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就是力量信仰成就人生02221汇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76602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榜样就是力量信仰成就人生02221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榜样就是力量信仰成就人生02221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榜样就是力量信仰成就人生02221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榜样就是力量信仰成就人生02221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榜样就是力量信仰成就人生02221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榜样就是力量信仰成就人生02221汇编.docx

《榜样就是力量信仰成就人生02221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榜样就是力量信仰成就人生02221汇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榜样就是力量信仰成就人生02221汇编.docx

榜样就是力量信仰成就人生02221汇编

永葆本色传承精神

永当青岛港长盛不衰的忠臣良将

物流公司经理王炼强

尊敬的常主席、总裁,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能够有幸作为“大珍惜、大学习、大回报”报告团中的一员,感到无比的激动。

我作为一名在港工作了40年的老兵,作为20多年来港口创新发展的经历者和实践者,亲眼见证了青岛港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目睹了青岛港人脱胎换骨的沧桑巨变,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和大家交流自己进港40年,主席、总裁不厌其烦、言传身教,面对面教我做人、手把手教我做事的一些难忘记忆。

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如何学好、用好常主席、总裁的管理思想,用企业文化、港口精神武装我们的头脑。

从20号接到做报告的通知,到9天10夜废寝忘食的撰稿,自己一直是在一种感恩、感动、感奋的状态下度过的。

翻开记录自己跟随主席、总裁干事创业的一摞摞笔记本,再次重温那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回想那一幕幕潸然泪下的场面,对照那中央红头文件上的一条条经验和启示,自己不禁感到:

只有牢记那段历史,才能知道自己从何处来;只有牢记那段历史,才会明白自己应该往何处去,才不会在纷乱多变的现实世界里迷失前进的方向。

虽然历史不会重演,但历史会常常出现反复。

常主席、总裁所昭示的人生启迪,思想哲理,无人能比。

像一座灯塔,教会我怎样做人、怎样做事。

今天,我就是要和大家讲一讲40年来,自己跟随主席、总裁刻骨铭心的难忘经历,共同感悟党中央的英明论断,感悟港口发展的艰辛历程,加倍珍惜常主席、总裁的坚强领导。

我汇报的题目是《永葆本色,传承精神,永当青岛港长盛不衰的忠臣良将》。

一、历尽磨难痴心不改,受苦受累真情无悔,为国为民矢志不渝,常主席、总裁用无尽的付出,改变了青岛港的命运。

我是1972年初中毕业参加工作的,那时候就业非常的难。

我是因为姐姐上了兵团,街道才给就的业。

我刚进港时正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期间,那时,码头没有管理,工人没有约束,人心涣散,一盘散沙。

当时的自己就是大老粗一个,文化水平不高,虽说是初中毕业,可数学也就知道个正负数,语文学的全都是毛主席语录,和大多数码头工人一样,自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信仰、什么是追求。

直到1988年实行局长负责制以后,常主席、总裁以“信念、感情、珍惜、奉献”的信仰和追求,为了青岛港的发展,吃了常人吃不了的屈,遭了常人遭不了的罪,干了常人干不了的事。

战胜了预想不到的挫折和困难,闯出了一条国企改革的成功之路,青岛港从此改天换地,旧貌换新颜。

在1987年,实行局长负责制前,自己在修建公司工作。

说实话,计划经济下的修建公司,钱是敞开了花,但吃惯了大锅饭、坐惯了铁交椅的职工,工作积极性并不高。

“一张铁锨一把镐,推个小车满街跑”的状况,让整个公司一年干不了两三百万的工程量。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实行局长负责制,特别是由常主席、总裁继续主政,全体青岛港人对此是充满了期待。

因为每一个热爱青岛港的人都饱经了动荡不安,踯躅不前的痛苦,我们无比渴望有一个好当家人,带领大家赶上时代的大潮。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吹遍青岛,1987年3月,青岛港开始实施“以港养港、以收抵支、财务包干、自负盈亏”的管理体制,一直在吃皇粮的青岛港走上了自求生存,自求发展的道路,这无疑给即将上任中国最年轻港务局局长的常主席、总裁,增加了巨大的压力,无形的让他背负了青岛港建设发展近百年的欠账。

正如中央红头文件中特别强调的:

“我们深切感受到被职工称作“当家人”的常德传同志对青岛港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他坚信,国企的发展不单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有企业一定能搞好,青岛港一定能走出一条国企发展的道路。

记得早在1996年,《人民日报》头题刊发了《成功之本》的长篇报道,并配发了题为《领导干部要有高尚情操》的短评,写道:

“青岛港务局领导的作为,令人鼓舞,令人敬佩!

……凡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怕坐牢,不怕杀头,不计名利,不图享受的人都是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他们将名留青史。

”2007年,《人民日报》再次刊发了题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好典型》的评论员文章,结论就是:

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和一个优秀的带头人,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青岛港的经验和成就有力的证明:

常主席、总裁的素质,决定了青岛港的命运,决定了青岛港人的命运。

1988年的夏天,由于外贸船舶到港密度猛增,港口货物输运不畅,青岛港出现了少见的压船压港局面。

针对当时的情况,刚刚上任局长10天不到的常主席、总裁,果断决策,亲率领导班子召开现场办公会,对7个方面的53个具体问题,当即拍板落实责任,限期解决。

作为当时的修建公司,是承担整改项目最多的单位,占到所有问题的34%还多,如此多的项目要同时开工,这让吃惯了大锅饭的职工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

领到任务的我们从拆除25区碉堡开始,一项项、一件件盘算着时间。

可令大家谁也没想到的是,常主席、总裁会身穿工作服,手拿铁锨亲临现场给我们做动员,那铿锵有力、一字一句的话语至今也让自己难忘,“大家要有全力以赴为一线单位排忧解难、共度难关的精神,下定决心、不等不靠,提前完工。

”原先我们盘算着干到年底的工程,在主席、总裁的亲自率领下,在一天一次现场会的进程中,22天完成了大整改。

到了9月底,全港顺利开出外贸船高达114艘,港存货物11万多吨,压港压船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缓解,突击战取得了初步胜利。

这场战役中,常主席、总裁带领新成立的领导班子高度负责、果敢决策、求真务实的精神,使青岛港多年来生产建设的沉闷一扫而光,全港上下全体职工一片喝彩。

他们庆贺的不仅是大疏运的胜利,这叫好声中包含更多的,是对常主席、总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青岛港自己的事情办好”的赞扬。

紧接着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港区主干道的维修工程。

在港口百废待兴的建设起步阶段,港口的建设资金十分紧张,对投入553万元进行,当时有一些人十分不理解、也不支持。

面对一系列的流言蜚语,常主席、总裁顶着巨大的压力,义无反顾。

虽然那次修路和以后青岛港所进行的一切工程的规模相比,根本算不上什么,但却给那个时期的自己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从1991年11月18日,自己在主席、总裁的亲自带领下8天8夜没回家,亲眼见证了主干道修复的全过程,也亲身体味了常主席、总裁榜样的力量,伟大精神的力量。

当时修路可用的机械不多,主要靠人力刨,其实与其说是刨,不如说是啃,路面硬的,一刨一个白点,虽然累得腰酸背疼不说,而且还不出活。

但常主席、总裁始终不离工地,铁锨也从没离开过手,他的手被震得裂开了口子,磨出了血泡,自己却毫不顾忌。

一天下午,正在紧张指挥施工的常主席、总裁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是学校老师打来的。

老师告诉他:

读初中的儿子在课外活动时从高处摔下来,一时休克了,医生说是脑震荡,要住院,让他快去。

虽然我们第一时间备好车,让主席、总裁赶紧上医院去看看,可他却说:

修路这么急,我怎么能离开!

他谢绝了我们的劝解,继续指挥施工,一直到晚上夜深了,各项工作安排好了,他才去了医院。

面对着躺在病床上的儿子,又有谁能真正体会到当父亲的心疼与辛酸。

在常主席、总裁的亲自指挥下,这条长780米、宽16米,原定维修工期为半年的主干道,实际仅用8天8夜就完成了修复。

回想起竣工时的那个场面,自己依然激动不已,在当时所处的年代,特别是社会民众眼里只看到钱,提倡金钱至上,人人自私自利的情况下,常主席、总裁提出义务修建主干道的意义已不在于省钱,这更是提倡了一种大公无私的团队精神,在大家都在为自己着想的情况下,这种精神无疑是弘扬了一种港口正气。

凝聚起了无人可以撼动的港口向心力。

回顾青岛港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回忆这刻骨铭心的风雨兼程,有着常人想象不到的天灾人祸;有着难以预料的艰难险阻;有着难以言传的成功喜悦;更有着常人无法体味的幸福快乐。

主席、总裁曾饱含深情地说过:

“青岛港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我们青岛港人付出的代价不是用本子能够记录下来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我们走过的就是这样一条路。

”这朴素的话语,饱含着多少艰苦奋斗的血泪辛酸,饱含着多少饱经风霜的乐天知命。

多年来,在港口建设是与非,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中,我们总是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究其原因,唯一的法宝,是当家人具有真理在胸、信念坚定的情操,具有一心为公、执著追求的品质。

在他的面前是国家的利益、港口的利益、职工的利益至高无上,这是民心向背的决定因素。

主席、总裁一门心思图国家好、港口好,提前17年还清所有外债,青岛港连续六年蝉联中国效益200佳,荣膺全国企业500强;他一门心思图职工好,在23年里33次为职工长工资。

主席、总裁没白没黑,日夜操劳,殚精竭虑,用自己的无私无怨无悔,诠释了真正的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青岛港主席、总裁最辛苦,职工最幸福,他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幸福指数!

跟着这样的好当家人,是我们这辈子最大荣耀,本本分分做一名好员工,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越是困难越要奋进,越是挑战越要战胜,常主席、总裁用楷模的风范,指引了青岛港的前进方向。

回顾历史让我懂得,青岛港今天3亿吨辉煌的背后,凝聚着常主席、总裁多少心血和付出,他力挽了多少风暴狂澜,承担了多少政治风险和生死考验,为了青岛港抢先发展遭到多少非议,做过多少检查,扪心自问,那是一种什么滋味,我们谁能体会?

这样的心情谁能理解?

但是当家人心底无私天地宽,困境这么干,顺境也这么干,人家理解这样做,人家不理解还这样做,一直把青岛港打造成今天的世界级大港,让那些胡说八道的人闭上了嘴,让那些心存疑惑的人心服口服。

一码头的四泊位建成于1903年,直到1993年初,有着90多年历史的码头,虽然混凝土侵蚀老化严重,超过了报废年限,但考虑到生产任务紧张,四泊位仍然肩负着港口主力泊位的重担,一直没有停工改造。

当时,自己在港务工程公司担任副经理,按照常主席、总裁的要求,自己负责对码头进行24小时的监控。

10月2日中午,自己在巡查过程中发现,码头的外凸越来越大,已经呈现了明显的弧形,几乎处于坍塌的临界状态。

我立即向常主席、总裁作了汇报,主席、总裁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自西向东、一遍遍反复察看险情,并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做出了四泊位立即停用、靠泊设施全部拆除、划定安全区域等五项决定。

当时港口生产繁忙,把一个主力泊位停掉,需要背负巨大的压力和责任。

决定一下发,有的领导当即就站在码头上叫嚣,说这是判了四泊位“死刑”,是破坏生产。

但是事实再一次雄辩的证明:

主席、总裁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就在1天后的凌晨,四泊位耗尽了最后一丝精力,100多米的胸墙坍塌在港池之中。

险情发生以后,常主席、总裁立即赶赴现场查看。

为了保住货场,防止塌陷进一步扩大,凌晨四点,主席、总裁找到了我和几位领导,现场研究确定了用沙袋墙挡水防抽的方案。

早晨八点又召开了局长办公会,落实责任到人,中午十二点,抢险工作正式开始。

常主席、总裁亲临现场,亲自指挥,和我们一起灌沙包、搬沙袋,在场的职工无不被主席、总裁身先士卒的精神所打动。

作为“王牌军”港务工程公司的副经理,我第一个带头和30多名港工弟兄们跳进了冰冷刺骨的海水里。

经过28个小时的奋力拼搏,险情终于被我们控制住了。

两万包沙袋筑起的百米长,3米宽,8米高的胸墙,挡住了海水对码头的侵蚀。

挽救了这个老泊位

然而心术不正、心存不良的人,却偷偷向上级领导打报告,告恶状。

当时的市长俞正声带着相关领导,凌晨五点半下来调查。

正赶上自己在值班巡查,我向市领导作了全面详实的汇报,听完了汇报,俞市长当即作出“有惊无险、措施到位、防范得力”的最终结论,还了历史以清白。

现在想想,自己当时只是做了自己应做的工作,尽了自己做人的本分,但常主席、总裁却给了自己天大的荣誉。

在10月25日的表彰大会上,自己被记了大功,还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常主席、总裁亲自为我颁发奖状。

正像主席、总裁在4泊位竣工仪式上讲的那样,4号泊位的成功修复说明了青岛港的职工队伍具有强烈的爱岗敬业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了青岛港人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体现了职工队伍不进则退的拼搏精神。

在后来的“八大工程”中,常主席、总裁继续着大手笔、大动作和大无畏的精神,为了港口的建设发展披星戴月,超前决策,呕心沥血,用榜样的力量谱写出了一首港口建设发展的精神赞歌。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中国的钢铁行业开始渐渐兴起,沿海的冶金企业大规模扩建和新建,常主席、总裁凭着极其灵敏的洞察力,在一次拜访南非商务代表团时,得知ISCOR公司正在亚洲寻找矿石中转基地。

当即派人主动联络,使青岛港成为了该公司在亚洲的合作伙伴,常主席、总裁当机立断,利用1000万美元的投资,把当时的5万吨级多功能码头改造成10万吨级的矿石专用码头,以缓解老港区接卸矿石的压力,为青岛港进口铁矿石世界第一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但是,在刚刚竣工验收的码头上,再投巨资进行改造,这无疑再一次引来了无数的风言风语,但常主席、总裁始终坚贞不渝,不为所动,为了真理,为了发展,为了青岛港的明天,用自己的无私无怨无悔,诠释了真正的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993年初,自己带领港工的团队,第一批进驻工地,连续8个月完成了2310米的大机轨道建设改造。

那8个月,常主席、总裁一周一次现场办公会,雷打不动。

经常是半夜下来检查工程改造进度。

第二年的4月3日,10万吨级的矿石专用码头全线投产,一个原来通过能力只有50万吨的多用途码头,成了年通过能力600万吨的10万吨级矿石专用泊位,青岛港一举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矿石中转港。

毛主席说过,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主席、总裁常常说:

“能为国家尽忠一天是我的福分,能为职工造福一天是我的运气,除此以外,别无所求”。

主席、总裁坚守崇高的理想信念,认准了正确的奋斗目标,咬定青山,一以贯之,持之以恒,一条道走到底。

贵在坚守,难在坚守。

就像他所说的“将来退休的时候,在马路上晒太阳的时候,回首往事的时候,无愧的感慨,我为国企奋斗一生,无怨无悔”!

是非经过不知难,真理的身上布满了伤痕。

常主席、总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

今后再面对挫折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做到不喊冤不叫屈;再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不低头不弯腰;再面对风险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我来顶,我来上。

脚踏实地,实实在在举主席总裁的旗,听主席、总裁的话,照着主席、总裁的样子做!

三、要发展,就要斗争,就得改革,干事创业,常主席总裁用无疆的大爱,撑起了青岛港的亲情家园

 

1992年继“21”条、“83”条改革措施出台后,《加快深化》“三大一铁”的

号角在青岛港这个

自己当时在局机关劳资处工作,那时候自己已经在青岛港干了14年,“铁交椅”也做了14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意识

亲身经历了港口打破“一打三铁”的全部历程。

1992年,青岛港在全国沿海港就中率先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意味着在国有企业中实行了一次从身份到契约的革命。

常主席总裁得知中央决定扩大三项制度改革试点的消息后,立即到青岛市有关部门积极争取,使青岛港成为交通部和青岛市第一个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企业。

青岛港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在落实了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的同时,又使职工自觉地将自己的命运与港口的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增强了努力工作,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在使职工群众捧上“新的铁饭碗”的同时,有时他们百倍珍惜自己的岗位,从而使职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潜能和智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港口的提速发展拥有了越来越强大的动力。

全员劳动合同制打屁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锅饭”和“铁饭碗”,在计划经济年代,国有企业的职工都聚有一种特殊的身份,端国家饭碗的人。

只要拥有了这一身份,国有企业的干部职工,无论好坏、贡献大小、都可以从国家那里长期稳定获得一份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

全员劳动合同制的实行,改变了国有企业干部职工拥有这种具有特权性质的身份和地位,使他们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依据利益关系和理性原则所订立的协议关系。

全员劳动合同制的实施,还打破了干部、工人的界限,使全青岛港的干部和职工一律变成了职工。

与此同时,全局又有34名副处级以上干部调到一般工作岗位。

所有职工都掂量自己手中“饭碗”的分量,是勤劳上进的人有了荣誉感,安于现状的人有了紧迫感,偷懒耍花的人有了危机感。

全员劳动合同制的实行,是每一个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义务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强化了职工的责任意识,那个时候的一个形象的情景就是:

“下雨天,别人都赶紧往家里跑,港务局的职工却打的往码头上跑,怕货被雨淋着。

”那些原来打着长病伤旗号,在外面从事第二职业的职工,知道了局里开始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消息后,立即找到劳资部门要求回港口复工。

彻底打破了大锅饭和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破除了干部和职工之间的身份界限。

后来在山东省委办公厅主板的《工作情况交流》中,全文转载了“青岛港务局关于加快和深化港口改革开放的意见”,发至全省各市、地委和省直各部门。

国务院办公厅向全国转发了青岛港的经验和做法,并在全国有关会议上进行交流。

4月12号召开“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签约签证大会”

有了“五不唯”

常主席、总裁经常讲,说如果我看中哪一个,我一定会让他多干活,多吃苦,多受累,那是什么?

那就是给机会,给我成长的机会,给我历练的机会,给我实现价值的机会。

2003年集装箱“三国四方”合资,面对外方“五不要”的限制,500名港口职工面临着没有岗位、没有饭碗的现实问题。

“人往哪里去”成了最大的难题,当时社会上早已下岗成风,被认为是改革的合理“阵痛”、必要“成本”,但主席、总裁一直以来始终坚持:

“谁让职工下岗,就先让谁下岗”。

为了解决职工的岗位、和吃饭问题,主席、总裁顶着巨大的压力,把责任扛在自己肩上,重金造岗,成立物流公司,不把一名职工推向社会。

记得那是2003年的12月23日,当时我在油港工作,出差在北京跑客户,接到了集团的紧急电话,要求我连夜赶回。

第二天一大早,主席、总裁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的讲道:

集团非常慎重,反反复复研究了三次,最终决定让你到新成立的物流公司去。

如果物流交给你再干不上去的话,就洗手不干了,就把物流卖了。

主席、总裁推心置腹的一番话让自己信仰弥坚、信心百倍!

我抱着给信任自己的领导争口气的坚定信念,来到了物流。

物流公司成立前,2003年的指标是1.08亿元,仅完成3000万元。

来自8个单位的690人组成物流公司,其中在岗职工370人,非在岗320人,在岗和非在岗职工比例接近1:

1,而且在岗职工职工的平均年龄也高达45.7岁。

面对那种现状,我不信邪,就是横下一条心,豁出去、拼上去、干上去。

面对一切从零开始,白手起家,边组建,边启动,边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

当年就创收9100万元,净增6000万元,上缴资金2801万元,扭亏为盈,实现了主席、总裁提出的“半年大改观,一年大变样”的重托。

此后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大跨越,管理向高档次提升,绩效向高目标奋进,工作向高标准看齐,发展向高水平跨越,形成了多功能、综合性的物流公司,收入从3000万元到2.32亿元,实现了近8倍的跨越发展。

员工队伍也今非昔比,职工工资8年增长了2.3倍,职工的年收入是社平工资的2.7倍。

而且还涌现出了苏升伟、安立强等一大批先模人物、技术能手,广大职工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真正实现了从“包袱”到“财富”,从“吃饭”到“贡献”的转变。

今年2月7日,新年刚过,常主席、总裁为了内陆港和物流公司的发展,率先垂范,亲自出征,3天急行2000多公里,震动三秦古都、轰动中原大地。

陕西省、河南省省长亲切接见,亲自搭桥。

政府要员,商界巨贾和大船公司、大货主、大代理和新闻媒体纷纷云集,共谋发展。

常主席、总裁坦率、真挚的致辞感天动地,赢得满堂喝彩,自己深深被当家人的魅力震撼,深深被青岛港的精神折服。

主席、总裁每每率队走访铁路、船东、货主,都会受到最高的礼遇。

主席、总裁“金子招牌”的出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和冲击力,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扪心自问,物流公司能有今天,怎么干出来的我最清楚,不是因为我有什么才华,也不是因为我有什么过人之处,完全是因为主席、总裁的重金武装、完全是因为多年来主席总裁对自己的培养和教育,自己总感到欠主席、总裁的、欠港口的、欠职工的,总觉得怎么干也不为过,应当干得更好。

可以这么说,我是主席、总裁批出来的干部,挨的批最多,受的教育最多,得到的关心厚爱也最多,心底里对主席、总裁的感情也最深。

更加深刻地感到,人不能稀里糊涂活着,人生可以不伟大,但人生不能不精彩。

物流八年的发展是用经验和教训串起来的,我经历的教训和挫折都不是免费的,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所以对我而言,教训和挫折就是存折,昨天的挫折就是我明天最宝贵的财富,这是我发自内心的真实感言!

回顾历史,可以更好地认清现在,明确应该担负的责任,承担应该肩负的历史使命。

虽然自己与青岛港风雨同行40载,但作为计划经济时代走出来的干部,反躬自省,扪心自问,在青岛港这片藏龙卧虎的沃土上,比我有能力、有水平、能吃苦的大有人在。

难道常主席、总裁不知道换一批年轻的、有学历的人好使吗?

但是他还是费事巴力,年年给我们大培训,让我们充电,宁可自己吃苦受累,也要给我们一个历练提高、脱胎换骨的机会。

自己深感这是信任,更是责任,这是动力,更是压力。

我要珍惜有限的工作时间,怎么干都不为过。

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责任感,掐着指头过日子,一年干出五年的活,三年干成八年的事。

同志们,青岛港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扎人的荆棘终会被清理,蔽日的乌云终会自散去,那些阻碍青岛港发展的跳梁小丑,都没有好下场,必将受到历史的审判和人民的唾弃。

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正义的事业不可阻挡,让我们在常主席、总裁的坚强领导下,永远牢记港口的恩情,永远牢记肩负的使命,永远牢记主席、总裁的厚重关爱和无限期盼,时刻与港口同呼吸、共命运,旗帜鲜明的与两大灾难作斗争,胜利必将永远属于我们英雄的青岛港人!

最后,祝愿全体学员学习顺利,学业有成!

谢谢大家!

 

青岛港不仅是我们工作、成长的地方,更是我们赖以生存、值得用生命去呵护的精神家园。

在当前充满机遇、充满激情、充满挑战的时代,让我们紧跟主席、总裁的号令,紧跟主席、总裁的步伐,朝着我们正义的事业和必胜的目标,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高举青岛港的红色大旗,发扬青岛港的本色精神,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以常主席、总裁的管理思想武装头脑,为青岛港光辉灿烂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青岛港创造的一个一个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之所以做成功,就在于当家人非凡的信念,就在于他的“三不”精神。

“三不”精神不是说出来的,是主席、总裁40多年拼出来的。

他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青岛港的事业,用最负责的精神,承担起最沉重的责任;用全部的心血和才智,形成了大道至简、长盛不衰的管理哲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