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94780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版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版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版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版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版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版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备课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活

1、植物的身体

2、植物的根

3、植物的叶

(一)

3、植物的叶

(二)

4、植物的茎

5花和果实

第二单元秋冬星空

6秋季星空

7冬季星空

第三单元  材料与生活

8.木材

9纸

10.陶瓷

11.金属

12  玻璃与塑料

第四单元水循环

13《蒸发》

14、沸腾

15. 凝结

16、水的三态变化

17、小水滴的旅行

第五单元地球

18、航海家的发现

19、地球上有什么

20、地球内部有什么

21、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一、教材分析:

1.本册教科书遵循《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注意选择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基础的、适于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在能力培养上,注意了层次上的变化,较三年级的要求有所提高。

打破“知识切块”式组建单元的做法,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植物的身体》《动物王国》《材料与生活》《我们的家园–地球》《水循环》《研究与实践》等6个单元,共23个课题。

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教会学生科学地对待自然界的事物。

2、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

本册教科书共23课,其中第22、23课是活动课。

从知识内容分为五部分

(1)、植物身体:

从学生对植物的已有认识经验入手,带领学生遵循“整体感知---个体研究——综合整理”的认知程序,认识植物的器官及作用,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包括1、2、3、课)

(2)动物王国:

单元按照个体--—类群的思路编排,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昆虫、鸟类、哺乳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包括4、5、6、7课)

(3)材料与生活:

从木头陶瓷金属玻璃和塑料等常见的材料入手,探究材料的性能,使学生认识到材料的两面性。

(包括8、9、10、11、12课)

(4)我们的家园——地球:

指导学生认识地球内部有什么遗迹地球上各种物质存在形式以及人类认识地球的艰辛,学会使用测力计。

(包括13、14、15、16课)

(5)水循环:

指导学生认识水的三种存在方式及其三种形态的相互转变。

(包括17、18、19、20、21课)

(6)探究与实践: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和积极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学设想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第一单元

植物的身体

5课时

第二单元

动物王国

5课时

第三单元

材料与生活

5课时

第四单元

我们的家园——地球

5课时

第五单元

水循环

7课时

研究与实践

2课时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活

单元分析:

本单元由《植物的身体》、《植物的根》、《植物的叶

(一)》、《植物的叶

(二)》、《植物的茎》五个课题组成,主要是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常见植物的基础上,对植物的各部分进行细致的研究。

再加上学生对植物比较熟悉,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进行本单元的科学探究并不困难。

本单元在整套教科书的总体编排上还体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本单元,能为后续研究植物与土壤的关系、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植物的一生、植物的繁殖等问题打下探究技能与知识的铺垫。

本单元课与课之间也有紧密联系。

《植物的身体》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植物的六大器官,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后面几课通过细致观察、对比实验等方法对植物各个器官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研究。

本单元从整体上遵循了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部分的认识事物的规律。

课时安排:

5课时

 

                                 

1、植物的身体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植物体(限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的。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交流活动,让学生知道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的。

教学难点:

学生正确的分析、总结植物的组成部分。

教学准备:

课件、凤仙花的挂图、凤仙花的分解图片(自制)、可供学生阅读有关植物的图书(如:

《十万个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谈话:

今天我想请各位同学当个画家,请给你在课前观察的植物画个像。

(学生画画)

2.展示学生作品:

问:

你画的是什么植物?

你都画出了这棵植物的哪些部分?

你认为一棵完整的植物要由几部分组成呢?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下面的研究活动。

师板书:

8、植物的身体

二、学习新课

1.研究植物的组成

⑴讲述: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棵植物图片。

(出示挂图)这是一棵完整的植物,它由几部分组成呢?

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学生讨论研究的方法:

看图、查阅资料、上网、问别人等等)

指出:

你们可以自由结成研究小组,在讲台上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有关植物的书籍,你们可以查看,找出答案。

⑵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寻找答案。

(注: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找到答案。

一定要给与学生充分讨论、观察、交流、思考的时间,让同组的每一个学生达到共识。

同时让各组同学思考:

用什么方式向其他同学介绍植物的组成部分。

比如用表演的形式、用画画的形式等等。

⑶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汇报研究结果:

(在汇报之前,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如果有什么不懂的或没有听明白的问题,可以向发言同学进行提问,让他帮你解答。

问:

我这有一些凤仙花各部分的图片,你能拼成完整的植物吗?

(学生拼图,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组成)

⑷谈话:

刚才我们观察了凤仙花,现在我请大家再来看几幅图。

(用实物投影机出示课本插图)

问:

你知道这是什么植物?

请你们小组继续研究这些植物的身体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师引导学生继续研究,通过分析其他植物的组成,进而得出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5)小结:

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构成了植物的“身体”。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师板书: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构成了植物的“身体”

(6)问:

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由这六部分组成的?

你有办法来解决这道题吗?

请你快速找出这道题的答案。

(学生继续分组查阅图书资料,寻找答案。

学生汇报答案。

讲述:

由此可见,在植物世界中,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的。

有的植物没有根、茎,或者不开花、不结果(如藻类植物海带、紫菜、海白菜、裙带菜等),所以在实际生活中要学会注意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

三、总结评论

通过我们今天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

你感觉自己表现如何?

四、教学后记:

 书中呈现的很多植物学生没有见过,如果课前让学生去搜集一些这样的植物,教学效果会更好。

2、植物的根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工具对植物的根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利用简单器具做根吸水的对比实验。

   2.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快乐;意识到搞科学研究必须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

   3.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按”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带根的植物(根要多些)及相关的工具(小量筒、盛有水的水槽、棉花、橡皮泥、植物油、胶头滴管等。

教学过程:

   一、汇报交流

   师: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观察各种植物的根,你们观察了吗?

有什么发现?

并且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生答自己的发现。

二、设置疑问,大胆猜测

   师:

同学们课前观察的真不错,发现了这么多根的秘密,可是,听了同学们的汇报,老师有一个问题搞不懂了,同学们观察了很多植物,它们都有根,植物为什么要长根呢?

根对于植物有什么作用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

植物的根。

教师随机板书。

   师出示在课文《高梁情》里也看过对高梁根的描述:

高梁的根像鹰爪一样,它们强有力地抓住土地,仿佛擒拿一个庞大的活物,等到暴风雨来临时,高梁就能稳稳的站在土地上。

  (生可能会答:

1、我认为植物的根能使植物很牢固的生长在土地上。

2、如果植物没有根,我们就能很轻松的把地上的草、庄稼、小树拔出来,大风也会把它们吹倒,甚至吹跑。

师:

看来,植物的根确实能使植物更牢固的生长在土地上。

板书:

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师:

植物的根除了固定这个作用,还有其它作用吗?

它有没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三、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活动一:

引导学生设计“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的实验

   师:

课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各种实验用品,现在同学们各小组先讨论一下,这个实验该怎么做,讨论出一个最佳方案后,再进行实验。

(各小组均有一棵生命旺盛的植物幼苗、小量筒、盛有水的水槽、棉花、橡皮泥、植物油、胶头滴管等。

   小组讨论并实验(教师巡回指导,适时点拔。

   师:

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方法。

   小组找代表汇报。

   师:

为什么要用橡皮泥封起来?

  (不封起来,筒内的水会蒸发,水也会减少。

   教师适当点播:

1、可用橡皮泥封起来。

2、也可用两个量筒,一个量筒里放植物,另一个量筒里不放植物,让它们的水面相平,然后看看一段时间后水面是不是相平。

3、也可把这棵植物放在量筒里,倒进一些水并在水面处作一记号,然后又滴上一层植物油,最后用棉花把植物固定住,再来观察水面的情况。

   短时间内还看不出水位的变化,那就先把你们的装置放在向阳处,过一段时间再来看结果。

   生把实验装置放在室内向阳处。

(也可以放在室外,视情况而定。

   活动二:

引导学生观察根

   师:

课前同学们观察了很多植物的根,发现了不少根的秘密,现在,我们借助一些工具,再来更细致的观察一些植物的根,看谁还能发现根的其他秘密。

   师介绍桌上的材料,提示学生作好观察记录。

   生借助工具对各种植物的根进行细致的观察。

(教师巡回指导)

  (准备的植物有:

葱、狗尾草、香菜、大豆、水草、野蒿等多种。

培养皿里有:

绿豆或豌豆的幼根。

工具有:

放大镜、直尺、镊子等。

   汇报观察结果

  (发现不同植物的根形状不一样,但数量都很多。

有的根还特别嫩,小根尖端有白色的绒毛。

   师:

刚才同学们非常细致地观察了几种植物的根,发现它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