳50人的农民培训室,做为农民田间学校。

同时,配备了桌椅、宣传标语等基础设施和教学配套设施。

四是确定学员。

从该村棚室蔬菜大户中选择了21名农民作为农民田间学校学员。

二、创新培训方式,扎实开展培训。

深刻把握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特点,重点从五个层面进行了创新培训。

一是农民点单培训。

农民根据生产中遇到的蔬菜品种选择、种植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归纳,由学员直接确定授课内容。

二是互动形式培训。

围绕学员共同确定的科技疑难问题,在学员与教师互相讨论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加深了学员对此类问题的印象,在讨论中提高了农民科技水平。

三是点评式培训。

根据确定的讲课内容,特别是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先由农民通过自身实践提出解决办法,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最后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案,实现了科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紧密结合。

四是田间实践培训。

组织学员深入田间,以田间为课堂,在生产实践中使科技直接到田。

五是趣味性培训。

在开展培训过程中,将一些趣味性游戏融入到教学中,以此激发学员学习兴趣,营造宽松的培训氛围,培养学员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三、突出实效,促进农民增收。

通过农民田间学校举办实践,已经产生了三个方面的效应。

一是社会效应。

通过举办农民田间学校,在具体的农业生产中实现专家与农民面对面,技术与田间零距离,达到发现问题最准确,解决问题最及时,科技服务最紧密,技术推广最到位。

实现了与农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与农民科技需求紧密结合,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农技推广工作趟出了新路子,探索出了新模式,为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入户、良种良法直接进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打造了农技推广的有效平台。

二是产业效应。

通过学员培训,农民增长了科技知识,扩大了棚室蔬菜生产规模,仅21名学员就扩大蔬菜棚室面积65亩,平均增加了3亩以上。

同时,引进推广了蔬菜新品种和新的栽培模式,特别是引进了寿光蔬菜栽培模式,在21名学员的示范引带下,打造了肇东镇千亩寿光蔬菜基地。

三是增收效应。

田间学校农民学员户均增收达到4万元,比未参加培训前增加4200元。

总结农民田间学校运行实践,我们感到还存在着覆盖严重不够、师资力量明显不足、个别产业存在空白、宣传不到位等问题。

在下步工作中,要重点在四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强化师资培训。

突出蔬菜、食用菌、水稻以及奶牛、肉牛、生猪等特色种养业,大力度开展农民田间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解决师资力量不足问题。

二是科学布局。

按照产业发展实际,在南部沿江乡镇组建两个水稻农民田间学校,在中部乡镇组建两个蔬菜农民田间学校,在北部乡镇组建三个畜牧养殖农民田间学校,形成整体示范带动效应。

三是进一步创新培训方式方法。

与农民科技需求紧密对接,加强田间实践培训,达到疑难问题在田间直接解决,先进科技直接推广到田。

四是加强宣传。

切实把农民田间学校置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发展的突出位置,通过科技增产账、产业效益账、增收效果账三账对比,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广泛宣传,增强参与农民田间学校的主动意识,达到领导重视、各方支持、农民认可。

农民田间学校工作总结

借助“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开展,大力的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创新,积极推广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手段和新型农民培养模式。

根据项目要求,2021年首次建立农民田间学校,通过激发农民自主获取新知识的原动力和创造力,提升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自理”能力,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高,操作技能强的新型农民,有效促进和推动了的农业生产。

一、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展情况

2021年,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要求,结合实际和产业分布,在镇建立了一个温棚蔬菜农民田间学校。

高级农艺师和担任辅导员。

本着农民自愿的原则,挑选了30名种植积极性高、接受科学能力强的农民作为田间学校学员。

在村委大院建立培训室,配备了30套桌椅、1台电脑、200套图书等学习的有关硬件设施。

建立一个占地8亩的大棚作为试验示范展示田,供学员观摩和实习。

田间学校自开班以来,根据农事和学员需求,共开展7次田间技术培训和指导,及时的为农民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科学地指导农民进行田间管理,受到的农民的广泛赞誉。

同时带动周边农户600余人积极学科学、用科学,科学的进行田间管理,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采取的措施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农民学校成立初期,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田间学校建立的各项工作,并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配备完整的硬件设施,为农民田间学校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成立由作物、园艺栽培、植保、土肥等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对学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聘请高级农艺师和为辅导员,全面负责农民田间学校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调研总结等各项工作。

(二)多次调研,确定重点

为突出培训效果,强化示范作用,围绕农民科技需求量大、产业科技含量高的棚室蔬菜为重点培训产业,我们多次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反复勘察调研,按照区域代表性、基础条件好、便于农民参观学习等原则,最后确定以温棚蔬菜种植大面积发展区

镇为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基地。

并建立一个试验示范展示田,确定责任负责人,树立标牌,扩大宣传效果。

(三)示范展示,观摩交流

建立了一个占地8亩的大棚作为展示田,经常组织田间学校学员和大棚种植户进行现场观摩,开展技术交流,及时总结经验,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蔬菜栽培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的推动了田间学校的开展。

(四)集思广益,创新培训

在田间学校培训开展的过程中,各个技术指导员进行县外观摩、

2不断总结经验,集思广益,开展培训手段创新活动。

一是农民根据生产中遇到问题以及种植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归纳,由学员直接确定培训内容。

二是围绕学员共同确定的科技疑难问题,在学员与教师互相讨论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加深学员对此类问题的印象,在讨论中提高农民科技水平。

三是根据确定的培训内容,先由农民通过自身实践提出解决办法,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最后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案,实现了科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紧密结合。

四是组织学员深入田间,以田间为课堂,在生产实践中使科技直接到田。

五是在开展培训过程中,将一些趣味性游戏融入到培训中,以此激发学员参与兴趣,营造宽松的培训氛围,培养学员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五)利用传媒,创新服务

在田间学校开展的过程中,技术指导员除手把手、面对面的培训指导学员,还充分利用手机短信、“QQ”网络视频、专家语音系统等方式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及时的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的田间。

同时,利用县、乡、村“三级科技阵地”和“放心农资”配送网络,开展技术与物资相配套的服务,把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直供到户,加快了关键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提高了粮食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普及率。

(五)整合资源,促进开展

以实施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为平台,整合测土配方施肥、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等项目资源,进一步加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入户率,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资金保障;

3极取得各涉农部门、乡镇政府的配合与支持,使农民田间学校需求调研及开办进展顺利。

三、培训效果

(一)农民综合素质与技能得到显著提升

通过开展农民田间学校,提高了农民学习科技的主动性和农民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了团结协作的意识和互助意识,促进了社会和谐进步。

(二)农民增收致富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互动式零距离培训,使广大菜农明确了行业发展方向、更新了种植观念,提高了管理技能,病害发生率降低30%,防效率达90%,避免了无效用药情况发生,正确并减少用药量30%左右。

参加培训的农民学员普遍获得了增产15%,增收20%的良好经济效益。

(三)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农技推广人员

农民田间学校的每一个活动和工作环节,都需要农技推广人员掌握各项知识和技能,从而对农技推广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他们的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同时,在与农民双向沟通和辅导实践中通过组织、协调、归纳总结等方面的锻炼,使农技推广员积累了综合的实践知识,综合专业素质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四)综合效益显著

一是社会效应。

通过举办农民田间学校,在具体的农业生产中实现专家与农民面对面,技术与田间零距离对接,达到发现问题最准确,解决问题最及时,科技服务最紧密,技术推广最到位。

实现

4了与农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与农民科技需求紧密结合,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农技推广工作趟出了新路子,探索出了新模式,打造了农技推广的有效平台。

二是产业效应。

通过学员培训,农民增长了科技知识,扩大了棚室蔬菜生产规模,仅30名学员就扩大蔬菜棚室面积100多亩。

同时,引进推广了蔬菜新品种和新的栽培模式,特别是试验示范展示田应用了肥水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经过示范试验,每亩共节本增效3500多元,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在它的辐射带动下,相邻村庄的种菜大户纷纷效仿,邻近的设施蔬菜种植大村八里营乡刘苑村已筹备建立了60亩连片的肥水一体化节水灌溉系统,示范引领作用非常显著。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农民田间学校属于一个新兴事物,缺乏办学经验,一切工作都在摸索中进行,有碍工作的顺利开展。

2、在培训过程中发现农民的素质参差不齐,接受知识程度不统一。

3、由于农户田间种植作物多、面积大,忙于耕作,学习交流机会少。

4、工作经费不足,建议增加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探索建立农民培训的激励机制。

二0一一年十一月三日

农民田间学校总结

篇1:

农民田间学校工作总结

农民田间学校工作总结

借助“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开展,大力的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创新,积极推广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手段和新型农民培养模式。

根据项目要求,2021年首次建立农民田间学校,通过激发农民自主获取新知识的原动力和创造力,提升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自理”能力,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高,操作技能强的新型农民,有效促进和推动了的农业生产。

一、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展情况

2021年,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要求,结合实际和产业分布,在镇建立了一个温棚蔬菜

农民田间学校。

高级农艺师和担任辅导员。

本着农民自愿的原则,挑选了30名种植积极性高、接受科学能力强的农民作为田间学校学员。

在村委大院建立培训室,配备了30套桌椅、1台电脑、200套图书等学习的有关硬件设施。

建立一个占地8亩的大棚作为试验示范展示田,供学员观摩和实习。

田间学校自开班以来,根据农事和学员需求,共开展7次田间技术培训和指导,及时的为农民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科学地指导农民进行田间管理,思想汇报专题受到的农民的广泛赞誉。

同时带动周边农户600余人积极学科学、用科学,科学的进行田间管理,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采取的措施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农民学校成立初期,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

田间学校建立的各项工作,并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配备完整的硬件设施,为农民田间学校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成立由作物、园艺栽培、植保、土肥等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小

组,负责对学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聘请高级农艺师和为辅导员,全面负责农民田间学校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调研总结等各项工作。

(二)多次调研,确定重点

为突出培训效果,强化示范作用,围绕农民科技需求量大、产

业科技含量高的棚室蔬菜为重点培训产业,我们多次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反复勘察调研,按照区域代表性、基础条件好、便于农民参观学习等原则,最后确定以温棚蔬菜种植大面积发展区镇为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基地。

并建立一个试验示范展示田,确定责任负责人,树立标牌,扩大宣传效果。

(三)示范展示,观摩交流

建立了一个占地8亩的大棚作为展示田,经常组织田间学校

学员和大棚种植户进行现场观摩,xx开展技术交流,及时总结经验,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蔬菜栽培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的推动了田间学校的开展。

(四)集思广益,创新培训

在田间学校培训开展的过程中,各个技术指导员进行县外观摩、

不断总结经验,集思广益,开展培训手段创新活动。

一是农民根据生产中遇到问题以及种植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归纳,由学员直接确定培训内容。

二是围绕学员共同确定的科技疑难问题,在学员与教师互相讨论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加深学员对此类问题的印象,在讨论中提高农民科技水平。

三是根据确定的培训内容,先由农民通过自身实践提出解决办法,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最后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案,实现了科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紧密结合。

四是组织学员深入田间,以田间为课堂,在生产实践中使科技直接到田。

五是在开展培训过程中,将一些趣味性游戏融入到培训中,以此激发学员参与兴趣,营造宽松的培训氛围,培养学员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五)利用传媒,创新服务

在田间学校开展的过程中,技术指导员除手把手、面对面的培训指导学员,还充分利用手机短信、“QQ”网络视频、专家语音系统等方式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及时的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的田间。

同时,利用县、乡、村“三级科技阵地”和“放心农资”配送网络,开展技术与物资相配套的服务,把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直供到户,加快了关键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提高了粮食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普及率。

(五)整合资源,促进开展

以实施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为平台,整合测土配方施肥、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等项目资源,进一步加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入户率,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资金保障;

极取得各涉农部门、乡镇政府的配合与支持,使农民田间学校需求调研及开办进展顺利。

三、培训效果

(一)农民综合素质与技能得到显著提升

通过开展农民田间学校,提高了农民学习科技的主动性和农民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了团结协作的意识和互助意识,促进了社会和谐进步。

(二)农民增收致富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互动式零距离培训,使广大菜农明确了行业发展方向、更新了种植观念,提高了管理技能,病害发生率降低30%,防效率达90%,避免了无效用药情况发生,正确并减少用药量30%左右。

参加培训的农民学员普遍获得了增产15%,增收20%的良好经济(来自:

WwW(三)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农技推广人员

农民田间学校的每一个活动和工作环节,都需要农技推广人员掌握各项知识和技能,从而对农技推广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他们的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同时,在与农民双向沟通和辅导实践中通过组织、协调、归纳总结等方面的锻炼,使农技推广员积累了综合的实践知识,综合专业素质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四)综合效益显著

一是社会效应。

通过举办农民田间学校,在具体的农业生产中实现专家与农民面对面,技术与田间零距离对接,达到发现问题最准确,解决问题最及时,科技服务最紧密,技术推广最到位。

实现

了与农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与农民科技需求紧密结合,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农技推广工作趟出了新路子,探索出了新模式,打造了农技推广的有效平台。

二是产业效应。

通过学员培训,农民增长了科技知识,扩大了棚室蔬菜生产规模,仅30名学员就扩大蔬菜棚室面积100多亩。

同时,引进推广了蔬菜新品种和新的栽培模式,特别是试验示范展示田应用了肥水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经过示范试验,每亩共节本增效3500多元,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在它的辐射带动下,相邻村庄的种菜大户纷纷效仿,邻近的设施蔬菜种植大村八里营乡刘苑村已筹备建立了60亩连片的肥水一体化节水灌溉系统,示范引领作用非常显著。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农民田间学校属于一个新兴事物,缺乏办学经验,一切工作都在摸索中进行,有碍工作的顺利开展。

2、在培训过程中发现农民的素质参差不齐,接受知识程度不统一。

3、由于农户田间种植作物多、面积大,忙于耕作,学习交流机会少。

4、工作经费不足,建议增加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探索建立农民培训的激励机制。

二0一一年十一月三日

篇2:

农民田间学校工作总结

农民田间学校工作总结

2021-12-27

农民田间学校启动建设以来,我们将其作为一项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推进科技推广方式创新、打破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手段,精心谋划,扎实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

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心谋划,高标准组建。

组建农民田间学校,在我市尚属新生事物,为此我们在农民田间学校组建各环节上,精心谋划,高标准运行。

一是培训师资。

我们选拔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两名市农技人员,及时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对农民田间学校举办的理论内涵、组建模式、培训理念、培训方式等进行了系统学习。

这两名农技人员负责农民田间学校组建的指导和培训。

二是确定培训产业。

在农民田间学校举办之初,为突出培训效果,强化示范作用,我们围绕农民科技需求量大、产业科技含量高的棚室蔬菜为重点培训产业。

三是建设农民田间学校。

经过综合考虑,将农民田间学校举办在棚室蔬菜专业村——肇东镇东跃村,在村办公室重新装修可容纳50人的农民培训室,做为农民田间学校。

同时,配备了桌椅、宣传标语等基础设施和教学配套设施。

四是确定学员。

从该村棚室蔬菜大户中选择了21名农民作为农民田间学校学员。

二、创新培训方式,扎实开展培训。

深刻把握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特点,重点从五个层面进行了创新培训。

一是农民点单培训。

农民根据生产中遇到的蔬菜品种选择、种植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归纳,由学员直接确定授课内容。

二是互动形式培训。

围绕学员共同确定的科技疑难问题,在学员与教师互相讨论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加深了学员对此类问题的印象,在讨论中提高了农民科技水平。

三是点评式培训。

根据确定的讲课内容,特别是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先由农民通过自身实践提出解决办法,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最后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案,实现了科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紧密结合。

四是田间实践培训。

组织学员深入田间,以田间为课堂,在生产实践中使科技直接到田。

五是趣味性培训。

在开展培训过程中,将一些趣味性游戏融入到教学中,以此激发学员学习兴趣,营造宽松的培训氛围,培养学员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三、突出实效,促进农民增收。

通过农民田间学校举办实践,已经产生了三个方面的效应。

一是社会效应。

通过举办农民田间学校,在具体的农业生产中实现专家与农民面对面,技术与田间零距离,达到发现问题最准确,解决问题最及时,科技服务最紧密,技术推广最到位。

实现了与农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与农民科技需求紧密结

合,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农技推广工作趟出了新路子,探索出了新模式,为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入户、良种良法直接进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打造了农技推广的有效平台。

二是产业效应。

通过学员培训,农民增长了科技知识,扩大了棚室蔬菜生产规模,仅21名学员就扩大蔬菜棚室面积65亩,平均增加了3亩以上。

同时,引进推广了蔬菜新品种和新的栽培模式,特别是引进了寿光蔬菜栽培模式,在21名学员的示范引带下,打造了肇东镇千亩寿光蔬菜基地。

三是增收效应。

田间学校农民学员户均增收达到4万元,比未参加培训前增加4200元。

总结农民田间学校运行实践,我们感到还存在着覆盖严重不够、师资力量明显不足、个别产业存在空白、宣传不到位等问题。

在下步工作中,要重点在四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强化师资培训。

突出蔬菜、食用菌、水稻以及奶牛、肉牛、生猪等特色种养业,大力度开展农民田间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解决师资力量不足问题。

二是科学布局。

按照产业发展实际,在南部沿江乡镇组建两个水稻农民田间学校,在中部乡镇组建两个蔬菜农民田间学校,在北部乡镇组建三个畜牧养殖农民田间学校,形成整体示范带动效应。

三是进一步创新培训方式方法。

与农民科技需求紧密对接,加强田间实践培训,达到疑难问题在田间直接解决,先进科技直接推广到田。

四是加强宣传。

切实把农民田间学校置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发展的突出位置,通过科技增产账、产业效益账、增收效果账三账对比,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广泛宣传,增强参与农民田间学校的主动意识,达到领导重视、各方支持、农民认可。

篇3:

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总结

今年,我区围绕中心的总体工作部署,在做好传统的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紧密围绕“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项目,积极借鉴并推广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农民田间学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办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培训了40余名技术骨干;

办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农民学员25人,带动农户500余人,大量新技术推广到农民手中,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对农民田间学校的建设,区委、区政府、区农委等部门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具体指导下,结合我区主导产业及农民文化素质现状,积极探索创新。

各级领导非常重视,省主管领导及我区主管领导参加了开学典礼和农民学习,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

农民田间学校既培养了一批新型农民,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及种植水平,也锻炼了一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效促进和推动了我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一、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展情况我区今年3月份派2名技术骨干王秀梅、姚淑珍参加了农业部举办的第二期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

4月6日,学成归来了两位辅导员在我区开办了第一个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学员由40名农技人员组成。

经过两周的参与式学习,学员们知道了农民田间学校并不仅仅是把学校办到田间,而是一种农技推广方式的创新,是一种针对农民生产实际需求的参与式农技推广的新方法。

同时作为农民田间学校师资班的学员,大家不仅掌握了农民田间学校的办学程序,也学会了需求调研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工具以及培训班课程计划的制定等内容。

7月6日,在绥化市北林区东兴办事处建立了西瓜农民田间学校。

省农委科教处和省农业技术推广站有关同志,北林区政府有关领导以及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总计70多人参加了开学典礼。

来自红旗管理区的25名瓜农成为田间学校的学员,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王秀梅和绥化市北林区近郊经作区域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姚淑珍共同担任田间学校辅导员。

在田间学校,农民相互交流了西瓜种植经验,提出了经常遇到的西瓜病害问题,辅导员针对问题,对每种病害的症状、防治措施和如何选用农药进行了逐一讲解,并组织农民开展田间观察,进行生态系统分析,提高农民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应用生产的能力。

二、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措施

(一)领导重视,加大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力度我区十分重视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工作,区推广中心张树春主任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