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栋膜温室标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487059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55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栋膜温室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连栋膜温室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连栋膜温室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连栋膜温室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连栋膜温室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连栋膜温室标准.docx

《连栋膜温室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栋膜温室标准.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连栋膜温室标准.docx

连栋膜温室标准

QB

重庆市农业工程企业标准

Q/CQKR010—2010

 

连栋膜温室

 

2010-01-22发布2010-10-01实施

重庆凯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Q/CQKR010—2010

 

前言

本标准是重庆地区首次制定的温室系列标准之一。

该系列标准包括:

1.单栋膜温室

2.连栋膜温室

3.PC板温室

4.玻璃温室

上述标准均为企业标准。

本标准为新制定的企业标准。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重庆凯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重庆优耐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北京大鸿温室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高立洪、李萍、陈正明、韦锭、王玉海。

本标准于2010年01月首次发布。

 

重庆市农业工程企业标准

Q/CQKR010—2010

连栋膜温室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连栋膜温室骨架结构、覆盖材料和基础等的技术条件,确立了连栋膜温室主要构件的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生产的金属结构连栋膜温室(以下简称连栋膜温室)。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GB/T50085-2007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700-1988碳素结构钢

GB/T845-1985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钊-

GB/T2410-1980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GB/T2517-1981一般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GB/T3091-1993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竹

GB/T3880-1997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

GB/T5237-1993铝合金建筑型材

GB/T5285-1985六角头自攻螺钊-

GB/T6388-1986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6723-1986通用冷弯开日型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6725-1992冷弯型钢技术条件

GB/T6728-1986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9969.1-199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1981-1989建筑用轻钢龙骨

GB/T12615-1990封闭型扁圆头抽芯铆钉

GB/T13306-1991标牌

GB/T13793-1992直缝电焊钢竹

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JB/T10288一2001连栋温室结构

JB/T10294一2001湿帘降温装置

NY/T1364—2007温室齿条开窗机

NY/T1365-2007温室齿条拉幕机

JB/T10296-2001温室电气布线设计规范

GB/T19791-2005温室防虫网设计安装规范

JB/T10297-2001温室加热系统设计规范

JB/T10306一2001温室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GB/T18621-2002温室通风降温设计规范

NY/T1451一2007温室通风设计规范

NY/T1363-2007温室用铝箔遮阳保温幕

3型号和规格

3.1型号

LW—□□□□□□

天沟高度,m

跨度,m

控制类型:

Z—智能化,B—半自动,S—手动

覆盖层数

屋面外形特征代号:

G—圆拱形屋面,R—双坡单屋面(人字形),J—锯齿形单屋面,RR—双坡多屋面,JJ—锯齿形多屋面

覆盖材料代号:

S—塑料薄膜

连栋膜温室代号:

“连”“温”汉字拼音的首字母

 

3.2规格

3.2.1温室跨度

指温室一个屋面下,沿垂直于屋脊方向的宽度。

对于连栋温室即为相邻天沟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温室的跨距按以下数值选择:

6,8,9.6,12,15m

3.2.2温室开间

指天沟下相邻两立柱之间的距离。

温室开间按以下数值选择:

4,5m,特殊用途温室不受此限。

3.2.3脊高

温室屋脊高度一般控制在3.3-6.Om范围内,特殊用途温室不受此限制。

3.2.4坡度

双坡屋面的坡度,以坡面与地平面的夹角表示。

南方不积雪地区,为节省屋面材料,降低温室成本,建议选取20°,其他地区选取25°。

3.2.5连跨数和开间数

温室的连跨数和开间数主要根据现场土地的宽度和长度来确定。

3.2.6下弦高度

指温室屋面主构架下沿离地面的高度,通常与横梁和天沟离地面的高度近似相等。

温室的下弦高度:

当跨度为6m时,应不小于1.8m;跨度为7-8m时,应不小于2.4m;跨度为9-10m时,应不小于3.0m;跨度为12-15m时,应不小于3.6m。

4骨架

连栋温室的骨架是由轻型材料(目前主要以轻钢管材为主)制成的各种构件连接成多个单元组合在一起的几何不变体。

它支撑温室覆盖材料、运转设施和一切安装在它上面的附属设备,是承受温室自重和其他荷载的载体。

4.1温室设计荷载

温室结构承受的荷载包括永久荷载(恒荷载)、可变荷载(屋面均布活荷载、施工检修集中荷载、风荷载及雪荷载)和偶然荷载。

温室结钩的设计荷载,应满足GB50009-2001的有关规定。

温室结构和构件在承受最不利的可能的设计荷载组合时,构件中产生的应力不得超过所用材料的许用应力,不发生倒塌、倾翻和掀顶等恶性事故。

因为多数温室的结构重量较小,要特别注意防止由于风而产生的上拔力,温室的基础应牢固,必要时可加设拉线。

在降雪区域,相邻温室之间,至少要留有3.0m的距离,防止滑落的雪堆积过高,损坏侧墙覆盖材料。

4.2温室建设要求

4.2.1温室朝向

温室的朝向,指的是温室屋脊的走向,也就是天沟的走向。

温室的朝向应结合当地纬度及主风向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我国大部分纬度范围内,温室的朝向宜取南北走向,使温室内各部位的采光比较均匀。

若限于条件,必须取东西走向,因为天沟和骨架构件的遮荫作用,常使某些局部位置长时间处在阴影下,得不得充足的光照,从而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应妥善布置室内走廊和栽培床,或适当采取局部人工补光措施,使作物栽培区得到足够的光照。

4.2.2温室座落环境

温室座落处要与其南侧(向阳方)的建筑物、树木之间留出足够的距离,以保证温室的采光。

东西两侧也要注意障碍物的遮光,要求可比南侧放宽。

温室北面要便于通风、安装和维修。

4.2.3温室规模

温室的平面尺寸除根据地理环境、生产规模、技术和管理要求,以及能源、资金条件决定之外,就温室本身而言,考虑温室的通风换气、散热降温、物流运输等条件,建议每座温室的建筑面积,华南不大于5000m2,其它地区不大于10000m2。

对于安装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的温室,为减少温室内的温差,长度或宽度应不大于40-60m。

否则,温室内必须采取强制空气循环措施。

对于更大的温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保证温室的加热、通风降温和物流运输等方面的性能。

4.3骨架结构型式

4.3.1圆拱屋面【图la】

这种造型的温室是最常见的类型,其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常用于以单层或双层塑料薄膜为屋面透光覆盖材料的温室,也可用于单层塑料波纹板材为屋面透光覆盖材料的温室。

4.3.4锯齿形单屋面【1b)】

这种造型的温室每跨具有一个部分圆拱形屋面和一个垂直通风窗共同组成屋顶。

两屋顶之间用天沟连接以便排泄屋面雨水。

这种结构的垂直通风窗,可采取卷膜式、充气式、翻转式和推拉式等多种方式,与侧墙通风窗有较大高差,有利于自然通风。

设计时要注意使垂直通风窗避开冬季寒风的迎风面,也要使之位于当地高温季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以便利用自然风力产生负压通风。

同时天沟应具有足够的泄水能力,防止泄水不及时,溢出到温室内。

4.3.5锯齿形多屋面【图1c)】

这种造型是齿形单屋面的改进型。

其目的是增加屋面坡度,改善雪的滑落效果,并增大垂直通风窗的面积,以利于自然通风。

同时也使温室建筑物的高度限制在适当范围之内。

它比较适合于垮度较大的,薄膜覆盖的自然通风温室。

图1连栋膜温室建筑造型

4.4遮阳网架结构型式

遮阳网架是连栋温室骨架组成的一部分,它支撑遮阳网及其收张机构。

遮阳网架分外遮阳网架和内遮阳网架。

4.4.1外遮阳网架

外遮阳网支架安装在立柱部位的天沟上方或坡形屋面的顶端,两侧边支架可以安装在边柱部位的天沟上方,也可以另行设立支柱。

外遮阳托网线应高于屋面最高点300-5O0mm。

收张机构应运转灵活,传动平衡、可靠。

支架结构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划破遮阳网。

外遮阳网的收张传动机构可以安装在侧边支架或支柱上。

连栋温室采用外遮阳结构的降温效果较好。

4.4.2内遮阳网架

内遮阳托网线可以直接固定在立柱、边柱或下弦杆上。

这种结构节省材料,便于施工。

4.4.3钢架式遮阳网架

对于外遮阳和内遮阳两种形式,均可设计成钢架式刚体支架,这种结构与温室骨架的主体部分相似,基本上也是一个固定不变体。

遮阳网的收张机构可采用刚性推拉式平移机构(由电动机驱动传动轴,传动轴上的齿轮带动齿条平移)。

这种机构平稳、可靠,但原材料消耗多,加工与安装要求高。

4.5骨架结构及材料

4.5.1骨架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

连栋温室骨架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有立柱、边柱、抗风柱、天沟、纵梁、横梁、拱杆和下弦杆等。

骨架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必须进行受力计算,以保证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4.5.2骨架结构主要构件材料

连栋温室骨架主要受力构件均采用碳素结构钢Q235,化学成分应符合GB/T700。

圆管可用自缝电焊钢管,外径不得小于22mm,壁厚不得小于1.2mm,力学性能和规格应符合GB/T13793。

也可使用符合GB/T3091的低压流体输送焊接钢管,公称口径应在25mm以上。

除圆管以外,连栋温室骨架主要受力构件也可采用方管、矩形管、冷弯等边槽钢、冷弯内卷边槽钢和冷弯外卷边槽钢等异形断面钢材。

所用型钢及材料应符合GB/T6723,GB/T6728,GB/T6725,GB/T2517和GB/T11981的有关规定。

所有钢管或型钢构件出厂前均应进行热镀锌或喷塑处理。

镀锌前后,构件上不得有裂缝、夹层、烧伤及其他影响强度的缺陷。

镀锌后的增重应达到6%-13%,镀层厚度一般不小于0.01mm。

外壁表面不得漏镀。

外表面应光洁,每米长度内只允许出现一处长度不超过100mm非包容面局部粗糙表面,最大突起高度不得大于2mm,并不得影响安装。

管壁厚度大于2mm时,允许用外壁表面涂防锈漆的处理方法代替热镀锌,但涂漆前必须认真除锈,每次涂漆不得少于两遍,并应有完整的涂漆层,不得漏涂。

温室投入使用后,每隔3-5年要重涂一次防锈漆。

为了减轻结构重量,铝和铝合金型材也常用于温室建设。

所用铝及铝合金型材应符合GB/T3880和GB/T5237的有关规定。

外遮阳的托网线和压网线,建议使用不锈钢线或高强度聚酯线。

外遮阳网骨架的连接螺栓采用不锈钢螺栓。

4.5.3骨架结构的连接件

连栋温室骨架的连接结构件应采用专用扣件、专用螺栓和标准螺栓。

所有连接件的设计和选用必须满足使用强度要求。

表面应进行热镀锌处理,镀锌层厚度不得小于O.Olmm。

连接件多用碳素钢制造,其冲切边不应有明显的毛刺,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压伤和划痕。

板件与骨架构件的连接,允许使用符合GB/T845的十字槽盘头自螺钉、符合GB/T5285的六角头自攻螺钉。

自攻螺钉的直径和间距要满足连接强度要求。

也可以使用符合GB/T12615的封闭型扁圆头抽芯铆钉,用拉铆枪连接。

铆钉的规格和间距应与被连接件匹配,满足连接强度要求。

4.5.4门

专门用于操作人员进出的门,高度不低于1.8m,宽度不小于1.2m。

设备进出门的高度一般不低于2.2m,宽度应比所通过的最大设备的宽度大0.4m以上。

4.5.5骨架结构的安装要求

在每个结构平面(例如侧墙、端墙、每排立柱和屋面等)内,为防止平行四边形变形,必须加装适当的斜支撑或拉索。

天沟用镀锌钢板压制成型,接头部位的接缝和铆钉孔和螺钉孔均需涂密封胶,不得有滴漏现象。

天沟槽可通过托梁固定于立柱上。

对于有柁梁的天沟槽,槽板厚度不得小于0.7mm。

如果不用棺梁,可将天沟直接支承在立柱间,槽板厚度不得小于1.5mm。

天沟的断面大小和安装坡度应根据当地降暴雨的强度和天沟的长度具体确定。

连栋温室骨架安装后,整体结构应紧凑、整齐。

各立柱在纵横两个方向的垂直度误差不大于30mm,横梁的直线度误差不大于5Omm,垂直吊杆相对位置度误差不大于5Omm。

4.5.6骨架寿命

连栋温室骨架主要构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从交付使用之日起,至少要保证使用15年。

5透光覆盖物

5.1塑料薄膜

用于连栋温室的透光覆盖塑料薄膜材料主要有PE(聚乙烯)、PVC(聚氯乙烯),EVA(乙酸-醋酸乙烯共聚物)和PEP(PE+EVA+PE二层共挤)薄膜,厚度为0.08-0.2mm。

新膜透光率(可见光)应达到90%以上。

对于培育特殊作物(例如食用菌)的温室,可降低透光率要求。

连栋温室用塑料薄膜的使用寿命必须达到3年。

薄膜纵向和横向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20Mpa,纵向撕裂强度不低于5

,横向撕裂强度不低于8

,纵向和横向伸长率应达到5倍以上。

在寒冷地区,为了提高温室的保温性能,可使用双层薄膜覆盖,层间充气,形成空气隔热层。

空气层的平均厚度应达到100mm左右。

单层薄膜和双层薄膜的内层膜应采用无滴膜。

带有表面活化剂的膜面应朝内,以减少水蒸气在内表面凝结成水珠。

因为水滴会影响膜的透光,并对作物造成危害。

也可使用多层构架支撑多层薄膜覆盖,以获得较为满意的保温效果。

5.2覆盖材料安装

塑料薄膜须纵横方向张紧拉平后固定于卡槽内。

在设计风荷载作用下,薄膜不得从卡槽的任何位置脱出。

覆盖薄膜上不得有任何裂缝、划痕和孔洞。

万一由于施工不慎出现长度5cm以下的裂缝和划痕,或lcm2以下的孔洞,每300m2表面积不得多于1处,而且一定要用粘补胶带修补好。

不得有任何漏风漏雨的缝隙存在。

5.3采用卷膜通风窗时,卷膜位于固定膜的外侧,两端各与固定膜有不小于0.3m的重叠,两端必须设限位和压膜机构,使卷膜轴与温室的固定部分要贴紧,防止煽动。

 

6湿帘降温系统

6.1规格型号

6.1.1湿帘外形尺寸

a)湿帘外形尺寸表示原则:

以气流通过方向为厚度,以气流通过方向的垂直截面竖直安装时的垂直长度为高度,水平长度为宽度。

b)型号规格表示形式如下:

c)湿帘厚度系列:

以mm为单位,厚度系列参数为80,100,120,150,200。

d)湿帘高度系列:

以mm为单位,高度系列参数为500,700,900,1100,1400,1700,1900,2100。

e)湿帘宽度系列:

以mm为单位,宽度系列参数为300,600,1000,1500,2000。

6.1.2湿帘箱体尺寸规格

a)湿帘箱体尺寸表示原则:

以气流通过方向为厚度,以气流通过方向的垂直截面竖直安装时的垂直长度为高度,水平长度为宽度。

b)型号规格表示形式如下:

c)湿帘箱体厚度系列:

以mm为单位,厚度系列参数为80,100,120,150,200。

d)湿帘箱体高度系列:

以mm为单位,高度系列参数为600,800,1000,1200,1500,1800,2000,

2200。

e)湿帘箱体宽度系列:

以mm为单位,宽度系列参数为1000,1200,1500,2000。

6.2技术要求

6.2.1基本要求

6.2.1.1湿帘降温装置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6.2.1.2湿帘外形尺寸和湿帘箱体尺寸规格应符合4.1和4.2的规定。

6.2.1.3湿帘降温装置所用的板材、管材和管件等材料及水泵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6.2.1.4应在湿帘降温装置使用说明书中给出湿帘材料的蒸发冷却换热效率–风速特性曲线和过流阻力损失–风速的特性曲线。

6.2.2外观要求

6.2.2.1湿帘箱体表面不允许有明显的碰撞损坏。

6.2.2.2湿帘材料的叠层及波型应均匀。

6.2.2.3湿帘表面不允许有明显的粘胶聚集。

6.2.2.4不允许出现明显的湿帘材料局部缺损,如撕裂、脱胶和凹陷等。

6.2.2.5湿帘与箱体框架压接紧密,不留缝隙。

6.2.3尺寸要求

湿帘箱体宽、高、厚尺寸的公差等级不得低于GB/T1804中的c级的规定。

6.2.4性能要求

6.2.4.1设计过帘风速下蒸发冷却换热效率和过流阻力损失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设计过帘风速下湿帘降温装置蒸发冷却换热效率和过流阻力

6.2.4.2一般使用性能

6.2.4.2.1湿帘在完全浸湿后不允许有材料塌陷、出现孔洞等缺陷。

6.2.4.2.2湿帘箱体安装使用中,在湿帘上不允许出现未被水流过的干带,不允许在湿帘内外表面有集中水流。

6.2.4.2.3在湿帘降温装置的供水、配水和回水管路中不允许出现漏水现象。

6.2.4.3耐振动性能

湿帘降温装置经振动试验后,湿帘不得有脱胶、撕裂、从湿帘箱体组件移位或其他的损坏。

6.2.4.4湿帘降温装置正常使用时寿命应大于4年。

6.3试验方法

6.3.1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应在正常照度下,按照5.2的各项要求逐项进行目测。

6.3.2尺寸检查

长度尺寸采用精度为1mm的长度量具测量。

6.3.3蒸发冷却效率、过流阻力

6.3.3.1试验条件

6.3.3.1.1在试验室风洞中,过帘风速≤2.5m/s,湿帘厚度80~250mm,以设计供水流量为湿帘供水,使湿帘完全浸湿。

6.3.3.1.2现场试验条件:

在农业建筑(温室、畜禽舍)中,湿帘新安装使用不超过30天。

在设计过帘风速下,以设计供水流量为湿帘供水,使湿帘完全浸湿。

6.3.3.1.3试验时气候参数:

晴天,室外干球温度大于28℃,相对湿度小于70%。

6.3.3.1.4试验时间:

上午10:

00~下午3:

00。

6.3.3.2性能试验方法

6.3.3.2.1蒸发冷却换热效率

a)测量截面平行于湿帘。

分湿帘室外侧、湿帘室内侧,距离湿帘0.5m。

b)测量点选在湿帘分布面的中部,应选五点以上。

在湿帘室外侧测量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在湿帘室内侧测量空气干球温度、风速,计算时取平均值。

c)试验室风洞试验时,调速风机可提供0.5~2.5m/s过帘风速,最大过帘风速可达2.5m/s。

现场测试时风速采用设计过帘风速。

d)计算不同过帘风速下蒸发冷却换热效率,并绘制蒸发冷却换热效率–风速特性曲线。

蒸发冷却换热效率按3.7中的公式计算。

6.3.3.2.2过流阻力

用微压计测出湿帘室外侧、室内侧不同风速下的过流阻力,并绘制过流阻力–风速特性曲线。

6.3.3.3试验用仪表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试验用仪表

6.3.4一般使用性能试验

采用现场试验方法,以额定供水流量为湿帘降温装置供水,按5.4.2的要求检测。

6.3.5耐振动试验

湿帘降温装置经检验合格后,按规定包装,放在卡车中部并加以固定,卡车的负载不超过其额定负载的1/3,在3级路面上行驶100km,行车速度为20~40km/h,经运输试验后的湿帘降温装置按5.4.3的要求复检。

7温室加热系统

7.1热负荷计算

7.1.1室内设计温度ti;

一般来说,温室最大加热负荷出现在冬季最寒冷的夜间。

不同作物,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对环境温度有不同的要求。

表1示出常见温室瓜果类植物的适温范围。

表1温室常见瓜果植物的适温范围

在正常情况下,室内设计温度可在夜间适宜温度范围内进行选择。

具体数值应根据当地燃料价格、加热成本和植物产品市场情况和销售价格,经过经济效益核算确定。

室内设计温度不得低于夜间最低气温。

若不知确切作物,对于几大类作物温室的室内设计温度,可按表2取值。

表2室内设计温度ti;推荐值°C

如果根据表1和表2不能确定室内设计温度,请征询农业园艺专家的意见,依据具体作物类别、品种以及将作物在严冬控制于什么生长阶段来确定。

7.1.2室外设计温度t0

周年使用的温室,建议取近20年最冷日温度的平均值作为室外设计温度to值。

若无近期当地气象统计数据,我国北方主要城市的室外设计温度to值,可用表3所列数值。

表3室外设计温度t0推荐值°C

对于非周年使用温室,可根据具体使用季节的天气情况,选用不同的室外设计温度t0值。

7.1.3传热损失Q1

透过温室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Q1,可由式

(1)计算:

常用围护结构材料的传热系数u列于表4

传热系数u是热阻的倒数。

对于多层复合围护结构,传热系数u可由式

(2)计算;

 

7.1.4渗透热损失Q2

严格地说,通过缝隙渗透空气,发生室内外空气交换造成的热损失包括显热和潜热两部分。

但是热负荷计算的环境条件基本上发生在寒冬季节的凌晨,潜热交换有限,在工程计算上可忽略不计。

因而渗透热损失可用式(3)计算:

式中:

Q2—渗透热损失,W;

V---温室空气体积,m3;

N---每小时换气次数(见表6),h-1;

K风速一一风力因子(见表7)。

渗透热损失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

风速因子k风速列于表7。

表6每小时换气次数N推荐值

表7风速因子K风速

7.1.5地面热损失Q3

温室地面散热的快慢与计算点和外围护结构间的距离有关,工程上可将温室的土地按与外围护结构的距离分成三个区域。

不同区域按各自的传热系数和面积求出热损失,然后求和,便得到Q3

式中:

Q3——地面热损失,W;

Ui——第i区地面传热系数(见表8),W/(m2·K);

Ai——第i区面积,m2

表8地面传热系数uW/(m2·k)

7.1.6温室热负荷Q

用式(5)计算温室热负荷:

7.2集中供暖系统

集中供暖系统按载热介质可分为蒸汽和热水两种。

来自热源(例如锅炉、地热井等)的蒸汽或热水,流经标准黑管(未镀锌管)或圆翼管散热器(自然对流),或经过由各种暖气片(例如翼型和柱型)组成的散热器(强迫对流),将热量分配给温室,提高室内温度。

7.2.1散热器数量计算

温室需要的散热器数量(片数或米数)可用式(6)计算:

式中:

n——需用散热器片数(或米数),单位:

片或m;

Q——温室热负荷,W;

q——散热器单位(每片或每米)散热量,W/片或W/m;

——组装片数(柱型)或长度(扁管型和板型)修正系数(见表9);

——支管连接形式修正系数(见表10);

——流量修正系数(见表11)。

表9组装片数或长度修正系数

表10支管连接形式修正系数

表11流量修正系数

7.2.2安装建议

7.2.2.1温室中最常使用的集中供暖分配热量的方式为自然对流方式,用标准黑管或圆翼管散热。

也可以使用强迫对流配热方式,用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