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机构内部审核记录表 检测部.docx
《检验检测机构内部审核记录表 检测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检测机构内部审核记录表 检测部.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检验检测机构内部审核记录表检测部
内部审核记录表
3/0JH/JL/19/01第1页共13页
受审核部门
审核日期
审核组长
审核员
对应《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条款
检查内容
现场检查记录
检查结果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缺此项
不适用
4.1组织(依法成立并能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
4.1.1检验检测机构或者其所在的组织,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请部门负责人回答如果出具错误检测报告,应承担怎样的责任:
如是否知晓承担①解释并召回报告责任②赔偿责任③违法时法律责任
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应经所在法人单位授权。
4.1.2检验检测机构应明确其组织及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
请部门负责人对管理体系中技术管理工作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应配备检验检测活动所需的人员、设施、设备、系统及支持服务
4.1.3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从事检验检测活动,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是否都遵循了左列要求。
4.1.4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维护其公正和诚信的程序。
机构是否对公正、诚信作出了具体规定,是如何做的。
检验检测机构应不受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影响,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客观、准确和可追溯。
本部门员工有否出现左列情况,请员工回答具体如何做才能保证左列情况实现。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识别出现公正性风险的长效机制。
如何识别出公正性风险,检验检测机构应能证明消除或减少该风险。
是否建立了相应的机制控制风险
若检验检测机构所在的单位还从事检验检测以外的活动,应识别并采取措施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
检查实验室有否其它活动(如计量校准)是否与检验检测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
检验检测机构不得使用同时在两个及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从业的人员。
检查部门员工是否在两个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从业的情况。
并签署个人承诺。
4.1.5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保护客户秘密和所有权的程序,该程序应包括保护电子存储和传输结果信息的要求。
询问员工是否知晓建立了左列程序。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对其在检验检测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保密措施。
对员工是否知晓应做到保守各种秘密询问,并详细记录。
4.2人员(具有与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
内部审核记录表
3/0JH/JL/19/01第2页共13页
受审核部门
审核日期
审核组长
审核员
对应《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条款
检查内容
现场检查记录
检查结果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缺此项
不适用
4.2.1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管理程序,对人员资格确认、任用、授权和能力保持等进行规范管理。
询问本部门人员是否正规录用,并经过内外的相应技能培训和体系、法律法规的宣贯培训。
检验检测机构应与其人员建立劳动、聘用或录用关系,明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和工作关系,使其满足岗位要求并具有所需的权力和资源,履行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职责。
请部门负责人回答本部门人员能否满足左列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中所有可能影响检验检测活动的人员,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人员,均应行为公正,受到监督,胜任工作,并按照管理体系要求履行职责。
检验检测机构是否能做到左侧要求
4.2.2检验检测机构的最高管理者应履行其对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对公正性做出承诺;负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确保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确保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管理体系要求融入检验检测的全过程;组织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确保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客户要求;提升客户满意度;运用过程方法建立管理体系和分析风险、机遇。
实验室的最高管理者是否做到左列要求,具体采取了什么措施?
4.2.3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负责人应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全面负责技术运作;质量负责人应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得到实施和保持;应指定关键管理人员的代理人。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
质量负责人是否履行职责,做到左列要求?
在上述人员不在期间代理人员是否起到作用?
4.2.4检验检测机构的授权签字人应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并经资质认定部门批准。
实验室的授权签字人是否符合左列要求?
非授权签字人不得签发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
实验室有否非授权签字人签发或代签(模仿签字)报告现象
4.2.5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抽样、操作设备、检验检测、签发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以及提出意见和解释的人员,依据相应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进行能力确认并持证上岗。
检测室与左列要求相关检测人员是否经过第三方培训,持证上岗?
对其能力是否确认?
应由熟悉检验检测目的、程序、方法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验检测人员包括实习员工进行监督。
检测室监督员是否符合左列要求?
监督次数是否满足体系运行要求?
4.2.6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培训程序,确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目标,明确培训需求和实施人员培训,并评价这些培训活动的有效性。
检测室是否每年制定行之有效的人员培训计划,并留有证据并评价这些活动的有效性。
内部审核记录表
3/0JH/JL/19/01第3页共13页
受审核部门
审核日期
审核组长
审核员
对应《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条款
检查内容
现场检查记录
检查结果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缺此项
不适用
培训计划应适应检验检测机构当前和预期的任务。
培训计划是否与实验室的实际和预期相适应。
)
4.2.7检验检测机构应保留技术人员的相关资格、能力确认、授权、教育、培训和监督的记录,记录包含能力要求的确定、人员选择、人员培训、人员监督、人员授权和人员能力监控。
查人员档案中这些相关资料。
信息是否齐全,并有复印件。
4.3场所环境(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工作环境满足检验检测要求。
)
4.3.1检验检测机构应具有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的场所,包括固定的、临时的、可移动的或多个地点的场所
检查检查部门的实际运作场所是否符合左侧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应将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所必需的场所、环境要求制定成文件。
是否制定了相应的文件。
4.3.2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其工作环境满足检验检测的要求。
检查部门的工作环境是否符合体系文件的规定,并留下实时记录。
检验检测机构在固定场所以外进行检验检测或抽样时,应提出相应的控制要求,以确保环境条件满足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技术规范的要求。
是否符合左侧条款要求
4.3.3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对环境条件有要求时或环境条件影响检验检测结果时,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
询问部门人员对本条款实施情况,查看相关记录
当环境条件不利于检验检测的开展时,应停止检验检测活动。
4.3.4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检验检测场所良好的内务管理程序,该程序应考虑安全和环境的因素。
检查实验室的相关内外情况是否达到管理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应将不相容活动的相邻区域进行有效隔离,应采取措施以防止干扰或者交叉污染,对影响检验检测质量的区域的使用和进入加以控制,并根据特定情况确定控制的范围。
是否满足左列要求
4.4设备设施(具备从事检验检测活动所必需的检验检测设备设施。
)
4.4.1检验检测机构应配备满足检验检测(包括抽样、物品制备、数据处理与分析)要求的设备和设施。
检查部门设备设施是否符合计量认证工作需要。
用于检验检测的设施,应有利于检验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所选用的设备能否满足检测工作需要?
设备包括检验检测活动所必需并影响结果的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参考数据、辅助设备或相应组合装置。
所选用的设备能否满足检测工作需要?
内部审核记录表
3/0JH/JL/19/01第4页共13页
受审核部门
审核日期
审核组长
审核员
对应《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条款
检查内容
现场检查记录
检查结果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缺此项
不适用
检验检测机构使用非实验室的设备时,应确保满足本准则要求。
询问是否有此情况发生?
检验检测机构租用仪器设备开展检验检测时,应确保:
a)租用仪器设备的管理应纳入本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体系;
b)本检验检测机构可全权支配使用,即:
租用的仪器设备由本检验检测机构的人员操作、维护、检定或校准,并对使用环境和贮存条件进行控制;
c)在租赁合同中明确规定租用设备的使用权;
d)同一台设备不允许在同一时期被不同检验检测机构共同租赁和资质认定。
是否满足左侧要求
4.4.2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检验检测设备和设施管理程序,以确保设备和设施的配置、维护和使用满足检验检测工作要求。
随机抽查设备是否满足要求,并规定配置、维护、使用和资料保存等方面的要求,查相关记录。
4.4.3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检验检测结果、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影响或计量溯源性有要求的设备,包括用于测量环境条件等辅助测量设备有计划地实施检定/校准。
部门设备是否齐全满足要求。
仪器的检定或校准是否有计划并实施。
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采用核查、检定或校准等方式,已确认其是否满足检验检测的要求。
所有需要检定、校准或有有效期的设备应使用标签、编码或以其他方式标识,以便使用人员易于识别检定、校准的状态或有效期。
基桩动测仪、百分表、压力表等是否取得检验检定证书,设备标识是否正确、有效。
针对校准结果产生的修正信息,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在其检测结果及相关记录加以利用并备份和更新。
当设备经校准产生修正因子时,是否及时通知检测人员并对有关数据做修正,并更新计算机软件。
检验检测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应得到保护,以避免出现致使检验检测结果失效的调整。
是否定期对软件进行了核查?
检验检测机构的参考标准应满足溯源要求。
请部门负责人回答本部门有哪些参考标准?
是否定期溯源?
无法溯源到国家或国际测量标准时,检验检测机构应保留检验检测结果相关性或准确性的证据。
请部门负责人回答本部门有否此类情况?
是否保存了相关证据?
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检定或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应建立和保持相关的程序。
对本部门的设备那些需要做期间核查,采用何种方式是否作了具体规定并有效实施?
查当年记录。
内部审核记录表
3/0JH/JL/19/01第5页共13页
受审核部门
审核日期
审核组长
审核员
对应《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条款
检查内容
现场检查记录
检查结果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缺此项
不适用
4.4.4检验检测机构应保存对检验检测具有影响的设备及其软件的记录。
是否对每台设备均建立了相应档案,保存相关记录?
用于检验检测并对结果有影响的设备及其软件,如可能,应加以唯一性标识。
设备及其软件是否均有唯一性标识?
检验检测设备应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并对其进行正常维护。
是否定期维护并留有记录?
若设备脱离了检验检测机构的直接控制,应确保该设备返回后,在使用前对其功能和检定、校准状态进行核查,并得到满意结果。
设备有否外借?
4.4.5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异常时,检验检测机构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停止使用、隔离货架贴停用标签、标记,直至修复并通过检定、校准或核查表明设备能正常工作为止。
有否此类情况发生、如何处理?
有无相应记录?
应核查这些缺陷或超出规定限度对以前检验检测结果的影响。
发现故障或缺陷时,是否有报告或检测结果在此前后发出,影响程度需要评估并留有证据。
4.4.6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标准物质管理程序。
部门负责人回答本部门对标准物质的管理是否有检查,并留有相应记录。
标准物质应尽可能溯源到SI单位或有证标准物质。
查相关证据或标准物质供应商的出证。
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程序对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
是否对标准物质做了期间核查?
并检查记录。
4.5管理体系
4.5.1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实施和保持预期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应将其政策、制度、计划、程序和指导书制订成文件,管理体系文件应传达至有关人员,并被其获取、理解、执行。
体系文件和准则要点是否进行过宣贯和培训,检查部门员工如何获取的这些文件或资料。
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文件至少应包括:
管理体系文件、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记录控制、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改进、纠正措施、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文件是否齐全
4.5.2检验检测机构应阐明质量方针,应制定质量目标,并在管理评审时予以评审。
是否做到?
4.5.3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控制其管理体系的内部和外部文件的程序,明确文件的批准、发布、标识、变更和废止,防止使用取消、作废的文件。
在文件控制程序中,左列各点是否明确规定并有效执行?
4.5.4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合同的程序。
在程序和具体合同中是否将双方的责、权、利明确规定?
内部审核记录表
3/0JH/JL/19/01第6页共13页
受审核部门
审核日期
审核组长
审核员
对应评审准则条款
检查内容
现场检查记录
检查结果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缺此项
不适用
对要求、标书、合同的偏离、变更应征得客户同意并通知相关人员。
有无发生偏离情况,如何处置并留下相关记录。
当客户要求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中包含对标准或规范的符合性声明(如合格或不合格)时,检验检测机构应有相应的判定规则。
若标准或规范不包含判定规则内容,检验检测机构选择的判定规则应与客户沟通并得到同意。
是否符合左侧要求
4.5.5检验检测机构需分包检验检测项目时,应分包给已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并有能力完成分包项目的检验检测机构,具体分包的检验检测项目和承担分包项目的检验检测机构应事先取得委托人的书面同意。
出具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时,应将分包项目予以区分。
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分包前,应建立和保持分包的管理程序,并在检验检测业务洽谈、合同评审和合同签署过程中予以实施。
检验检测机构不得将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文件禁止分包的项目实施分包。
是否存在分包?
4.5.6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选择和购买对检验检测质量有影响的服务和供应品的程序。
程序的建立和保持如何?
员工是否知晓?
明确服务、供应品、试剂、消耗材料的购买、验收、存储的要求,并保存对供应商的评价记录和合格供应商名单。
查看供应商评价记录、供应商名单。
4.5.7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服务客户的程序。
程序的建立和保持如何?
包括:
保持与客户沟通,对客户进行服务满意度调查、跟踪对客户需求的满足,以及允许客户或其代表合理进入为其检验检测的相关区域观察。
有否客户提出观察要求,如何做的?
4.5.8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处理投诉的程序。
员工如何明白什么是投诉的?
明确对投诉的接收、确认、调查和处理职责,跟踪和记录投诉,确保采取适宜的措施,并注重人员的回避。
左列各项是否由专人负责,并在程序中明确?
内部审核记录表
3/0JH/JL/19/01第7页共13页
受审核部门
审核日期
审核组长
审核员
对应评审准则条款
检查内容
现场检查记录
检查结果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缺此项
不适用
4.5.9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出现不符合工作的处理程序,当检验检测机构活动或结果不符合其自身程序或与客户达成一致的要求时,检验检测机构应实施该程序。
该程序应确保:
a)明确对不符合工作进行管理的责任和权力;b)针对风险等级采取措施;c)对不符合工作的严重性进行评价,包括对以前结果的影响分析;d)对不符合工作的可接受性做出决定;e)必要时,通知客户并取消工作;f)规定批准恢复工作的职责;g)记录所描述的不符合工作和措施。
检查该部门有否不符合出现,同时询问以往出现不符合是如何处置的?
4.5.10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在识别出不符合时,采取纠正措施的程序;当发现潜在不符合时,应采取预防措施。
检测部门的这一段时间采取了哪些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询问并查相关记录。
检验检测机构应通过实施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应用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管理评审、人员建议、风险评估、能力验证和客户反馈等信息来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检查部门如何通过左列手段来改进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运行的?
查相关记录和效果。
检验检测机构应考虑与检验检测活动有关的风险和机遇,以利于:
确保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把握实现目标的机遇;预防或减少检验检测活动中的不利影响和潜在的失败;实现管理体系改进。
检验检测机构应策划:
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如何在管理体系中整合并实施这些措施;如何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如何实现左侧所列条款
4.5.11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记录管理程序,确保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留和处置符合要求。
查看相关记录是否达到左列要求?
包括符合检测标准规范的具体要求。
询问如何保证记录真实、客观、及时、准确、完整?
4.5.12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程序,以便验证其运作是否符合管理体系和本准则的要求,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地实施和保持。
体系文件中的内部审核程序是否明确了左列要求?
内部审核通常每年一次,由质量负责人策划内审并制定审核方案。
时间能否保证?
质量负责人是否具体运作内部审核
内审员须经过培训,具备相应资格,若资源允许,内审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活动。
每年的内审员是否都有资格?
且没有审核自己部门和与之工作相关的活动。
内部审核记录表3/0JH/JL/19/01第8页共13页
受检部门
审核日期
审核组长
审核员
对应评审准则条款
检查内容
现场检查记录
检查结果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缺此项
不适用
见检验检测机构应
a)依据有关过程的重要性、对检验检测机构产生影响的变化和以往的审核结果,策划、制定、实施和保持审核方案,审核方案包括频次、方法、职责、策划要求和报告;
检查当年和去年的内审计划、内审实施计划和各部门的内审检查表。
b)规定每次审核的审核准则和范围;
计划是否体现?
实际审核是否覆盖?
c)选择审核员并实施审核;
是否做到?
d)确保将审核结果报告给相关管理者;
审核情况是如何让有关管理者知晓的?
e)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
部门发现的不符合是什么、何时纠正?
f)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实施审核方案以及做出审核结果的证据。
上述各项审核检查是否留有证据(痕迹)?
审核成果以何方式体现?
4.5.13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管理评审程序。
检查当年和去年的管理评审计划和实施计划和各部门的管理评审输入报告。
管理评审通常12个月一次,由最高管理者负责。
是否符合本条款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管理评审后得出的相应变更或改进措施予以实施,确保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管理评审的改进事项和改进措施是否得以实施?
查验证记录。
应保留管理评审的记录。
上述过程的痕迹或记录是否保存并完整?
管理评审输入应包括以下信息:
a)检验检测机构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
本部门是否按照左列要求编写管理评审输入报告,并在管理评审会议上宣读和发表意见;管理评审会议是否由最高管理者负责并督促改进措施的实施?
管理评审报告上是否涵盖了左列内容?
b)目标的可行性;
c)政策和程序的适用性;
d)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情况;
e)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
f)纠正措施;
g)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
h)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或检验检测机构活动范围的变化;
i)客户反馈;
j)投诉;;
k)实施改进的有效性;
l)资源配备的合理性;
m)风险识别的可控性;
n)结果质量的保障性;
o)其他相关因素,如监督活动和培训。
内部审核记录表
3/0JH/JL/19/01第9页共13页
受审核部门
审核日期
审核组长
审核员
对应评审准则条款
检查内容
现场检查记录
检查结果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缺此项
不适用
管理评审输出应包括以下内容:
a)管理体系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