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集+期末考试重点知识汇编备考.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集+期末考试重点知识汇编备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集+期末考试重点知识汇编备考.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集+期末考试重点知识汇编备考
2019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集+期末考试重点知识汇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可观条件。
②工人阶级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2、如何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①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②英国古典经济学。
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③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圣西门、傅里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尤为巨大。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创立马克思主义,也与他们的主观条件分不开。
★3、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6、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历程。
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在它的客观性、深刻性和实践检验。
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7、如何说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1.含义: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意义:
①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②建设创新型国家。
★8、马克思主义最高理想、共同理想及相互关系。
1.内容:
①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2.关系:
①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
只有实现了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良好的思想条件。
②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离开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这个根本目标,实现共同理想的行动就可能偏离方向甚至误入歧途。
▲8、如何正确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目的:
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③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根本方法: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及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①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②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问题,主要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2、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
1.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心”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的,整个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②客观唯心主义则把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天理”等)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2.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还有四个明显的局限性:
①机械性②形而上学性③直观性④不彻底性
▲3、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①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
②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
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是二元论的著名代表。
★4、列宁物质的含义及重大意义是什么?
1.列宁指出: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意义:
①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痛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②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③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心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5、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
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②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③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
*所谓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承认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
①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②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
③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时间时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6、实践的含义、特点和基本形式。
1.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①客观性。
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
②自觉能动性。
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③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3.三种基本形式:
①物质生产实践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③科学实验
*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
*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7、为什么说人生活的世界是与实践相联系的世界?
①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
人通过自觉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重化,即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话自然。
②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说实践。
③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不断从事实践活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8、联系的含义及特点。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①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②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③联系的复杂性。
事物联系的主要形式有: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9、发展的含义及实质。
①发展是指事物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上升性、前进性的运动变化,即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更替的运动变化过程。
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③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提。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10、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及根本分歧。
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表现在:
①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②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③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是世界最普遍最重要的联系。
▲11、辩证法三大规律各从什么角度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②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③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③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④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这两重关系决定了矛盾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
区别: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联系:
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④我们在分析和处理矛盾时,必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种把握对立。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2、内因和外因的含义、辨证关系及现实意义。
1.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
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外部,而在事物内部。
②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
③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意义:
①内因和外因辨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艰苦奋斗。
③中国的发自离不开世界民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④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技术联系非常密切,在这种情况下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⑤我们必须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切事物的发展的始终。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矛盾观点,敢于承认矛盾,正确分析矛盾,并采取恰当的方法去解决矛盾。
▲13、矛盾特殊性的含义、把握矛盾特殊性的意义。
1.含义: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各不相同,都有其特殊性。
2.意义: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1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及现实意义/辩证关系。
1.原理/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
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2.意义:
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
它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
一种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性;另一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1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关系及现实意义。
1.含义:
矛盾双方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这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2.关系:
①一方面,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②另一方面,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制约作用,次要矛盾解决得如何,反过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
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③我们在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坚持一些列“两手抓”的方针。
★16、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关系及现实意义。
1.含义:
矛盾双方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关系:
①一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意义:
①我们在分析问题时,特别是分析形势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②抓住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
③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注意主流和支流的相互转化。
*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
*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成分的空间上的排列组合。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质和量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这种质和量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充分体现在“度”中。
▲17、度的含义及其意义:
1.含义: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
2.意义:
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
②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19、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及现实意义。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
①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量的变化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
②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③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1.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
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激变论或庸俗进化论。
激变论在社会政治上表现为冒险主义,庸俗进化论只承认量变,社会政治上表现为改良主义。
2.意义:
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地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
否则会欲速则不达,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20、辨证否定观的原理及现实意义。
1.原理: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②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总要特点:
其一,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其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③辨证否定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
2.意义:
①坚持辨证的否定观,就是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
剔除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21、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原理及现实意义。
1.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结算,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原理:
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事物发展到否定之否定阶段,克服了前两个阶段的消极因素,保留了前两个阶段的积极因素,又增加了更高级的新内容,从而使事物更加完善。
②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A事物的发展过程呈现出周期性。
B事物的发展可能出现暂时的倒退。
3.意义:
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①首先,要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
②其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有克服困难的精神准备。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及意义。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吸引的现象就是结果。
关系:
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①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
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
表现在A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B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
意义:
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①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行动。
▲22、试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
1.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不可避免的趋势。
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2.关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①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
他们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两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在事物大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
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辨证统一的。
A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B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C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意义:
①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按必然规律办事。
②我们应当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现象背后隐藏的必然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及意义
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关系:
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
①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对立。
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
一方面,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意义:
①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
②争取使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避免坏的可能性实现。
▲23、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1.关系:
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①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独立的。
A现象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B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本质怎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C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相对稳定。
②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A本质不能脱离现象,本质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B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表现着本质。
2.意义:
①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②对大龄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来揭示事物本质。
▲24、规律的含义及特点。
①规律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具有两个特点。
A客观性。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普遍性。
规律不是只在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和现象里起作用,而是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
*①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的,不需要人的参与。
②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人民的自觉活动实现的。
*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
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②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③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可以看出,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是第一性,意识的第二性。
▲25、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④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
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
正确的意识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起阻碍和破坏作用。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如何理解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即简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②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物质手段。
③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述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
①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
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②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
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③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主体改造客体,客体制约主体。
*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辨证唯物论把实践引进到认识论中来,并把认识论与辩证法结合起来,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把认识看做是主体在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进程,从而使得辨证唯物论的反映论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地位
初级阶段
高级阶段
性质
对现象的反映
对本质的反映
特点
表面的、直接的
抽象的、间接的
形式
感觉、知觉、表象
概念、判断、推理
*
▲4、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认识的这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有更加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
①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②只有经过这一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及现实意义。
1.关系: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达到理性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