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74205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1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设计.docx

《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设计.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设计.docx

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设计

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设计

课题1燃烧和灭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②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

③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

②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作用;

③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②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一般方法。

重点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

难点 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教学方法 利用活动元教学原理,设计一些活动,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仪器、药品

学生分组:

小蜡烛(2支)、水、镊子、酒精灯、烧杯、棉花、小石子、小木条、滤纸、小刀、抽滤瓶、试管、灭火器。

教师演示:

白磷、红磷、碳酸钠(固体、浓溶液)、盐酸(1:

4、浓)、导管、烧杯(500mL1只、1000mL3只)、铜板、吸耳球、酒精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

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也屡见不鲜,那么物质燃烧到底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联想生活中的有关燃烧现象并思考老师的提问。

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1、参与小组活动并指导学生实验,宏观了解学生的实验进展。

2、与同学一起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3、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初步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活动与探

究一:

(约8min)1、分组实验

(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

(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的火焰上片刻。

(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的一支用烧杯罩住。

2、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

(2)

(3)

3、交流与讨论

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物质燃烧与哪些因素有关?

4、活动小结

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1、通过简单的实验,从活动中思考并悟出燃烧的条件。

2、培养学生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1、教师演示实验

(1)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个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空气,观察现象。

2、引导并组织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得出什么是燃烧的现象,进一步得出燃烧的条件

活动与探究二:

[约10min]

1、观察实验现象(实物投影)

2、讨论与交流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2)为什么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为什么在通入空气后却燃烧了?

(4)综上所述,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3、活动小结:

(板书)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此实验对空气的污染较严重,所以老师演示给学生观察,目的在于进一步根据实验现象并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由不同的实验事实再次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严谨的思维方式,了解对比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1、引导学生讨论与交流。

2、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燃烧与灭火的关系,从而得出灭火的原理或方法。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并对每个问题进行小结。

4、幻灯片播放让“家庭远离火灾”(科普资料)及Flash演示“火场逃生方法”

活动与探究三:

[约15min]

1、讨论与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过灭火的经验吗?

谈谈你在生活中采取的一些灭火措施。

2、组实验:

如图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3、讨论与交流

(1)你如何熄灭蜡烛?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

为什么?

(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如何处理?

为什么?

(4)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

(5)如何解释“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这两个成语?

4、观看幻灯片及Flash动画资料并思考面对火灾时如何进行灭火或逃生。

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入手,了解燃烧与灭火的关系。

在通过一组简单的实验,进一步分析得出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

 

 

通过讨论并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措施,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理解燃烧与灭火的关系,突破难点。

 

 

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一般方法。

演示灭火器原理

活动与探究四:

[约4min]

阅读教材(P127)与交流:

几种常见的灭火器原理和使用范围

让学生初步了解灭火器的原理以及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

教师演示:

实验7-2:

面粉爆炸实验

活动与探究五:

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约5min]

1、观察实验现象

2、学生阅读P128-129内容。

3、讨论与交流:

了解生活中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让学生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课后拓展与实践

1、根据自己住宅的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需采取的灭火或自救措施)。

2、作业:

课本P131习题

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火灾的安全防范意识。

[概括总结]

 课题1燃烧和灭火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②了解化石燃料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③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乐趣,增强节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②可以从开发新能源和节约能源的角度引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教学重点:

了解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认识到合理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实验探究、拓展视野、观看录象与教师讲述结合、小组讨论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生活中的图片,设问:

1、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

2、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

 

 

3、炼钢厂、热点厂等常使用什么燃料?

引出化石燃料的概念。

(配以多媒体播放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边看边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思考:

柴、煤、煤气…

汽油、柴油…

 

阅读教材,观看录象,回答问题。

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等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使学生联系生活,关心生活从已有的经验入手,引出新知识,强调在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让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知道燃料的种类、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用途。

 

 

 

1、煤是怎样形成的呢?

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煤的主要成分(主要产物)

3、煤的利用:

煤分解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为什么?

4、煤的应用

 

播放录象:

煤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象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混合物

2、主要是C,其次H、N、S、O

3、干馏:

化学变化,因为反应前是碳,反应后生成新物质:

焦碳、煤焦油、煤气

4、工业的粮食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

1、石油是怎样形成的呢?

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石油的主要成分(主要产物)

3、石油的利用:

石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炼制的?

4、石油的应用

播放录象:

石油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象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混合物。

2、主要是C、H、其次N、S

3、分馏:

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来分离,是物理变化。

4、工业的血液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

过渡

投影图片:

海上采油和天然起在燃烧

引出天然气

让学生知道:

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

 

 

 

 

1、天然气是怎样形成的呢?

是纯净物吗?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主要产物)

3、甲烷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4、鉴别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燃烧都是蓝色火焰)

5、天然气的利用:

石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炼制的?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是混合物

2、甲烷CH4

3、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CO2+2H2O

  现象:

蓝色火焰、烧杯壁有水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

点燃前注意验纯

4、点燃、干燥烧杯、澄清石灰水

5、沼气的应用与危害

学会寻找物质间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

知识拓展

介绍沼气和沼气的运用

以及“可燃冰”

观看录象

听讲

 

 

指导阅读表7-3

分析课本表7-3,估算出我国的化石燃料的使用年限,画出柱状图

设问:

使用化石燃料有什么优缺点?

从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谈谈你对化石燃料名称中“化石”含义的理解。

从中有什么收获

 

分析图表

计算年限

画图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几亿年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所以被称为化石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

1、人类大量开采,将使化石燃料最终被耗尽。

2、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因此一定要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

引入

(第二课时)

化石燃料被人们广泛使用.是因为它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热量。

那么,是不是只有通过燃料燃烧才能得到热量呢?

 

学生讨论,思考,回答。

(发光、发热)

 

下面我们来做一组实验。

 [实验7—4]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盐酸,观察现象,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设问:

这个试验说明什么问题。

观察实验现象,积极开动脑筋分析原因,总结结论。

化学反应中都伴随有能量的变化,有些化学反应中有热量放出,有的则从外界吸收热量..

使学生从一些简单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引起注意。

寻找原因,总结结论。

放热现象

1、定义

2、常见的放热现象

3、特点

学生讨论,思考,回答。

1、

2、所有燃烧、金属和酸的反应

3、只要加热达到着火点即可,不需长期加热

 

吸热现象

1、定义

2、常见的吸热现象

3、特点

学生讨论,思考,回答。

1、

2、加热、高温的反应

3、需要不断加热,才能维持反应的继续进行

 

介绍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用途

(通过多媒体说明,解析)

初上述用途外,你们还知道互相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哪些用途?

(比一比,看谁知道的多)

学生观看录象

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讨论交流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愿望。

目前,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资源是有限的。

那么,同学们认为怎样利用能源才可以使它的使用期限得以延长呢?

你们有那些处理方法?

要使燃料燃烧通常考虑两点:

一是要有足够的空气;

二是要使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小结

通过学习,有什么收获:

学生归纳:

 

练习

巩固练习

课后1、2、3、4、5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针对已实施过的教学设计)

   本节课图文并茂,有利于学生形象地认识当今世界的三大化石燃料。

在教学中,应该要注意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化学和理解化学,如液化石油气、煤气等,是生活中的常用物品。

对于教学中的实验,应该让学生先提出个人猜想,再为了验证猜想去做实验,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形成过程,而且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这样对他们的认知发展很有帮助。

对于使燃料充分燃烧的现实意义,可以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切实让学生体验到节能环保的重要性。

概括总结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一、化石燃料

1.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和用途

2.甲烷的燃烧:

CH4+2O2==CO2+2H2O

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2、要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两点:

(1)是要有足够的空气;

(2)是要使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的活动与探究,加深对酸雨危害的认识。

(2).充分利用教材的现有资源(图片、资料),讨论并认识化石燃料的利与弊,

以及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

(2).积极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环境问题,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化石燃料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对“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的活动与探究。

2.树立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媒体与器材

电脑、试管,植物叶子或果皮、金属粒或条(如铁、铝等)、

小石头粒、稀硫酸、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实验探究、拓展视野、观看录象与教师讲述结合、小组讨论法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如]

   同学们,你们家里做饭时用的是什么燃料?

我们烧水时为什么要开窗或开换气扇?

   走在路上,一辆汽车从你身边经过你有什么感觉?

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能量、带来方便的同时,却对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复习引入]

1.三大化石燃料是什么?

煤中含有哪些元素?

   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

这些气体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呢?

我们来做个实验:

[组织小组实验]

(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组织讨论、观察]

原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易溶于水,当溶解在雨水中时,就形成了酸雨。

我们看一组图片:

这些都是煤的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组织观察]

2.请同学们再看一组我们太原市区的图片:

[组织讨论]

在市区内几乎不使用煤作燃料,可我们的生活环境为什么也会如此恶劣?

这是什么引起的?

目前,多数汽车都使用什么作为燃料?

汽油和柴油作为多数汽车的燃料,它们燃烧时产生的尾气中主要含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大气污染物,严重危胁着我们的健康。

我们如何才能减少有害气对空气的污染呢?

正如同学们所说,解决空气污染的根本方法就是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二、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组织讨论]

   你所知道的清洁燃料有哪些?

[讲解介绍]

1.乙醇(俗称酒精)

   是由高梁、玉米和薯类经过发酵、蒸馏等过程得到的。

(多媒体出示乙醇的化学式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组织讨论]

   乙醇作为燃料有哪些优势?

(放热量大,无污染,可再生)

[组织讨论、归纳]

2.氢气

你对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的认识有哪些?

(氢气本身无毒、极易燃烧、放热量大、燃烧产物是水)

[讲解介绍]

氢气虽然是最清洁的燃料,但上于氢气的制取成本主和贮存困难,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

目前,对氢能源的开发已取得了很大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氢气终将会成为主要能源之一。

[组织讨论]

(课本第143页讨论内容)

[组织阅读]

其实,我国在许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努力寻找新的办法同时开发新的能源来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了。

比如著名的“西气东输”。

[组织讨论]

3.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我国各地区及世界各国也都在利用和开发新的能源。

你知道有哪些能源是可被人类利用的吗?

(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水能、潮汐能等)

[出示能源图片]

这些能源的利用,不但可以部分解决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希望同学们将来长大了,能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开发和利用更理想更实用的清洁能源方面,为人类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作出自己的贡献。

[课堂小结]

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学生发言。

 

学生回忆,发言。

 

学生小组操作实验。

认真观察、记录现象。

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观看图片,进一步认识酸雨的危害。

 

观看图片,感受太原市的污染状况。

 

学生思考、发言。

 

学生思考、发言。

 

学生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思考、发言。

 

学生认识并记忆。

 

学生讨论、交流、代表发言。

 

学生发言,归纳。

 

学生听讲,了解。

 

学生讨论、交流,代表发言。

 

学生阅读,了解。

 

学生讨论、发言。

 

 

 

观察图片。

 

 

 

 

 

  

 

 

 

 

学生发言谈收获。

初步感知生活中燃料燃烧对坏境的影响。

 

发扬小组合作精神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

对酸雨造成的危害产生心灵的震憾,从而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思想。

 

对我们生存的环境有清醒的认识。

 

明确造成我们生活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并分析解决的方法,从而从学生内心唤起保护环境从我们身边做起的紧迫意识,同时激发对使用清洁能源的渴望。

 

培养表达能力。

 

知道几种清洁燃料及其优点。

培养表达能力。

 

 

 

培养知识归纳能力、表达能力。

 

培养分析对比能力,知道在化学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

 

 

 

 

 

 

了解我国在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所作的工作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认识人类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提出希望,给学生鼓励,引导努力奋斗的方向。

 

 

 

 

 

 

知识和情感升华。

 

巩固练习

基础题一

1.下列情况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火灾

2.发现室内煤气泄漏使人中毒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迅速做人工呼吸B.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

C.拨打急救电话120D.立即打开换气扇开关

3.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B.使大火隔绝空气中的氧气

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物质

4.下列规定或做法错误的是()

A.煤矿矿井里严禁烟火B.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窑前,先做灯火实验

C.用打火机检查煤气管道是否泄漏D.城市、林区禁止任意燃放烟花鞭炮

5.下列化学反应中吸收热量的是()

A.2Al+6HCl===2AlCl3+3H2↑B.

C.

D.

6.鉴别甲烷,氢气,一氧化碳可选用的方法是()

A.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B.分别倒入紫色石蕊试液

C.分别点燃,然后检验燃烧产物D.分别闻它们的气味

7.下列过程中没有二氧化碳生成的是()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煤气的燃烧

C.动植物的呼吸作用D.天然气的燃烧

8.下列燃料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天然气B.煤C.石油D.酒精

9.下列各项操作或措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的是( )

A.过量砍伐森林树木

B.某化工厂大量使用含硫的煤作燃料

C.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

D.将CO还原CuO的尾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10.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提出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

为了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绿色奥运,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关闭所有化工企业B.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燃料

C.提高污水处理率D.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

1.C 2.B 3.C 4.C 5.C6.C7.A8.D9.C10.A

基础题二

1.在宇宙飞船上划燃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因为()

A.O2不够B.火柴潮湿,不易燃烧

C.在失重的情况下空气不对流D.宇宙飞船上温度低,达不到着火点

2.在液态空气中放入燃着的细木条后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木条立即熄灭B.木条燃烧更旺

C.木条燃烧和原来一样D.可能引起爆炸

3.木柴燃烧时,常把木柴架空一些,目的是()

A.使热量易散失B.使火柴着火点降低

C.使木柴变成易燃物D.使木柴与氧气充分接触

4.图书档案室或存放精密仪器的工作室失火,宜使用的灭火器为()

A.泡沫灭火器B.干粉灭火器

C.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D.高压水喷射

5.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炸物的安全要求的是()

A.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来

B.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和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一辆货车上运送

C.只要不影响工作,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以在车间吸烟

D.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

6.下列安全警告标志适用于油库、汽车加油站的一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7.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

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A.到溶洞探险打火把照明B.掏空沼气池前进行灯火实验

C.点燃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D.到小煤窑里挖煤用火把照明

8.现有氧气、氢气、空气、甲烷、二氧化碳五种气体,要用最简单的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

如果已有一盒火柴,则还需要()

A.稀盐酸B.用澄清石灰水湿润的烧杯

C.蒸馏水D.干燥的小烧杯和尖嘴玻璃管

9.只含有碳、氢或碳、氢、氧的物质充分燃烧后的产物均为CO2和H2O。

相同分子数目的①C2H5OH ②CH3OH ③CH4 ④C2H4分别充分燃烧,所消耗O2的质量相等的是( )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10.煤燃烧生成的气体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

①一氧化碳 ②二氧化碳 ③二氧化硫 ④二氧化氮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C 2.A 3.D 4.C 5.D 6.D7.A8.B9.D10、C

中级题一

1.食用油在锅内因过热着了火,将热锅端离火炉后,火仍不熄灭,此时熄灭它最合适的方法是( )

A.用水浇B.把油泼掉C.用灭火器扑灭D.用锅盖将锅盖严

2.如下图所示的公共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