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业行业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484881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农业行业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农业行业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农业行业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农业行业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农业行业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农业行业分析.docx

《大农业行业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农业行业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农业行业分析.docx

大农业行业分析

Companynumber:

【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大农业行业分析

大农业行业分析

(1)大农业简介

大农业是指通过对传统农业系统的重新塑造,运用共生的原理,使农业的发展遵循生态

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生物科技和循环经济模

式,改造和创新传统农业,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新的农业形式。

具体来说,大农业

有以下两种意义:

第一种意义:

大农业是指农业的产业化形式,即所谓“大农业”,不仅是指种植、养殖的

生产过程,还包括了产前、产后的经济活动。

例如产前的农药、化肥等的生产,产后农产品

的加工、销售等。

大农业实际上贯穿了第一、二、三产业:

第一产业的农业生产,第二产业

的农产品加工,以及第三产业中近几年兴起的“农家乐”、“观光农业”等。

大农业与中国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和过去计划经济下的农业有着本质区别,它是市场配置和商品经济下新的农业形式。

第二种意义:

大农业是对第一产业——农业的具体内容的划分。

即“大农业”是相对“小

农业”的说法。

国际上把农业划分为种植业与畜牧业,我国把农业划分为农、林、牧、副、

渔,其中的“农”就是“小农业”,指种植业,它只是“大农业”中的一个部分。

现在我们提到的“大农业”,一般情况下都是指第一种意义。

(2)大农业行业情况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在我国被称为“第一产业”。

一方面关系到我国粮食自给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为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上游原料,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进入21世纪,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来之不易。

近年来随着耕地被占用、土地污染、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我过农业增收面临巨大压力。

为了巩固的农业的基础地位,2004年至2015年连续十二年,中央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强化。

从2014年下半到2015年,我过宏观经济开始下行,虽然农业不是周期性行业,但是宏观经济的不景气,造成小麦、玉米等农产品价格一路走低,间接不利于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国家也从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农业的发展。

(三)大农业相关法规

(1)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015年《国务院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

(2)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2015年8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提出以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

比如进行农垦改革,大力发展国营农场。

(3)农业“走出去”战略

在近期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里面,首次提出"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强调有优势的科技走出去,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农业龙头。

(4)农产品价格改革。

政府对农产品定价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农产品的价格更多的依靠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来自动形成价格。

再者,目前正推动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逐步向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转变,实现“价”、“补”分离。

(四)行业风险

国家即使从政策各方面支持农业的发展,但是,农业自古以来就有着“靠天吃饭”一说,因为农业的发展受自然气候、宏观形势、市场供需等方面的影响,就增加了农业发展的不稳定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1)食品安全风险

粮食及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农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

粮食、肉类、食用油等领域发生的质量安全事件,不仅会直接对相关行业产生负面影响,对问题企业还可能直接导致生存危机。

间接来说,也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比如2015年6月1日,长沙海关破获一起特大走私冻品案,打掉以黎某、钟某等分别为首的2个涉嫌走私冻品团伙,查扣涉嫌走私冻牛肉、冻鸭脖、冻鸡爪等800吨,价值1000万元,根据长沙海关介绍,这是湖南历年来查获的最大宗走私冻品案。

(2)自然灾害及疫病等风险

种植养殖行业生产经营易受灾害性气候、严重气象事故、病虫害、疫病等因素影响。

尤其干旱是一直是我国遇到的最大自然灾害,而干旱对农业的发展又是致命性的打击。

比如去冬今春,北方冬麦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近4成,旱情峰值造成千公顷农作物受灾,万人、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等地;进入4月份,降雨导致大部地区旱情逐渐缓解,截至6月底只有内蒙古、云南和山东局地旱情持续。

其中,5月以来,云南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最高,累计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少,旱情较为突出。

(3)产能过剩风险

我国粮食加工业已经形成了较大的加工规模,但加工能力已严重过剩,开工率不足。

其中全国大米加工企业平均开工率为%,面粉加工企业平均开工率为%,玉米加工企业平均开工率为%,大豆加工企业平均开工率为%,薯类加工企业平均开工率为%。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个行业产能利用率在75%以下,即可认为是生产能力过剩。

从这个意义上,我国的粮食加工能力已严重过剩,造成技术装备资源的严重浪费。

(4)市场风险

我国粮食产量缓慢增长,但受自然灾害及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的不稳定性,也就造成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

除此之外,我国加入WTO,进口粮食的增加也对国内大宗商品市场造成冲击(如2015年小麦价格受国外进口小麦的冲击),会影响农民及企业的收益水平,不利于农产品企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其偿债能力。

比如2015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意味着我国货币的对外购买力增强,进口原材料价格将会降低。

美国优质小麦等农产品出口到国内市场,对我国农业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今年我国夏小麦正是收到汇率因素,造成国内小麦价格下降。

(五)子行业分析

农业机械化行业

(1)行业情况

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机械化程度情况,03年到13年是农机增长黄金期,我国农用机械拥有量大幅增加,2008年主要农用机械总动力为82190万千瓦,比1998年增加了82%;年度增长率保持在6%左右。

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可达%,水稻种植、水稻收获、玉米收获等薄弱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分别达到16%、56%、%。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一大批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于农业生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08-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业机械制造企业数量整体上呈逐渐增长趋势(2011年例外)从2008年的191家增加至2013年的616家。

2013年在新的统计口径下,我国规模以上农业机械制造企业数量为616家。

2011年,国家统计局将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标准由原来500万元提高至2000万元。

下图2008-2013年中国农业机械制造行业企业数量及增长速度

2008-2013年中国农业机械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长速度

2004年-2014年我国农机总动力(万千瓦)

(总动力是衡量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标准)

(2)农机目前缺点

1.我国农机行业结构分布不均衡

我国农业机械行业总体发展向好,但各个领域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参差不齐,主要表现为不同地区机械化水平差异大、不同作业环节机械化水平差异大、不同农作物机械化水平差异大。

①不同地区机械化水平差异大。

我国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迥异,气候、地形、土壤都有各自的特点。

农业生产活动从东北平原的一年一熟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各个地区农业基础的差异也决定了其农业机械化水平巨大的差异。

②不同作业环节机械化水平差异大。

农业机械作业活动主要包括机耕、机播和机收三大环节。

目前我国机耕水平明显高于机播和机收水平。

根据《中国农机市场发展报告(2013-2014)》数据,2013年我国机耕水平已达%,机播水平为%,机收水平为%。

③不同农作物机械化水平差异大。

小麦、玉米、水稻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

其中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最高,2013年已达%;其次为玉米,2013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最低,为%。

2.我国农机行业主要企业规模偏小,技术水平较低,竞争同质化

全球农业机械制造行业已形成农机生产巨头规模化竞争和中小企业专业化竞争并存的局面。

特别是最近二十年来,国际农机竞争市场出现了重组并购浪潮,行业集中度大为提高。

欧美地区形成了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爱科、克拉斯和赛迈道依兹五大农机集团,其中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和爱科占据了全球农业机械市场三分之一左右的份额;日本则形成了以久保田为首的四大农机生产巨头。

这些农机巨头的特点是市场占有率高、产品涵盖宽、销售收入高,建立了全球的销售网络和生产基地。

上述主要的农机企业基本情况如下

农食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是以人工生产的农业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为原料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总和。

广义的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人工生产的农业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加工品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狭义的农产品加工业则是指以农、林、牧、渔产品及其加工品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

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加工产业包括粮食加工、油料加工、果品加工、蔬菜加工、肉类制品加工、禽制品加工、乳制品加工、水产品加工、烟草加工及茶叶加工等。

(1)行业状况

当前我国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呈现阶段性特点,已进入转型关键时期。

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建国初期至1992年之前为滞缓阶段。

这一时期成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较少,经历几十年的优胜劣汰后,当前仍在生产经营的企业数量占比仅为%。

1992年至2001年为兴起阶段。

由于不断化改革影响,该阶段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并呈现企业数量逐年快速递增的趋势,这10年中登记注册的企业占总数的%。

2002年至2011年为高速阶段。

受居民食品消费社会化供应步伐加快、加入WTO等因素影响,此阶段新建企业呈爆发式增长,登记注册的企业占总数的%。

由于企业增长快,竞争激励,从2010年起小麦制粉、玉米淀粉等部分子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初显。

2012年至今为转型阶段。

受成本增加、产能过剩、投资放缓等因素影响,新建企业增速明显放慢,现存企业加快了设备、技术的改造升级步伐。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产规模较小加工能力不强。

企业普遍存在起点低、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市场占有量小,主要产品很大程度上还处于生产原料半成品和初级产品,产业链条短,骨干企业带动性不强,粮食基本上是稻米加工,棉、菜籽油基本是初榨油和散装油,禽畜产品基本是简单分割分装,膨化食品、白酒等产品面对的也基本是低收入人群,水产蔬菜、水果等加工几近空白。

2、人才缺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特色农产品不突出。

由于人才缺乏,企业缺乏技术支撑,核心技术靠与外商协作,缺乏自我创新能力,从而导致加工粗放、工艺落后。

如我县膨化食品加工业2010年前后在本省乃至华东地区均有一定影响和市场占有率,由于缺乏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逐年在开始萎缩。

3、企业原材料缺乏稳定的保障,消耗外地的企业原材料,与当地农民利益联系不密切,乡镇及农民对企业认知程度不高,对地产品销售没有积极性。

消耗本地原材料的企业,原材料供应基本上是小商小畈销售给企业,企业与农民之间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严重缺乏专业化、标准化、优质化原材料基地。

4、支持服务企业体系不强,一是标准化建设滞后,质量检测、质量认证、食品研发中心服务有限;二是技术保障体系不健全,缺乏技术手段和农产品加工相结合的体制、机制,技术对企业的贡献率低;三是信息化服务不强,没有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服务平台;四是融资渠道不畅,农产品加工企业,季节性融资量大的特点明显,而企业可供银行抵押的抵押物(主要是企业主土地证、房产证)单一,抵押物评估较低,授信额度较小,加之审批手续繁琐,难以满足企业季节性强资金量大的需求;五是物流滞后,农产品集聚,抛装较多,乡村道路普遍较窄,超高、超宽、超重的限制对企业影响较大。

(3)乳制品行业行业现状

1.进入壁垒高大,中小型企业难以生存。

新兴企业较少

在2010年12月,《关于在乳品行业开展项目(企业)审核清理工作的通知》(质检总局、发改委、工信部三方联合发布)正式下发,由此,乳制品行业的审核清理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企业,依照相关规定,撤销其生产许可证。

相比较以往的《企业出产乳制品许可前提审查细则》,2010年新发布的更为严格,除了增设了许多常规性的审核项目之外,要求企业必须配合与之相应的检测设施,对于64项指标展开自我检测,其中就包含三聚氰胺、食品添加剂等项目。

作为生产企业,必须要有相应的检测设施,拥有符合标准的检测水平,同时,不可委托他方进行检测。

2012年初,中国质检工作会议正式召开,在本次会议上,质检总局作了相应报告:

在2011年,共注销、吊销工业产品及食品企业的许可证万多张,依照相关规定,乳制品行业被注销、吊销许可证的共有426家,淘汰的企业达到%。

这一政策的落实,许多中小型企业被淘汰出局,而这对于大型的龙头企业来说,是进行自身扩张的良机。

2.行业壕沟广阔,进口商品市场占领有限

长期以来,啤酒、葡萄酒等行业都面临着强烈的行业竞争,尤其是来自外国品牌的冲击,但是作为乳制品行业,并未受到严重的冲击。

在最近几年,许多国外公司都进驻到了国内,比如美赞臣、雀巢等,但是,奶源受到了相当严格的限制,所以,这些国外公司的主打产品依旧是奶粉,而液态奶的生产及销售,主要是和国内的企业合作,建立合资公司进行运营、从当前情势来看,国内液态奶的终端市场依旧被几大巨头企业所占据,比如蒙牛、伊利、光明,而外国产品所占的比重较轻。

3.行业供需不平衡,未来几年供给不足

由于成本增长速度过快,散户养殖不断退出,规模化养殖短期又难以快速推进,奶牛存栏量和单产短期内都难以得到快速提高,短期内国内乳制品市场供给将维持偏紧局面;与此同时,国内乳制品需求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乳制品市场仍然具备巨大的想象空间,供需矛盾的客观存在使得我国乳制品企业有充分的施展空间。

养殖业

(1)当前行情

一、生猪养殖:

有限的弹性,确定性的增长,配置首选

在经历了两年猪价低迷后,行业持续去产能,能繁殖母猪存栏量较高点下降24%,创历史新低。

同期扣除繁殖母猪的生猪存栏量下降20%,也创下历史新低。

2015年10月份能繁殖母猪环比下跌%,跌幅较上月有所收窄,去产能接近尾声。

但是从母猪补栏到商品猪出栏需要10个月,即使考虑补栏2016年生猪供应量难以根本改善。

2016年1季度,母猪、仔猪、生猪、猪肉价格创新高,季度涨幅分别为29%、62%、18%、14%。

我们发现,从近4年1季度猪价的走势看,16年1季度与13-15年同期猪价走势发生背离。

受节季节性因素影响,一季度猪价往往表现为节后回调,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却超预期的形成淡季不淡的局面。

近4年1季度母猪、仔猪、生猪、猪肉价格涨跌幅

1季度涨跌幅

母猪

仔猪

生猪

猪肉

2016年

29%

62%

18%

14%

2015年

-3%

54%

-6%

-5%

2014年

-3%

-1%

-28%

-24%

2013年

1%

-3%

-23%

-13%

2013-2016年1季度母猪价格(元/公斤)

我们认为,造成猪价淡季不淡主要原因是散户受2012-2014年养殖亏损持续退出(2015年散户退出500万)和受2015年各地环保压力(禁养令和限养令)而难以复业,造成生猪产能持续去化。

截止16年2月,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数据创历史新低并仍在下滑,同比降幅分别为%和%,环比降幅分别为%和%。

2012-2014年猪粮比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线6之下,其中2014年全年处于亏损状态,养猪行业经历了3年损失惨重时期;地方提出禁养令和限养令,对于在禁养区的猪舍实行强制拆除,限养区猪舍严禁规模扩大,只供当地生猪市场

二、肉鸡养殖:

大周期底部反转

2014年“三公消费”因素开始衰减,鸡肉消费降幅收窄。

2015年以来,猪肉价格攀升,猪鸡价格比维持在2以上的高位,替代效应明显,预计明年鸡肉消费量有望企稳回升。

微观上看鸡肉消费大户KFC在中国大陆仍然有%左右的增长。

长期来看,鸡肉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动物蛋白,符合消费升级的趋势。

我国肉类消费中禽肉占比%,显着低于美国的40%,仍有1倍提升空间。

按照每年消耗1300万吨鸡肉计算,我国祖代鸡引种量需求约为80-100万套。

在白羽鸡肉鸡联盟协调下,2015年计划将祖代鸡引种量将控制在110万套以内。

但是2015年1月,美国禽流感爆发,国家发文禁止进口美国种鸡,因此进口量大幅下降,预计2015年全年引种量仅为70万套。

同时按照白羽鸡联盟共识,组代种鸡满50周(科宝52周)必须淘汰。

由于从祖代鸡引种到商品鸡出栏共需14个月,2016年鸡价将步入景气通道。

此次法国H5N1禽流感病毒传染性和致病性比去年美国的更强,农业部已经禁止从法国进口。

2015年1-10月,我国共进口祖代白羽肉种鸡50万套,其中%的祖代鸡均从法国进口。

目前与我国签订检疫条款的除美国和发国外只剩下新西兰,而新西兰祖代鸡产能只有20-30万套。

如果2016年美国继续禁运,祖代鸡引种量将大幅下降,进而影响2017-2018年商品肉鸡供应。

而美国目前部分州仍有零星疫情,中美双方持续谈判,最早或于2016年下半年解禁。

因此,法国禽流感至少导致祖代鸡引种断档6个月,行业景气周期被拉长。

2016年与2011年供求情况相比,我们发现供给方面2015年祖代鸡引种量低于2010年至少20%;需求方面2016年预计与2011年鸡肉消费类持平,在宽松的流动性和猪肉高价位催化下,2016年鸡肉价格涨幅有望超越2011年。

畜牧业

(1)发展现状

1.畜牧业生长周期长,行业波动大

 畜牧业生产周期长、存在时间进入壁垒和高成本退出壁垒,容易造成价格的大幅波动。

一般来说畜禽的繁殖、生长、生产周期都要超过一年以上的时间。

在现阶段生产技术条件下,畜禽从曾祖代到祖代,从祖代到父母代,从父母代到商品代的扩大生产需要更长的周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其需求弹性越来越小,是一类典型的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的产品。

这种经济特性符合典型的蛛网不稳定模型,价格与产量波动越来越大,离市场均衡点越来越远,结果导致产品价格的巨大波动。

2.畜牧业增长迅速,畜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提高,1978年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例为15%,2008年占比已达到37%。

2008年我国肉类产量达万吨、禽蛋2702万吨,均居世界第一位,成了名副其实的畜牧业大国。

3.猪肉在畜种结构中比重最大

在畜牧业肉类产品中,中国的畜种结构与世界畜种结构基本一致,按照比重从高到低排序都是猪肉、禽肉、牛肉、羊肉。

但是,在中国肉类总产量中猪肉产量占有%的比重,远高于其他畜种的比重。

世界食草家畜牛肉和羊肉产量的比重为29%,而中国的比重仅为%。

4.畜产品区域化格局已形成

我国各畜种主产区已基本形成。

生猪产业带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猪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左右;肉牛产业带主要是在以黄海、淮海平原为中心,河南、山东、河北和安徽4省的肉牛产量占全国的一半左右;肉羊产业带主要在新疆和内蒙古,两省产量占全国肉羊产量的四分之一;奶牛产业带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大中城市郊区。

家禽产业带主要集中在东部省份,其中山东、广东为最大,两省产量占比20%左右。

禽蛋集中在长江以北,山东、河北、河南为最多,3省产量占全国的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