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28113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5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十.docx

《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十.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十.docx

历史必修3文化史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十

2019-2020年历史必修3文化史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十

第1题【单选题】

《诗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

19世纪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同时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

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

他在此强调《诗经》具有()

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

C、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

D、浪漫主义色彩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的双璧,两者各有特色,其根本的不同点在于()

A、撰修宗旨

B、语言风格

C、求真求实

D、编纂体例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先秦时期中国南方文学倾向抒情。

它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的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

下列作品中,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A、《诗经》

B、《春秋》

C、《论语》

D、《离骚》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对明清社会的官僚制度、科举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以及僵化的理学等,展开深入批判和揭露,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文学名著是()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李红老师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上给同学们出了以下判断题,其中符合史实的有几个①人称战国思想家惠施学富五车,是指他旅行时也爱学习,五辆车上都装满了纸质书②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③《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④《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明末的小说几乎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描写的对象,尤其是市井小民、商贾小贩、工匠世人、贫苦农桑、棋手侠盗也成为小说的主角。

明末小说的这一特征()

A、反映了市民文学的蓬勃发展

B、表明小说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

C、是小农经济发展的现实反映

D、说明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苏轼、辛弃疾都是宋词豪放派的杰出代表。

但苏词刚健豪放,辛词悲壮激昂,出现这一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阶级立场不同

B、政治立场不同

C、个人性格不同

D、社会变迁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

“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

”钱穆认为各种文化形成的根源是()

A、需求差异

B、民族差异

C、生活方式

D、自然环境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同学们对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一些研究题目。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周公制礼:

巩固周王朝的百年基业》

B、《周代:

手工业者是准公务员》

C、《禹传启:

宗族关系成为基本政治关系》

D、《《诗经》:

黄河的浪漫风情》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宋词数量巨大,近人唐圭璋主编《全宋词》及孔凡礼编《全宋词补辑》录存作品达2万余首,可考作者1430多人。

词在宋代文坛占统治地位,与唐诗前后相辉映。

宋词的繁荣()

A、得益于社会政治的稳定

B、导致诗歌走向了衰落

C、是时人素质提高的反映

D、迎合了市民生活需要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文化元典是一个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留存的独特的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化典籍。

下列文化元典能反映中国春秋时代之前黄河流域民众生产和生活情况的是()

A、《道德经》

B、《诗经》

C、《离骚》

D、《孟子》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论证中世纪结束于唐代,近世开端子宋代的“唐宋变革论”,最早是由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被欧美学者称为“内藤假说”,“唐宋変革”是指中唐至北宋的变革,并非仅指唐宋之际。

其核心主张是,从到北宋是一个从贵族政治转向君主独裁体制制的过程。

所调君主独裁,就是把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上,并通过与之配套的官僚体制来展现这种权力、在内藤看来,这种特殊形态的君主独裁制贯穿了北宋以后的中国社会,而君主独裁下的社会阶层反而相对平等,也就是平民社会取代了贵族社会,迄今仍有很多历史学者将唐朝的三省制视作较为合理的官僚制度,但内藤将其理解为贵族制度,即体现了贵族力量和君权的妥协,按照皇帝意旨由中书省写下来的诏书,门下省有权审阅、驳斥,因此门下省就代表了贵族的意志。

——摘自陆杨《唐宋变革论错在哪?

材料二:

由中国学者王端来提出的“宋元变革论”,从南来历元,跟明清乃至近代的联系来观察历史。

其核心主张是,宋元大变革使中国社会开始向近代转型,经济高度发达的江南,最近最直接的基础是南宋和元代。

……南来政府多次发行的纸币会子已成为社会主要支付手段,在“钱褚并用”的基础上,贵金属称量货币白银也开始跻身于流通领域,特殊的国际政治格局下,依托江南发达的商品经济,历来的“头枕三河,面向西北”的立国态势,在南来终于彻底转向“头枕东,面向海洋”。

“宋人们的生活环境,与过去中国的状况相比,具有划时代的变化,靠近了现代的我们”。

依据材料一井结合所学知识,运用相关史实说明“君主独裁制贯穿了北宋以后的中国社会”,并评析内藤湖南对唐代三省制的认识。

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时期推动“平民社会”出现的历史原因,并分析南宋以来中国古代出现的“靠近了现代的我们”的主要经济现象。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同时也对中国古代文学、科技和艺术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

二程说:

“凡眼前无非是物。

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

”所以,二程的“理”也包括自然之理。

而且程朱理学不仅讲“理”,还讲“即物穷理”。

这些思想对后世科技的发展影响很大。

刘完素的《伤寒直格方》开头第一句便是“习医要用直格”。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凡例》中也说:

“(本草)虽曰医家药品,其考释性理,实吾儒格物之学。

——摘编自乐爱国《儒家自然观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材料三:

下图为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画中题诗为: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请回答:

据材料一,孔子以儒家的哪一主张作为标准对古诗进行了删减,并指出其主要目的。

结合所学知识,文中的“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居于怎样的地位?

依据材料二,概括“对后世科技的发展影响很大”的程朱理学思想有哪些?

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体现宋代所取得的科技成就。

材料三中的《墨竹图》代表中国古代绘画的哪一表现形式?

其突出特征是什么?

画中的题诗反映了儒学所推崇的哪一思想内涵?

综合上述材料,我们今天应如何对待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和西方国家科技发明世界地位变化统计表:

材料二: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

于是声传一时。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材料三:

古有儒释道三教。

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

小说。

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

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

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钱大昕(清)《十架斋养新录》

以1500年为界,提取表中变化信息,结合所学说明领先者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

综合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

对此你有何认识?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汤显祖(1550一1616),江西临川人,明代杰山的戏曲家、文学家。

他山生于书香世家,自幼以善属文闻名乡里。

因不肯攀附权势,他在科场上颇受困顿,三十几岁才中进士。

当时社会经济繁荣,大量有地位的文人开始参与传奇戏曲的创作,这样的文化氛围唤起汤显祖在戏剧创作方面的兴趣。

在南京任职期间,汤显祖开始进行学创作。

早期作品《紫箫记》便创作于此时。

官场生活并未改变汤显祖清傲率直的性格。

他仗义执言揭露弊政的行为激怒了当期皇帝,被贬到边远地区,因始终无法适应官场黑暗,1598年汤显祖辞官归乡。

辞官后,对于政治的厌恶与理想生活的追求,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他拿起笔,让自已在理想的梦境中批判现实,先后完成了(牡丹亭记》《南柯梦》《邯郸梦》等广受欢迎的作品。

在《牡丹亭记》中,主人公杜丽娘和柳梦梅不仅以自己的爱情冲破生死界限,而且冲破封建礼教的束搏,自己做主结为夫妻。

在(南柯梦》中,主人公淳于芬酒醉后梦入蚂蚁国被招为附马,后任南柯大守,政绩卓著。

公主死后,召还宫中,权倾一时,淫乱无度,终于被逐。

结果醒来却是一梦。

这些作品“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充分体现了汤显祖以情格理的观念。

汤显祖的戏曲作品对后世形影响巨大,在戏曲舞台上长演不衰。

—摘编自白寿

(中国通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汤显祖戏曲创作的特点。

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汤显祖戏曲创作的历史背景。

【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