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到第七章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502131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6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到第七章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到第七章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到第七章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到第七章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到第七章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到第七章试题及答案.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到第七章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到第七章试题及答案.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到第七章试题及答案.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到第七章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表明:

(A)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上的东西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2.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B)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3.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

“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这段话表明意识具有:

(B)

A.客观性B.能动性C.对象性D.任意性

4.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A)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5.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6.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

(C)

A.决定性B.预见性C.能动性D.主动性

7.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

“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一评论蕴含的哲理是:

(B)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要把握事物的度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物看成一个整体

8.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

(A)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

这一情况说明:

(B)

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10.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

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小康的过程中:

(C)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活动D.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11.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

“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B)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12.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C)

A.变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13.“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B)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14.“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C)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B.对人是否有利

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15.列宁的物质定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划清界限的关键在于列宁的物质定义:

(D)

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B.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

C.把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作为物质本身D.正确的处理了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

16.恩格斯认为:

“时间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

这充分说明了:

(C)

A.主观的时空观念必然是空洞的抽象B.时空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C.时空只是物质存在的形式D.物质运动是时空的形式

17.揭示事物发展形式的规律是:

(B)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规律

18.在实践的基本形式中最终其决定作用的是:

(A)

A.生产实践B.科学实验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D.政治实践

19.关于人类意识的产生,正确的说法有:

(D)

A.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语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B.人类的意识完全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人类意识形成的初期不是社会的产物D.意识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20.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

A.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唯一的B.人脑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C.无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认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

D.否认意识的主观性将会导致唯心主义的错误

21.“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这种观点属于:

(A)

A.反映论B.不可知论C.先验论D.唯心论

22.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通过:

(C)

A.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客观实在性B.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

C.社会实践D.必要的物质手段和条件

23.一元论都承认的观点有:

(A)

A.世界有统一性B.思维可以认识存在C.世界是可知的D.世界时变化发展的

24.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C)

A.矛盾分析方法B.科学的实践观C.一切从实际出发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5.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指:

(B)

A.人们在逻辑思维中所产生的矛盾B.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C.事物之间的斗争性D.事物之间的同一性

26.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是:

(B)

A.阶级分析法B.矛盾分析法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唯物史观

27.在我们分析人时,既要看到其缺点,又要看到其优点,这一工作方法的理论依据是:

(D)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原理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28.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和活的灵魂是:

(B)

A.唯物辩证法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关系的原理

29.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现是:

(B)

A.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B.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30.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问题精髓的原理是:

(C)

A.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的原理D.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原理

(三)简答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意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第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列宁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揭示了物质范畴的深刻内涵,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类实践视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将其包含到对物质的理解中。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表现在: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3.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自然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的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4.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3)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实践改造的自然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人类改造自然的对象的活动,构成了物质生活本身。

*5.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新事物: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存在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因为:

(1)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他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是不可避免的了。

(2)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新事物比旧事物更优越。

(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尤其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表现的特别明显。

*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对立统一规律是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7.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的关系表现在那些方面?

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两个方面。

斗争性:

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的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同一性:

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主要表现在:

(1)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

(1)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

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2)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

对的。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

事物的发展。

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联结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也是指导实践活动的一处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8.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各表现在哪些方面?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即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矛盾的同一性在推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有:

(1)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2)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因素而各自得到发展;

(3)同一性规定者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推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有:

(1)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

(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转化的决定力量。

*9.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1)矛盾性质的特殊性。

(2)矛盾地位的特殊性。

(3)矛盾解决的形式的多样性。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即,对于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矛盾去分析它,对于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解决方法加以解决。

*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及其意义各是什么?

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统一。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意义: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它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1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各是什么?

量变:

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

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的结果。

(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4)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

一方面,要注重量变的积累,脚踏实地创造质变的条件,达成事物质的飞跃,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这样只能事与愿违。

另一方面,当事物质变的条件已趋成熟时,则应把握契机,乘势而为,勇于创新,促成事物的转化。

*12.什么是辩证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

是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

其特点是:

(1)它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2)它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其实质是:

扬弃。

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辩证的否定要求我们:

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必须同时看到它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1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1)必须首先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可以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并按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这就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14.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

(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3)意识具有能动的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5.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3)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四)论述题

1.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我国为什么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惩治腐败和打击各种领域中的犯罪现象?

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二者的关系是:

第一,必须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第二,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否则,就会影响次要矛盾的解决。

第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生产力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首先抓住和解决这一矛盾,即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大搞经济建设,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但同时,我国还存在着很多其他的矛盾如腐败现象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各种犯罪现象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只是这些矛盾相对于主要矛盾来说是处于次要地位,但我们决不能对这些矛盾掉以轻心,放任自流,而要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抓精神文明建设、惩治腐败和打击各种领域里的犯罪现象。

否则如果忽视这些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2.论述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意义。

(1)普遍联系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和现象。

具体表现在:

第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第二,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三,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2)普遍联系观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第一,联系观点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根据。

只有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同全球发展趋势联系起来制定发展战略,才能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从联系观点出发,必须树立全局观点,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发展;注意事物的系统性,注意系统与系统,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运用联系的观点,从中国经济建设的整体出发所做出的重大决策。

第三,在现代化建设中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联系起来,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此相联系的再分配领域也是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协调好各种所有制经济和各种分配方式的相互关系,对于深化改革、繁荣经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五)材料题

1.材料1概念以及理念,诚然和它们自身是同一的,但是它们之所以同一,是由于它们同时包含有差别在自身内。

在对立中,有差别之物并不是一般的它物,而是与之正相反的它物。

这就是说每一方只有在它与另一方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她自己的本质规定,此一方只有反映另一方,才能反映自己。

另一方也是如此。

所以,每一方都是它自己的对方。

摘自黑格尔《小逻辑》

材料2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

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

……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

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性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摘自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材料3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

摘自1974年《人民日报》

材料4在抗日统一战线中,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这一真理,已经逐渐为党内同志们所了解。

摘自《毛泽东选集》

请回答:

①试根据所学原理对材料1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②分析材料2,简述为什么“对立面的统一是相对的”,而“对立面的斗争性则是绝对的”?

③根据所学哲学与毛泽东思想的知识对材料3和4中的观点进行分析。

2.材料1赫拉克里特则进一步把“命运”称为“逻各斯”,他称命运本身就是那贯穿宇宙实体的“逻各斯”。

他认为“逻各斯”永恒存在着,万物都根据“逻各斯”而产生,它是任何事物都应该遵从的。

摘自《欧洲哲学简史》

材料2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的必然性”的奴隶。

一旦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志和我们的意识而独立起着作用的(马克思把这点重述了千百遍)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在人类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对自然界的统治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在人脑中客观地反映的结果,它证明这个反映(在实践向我们表明的范围内)是客观的、永恒的、绝对的真理。

摘自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材料3承认自然界的必然性,并从其中引出思维的必然性,这是唯物主义。

从思维中引出必然性、因果性、规律性等,这是唯心主义。

 摘自《列宁选集》第二卷167页

材料4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又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储存水分的中心。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答案:

1.①唯物辩证法认为茅盾是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构成了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材料1中的观点指出每一个概念自身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每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属于辩证法的观点。

②在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中,同一性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矛盾双方同一性的存在,需要在特定的统一体中才能存在;而矛盾的斗争性则可以打破旧条件的限制,创造出事物发展的新条件。

因而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③材料3的观点是一种斗争哲学的观点,它夸大了矛盾的斗争性,否认了矛盾的同一性,是片面的;材料4中的观点,看到了在统一战线这个矛盾统一体中,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矛盾双方既有同一性的一面,又有斗争性的一面,因而中国共产党为了维护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应该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也就是以斗争求团结。

2.①材料1中的“逻各斯”是物质运动的内在联系及规律,它是任何事物都应该遵守的事物内部固有的联系,唯物主义往往把规律理解为意识之外独立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的内在联系,人们的意识可以反映认识掌握规律并指导实践。

而唯心主义则从思维中引出规律,否认规律的客观性,把规律完全看成主观思辨的结果,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颠倒了规律和人的关系。

②分析材料4可以看出,人与自然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自然界的自然条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可以运用已经获得的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达到对自然界的改造。

但如果人们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而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包括自然资源和生产环境,那么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因而这种对自然界的胜利是一种暂时的胜利,最终将对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

因而,恩格斯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D)

A.反映论的观点B.客观实在性的观点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

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D)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D.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3.认识的主体是指(D)

A.一切有生命的人B.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C.一切有知识素养的人D.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4.认识的客体是指(B)

A.一切客观实在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