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高考语文模拟解析版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届高三高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docx
《K12高考语文模拟解析版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届高三高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高考语文模拟解析版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届高三高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K12高考语文模拟解析版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届高三高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1号卷·A10联盟2019年高考最后一卷
语文试题
巢湖一中合肥八中淮南二中六安一中南陵中学舒城中学太湖中学
天长中学屯溪一中宣城中学滁州中学池州一中阜阳一中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文化运动揭开了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篇章,它所带来的“民主”和“科学”即“五四”精神,是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里程碑;中国的科学文化从科学知识层面上升到了精神层面,即把科学与民主当作一个整体。
新文化运动宣告科学文化是一种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旧文化。
此后,科学精神得到前所未有的弘扬,一批具有科学素养的知识分子一直致力于科学知识、方法与精神的传播,从而招致“科玄论战”,但最终“科学派”取得胜利,这表明科学文化在中国得到初步巩固。
“科玄论战”捍卫了新文化运动的启蒙逻辑,其意义不逊于“五四”运动。
经过“科玄论战”,中国的文化界认识到:
近代以来,科学文化是先进的,是世界文化大潮中的主流,具有“世界共性”;而中国文化已经沦为地方性的“本土知识”。
从实际效果来看,在新文化运动后,科学地位日趋上升,这在中国学术界表现得最为明显。
传统知识分子都自觉尝试用科学思维方法来研究中国现实问题,那种训诂考据、六经注我等旧式学问淡出学界视线;知识分子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学界学风蔚然一新。
“科玄论战”后,科学文化在中国影响涵盖中国整个思想界,造就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繁荣,特别是一大批青年学生参与进来,这对他们人生观的重塑有重大意义。
当然,由于“科玄论战”中“科学派”对传统文化的矫枉过正,也产生了一些理论误区,造成中国思想界的持续论战,余音至今不绝。
此后,科学研究被纳入了社会建制,即便在战局混乱的动荡年代也不例外。
中国有了一大批自己的科学家,他们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下抱着科学救国的愿望,从事科学研究事业。
科学文化也开始沿着一个有目的的轨迹向前发展,直接或间接地为社会发展提供续航动力。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迅速出台了中国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科学研究纳入国家发展轨道,踏上了建制化道路。
建国初的十多年,科学研究取得良好开局,科学文化渐成风尚。
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首先思想解放,中国特色的启蒙运动再度出场,科学与民主得以重新恢复。
“知识改变命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了那个时代最响亮的口号,这与文艺复兴时期喊出的“知识就是力量”互为镜像。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0世纪90年代“科教兴国”从国家战略上升为基本国策,科技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
与此同时,中国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中国人开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与文化产生自信。
中国文化经历了自大、危机、自卑、自觉和自信的曲折过程,让人清楚地看到,科学文化始终充当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增量,还源源不断地修正作为存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文化现代转型保驾护航,理应是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伍光良《建构以科学文化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文化运动带来的“五四”精神标志中国科学文化从科学知识层面提升到精神层面。
B.经过“科玄论战”,中国文化已经脱离世界文化大潮的主流,沦为“本土知识”。
C.在科学文化陶冶下,中国一大批科学家开始以科学救国之心从事科学研究事业。
D.新中国成立后,科学研究走上建制化道路;90年代“科教兴国”上升为基本国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站在历史的高度,揭示新文化运动以及“科玄论战”的重要意义。
B.第二段从思想认识和实际效果等维度入手,指出了“科玄论战”的巨大影响。
C.文章以反思“科玄论战”为前提分析了科学文化对重塑青年学生人生观的意义。
D.文章按照历史时代顺序,较为全面地论述了科学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新文化运动后,科学精神的弘扬,科学知识、方法、精神的传播,导致了“科玄论战”。
B.传统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后用科学思维方法研究中国现实问题,使科学地位日趋上升。
C.“知识改变命运”口号的提出,借鉴和继承了文艺复兴“知识就是力量”的精神。
D.科学文化不但始终充当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增量,而且作为存量修正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1.B2.C3.A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
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B项错误有二:
一是因果关系不正确,根据原文,是“科玄论战”让中国文化界认识到“中国文化已经脱离世界文化大潮的主流,沦为‘本土知识’”,并非“科玄论战”导致“中国文化已经脱离世界文化大潮的主流,沦为‘本土知识’”;二是时间关系不正确,“中国文化已经脱离世界文化大潮的主流,沦为‘本土知识’”并非在“科玄论战”之后。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以反思‘科玄论战’为前提”错误,第3段共2句,第1句论证“科玄论战”的正面意义,第2句反思“科学派”的负面影响,第2句并不是阐述第1句所需的前提条件。
故选C。
【3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B项因果关系不成立。
C项曲解文意,原文是“‘知识改变命运’……成了那个时代最响亮的口号,这与文艺复兴时期喊出的‘知识就是力量’互为镜像”。
D项偷换概念,“作为存量”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而非“科学文化”。
故选A。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
(1)无中生有。
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
(特别提醒:
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2)主次颠倒。
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
(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
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
(4)因果颠倒。
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需要认真甄别。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民网北京2月20日电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媒体融合蓝皮书:
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9)》。
蓝皮书认为,2017~2018年,堪称我国媒体融合由相“加”迈向相“融”的转折点,由单体融合、各自融合迈向区域融合、整体融合的关键点,由企业云建设迈向媒体云建设的新起点。
我国媒体融合已由形式融合、内容融合一跃而升级至以体制机制融合为主要特征的融合3.0时代。
蓝皮书指出,最近一年我国媒体融合呈现如下几个鲜明的新特征。
一是从被动融合到主动作为。
向移动端的转移甚至倾斜不是随波逐流,不是偶或为之,而是刻意推进,是奋发有为的具体表现。
二是从做新如新到做旧如新。
最初的媒体融合探索,主要是做新媒体,做增量。
在升级的过程中,从增量到存量,改革向深层次突破。
三是从点线带动到全面突破。
经过数年的努力,我国媒体融合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从点线突破到面的推进,对我国媒体行业整体而言既是一次剧烈的转型,也将是一次成功的跨越。
四是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
媒体一方面积极扩大影响力,借道各大商业平台进行信息分发;另一方面更为重视客户端、云平台和全媒体指挥调度中心建设并取得成效,进一步掌握了主动权,提升了传播力。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二:
2014年8月,媒体融合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此后,我国媒体融合持续推进,从推广“中心厨房”到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一体化”平台建设如火如荼,主流媒体的传播阵地不断拓展,传播效力明显提升。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主导下,“中心厨房”成为推进媒体融合的龙头工程。
以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新华社全媒体报道平台、央视融媒体编辑部等为代表,全国已有55家地市级以上媒体完成中心厨房建设。
在上层政策的引领下,随着融合水平的提升,媒体融合逐渐从中央向地方延伸。
目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能有力推进国家主流媒体体系的发展融合,打通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在用户的消费能力不断升级、使用习惯趋向移动化的背景下,多家媒体不约而同发力移动端,在可视化内容方面下功夫。
人民日报社在2018年两会期间推出的《两会夜归人》《晨美丽两会聊天指南》系列短视频引爆全网,成为现象级产品。
各大媒体以技术为驱动,将创意与价值相融,主动回应用户诉求,在形式内容和参与体验上下功夫,打造出了新生代的融媒体产品,激发了媒体融合的“化学反应”。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材料三:
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媒体融合进程加快,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其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特别是目前媒体融合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深度融通还面临着重重挑战。
近年来,“两微一端”已成为传统媒体标配。
2018年,开通微信公众号、建设自有客户端的党报超过七成,有68.7%的党报开通了官方微博账号。
不过,做好移动传播并非简单做一个或几个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等,而是要注意如何运用其背后连接着的采编资源,在实践中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增强用户黏性。
目前,媒体融合已挺进深水区,但仍然有媒体尚未充分理解“媒体融合”的本质内涵,在融合过程中仅做到了“物理相加”,创新思维受到限制,在资源配置以及运行模式上缺乏开拓性,融合同质化严重。
近年来,媒体融合在平台建设方面持续发力,通过自建平台、合作入驻等方式,主流媒体的传播阵地不断拓展。
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媒体存在一味追求融合形式、不顾实际盲目投建等问题。
媒体融合发展到现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不同传统媒体的融媒体业务已经从增量发展转变到存量改革。
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影响内容生产与传播、技术应用等诸多融合方面的重要因素。
打通媒体部门界限,构建适应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一体化发展和整体转型成为迫切需求。
目前,虽然有不少传媒集团为适应市场化进行体制改革,但也有一些媒体只在生产机制方面整改,尚未完全适应市场化竞争。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7~2018年是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史上一个转折点,是我国媒体进入融合3.0时代的开端。
B.现阶段,我国媒体融合从被动融合变成主动作为,从主要做新媒体、做增量升级为做存量。
C.自成为国家战略后,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迅猛,开始大规模建设“中心厨房”和“一体化”平台。
D.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对于推进国家主流媒体体系发展融合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果。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近一年我国媒体融合从点线带动到全面突破,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实现了媒体行业的成功跨越。
B.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我国推进媒体融合以“中心厨房”为龙头工程,逐渐从中央到地方延伸。
C.《晨美丽两会聊天指南》等系列短视频引爆全网,是人民日报社发力移动端,精心打造可视化内容的结果。
D.当前我国媒体融合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成果与问题并存,特别是在深度融通方面还面临着重重挑战。
6.根据材料三,谈谈如何更好地推动我国媒体融合发展。
【答案】4.C5.A
6.①恰当运用采编资源,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增强用户黏性。
②强化创新思维,开拓资源配置及运行模式,避免融合同质化和盲目投建。
③进行体制改革,构建适应融合发展的新体制机制,推进一体化发展和整体转型。
【解析】
【4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设置,从内容、观点等角度来分析。
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材料进行比较,找到两者表达的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
对于有多个信息源的选项,要辨别选项是否全部概括了所有信息。
C项,“开始大规模建设‘中心厨房’和‘一体化’平台”的理解错误有二:
一是“推广”“中心厨房”而不是“开始大规模建设”;二是“中心厨房”就是一种“一体化”平台,两者不能并列。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A项,“实现了媒体行业的成功跨越”不正确。
原文为“对我国媒体行业整体而言……将是一次成功的跨越”。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这类题答题时有两个方向,分别为向内挖掘和向外扩展,向内挖掘解释用文章中的内容答题,向外扩展要结合现实,如没有明确的要求不做向外扩展式答题。
向内挖掘又有两种:
第一就某一点作深入的探究,另一种方式多个角度列举,适用于文中叙述的较宽泛,但每点都不深入。
根据材料三,我们知道,做好移动传播并非简单做一个或几个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等,而是要注意如何运用其背后连接着的采编资源,在实践中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增强用户黏性。
强化创新思维,在资源配置以及运行模式上要增强开拓性,避免融合同质化。
打通媒体部门界限,构建适应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一体化发展和整体转型,适应市场化竞争。
【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答题要点:
首先大致介绍将要探究的问题存有哪些“疑”哪些“难”,其次用简洁的语言表明对该问题进行探究的意义,再次提出自己对该问题的大致看法或观点并以简练的语言说明自己探究的路径和凭据,最后在展示探究过程时努力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存并尽可能地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地与现在探究的问题建立联系,然后按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的顺序逐条展示对探究对象进行认识的过程,从而证明自己探究的看法或观点,最后用一个:
简练的结束语再一次申明自己的见解或认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知道你是谁
季明
欢送宴会,简单而又节俭,这是他的一贯作风。
毕竟同事几年,有感情,在大家盛情邀请下,他匆匆喝了两杯酒,就退了场。
今天是周末,他还有事要办。
夜色中,他像往常一样,戴上太阳帽和墨镜,悄悄骑上自行车,去看望老人。
这种装扮,别人很难认出他,几年来,每个周末的晚上,他都要去老人那里坐一坐,这,成了他的习惯。
老人,是个七十多岁、双目失明的孤寡老人,他的帮扶对象。
他到A城任职不久,在扶贫帮困“结对子”时认识的,当然,他用的身份,是某单位的一名普通党员。
更巧合的,老人与他的母亲竟然是同年同月生,只是日期不同;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但对母亲的记忆和眷恋,却深深地埋藏在心里,于是,半年之后,他不由自主地将老人,认作了干娘。
只要看到老人,他就恍惚觉得自己的母亲,依然在世。
事实上,他内心深处也确实把老人,当作亲娘来对待。
老人的家,在城郊,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
拐进一条小巷,借着路灯光,他远远发现,老人正站在门前。
老人知道,每个周末的晚上,他必来,站在门前等候,这,也成了老人的习惯。
每当这时,他都会莫名感到温馨,依稀记得小时候,自己放学回家,远远看见母亲,就是这样期待地站在门前,张望和等候着他。
听见熟悉的自行车声,老人问:
“是二牛吗?
”二牛,是他的小名。
他赶紧跳下车,说:
“干娘,是我!
”
扎好自行车,他搀扶着老人进去,便开始收拾零乱的屋子。
老人坐在那里,一双盲眼,一直盯着他响动的方向。
半晌,收拾完毕,他泡好一杯茶,恭敬地送到老人手中,然后,在老人对面坐下来。
老人问:
“听说华树调走了?
”
华树,是A城的执政者,一把手。
每次见面,华树,是两人必谈的话题,老人街坊四邻多,没事闲聊时,她把听到的有关华树的议论,大到对A城的发展和建设措施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小到哪条街哪条巷路灯不亮、下水道堵塞……都告诉他。
很快,这些问题都会得到圆满的解决。
他淡然一笑,说:
“是啊,听说高升了,到市里当副市长去啦!
”
老人叹了口气,说:
“华树,是个好官,A城的福分哩,老百姓可舍不得他走!
”然后又说:
“不过,这样的人应该升官,官当大了,会有更多的百姓受益!
”
他笑了笑,没吭声,从兜里掏出一千元钱,轻轻放在小桌上,说:
“干娘,这是您老人家这个月的零花钱。
”
每个月,他都会从工资里拿出一些钱,接济老人。
老人连连摆手,说:
“我有养老金,咋能老花你的钱呢!
”
今晚是来告别的,他犹豫了一下,才说:
“干娘,我也要调走了。
”怕老人伤心,赶紧又说:
“我一定会抽时间来看望您的。
”
但他却发现老人非常平静,一双失明的双眼,慈祥地盯着他,说:
“我知道。
”
老人站起来,在枕头下摸摸索索,拿出一双千层底布鞋,递给他,说:
“知道你也要调走,就给你赶做了双布鞋,别总穿皮鞋,这布鞋啊,它养脚。
”
他接过千层底布鞋,翻来覆去地看,白底、黑帮儿、针脚密实,真难想象,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是如何把一双布鞋做得这么完美,心里不由得异常感动。
老人说:
“快穿上试试。
”
他脱掉皮鞋,穿上布鞋,走了几步,柔软、舒适,非常合脚。
还是小时候,他穿过母亲做的布鞋,时隔几十年,又重新穿上纯手工的布鞋,心里别提有多温暖了。
老人说:
“二牛,今天,你就穿着这布鞋走吧。
”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
走出很远,回头,发现老人依然站在门前送他,刚要说话,老人却冲他说:
“孩子,刚下罢雨,布鞋不防水,别湿了脚啊!
”
他大声说:
“放心吧干娘,我择干路走,不会湿脚的!
”
虽然路灯很亮,但道上有些地方积水,他悄悄停下来,换上皮鞋,再小心翼翼地把布鞋揣进怀里,他想,这一辈子,也不会、更不能让这双布鞋被水打湿。
这时,老人忽然喊了一声:
“我知道你是谁!
”
他猛地愣住了。
老人说:
“你呀,就是华树!
”
(选自《金山》2019年第1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早早去世母亲的记忆和眷恋,再加上这位孤寡老人与母亲同年同月生,令他对老人的关心更深一层,甚至在内心深处把老人当作亲娘来对待。
B.老人与他见面时必谈华树,并且把有关华树的议论以及群众反映的问题都告诉他,因为老人知道他就是A城一把手华树,能圆满解决这些问题。
C.知道他要调走,老人送他一双亲手赶做的千层底布鞋并嘱咐他“别湿了脚啊”,这句话语带双关,是在含蓄地告诫他为官要廉洁自律,洁身自好。
D.小说构思精巧缜密,细微之处也有匠心,如“这,成了他的习惯”和“这,也成了老人的习惯”相互照应,折射出他与老人情感相连,息息相通。
8.小说中的“他”有哪些突出的性格特点?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小说结尾写老人知道“他”就是华树,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答案】7.B8.①作风简朴,行事低调:
欢送宴会简单而节俭,几年来都是隐瞒身份骑自行车去看望老人。
②关心百姓,为民谋利:
数年如一日帮扶、接济孤寡老人,甚至把老人当作亲娘来对待,对百姓提出的问题圆满解决,深受百姓赞誉。
③头脑清醒,严格自律:
自觉选择“干路走”,决心“一辈子,也不会、更不能让这双布鞋被水打湿”。
9.①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使小说情节再起波澜,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②照应前文相关描述,解释前文设置的悬念,使小说结构更加严谨。
③巧妙解释他的身份,突出他亲民、低调的形象,也有助于引导读者思考如何为官的主题。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
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B项,“因为老人知道他……能圆满解决这些问题”不正确。
老人这样做是为了让他了解民情民意,更好地开展工作,为民服务。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①欢送宴会简单而节俭,几年来都是隐瞒身份骑自行车去看望老人。
如:
“夜色中,他像往常一样,戴上太阳帽和墨镜,悄悄骑上自行车,去看望老人。
”可见其作风简朴,行事低调。
②数年如一日帮扶、接济孤寡老人,甚至把老人当作亲娘来对待,对百姓提出的问题圆满解决,深受百姓赞誉。
如:
“半年之后,他不由自主地将老人,认作了干娘。
”“每个月,他都会从工资里拿出一些钱,接济老人。
”可见其关心百姓,为民谋利。
③自觉选择“干路走”,决心“一辈子,也不会、更不能让这双布鞋被水打湿”。
可见其头脑清醒,严格自律。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结尾语段作用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对文章的内容和思路有准确的把握,从内容、结构等几个方面分析其作用。
结尾段落的作用:
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或与标题呼应;结尾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结尾一段只有一句话:
老人说:
“你呀,就是华树!
”从情节发展与读者关系方面分析,这样的结尾,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使小说情节再起波澜,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从文章结构方面分析,结尾照应前文相关描述,解释前文设置的悬念,使小说结构更加严谨。
在突出深化主题方面,这样的结尾,巧妙解释他的身份,突出他亲民、低调的形象,也有助于引导读者思考如何为官的主题。
【点睛】分析人物形象的五种角度:
①从所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职业、技能、经历、教养、气质,品质等方面。
②从塑造人物形象都的方法即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
③从情节的发展入手透视人物思想性格。
④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的命运及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⑤从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昱,字元晷。
起家广平王怀左常侍。
怀好武事数出游猎昱每规谏正始中以广平王国臣多有纵恣公行属请于是诏御史中尉崔亮穷治之唯昱以忠谏得免后除太学博士。
初,尚书令王肃除扬州刺史,出顿于洛阳东亭,朝贵毕集,诏令诸王送别,昱伯父播同在饯席。
酒酣之后,广阳王嘉、北海王详等与播论议竞理,播不为之屈。
北海顾谓昱曰:
“尊伯性刚,不伏理,大不如尊使君也。
”昱前对曰:
“昱父道隆则从其隆,道洿则从其洿;伯父刚则不吐,柔亦不茹。
”一坐叹其能言。
延昌三年,以本官带詹事丞。
于时,肃宗在怀抱之中,至于出入,左右乳母而已,不令宫僚闻知。
昱谏曰:
“陛下不以臣等凡浅,备位宫臣,太子动止,宜令翼从。
然自此以来,轻尔出入,非所谓示民轨仪,著君臣之义。
陛下若召太子,必降手敕,令臣下咸知,为后世法。
”诏从其言。
久之,转太尉掾,兼中书舍人。
灵太后尝从容谓昱曰:
“今帝年幼,朕亲万机,然自薄德化,不能感亲姻,在外不称人心,卿有所闻,慎勿讳隐。
”昱于是奏扬州刺史李崇五车载货,恒州刺史杨钧造银食器十具,并饷领军元乂。
灵太后召乂夫妻,泣而责之。
乂深恨之。
后贼围豳州,诏昱兼侍中,持节催西北道大都督、北海王颢。
豳州围解。
雍州贼姜神达知州内空虚,谋欲攻掩,刺史元修义惧而请援,一日一夜,书移九通。
都督李叔仁迟疑不赴。
昱曰:
“长安,关中基本。
今大军顿在泾豳,与贼相对,若使长安不守,大军自然瓦散,此军虽往,有何益也!
”遂与叔仁等俱进,于陈斩神达及诸贼四百许人,余悉奔散。
太山太守羊侃据郡南叛。
侃兄深,时为徐州行台,府州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