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陕西咸阳市届高考模拟三语文 精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30904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陕西咸阳市届高考模拟三语文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陕西咸阳市届高考模拟三语文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陕西咸阳市届高考模拟三语文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陕西咸阳市届高考模拟三语文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陕西咸阳市届高考模拟三语文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陕西咸阳市届高考模拟三语文 精品.docx

《最新陕西咸阳市届高考模拟三语文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陕西咸阳市届高考模拟三语文 精品.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陕西咸阳市届高考模拟三语文 精品.docx

最新陕西咸阳市届高考模拟三语文精品

陕西咸阳市2018届高考模拟(三)

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人

朱光潜

世间事物最复杂、最难懂的莫过人,懂得人就会懂得你自己。

希腊人把“懂得你自己”看做是人生最高的智慧。

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质,而且还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总而言之,有心灵。

西方有一句古谚:

“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

”魔鬼固诡诈多端,而仙子也缥缈难测。

作为一种动物,人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

他经过无数亿万年才由单细胞生物发展到类人猿,又经过无数亿万年才由人猿发展到人。

正如人的面貌还有类人猿的遗迹,人的习性中也还保留着一些兽性,即心理学家所说的“本能”。

我们这些文明人是由原始人或野蛮人演变来的,除兽性之外还保留着原始人的一些习性。

要了解现代社会中的人,还需要了解我们的原始祖先。

所以马克思特别重视摩根的《古代社会》,把它细读过并且加过评注。

恩格斯也根据古代社会的资料写出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恩格斯还详细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谈到了人手的演变、进化的历史,这对研究美学是特别重要的。

古代不仅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政权的摇篮,而且也是宗教、神话和艺术的发祥地。

数典不能忘祖,这笔账不能不算。

从人类学和古代社会的研究来看,艺术和美并不是起源于抽象概念,而是起源于吃饭穿衣、男婚女嫁、猎获野兽、打群仗来劫掠食物和女俘等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活动。

中国的儒家有一句老话“食、色,性也”。

“食”是保持个体生命的经济基础,“色”是延续种族生命的男女配合。

艺术和美也最先见于食色。

汉文“美”字就起源于羊羹的味道,中外都用“趣味”来指“审美力”。

原始民族很早就讲究美,从事艺术活动。

他们用发亮耀眼的颜料把身体涂得漆黑或绯红,用唱歌和跳舞来吸引情侣,或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

在近代,人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一个活人时时刻刻都要和外界事物(自然和社会)打交道,这就是生活。

生活是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流转的发展过程。

因为生活的需要,人在不断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同时也不断地改造自己。

心理学把这种复杂过程简化为从刺激到反应往而复返的循环弧。

外界事物刺激人的各种感觉神经,把映像传到脑神经中枢,在脑里引起对映像的初步感性认识,激发了伏根很深的本能和情感(如快感、痛感以及较复杂的情绪和情操),发动了采取行动来应付当前局面的思考和意志,于是脑中枢把感觉神经拨转到运动神经,把意志转达到相应的运动器官,如手足肩背等类,使它实现行动。

哲学和心理学一向把整个运动分为知(认知)、情(情感)和意(意志)这三种活动,大体上是正确的。

(选自《谈美书简》,有删改)

1.关于“人”的理解,下列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懂得你自己”是人类的最高智慧,人类只要能够懂得自己,也就能懂得人。

B.人是由单细胞生物发展到类人猿再由人猿发展到原始人进而发展到文明人的。

C.进化过程中遗留在人类身上的一部分“兽性”和原始人的一些特点构成了人的“本能”。

D.人的所谓“生活”就是时时刻刻地和外界打交道,不断地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

2.关于“艺术”和“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艺术和美并不是起源于抽象概念,而是起源于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事物。

B.儒家说:

“食、色,性也。

”在“食”和“色”这两大人类本性的具体行为中便蕴藏着艺术的美。

C.“食”是保持个体生命的经济基础,“色”是延续种族生命的男女配合,它们都属于艺术美的范畴。

D.原始民族把身体涂得漆黑或绯红,用唱歌、跳舞来吸引情侣,或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就是艺术活动。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质,而且还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有心灵,所以,人是世间万物中最难懂的。

B.西方有一句古谚:

“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

”可见人的性格是具有两面性的,不能把人简单分类。

C.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谈到了人手的演变、进化的历史,就是美的历史。

D.哲学和心理学把人们认识世界的整个运动分为知(认知)、情(情感)和意(意志)这三种活动,大体上是正确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也。

二十九年,从(淮阳)王朝京师,随官属得会见,帝问以政事,伦因此酬对政道,帝大悦。

拜会稽太守。

会稽乱淫祀,好卜筮。

民常以牛祭神,百姓财产以之困匮。

伦到官,移书属县,晓告百姓,其巫祝有托鬼诈怖愚民,皆案论之。

有妄屠牛者,吏辄行罚。

民初颇恐惧,或祝诅妄言,伦案之愈急。

后遂断绝,百姓以安。

永平五年,坐法征,老小攀车,啼呼相随,日裁行数里,不得前,伦乃伪止亭舍,阴乘船去。

迁蜀郡太守。

蜀地肥饶,人吏富实,掾史家赀多至千万,皆鲜车怒马,以财货自达。

伦悉简其丰赡者遣还之,更选孤贫志行之人以处曹任。

于是争赇①抑绝,文职修理。

所举吏多至九卿、二千石,时以为知人。

肃宗初立,擢自远郡,代牟融为司空。

帝以明德太后故,尊崇舅氏马廖,兄弟并居职任,冠盖之士争赴趣之。

伦以后族过盛,欲令朝廷抑损其权,上疏。

及马防②为车骑将军,当出征西羌,伦又上疏曰:

“闻马防请杜笃为从事中郎。

笃为乡里所废,客居美阳,女弟为马氏妻,恃此交通,在所县令苦其不法,收系论之。

今来防所,议者咸致疑怪,况乃以为从事,将恐议及朝廷。

今宜为选贤能以辅助之,不可复令防自请人,有损事望。

”并不见省用。

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

诸子或谏止,辄叱遣之。

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

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

或问伦曰:

“公有私乎?

”对曰:

“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有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

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若是者,其可谓无私乎?

(节选自《后汉书·四十一》)

〔注〕①赇(qiú):

贿赂②马防:

马廖之弟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伦案之愈急,后遂断绝案:

案件

B.永平五年,坐法征坐:

触犯

C.伦悉简其丰赡者遣还之简:

选择

D.冠盖之士争赴趣之趣:

投靠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第五伦公正无私的一组是(3分)()

①伦因此酬对政道,帝大悦②伦以后族过盛,欲令朝廷抑损其权

③言事无所依违④诸子或谏止,辄叱遣之

⑤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⑥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五伦任会稽太守时,坚决禁绝欺诈恐吓百姓的迷信活动,使百姓能安居乐业,在他因犯法被召回时,百姓都依依难舍。

B.第五伦任蜀郡太守时,不以贫富而以志行任免官吏,这样就禁绝了竞相行贿的现象,整肃了吏治,选拔了人才,时人认为他知人善任。

C.第五伦认为皇帝拜马防为车骑将军,出征西羌,属任人不当,上疏谏止,但是皇帝没有接受他的忠告。

D.第五伦认为自己称不上“无私”,因为对欲赠千里马者,虽未举荐,但心存恩念;儿子有病,自己也牵肠挂肚,夜不成眠。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老小攀车,啼呼相随,日裁行数里,不得前,伦乃伪止亭舍,阴乘船去。

(5分)

(2)笃为乡里所废,客居美阳,女弟为马氏妻,恃此交通。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游月陂

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8.第三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简要赏析。

(5分)

答:

9.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夙兴夜寐,。

(《诗经·氓》)

(2)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韩愈《师说》)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5)以中有足乐者,。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寂寞中的叩门声

冯骥才

唐先生坐在那张高背的皮椅子上,抽着烟斗。

他显得疲惫不堪,软弱无力,身子坐得那么低,好像要陷进椅子里似的。

那样子,仿佛一连干了三天三夜的重活,撑不住了,瘫在了这儿。

他的眸子黯淡无神,嘴角下那一对喜悦的旋涡不见了。

天才入秋,他就套上两件厚毛衣,当下还像怕冷似的缩着脖子。

屋里静得很,家具上蒙了一层薄薄的尘土,显然好几天没有擦抹过,没有客人来。

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还是那个曾请他刻烟斗的艺术处处长定的。

那位处长本来挺喜欢他的画,但为了迎合上边某种荒谬的理论,为了自己在权力的台阶上再登一级,亲手搞掉他。

一下子,他又失去了一切……喧闹的人声从屋内消失,好似午夜后关了门的小饭铺,静得出奇。

而玻璃书柜的第一层上还摆着几只名人和要人请他雕刻的烟斗。

这几只烟斗刻得精美极了,却放在那里,没人来取……

这时,他听到有人轻轻叩门。

已经许久没听过这声音了。

他撂下烟斗,趿拉着鞋去开门。

打开门,不禁惊奇地扬起眉毛。

原来一个人抱着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

因花枝太长,抱花盆的人努力耸着肩,把花盆抱得高高的,遮住他的脸,但枝梢还是一直拖到地上。

啊,是老花农——老范!

不用说,肯定是他来了。

他总是在这种时候出现;而在自己春风得意之时,他却悄悄避开了。

并且总是不声不响地用一片真心诚意对待自己。

唐先生感到一阵浓郁的花香,混着一股淳厚的人情扑在身上,心中有种说不出的乱糟糟的感触。

嘴里忙乱地说:

“老范,老范,快请进,请进……好,好,就放在地上吧!

这花儿开得多好!

好大的一盆,重极了吧!

来人把花儿放在地上,直起腰。

他看了不由得一怔,来人竟不是老范。

他不认得。

是一个中等个子的青年人,穿件黑布夹祅,装束和气质都像个农民。

手挺大,宽下巴,一双吊着的小眼睛,皮肤黑而粗糙;鞋帮上沾着黄土。

“你?

“俺是您认得的那老范的儿子。

唐先生听了,忽觉得他脸上某些地方确实挺像老范。

忙请他坐,并给他斟了杯热茶。

“你爹还好吧!

这两天,我还正想去看他呢!

”唐先生这话真切不假,毫无客套的意思。

不料这青年说:

“俺爹今年夏天叫雨淋着,得了肺炎,过世了。

”他的声音低沉。

但好像事情已过了多日,没有显得强烈的悲痛与难过。

“什么?

他?

”唐先生怔住了。

“俺爹病在炕上时,总对俺念叨说,唐先生最爱瞧凤尾菊。

这盆是他特意给您栽的。

他嘱咐俺说,开花时,他要是不在了,叫俺无论如何也得把花儿给您送来。

唐先生听呆了。

他想不到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事,一个对于他无足轻重的人,竟是真正尊重他,真心相待于他的人……他心里一阵凄然,不知该说些什么话。

他下意识地习惯地从茶几上拿起烟斗,可是划火柴时,手颤抖着,怎么也划不着。

那青年一见到烟斗,忽然像想起什么似的说:

“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刻的烟斗吗?

您曾经送给过他一只烟斗吧!

他临终时对俺说:

‘你记着,俺走的时候,身上的衣服穿得像样不像样都不要紧,千万别忘了把唐先生那只烟斗给俺插在嘴角上。

’”

“什么?

”唐先生惊愕地问。

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其实他都听见了。

那青年又说了一遍。

他的脑袋嗡嗡响,却一个字儿也没听见。

直到现在,唐先生的耳边还常常响着那傻里傻气的“美,美呀!

”的苍哑的赞叹声。

他后悔,当初老花农向他要烟斗时,他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他……

(节选自《雕花烟斗》,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当唐先生听到老范的儿子说老范因肺炎去世时,惊呆了,是由于这消息对于他来说,太过突然了,从感情上有些不能接受。

B.“老范,老范,快请进,请进……好,好,就放在地上吧!

”在画家得意时,画家老唐并不喜欢老范,但是在他失意以后,名人们都不理他了,就开始喜欢老范了。

C.“直到现在,唐先生的耳边还常常响着那傻里傻气的‘美,美呀!

’的苍哑的赞叹声”,写出了画家到最后才明白,真正理解他、懂他的,是这个真正追求艺术的老花农。

D.“他嘱咐俺说,开花时,他要是不在了,叫俺无论如何也得把花儿给您送来。

”这句话既从正面写出了老范对友谊的执著,又反映了老范儿子像老范一样质朴、自然。

E.小说借“这几只烟斗刻得精美极了,却放在那里,没人来取”这句话,揭示了唐先生失意之后的社会处境,如精美的烟斗一样乏人问津。

(2)结合全文看,开头三个自然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

(6分)

(3)小说中的老花农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6分)

(4)本文写了雕花烟斗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历史学家唐德刚:

不可替代的历史解读者

丁国强

2018年10月26日,89岁的历史学家唐德刚在美国旧金山辞世。

唐德刚是胡适的门生,从事写作和杂志编辑工作,与顾维钧、张学良、李宗仁等人交往颇多,成为不可替代的历史解读者。

唐德刚的历史学研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流派,自称“思想却时时‘逾矩’”,并做出这样的解释:

“个人学识浅薄固然是主要原因,然数十年来历经忧患,国破家亡,阅历之多也一言难尽……”历经沧桑方觉历史深厚复杂,博览群书才知下结论之难。

唐德刚因此没有把气力花在庞大体系的建构上,而是从随笔杂记入手,将对历史的理解与感悟融入生活世界之中。

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见证历史,而是作为思考者来体味历史。

所以,唐德刚的史学文字是极其生动的,仿佛在讲述一段活生生的日子。

在唐先生看来,历史本来就是多姿多彩的,如“帆随湘转,望衡九面”的衡山,而非单调一致的富士山,因此不应当用死气沉沉的态度和文字来应付。

历史其实是最好的励志教科书,因为伟大人物总是面对着常人所无法解决的难题,而他们没有退缩,宁愿站在历史的风口,风化成一尊精神雕像。

在唐德刚的文字中,我们随处可以见到他对这些精神雕像的无限敬意。

他感慨:

“一个对真理有彻底认识和信仰的人,如孙中山、胡适之,他们和我们之别,便是我们普通人容易泄气,他们则不顾一切困难而坚持到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唐德刚先生所总结的诸多历史经验同人生哲学无异。

历史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叙述者的人生态度。

一个不敢直面人生的人,是难以触及历史真谛的。

唐德刚的文字是十分老道的,看似不经心的三言两语,却是饱读诗书和阅尽世态之后的彻悟。

历史是人学,历史的逻辑首先应当是生活的逻辑,是人生的逻辑。

我们在讨论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的时候,无法忽略他的人格品质。

唐德刚称张学良是政治家、军事家、花花公子三位一体,在情场、战场之外,有着政治家的节操、风范和爱国者的热血。

正是有情种的精神底子,才具有敢做烈士之勇气。

唐德刚认为西安事变促使蒋介石抗日,使其避免了“身败名裂”。

这一历史之偶然,改变了人类历史运行的轨道。

看来,在历史的歉抑与放纵里面,确实有一种机缘存在。

这种耐人寻味的东西在文本化的历史中是难以找到的,依赖于历史学家的体会和感悟。

唐德刚对原汁原味的历史材料十分感兴趣。

建国后,全国和各省市政协所编辑的“文史资料”,令唐德刚“震惊”。

这些资料所传递的信息是朴素、零碎却又真实、珍稀的。

回忆录的作者包括被俘的、靠拢的、起义的、志愿留下的、回归的、为人民立过功的、想跑而没有跑掉的……这些各式各样的人物笔下的历史该是何等的千姿百态、有滋有味!

唐德刚之所以对口述史学情有独钟,除历史资源丰富的原因之外,恐怕也与唐先生注重从最原始的材料中获取把握历史的智慧相关。

曹植曾经有言:

“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与杨德祖书》)民间史学在夹缝和空隙中偷得难得的表达的空间,给令人窒息压抑的所谓“正史”开了一方天窗。

唐德刚并没有将民间史学美化到不着边际的地步。

他指出,在野史家那里同样有以恩怨执笔的复杂心理存在,未免会像阿Q那样“作弄好人”。

12.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唐德刚是胡适的门生,他与顾维钧、张学良、李宗仁等历史中人交往颇多,这为他研究历史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

B.从事历史研究,唐德刚的写作视角新颖,方法独特,对历史有独到的感悟和见解。

C.唐德刚认为历史如“帆随湘转,望衡九面”的衡山,是难以窥探到其真目的。

D.唐德刚只对原汁原味的历史材料感兴趣,这些材料所传递的信息是朴素、零碎而又真实、珍稀的。

E.唐德刚曾指出“在野史家那里同样有以恩怨执笔的复杂心理存在,未免会像阿Q那样”作弄好人,这说明野史家也会写出有个人感情倾向的历史来。

(2)文章第四段引用张学良和西安事变的事例的目的是什么?

(6分)

答:

(3)依据全文,简要概括唐德刚在历史学研究方面有哪些特点。

(6分)

答:

(4)结合文章内容以及自己对历史的理解,联系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相关内容以及一些“戏说”历史类电视剧,就历史学家怎样才能写好历史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

观点明确,要点清楚。

(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就住房、医疗和反腐败等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广开言路,充分体现了委员日益增强的参政议政意识和强烈的主人公责任感。

B.“十二五”期间,湖北省计划投资12万亿元实施中部崛起的战略。

消息一经传出,立即有人预言有“九头鸟”之称的湖北佬一定会平步青云。

C.两千五百年前的一天,阳光明媚,惠风和畅,泗水河边一片桃红柳绿,春意阑珊。

孔子和弟子们来到这里,面对缓缓流淌的河水,共同畅谈人生志向。

D.学习文言文,首先是要加强诵读,要把那些原本佶屈聱牙的语句读顺口,读出感情,读出味道,力求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深刻领会文章的意蕴。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鉴于福岛核电站事故的严重性和不确定性,国家质检总局将要求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对日本输华食品进行了放射性监测,确保食品安全。

B.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多处目标3月21日晚遭到西方国家战机的空中打击。

这是自19日以来西方国家第三次空袭的黎波里目标。

C.为了确保秦岭“四大国宝”顺利入驻世园,陕西省林业厅多次组织科研人员商讨方案,对运输的笼舍、路线及人员做了精心准备。

D.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设立“世界地球日”的目的是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15.下面是关于中国朝鲜族农乐舞的介绍。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欢庆丰收的民间表演艺术。

①场面热烈奔放,民族特色鲜明。

②舞者伴随唢呐、洞箫、锣鼓的节拍欢歌起舞,表达了追求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

③舞前踩地神祭祀,表达了尊重自然、依靠自然的原始信仰。

④农乐舞已融入中国朝鲜族的血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艺术瑰宝。

⑤舞蹈具有生态、纯朴、粗犷、和谐的特征。

A.①②⑤③④B.②⑤③④①

C.⑤③②①④D.⑤②③④①

16.右图是“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标识图案。

仔细观察后,根据你的理解,请用简明的语言说说其创意。

(6分)

17.卫生部近日印发新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并将于2018年5月1日起实施。

《细则》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为此,某班将举行“远离烟草,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请你为主持人撰写一段有关烟草危害的开场白,要求:

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80字左右。

(5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文字,拫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有一次,孔子和弟子被困,长达七天没有吃到东西。

子贡拿自己的钱财换来了一点米,让颜回给大家煮粥喝。

子贡无意间经过煮粥的房间,竟然看见颜回拿着满满一勺粥在喝。

子贡很不高兴,就去问夫子:

“仁人廉士穷改节乎?

”孔子回答: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

”子贡又问若是颜回会如何,孔子说颜回绝对不会改变的。

子贡这才告诉老师他看到的事。

孔子为了向大家证实,带着众弟子来到粥房。

孔子说:

“颜回啊,我想用这得之不易的粥来祭祖,你来操办吧。

”颜回摇头道:

“不行啊!

煮粥的时候,房顶上有块泥落了进去,扔了太可惜,我就把污染了的粥吃了,这样还可以省出一个人的饭。

但是这样的粥是不能祭祖了啊。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提示:

①孔子贡角度:

不要被现象蒙蔽双眼,要善于调查研究。

②从孔子角度:

知人之明,信任,讲究方法。

③从颜回角度:

坚持操守。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1.B(A“懂得自己,也就能懂得人”与原文不符;C“原始人的一些特点”是在“本能”之外的;D原文是“改造自然和社会”,不是“适应”)

  2.C(“食”和“色”本身不全是艺术类,绝对化了)

  3.A(B引用古谚目的是证明人的复杂性;C“就是美的历史”绝对化;D“认识世界”应为“整个运动”,包括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 A(追查)

   5.C(①武帝对其见解很满意;⑤伦缺少威仪,受人轻视;⑥伦为了说明自己的私心)

   6.C(不是皇帝任人不当,而是马防用杜笃不当)

   7. (10分) 

  

(1)老人小孩牵拉着车子,哭着跟随,一天才能走几里路,不能前行,第五伦于是假装在驿站里住下,暗中乘船离开。

(大意对2分,“裁”“伪”“阴”各1分,共5分) 

  

(2)杜笃被乡里人鄙弃,在美阳寄居,妹妹是马氏的妻子,依凭这种关系与马家交结。

(大意对2分,“废”“为……所”“交通”各1分。

共5分)

〔参考译文〕

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

(建武)二十九年,跟随淮阳王到京师,与其他官员一同被皇上接见。

光武帝(刘秀)用治政之事向他询问,第五伦趁机回答为政的见解,光武帝听后非常高兴。

委任他担任会稽太守。

会稽地区滥设寺庙频繁祭祀,喜欢占卜,百姓常常用牛来祭祀鬼神,因此财产匮乏。

第五伦上任后,向所属各县发出文书,明白告知百姓,那些借托鬼神来敲诈恐吓愚弄百姓的巫祝,都要审查问罪。

如果有胡乱杀牛的人,官吏就给予处罚。

民众开始很害怕,有的巫祝加以诅咒胡言乱语,第五伦却追查得更紧,后来这类事便逐渐绝灭了,百姓因此安定下来。

永平五年,第五伦因触犯法律被征回朝廷。

郡中的老人小孩牵拉着车子,哭着跟随,一天才能走几里路,不能前行。

第五伦于是假装在驿站里住下,暗中乘船离开。

后调任蜀郡太守。

蜀郡田地肥沃,官民富裕,掾史家中的资财多至千万,都乘坐漂亮的车子,用高头大马驾车。

很多人凭借有财产得以担任官职。

第五伦选择那些家境丰足的官吏把他们全部遣送回家,改选孤弱贫寒有节操的人担任属吏。

从此争相贿赂之风被禁绝了,官员的职守得到整饬。

他所举荐的人大多官至九卿或二千石的官位,当时人们都认为他善于识别人才。

肃宗刚继位,第五伦被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