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专题8 农业区位农业地域类型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docx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8 农业区位农业地域类型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复习专题8 农业区位农业地域类型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8农业区位农业地域类型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专题八 农业区位、农业地域类型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5年5考
题目
考点考向
分值
高考说明
2017
第15、16、28题
农业区位因素;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成因与措施
17分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2016
第16、23、24题
农业区位因素;生态农业、立体农业
8分
2015
第23、24题
农业区位因素、现代农业
6分
2014
第19、20、26题
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9分
2013
第15、16、21、22、27题
农业区位因素及比较;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区位因素;农业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17分
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理·主干知识]
1.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区位因素(静态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
分析要点
气候
光照
①光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瓜果比较甜;
②光照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长。
如西欧因光照不足,只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其农业以乳肉畜牧业为主;
③光照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热量不足。
如我国东北平原,虽然纬度较高,但夏季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热量
①热量充足,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
如我国海南,因热量条件好,农作物可一年三熟;
②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甚至无法生长。
如我国东北地区,因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若夏季出现低温,则易造成农作物减产
降水量
①降水量适中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②降水量过多则易造成洪涝灾害,过少则易造成旱灾
气温日较差
①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的营养物质积累,农作物品质好。
如新疆的瓜果特别甜,但要注意日温差过大对农作物易造成冻害;
②气温日较差小,农作物的品质较差。
如温室里栽培的农作物的品质不如室外同种农作物的品质
地形
①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规模耕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典型地区如美国中央大平原;
②地形崎岖,地块狭小,只能使用小型机械。
典型地区如日本;
③水热条件好的地区,如果地势起伏大,则可发展立体农业,如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若地势起伏较小(坡度<25°),适宜发展梯田;
④发展渔业需考虑水域面积,发展畜牧业需考虑草场、饲料,发展林业需考虑山地、丘陵的分布
土壤
需要考虑土壤中的水分(湿度、温度)、土壤的透气性(如棉花宜种植在透气性好的沙质土壤)、土壤肥力(有机质、矿物质含量高),如酸性土壤适宜种茶树
水源
既包括天然的河流、湖泊等,也包括水库等蓄水工程,是对降水的调节、补充
(2)社会经济因素(动态因素)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
需求量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为突出,如城郊农业
交通运输
推动商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政府政策
政策一般对农产品种类和种植面积影响较大
通过鼓励或限制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影响种植面积和农产品种类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
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
技术条件
机械
机械代替了人力和畜力,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技术条件的发展和改进,通过影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科学技术是提高单产的最主要方式
化肥
促进了农业的产出
良种
使单产量提高
冷藏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2.农业区位的选择
(1)大范围地区农业区位选择的一般原则:
根据图上经纬度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种植业——湿润、半湿润平原地区;林业——山地与丘陵地区;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地区;渔业——湖泊或水库;柑橘——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水稻——水热条件好的平原地区;苹果——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如下图所示:
(2)局部地区农业区位的选择,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悟·方法技巧]
典题感悟
【典例1】 (2017·江苏高考)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因其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
下图为“汉中、淅川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
A.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
B.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
C.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D.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
(2)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第
(1)题,对比图中两区域可以看出,二地都处于山间谷地,都处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区,区别在于淅川附近有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起调节作用,故选D。
第
(2)题,①位于水库附近,海拔低,水热条件好,是四地中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
故选A。
答案
(1)D
(2)A
【典例2】 (2014·江苏高考)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
图1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图2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双选)( )
A.洪泽湖周边地区B.太湖周边地区
C.沿江地区D.沿海地区
(2)“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是(双选)( )
A.山地易排水B.山地日照充足
C.山地风力大D.山地云雾多
解析 第
(1)题,结合甲图可知,适宜茶树生长的条件是年均温15~25℃,年降水量1000~2000mm;对照乙图江苏年平均气温与年降水量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可知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太湖周边地区和沿江地区,故选BC。
第
(2)题,结合题干可知,山地有利于排水,且山地迎风坡空气受地形抬升,容易形成云雾,有利于茶树生长,生产出好茶,故选AD。
答案
(1)BC
(2)AD
【教师独具】 (2013·江苏高考)下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双选)( )
A.热量更丰富B.地形更平坦
C.土壤更肥沃D.水源更充足
(2)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双选)( )
A.扩大播种面积B.提高机械化水平
C.选用优良品种D.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解析 第
(1)题,读图可知,甲地为东北平原,丙地为四川盆地。
相比四川盆地,东北平原纬度更高,热量不足,排除A;甲地为平原地形,较丙地更平坦,B正确;甲地土壤为黑土,有机质含量较丙地紫色土肥沃,C正确;北方地区整体水源状况较南方地区差,排除D。
第
(2)题,A选项是提高总产量的措施,而非提高单产;B选项提高机械化水平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但并不是提供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
乙地为华北平原,造成该地中低产田较多的原因是该地的旱涝、盐碱、风沙,因此能够有效提高该地单产的措施是选用高产、耐盐碱的优良品种,以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减少旱涝对于农作物单产的影响,确保高产稳产。
故选CD。
答案
(1)BC
(2)CD
反思归纳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一般方法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核心有两点,其一是明确区位分析的要求,是全面分析、主要因素分析还是对比分析。
其二,掌握农业区位要素。
自然要素,如地形、气候、土壤以及水源等;社会经济要素,如市场、交通、资源、劳动力、科技和政策等。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一般方法有以下三类。
1.总体评价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图中某种农业发展的条件。
该类问题解答的基本方法为:
一是全面思考(各因素),重点评析(主导因素),条理清晰;二是利弊均等,客观公正。
2.关键因素法
即从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类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
它可分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限制性区位因素三大类。
详见下表所示:
类型
含义
主要区位因素
某一区域某农业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条件)。
分析主要因素,要完整、全面地列出某地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主导区位因素
该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会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
限制性区位因素
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的某一条件不能满足,其他条件都能满足,也不能进行该农业生产,那么这个缺乏的条件即为限制性因素,如缺水
3.发展分析法
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农业区位图上反映的问题。
(1)市场需求的变化。
在影响农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市场是变化最大的因素。
市场的规模、产品的价格乃至政府的政策等都将直接影响市场,进而会影响农业区位。
(2)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技术进步也极大地改变了农业区位。
现代交通条件的进步大大缩短了农产品的运输时间,加之保鲜和冷藏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例如,铁路、水路及航空运输等条件的改善会直接影响某一地区的农业发展。
[练·高考重点]
题组一 农业区位分析
1.(2017·天津高考改编)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由优质咖啡加工的白咖啡深受中国青年喜爱。
这种优质咖啡适宜生长在热量充足,光照适度,湿度大,土壤较肥沃的环境,由于易遭受虫害还需人工精心护理。
怡保地区种植优质咖啡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要结合材料中咖啡的生长习性,从气候、地形、土壤、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地形坡度和缓,土壤肥沃;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低廉
题组二 农业区位选择
2.(2017·江苏精题)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
据此完成
(1)~
(2)题。
(1)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
A.西瓜品种优B.种植成本低
C.种植利润高D.市场需求大
(2)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 )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解析 第
(1)题,以温州瓜农到海南岛种植西瓜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了农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
8月底到次年5月中旬,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一年中气温偏低,不利于西瓜种植的季节,而同期海南岛因为纬度低,气温高,利于西瓜的生长,既能降低种植成本,又能利用冬季全国市场需求较大的优势,极大地提高种植利润,综合比较四个选项,C项为最佳选项。
第
(2)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5~8月,全国南北普遍高温,西瓜大量种植,海南岛的西瓜种植和市场优势大为削弱,D项正确。
答案
(1)C
(2)D
考点二 农业地域类型
[理·主干知识]
1.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误区警示 农业类型≠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农业类型侧重农业部门结构,如种植业、畜牧业等,农业地域类型侧重于农业区域特点,某个区域范围内主要发展同一种农业生产活动,如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
[悟·方法技巧]
典题感悟
【典例1】 (2017·江苏精题)下面图中甲、乙两国都以生产和输出粮食较多而闻名于世。
读图回答
(1)~
(2)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国农业类型及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国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都是商品谷物农业
B.甲国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比乙国低
C.甲国比乙国的农业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D.甲国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比乙国多,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比乙国低
(2)导致甲、乙两国粮食生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国比乙国土壤更肥沃,地势更平坦
B.甲国比乙国人口更多,土地资源更丰富
C.甲国比乙国纬度低,气候湿润,水热条件更优越
D.甲国比乙国纬度高,光照更充足,水源更丰富
解析 第
(1)题,甲国为泰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单产高,但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乙国为乌克兰,其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比泰国少。
故选D。
第
(2)题,甲国主要种植水稻,乙国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甲国比乙国纬度低,气候湿润,水热条件更优越,但甲国的地势不及乙国平坦,土地资源不及乙国丰富。
故选C。
答案
(1)D
(2)C
【典例2】 (2017·江苏精题)下图为“海南岛农业分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海南岛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热带迁移农业B.水稻种植业
C.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
(2)南繁基地被誉为“国家种业硅谷”,该地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面临南海,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
B.纬度低,光照、热量、水分条件优越
C.地广人稀,耕地广阔,土地租金低
D.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解析 第
(1)题,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适于发展水稻种植业。
第
(2)题,南繁基地被誉为“国家种业硅谷”,主要是纬度低,光照、热量、水分等自然(育种)条件优越。
答案
(1)B
(2)B
反思归纳
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方法
1.根据分布来判断
这种农业地域多以区域图来呈现,对这类图的判读,首先要根据海陆轮廓和经纬度位置区域定位;其次根据区域内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结合其分布范围,确定该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再次对区域内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生产特点等问题进行分析。
2.根据农业生产结构、产品性质判断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均属于种植业,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在农业生产结构中以畜牧业为主。
再结合其产品的商品率来判定。
而混合农业是两者兼而有之,而且产值构成相当。
3.根据农业特点判断
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受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基础的影响和制约,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4.根据存在的问题判断
各农业地域类型的地理环境、生产特点不同,它们所面临的生产中的问题也不相同,反映出地域差异和自身生产特点,因此根据其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判断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
例如,季风水田农业的典型问题就是“生产规模小、科技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低、水旱灾害频繁”。
[练·高考重点]
题组一 农业地域类型的特征与分布
1.(2017·江苏精题)读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基本情况比较图,完成
(1)~(3)题。
(1)下列有关三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地区在澳大利亚
B.②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地区在美国
C.③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地区在中国南方
D.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均没有典型分布
(2)下列有关三种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农业地域类型有利于农民随市场的变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B.②农业地域类型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大,但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C.③农业地域类型属于传统农业,机械化水平低
D.③农业地域类型的产品可能销往本地城市,也可能远销国外
(3)下列四个地区发展图示农业地域类型,组合合理的是( )
A.甲—①B.乙—②
C.丙—③D.丁—③
解析 第
(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①为混合农业,典型分布地区为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②为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典型分布地区为亚洲季风区,在我国有典型分布;③为大牧场放牧业(或乳畜业),典型分布地区在阿根廷(或欧洲西部)。
第
(2)题,根据上题判断,①为混合农业,有利于农民随市场的变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②为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大,但受自然灾害影响大;③为大牧场放牧业或乳畜业,乳畜产品主要销往本地城市,大牧场放牧业的肉制品及皮毛制品主要销往国外,二者都属于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第(3)题,甲图所示地区为地中海沿岸地区,适合发展地中海农业,而①为混合农业,组合不合理;乙图所示地区为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丙图所示地区为几内亚湾沿岸,为热带雨林气候区,不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或乳畜业;丁图所示地区为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种植业,但不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或乳畜业。
答案
(1)A
(2)C (3)B
题组二 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
2.(2017·江苏精题)下面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
读图,回答
(1)~(3)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是( )
A.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种植园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
C.乳畜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
(2)图中M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市场需求量大
B.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C.交通便捷
D.气候温和湿润,草原面积广大
(3)图中②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
A.三江平原B.内蒙古和新疆
C.成都平原D.珠江三角洲
解析 第
(1)题,根据经纬度确定位置,此区域位于亚欧大陆西部,欧洲西部沿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发展乳畜业,由此向欧洲内陆,随着降水的减少,农业地域类型逐渐发生变化,即由乳畜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过渡。
第
(2)题,图中M位于欧洲西部,属于乳畜业,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
第(3)题,图中②是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混合农业。
答案
(1)C
(2)A (3)D
考点三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理·主干知识]
1.中国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评价
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农作物分布与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评价是高频考点,且易失分。
图示结合我国西北、东北、华北、南方、青藏农业区的农作物分布,辩证评价各农业区的生产条件,具体分析如下:
2.中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存在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措施
类型
项目
灌溉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我国水稻种植业
畜牧业
典型地区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东北地区
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四大牧区:
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问题与不足
水资源短缺;受寒潮和沙尘暴影响;土壤的盐碱化严重等
热量不足;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酸雨危害
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
可持续发展措施
发展节水农业,改进生产技术;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农业科技,加大科技投入,改进耕作方式;植树造林,保护生态,发展生态农业
发展科技,培育良种,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保护生态
退耕还林还草,保护草原生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加大农牧产品的深加工,提高经济收益
3.新疆绿洲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问题:
生态环境脆弱;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导致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
(2)措施:
兴修引水渠、灌渠、坎儿井等水利设施;合理利用水资源,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采用天然气、新能源等作为农村生活能源。
[悟·方法技巧]
典题感悟
【典例1】 (2015·江苏高考)下图为201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分布格局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Ⅱ区人口稠密是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B.Ⅲ区内部不同省区间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异大
C.Ⅳ区具有耕地面积大土地后备资源多的优势
D.Ⅴ区自然条件差是限制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在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可定位为粮食生产型农业区的省份主要位于(双选)( )
A.Ⅰ区B.Ⅲ区
C.Ⅳ区D.Ⅴ区
解析 第
(1)题,Ⅱ区经济、工业化水平高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Ⅲ区中东北地区机械化水平高,而南方亚热带水稻种植区机械化水平低,故B正确;Ⅳ区主要包括陕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安徽省和海南省,耕地后备资源不足;Ⅴ区包括我国地形崎岖的西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条件差是限制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故D正确。
第
(2)题,我国粮食生产型农业区的省份主要包括人少地多的东北三省,耕地面积广大的华北地区和江淮地区,以及亚热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而这些省区主要位于Ⅲ区和Ⅳ区。
答案
(1)BD
(2)BC
【典例2】 (2017·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材料一 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下图为“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1
材料二 区域粮食供需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
下图为“2005~2013年江苏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图”。
图2
(1)与全国高余粮区相比,简述高缺粮省市的主要分布区域及其形成原因。
保障高缺粮地区粮食供给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2)据图2,简述江苏省人口变化-粮食增产关系的主要区域差异。
(4分)
(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
江苏不少农业示范区推广种植有机大米,试分析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
(3分)
解析 第
(1)题,读图可看出我国高缺粮省市的分布区域,这些地区属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保障措施主要从跨区域调配和依靠科技增加产出。
第
(2)题,根据图2可知,苏州、无锡和常州市位于苏南地区,经济发达,外来人口多,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少,粮食增产慢;徐州、盐城等苏北地区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
第(3)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人们对有机大米需求增大,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从农业区位因素市场、技术、生态环境和政策等方面结合图文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
(1)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京津地区。
人均耕地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粮食的跨区域调配;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产
(2)苏南人口增长快,粮食增产慢;苏北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
(3)市场需求大;技术水平高;生态环境好;政策支持。
(任答三点)
反思归纳
1.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2)综合考虑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4)关注重要农业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及发展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