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课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09691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9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8课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48课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48课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8课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48课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48课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docx

《第48课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8课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48课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docx

第48课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答案C

解析蜣螂以大象粪便为食,那么,大象同化的能量没有被蜣螂获得,因为粪便为食物残渣,是不被吸收的成分;狼捕食兔子则是能量从第二营养级流入到了第三营养级;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同时把非生物环境中的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而进入了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但不能循环利用。

2.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该包括()

A.通过兔子的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的体内

C.通过狐狸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的体内

D.流入到狐的体内

答案B

解析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兔的摄入量-兔的粪便量,因此,B项中的能量去向并非来自于兔的同化作用获得能量。

3.一个池塘中含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

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

A.a=b+dB.a>b+dC.a

答案B

解析一个生态系统中,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是a,即流经该系统的各个营养级的总能量是a,数值是最大的。

这些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

在后一部分能量中,一部分随植物遗体和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来,还有一部分沿着食物链流入初级消费者,除小部分能量随动物粪便排出体外,其余被初级消费者同化。

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下去。

4.如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共有三条食物链

B.各营养级中,能量最多的是c,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是a

C.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微污染,则受害最严重的是a

D.若c所含能量为5.8×109kJ,d含1.3×108kJ,则a至少约含4.5×107kJ

答案B

5.如图所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B.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答案A

解析流经该生态系统总能量应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6.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是()

生物体

A

B

C

D

E

有机汞浓度(ppm)

0.05

7

0.51

68

0.39

A.16.2%B.5.7%C.11.3%D.15%

答案B

能量流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例1】近年来在防治稻田虫害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如①构建稻—萍—鱼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和水稻生长;②培育转Bt基因抗虫水稻,减少虫害。

此外,一些水稻遭遇虫害时会释放某些物质,引来天敌消灭害虫,科学家称之为稻田三重营养关系。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在稻—萍—鱼生态系统中存在哪些种间关系。

(各举一例)

(2)在稻田三重营养关系中,水稻通过信息引来天敌,防治害虫。

(3)转Bt基因抗虫水稻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虫害问题,因为。

(4)画出稻—萍—鱼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不考虑与人的联系)。

答案

(1)捕食:

虫吃水稻(或杂草)或鱼吃虫(或其他草食动物);竞争:

水稻(或红萍)与杂草竞争;寄生:

病菌寄生在水稻上;互利共生:

红萍与蓝藻共生

(2)化学(3)昆虫会进化(或产生抗性)

(4)见下图

 

解析本题涉及到的生物有:

水稻、红萍、病菌、害虫、杂草、鱼、蓝藻,解答时要逐一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昆虫由于繁殖速度较快,进化也会相对较快,应及时通过生物技术更新品种;绘制生态系统能量图时要注意各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和去向,以及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计算

【例2】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A.10千克B.28千克C.100千克D.280千克

答案D

解析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及计算。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写出三条食物链:

①植物→人,在此食物链中人要增重0.5千克,消耗0.5÷0.1=5千克植物;②植物→羊→人,在此食物链中,人要增重0.25千克,消耗0.25÷0.1÷0.1=25千克植物;③植物→植食动物→小型肉食动物→人,在此食物链中,人要增重0.25千克,消耗0.25÷0.1÷0.1÷0.1=250千克植物。

所以人要增重1千克,共消耗植物280千克。

1.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解析由捕食关系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不能超过20%,这一规律可以近似地转化为同化有机物的传递量来进行比较;乙与丙之间接近,因此可断定为属于同一营养级,与甲或丙之间都在10%~20%范围内,可构成捕食关系,因此应选A。

2.图中食物网中的猫头鹰体重每增加20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A.200gB.250gC.500gD.1000g

答案C

解析该题有2条食物链,但因计算的是猫头鹰和植物的关系,则可当作“1条”链来看;“至少”提示应按20%的传递效率计算,所以有20g÷20%÷20%=500g。

3.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

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

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C

解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主要成分,生产者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不会因生态系统的改变而改变。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答案C

解析从能量金字塔可以看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是正确的,但是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人类未参与的生态系统中不存在人类利用能量的问题。

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存在两个关键环节,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所以A项是正确的。

5.“猪—沼—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

该生态农业模式()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

答案C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的,是不循环的;在生态农业模式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中,也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取一些物质,如粮食、饲料等。

食物网为载体能量流动为核心的综合考查

1下图中甲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食物的生物是。

(2)请根据甲图中的生态系统,写出乙图中能量金字塔各营养级的所有生物名称:

①;

②;③。

(3)有人研究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结果如丙图所示。

从中可推知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

(4)沼蟹会破坏大米草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进藻类生长。

若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死该虫的含磷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

一段时间后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造成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大米草死亡导致细菌数量增加,通过甲图的食物关系,引起沼蟹数量增加;同时因含磷杀虫剂的使用,导致藻类数量增加,通过食物链也会引起沼蟹数量增加,从而造成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

(5)上述事实说明,人类活动会引起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减少,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容易受到破坏。

答案

(1)细菌

(2)藻类、大米草食草虫、线虫、海螺沼蟹、蜘蛛(3)一龄幼虫(4)减少细菌→线虫→沼蟹(言之有理即给分)藻类→线虫→沼蟹(5)下降生态平衡(生态系统)

解析分析甲图可知,细菌既是分解者,又是线虫的食物;在乙图的能量金字塔中,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有藻类、大米草,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虫、线虫、海螺,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沼蟹和蜘蛛;观察丙图可知:

一龄幼虫时,曲线下降最快,单位时间内死亡率最高;根据甲图中的食物网可知,当杀灭食草虫时,蜘蛛首先受害,数量减少,同时大米草增多,大米草的遗体和落叶增加,细菌增多,通过细菌→线虫→沼蟹这条食物链,导致沼蟹数量增多,因含磷杀虫剂的使用,藻类大量繁殖,线虫增多,从而沼蟹数量增加;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如果人为的造成生物种类减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会下降,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变式训练

下列表格内数值表示某人工池塘生态系统一年内主要营养级的能量,下图方框内表示该池塘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分析回答:

生物

ai

bi

浮游植物(a1,b1)

9000

8100

浮游动物(a1,b2)

700

600

又翅目幼虫(a3,b3)

150

120

摇蚊(a4,b4)

1000

900

太阳鱼(a5,b5)

200

210

鲈鱼(a6,b6)

45

30

注:

ai表示一年内该营养级生物总能量;bi表示一年内该营养级生物摄取的能量;i表示生物类群。

 

(1)该池塘生态系统内食物链的条数为条,其中处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是。

(2)该生态系统内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是。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渠道是;图中显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出途径有条。

(4)如果能量传递效率=(第n营养级摄取的能量)/(第n-1营养级摄取的能量),则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是。

(5)一年内,“bi”的利用途径有:

(6)对人而言,如果从该池塘生态系统获取最大能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7)“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双翅目幼虫→太阳鱼”这条食物链的存在,对太阳鱼的影响是。

答案

(1)3太阳鱼和鲈鱼

(2)双翅目幼虫和太阳鱼(3)食物链和食物网4(4)18.52%(5)未被利用,呼吸消耗,传递给下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6)提示:

从减少食物链的条数和缩短食物链来减少能量损耗这两个角度考虑(7)一方面,这条食物链的存在使能量损耗增加,减少了太阳鱼的数量;另一方面,这条食物链的存在,增加了太阳鱼的生态稳定性

解析(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出途径有4条,包括鲈鱼和太阳鱼流向人类,还包括双翅目幼虫和摇蚊羽化后进入其他生态系统。

(4)第一营养级是浮游植物组成的,第二营养级是由浮游动物和摇蚊组成的,第二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为:

600+900=1500,1500/8100×100%≈18.52%。

1.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传递效率为10%的理解,正确的是()

A.某一营养级约有10%的个体被下一营养级吃掉

B.某一营养级约有10%的能量流到下一营养级

C.最顶部的消费者的能量约占生产者能量的10%

D.分解者能量约占生产者能量的10%

答案B

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其中代表人的字母是()

 

A.aB.bC.cD.d

答案B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人是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不会被其他生物捕食,而且食物来源有植物和动物,故b代表人。

3.运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规律分析下列四项中,能量不利于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的是()

A.在森林中,使能量多储存在木材里

B.在草原牧场,使能量多流向牛和羊

C.能量流经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人的食物)

D.在养鱼池,让有机肥料以腐屑形式被鱼类或饵料动物直接摄食

答案C

4.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于兔子,2/5来自于鼠,1/5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

20g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

 

A.600gB.900gC.1600gD.5600g

答案B

解析通过食物链(植物→兔→猫头鹰),猫头鹰增重20g×2/5=8g,最少需要消费植物的量为8g×5×5=200g;通过食物链(植物→鼠→猫头鹰),猫头鹰增重20g×2/5=8g,最少需要消费植物的量为8g×5×5=200g;通过食物链(植物→鼠→蛇→猫头鹰),猫头鹰增重20g×1/5=4g,最少需要消费植物的量为4g×5×5×5=500g。

所以合计需要消费植物200g+200g+500g=900g。

5.如图是某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该图中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箭头是()

 

A.①③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⑤

答案C

6.)假若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

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m4。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

C.若m1<5m2,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D.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个体所含的有机物质量小

答案D

解析本题以生态系统为核心命题点,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等知识点,综合考查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a是生产者,其固定的太阳能就是用于系统流动的能量;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m4

7.假设你流落在荒凉的孤岛上,只有少量玉米和鸡可以食用,那么使你自己活得最长的办法是

()

A.先吃鸡,然后吃玉米B.先吃玉米,然后吃鸡

C.用玉米喂鸡,然后吃鸡D.用玉米喂鸡,先吃鸡蛋,然后再吃鸡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在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流经食物链中每一环节时的传递效率仅为10%~20%。

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消耗的能量就越少。

8.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以象粪为食,设一头大象在某段时间内所同化的能量为107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蜣螂体内的约为()

A.几乎为0kJB.106kJC.2×106kJD.3×106kJ

答案A

解析粪便中的能量不是大象同化的能量。

9.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生态系统中所接收的全部太阳能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C.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D.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其传递效率是10%~20%

答案A

解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而不是所接收的全部太阳能。

10.有如图所示的一个食物网(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鸟属于第二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是昆虫,次级消费者是鸟

C.在鸟类的食物构成中,若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各占一半,则鸟类增加能量a时,生产者需提供的能量为50a

D.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m1,鸟获得的总能量为m2,则M>m1+m2

答案D

11.下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各营养级的示意图。

由于呼吸的消耗,上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只能部分地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以下对图中“呼吸”的理解正确的是()

 

A.指生物在呼吸等新陈代谢和各种活动中消耗的全部能量

B.指生物进行有氧呼吸时产生的全部能量

C.所有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分解者通过呼吸从生产者和消费者那里得到自身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答案A

解析“呼吸”不是仅指生物进行有氧呼吸时产生的全部能量;不是所有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图中“呼吸”指生物在呼吸等新陈代谢和各种活动中消耗的全部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细胞呼吸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2.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符号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位为kca1/(m3·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

②分解者可利用来自各营养级转移到A中的所有能量

③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

④当人们把生产者当作食物时,比起其他营养级,可获得更多的能量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利用的能量为

×100%≈1%,故①正确;转移到A中的所有能量中,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部分不能再被分解者利用,另外也可能有部分形成化石燃料等而未被分解者利用,故②错误;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少,故③也错误;当人们把生产者当作食物时,食物链缩短,能量散失减少,比其他途径获得更多的能量,故④正确。

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量沿食物链传递效率为5%~10%B.能量存在于有机物中沿食物链传递

C.能量流动的起点是草食动物的同化作用D.能量流动始终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

答案B

14.非洲某草原生态系统有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这个食物网包括条食物链。

(2)狮子在这个食物网中占据哪几个营养级,狮子和野狗的关系是。

(3)当这个草原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输入系统的能量输出系统的能量;生态系统输出的能量形式是。

(4)已知在人类干预作用前,这块草原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此时这块草原的生产者固定太阳能为300万千焦。

按10%能量流动效率,设一种生物被下一个营养级各种生物平均摄食,此时狮群获得的能量正好维持一个种群的生存。

这时狮群获得的能量是万千焦。

(5)后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鼠类大量繁殖,种群密度大增。

此时鼠类摄取的能量占本营养级的2/3。

计算人类干预后,狮群能够获得的能量为万千焦。

如果狮群维持原有的种群数量继续生存,狮子的捕食区域的面积应是原来的倍。

如果草原的面积有限,则预测狮子种群的密度会。

答案

(1)5

(2)三、四、五捕食和竞争

(3)等于或大于热能(4)1.11

(5)0.572下降

解析本题以食物网为载体,考查核心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相关问题。

(2)狮子以野狗为食,故二者存在捕食关系;二者都以斑马和羚羊为食,又存在竞争关系。

(3)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不能小于输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从草到狮共五条食物链,按“草→羚羊→狮”计算,300×1/3×10%×1/2×10%=0.5(万千焦);按“草→斑马→狮”计算,300×1/3×10%×1/2×10%=0.5(万千焦);按“草→羚羊→野狗→狮”计算,300×1/3×10%×1/2×10%×10%=0.05(万千焦);按“草→斑马→野狗→狮”计算,300×1/3×10%×1/2×10%×10%=0.05(万千焦);按“草→鼠→蛇→食蛇动物→狮”计算,300×1/3×10%×10%×10%×10%=0.01(万千焦);故狮群获得的能量是1.11万千焦。

(5)若鼠类摄取的能量占本营养级的2/3;按“草→羚羊→狮”计算,300×1/6×10%×1/2×10%=0.25(万千焦);按“草→斑马→狮”计算,300×1/6×10%×1/2×10%=0.25(万千焦);按“草→羚羊→野狗→狮”计算,300×1/6×10%×1/2×10%×10%=0.025(万千焦);按“草→斑马→野狗→狮”计算,300×1/6×10%×1/2×10%×10%=0.025(万千焦);按“草→鼠→蛇→食蛇动物→狮”计算,300×2/3×10%×10%×10%×10%=0.02(万千焦),故狮群获得的能量是0.57万千焦。

狮群为维持1.11万千焦的能量,捕食区域的面积应是原来的1.11/0.57≈2倍。

如果草原的面积有限,狮群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其种群的密度会下降。

15.下面是一水域生态系统在一年之内能量流动情况的资料(能量单位:

kJ·m-2·a-1)。

请分析回答:

 

(1)该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在之间,能量传递效率如此之低,是因为。

(2)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研究,其意义是。

答案

(1)5.5%~16.2%大部分能量都被该营养级生物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掉,另有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下图为某市一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设计原理是。

(2)该生态系统中农作物积累的有机物中能量的去向有。

(3)氮元素和碳元素都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呢?

(4)沼气池中存在的生物在其细胞中都存在的细胞器有。

(5)如果要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依据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原理,应科学增加农田中的。

(6)请你评价以上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优点:

(7)为保护该生态系统中农作物的丰收高产,管理人员连年使用同一种化学杀虫剂,结果导致害虫再度大爆发。

其主要原因是:

①;

②。

(8)为避免环境污染,实现生态农业的纯绿色,治理害虫的最佳方法是采用。

答案

(1)能量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