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460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9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公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公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公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公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资料.docx

《公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资料.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资料.docx

公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资料

目录

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2

一、总承包管理模式2

二、创优机制2

三、完善的项目组织机构和项目质量保证体系2

第二节、质量保证程序4

一、过程质量执行程序4

第三节、质量管理措施4

一、质量管理制度措施4

二、技术保证措施7

三、成品保护措施7

四、合同保证10

五、试验保证11

第四节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1

一、工程质量预控11

二、加强过程控制,创“过程精品”14

三、各分项工程质量控制15

第五节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0

一、结构质量通病问题20

二、装饰、安装工程22

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

一、总承包管理模式

为了适应工程总承包体制下项目管理模式的需要,公司建立了“项目管理责任目标”考核机制,使项目经理部将全部的精力集中在对业主的履约上,将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指标完成情况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和控制的重点。

二、创优机制

我公司建立适应总承包管理发展的过程质量控制和创优机制。

能够有效地支撑项目的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海河杯”的要求。

组织保证体系图

三、完善的项目组织机构和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1、我公司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科学设置项目各部门,选派有总承包管理经验、组织协调能力强、有敬业精神、技术和作风过硬的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按照企业的项目管理模式和质量保证体系运作。

项目将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在项目开工之初或阶段工程开始时,制定项目岗位责任制度,明确领导班子成员的责任,确定每个部门的职责,最后落实到项目每个管理人员,并签订相应的岗位责任状,与个人收入挂钩。

2、本项目将建立由公司过程考核、检查、控制,项目经理领导,项目总工程师策划并组织实施,专业责任工程师检查和监控的管理系统,形成从项目经理部到各分承包方、各专业化公司和作业班组的质量管理网络。

3、根据组织保证体系图,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度,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质量控制控制责任,各岗位各行其职。

第二节、质量保证程序

一、过程质量执行程序

1、公司总部对本项目的服务控制

2、工程前期质量工作的交底与指导

为了保证本工程质量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保障质量保证体系严格运作,在项目开工之初并且项目管理人员基本配备齐全后,公司总部对项目进行交底和指导,包括质量计划的编写指导和如何运行实施、创国家优质工程奖的程序及要求、质量资料、台帐的建立及要求等。

3、工程质量考核

包括工程阶段考核、季度考核和综合竞赛评比。

总部定期组织一次工程质量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工程实体质量、资料台帐情况等,在施工现场对检查情况进行讲评,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并跟踪整改,形成质量通报。

依据检查情况进行季度、阶段考核及半年一次的项目综合管理考核。

4、促进项目进行交流

公司将经常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到公司内外其他样板工地参观学习,定期组织项目总结交流,使项目学习别的先进经验,借鉴其好的做法,对照别人找出自己的差距,使本工程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第三节、质量管理措施

一、质量管理制度措施

1.1、工程项目质量负责制度

我司对本工程的承包范围内的工程质量向建设单位负责。

1.2、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批制度

坚持以技术进步来保证施工质量的原则。

技术部门应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针对特殊工序要编制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并报上级技术部门审批。

1.3、技术交底制度

每个工种、每道工序施工前要组织进行各级技术交底,包括项目总工程师对工长的技术交底、工长对班组长的技术交底、班组长对作业班组的技术交底。

各级交底以书面形式进行。

因技术措施不当或交底不清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1.4、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本工程的钢筋、水泥等各类材料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并根据国家规范要求分批量进行抽检,抽检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使用;

1.5、样板引路制度

施工操作注重工序的优化、工艺的改进和工序的标准化操作,通过不断探索,积累必要的管理和操作经验,提高工序的操作水平,确保操作质量。

装修工程要在开始大面积操作前做出示范样板统一操作要求,明确质量目标。

1.6、施工挂牌制度

主要工种如钢筋、混凝土、模板、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在现场实行挂牌制,注明管理者、操作者以及检验者、施工日期,并做相应的图文记录,作为重要的施工档案保存。

每施工完一段,项目质检员立即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如实地填入质检标识签内,标识签粘贴在受检部位,方便工人及时了解每段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增强工人的质量意识起到警示作用。

标牌管理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标明小组负责施工区域。

现场管理人员如发现某段施工质量有问题,可立即根据标牌查找到操作人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

其二,现场悬挂施工交底标识,直接将施工操作顺序和工艺标准现场交底给工人,让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始终可以方便地对照交底,从而实现高标准、高质量的目标。

1.7、过程三检制度

实行并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

隐蔽工程要由工长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班组长检查,并做出详细的文字记录。

1.8、质量否决制度

对不合格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必须进行返工。

不合格分项工程流入下道工序,要追究班组长的责任,不合格分部工程流入下道工序要追究工长和项目经理的责任,不合格工程流入社会要追究法人和项目经理的责任。

有关责任人员要针对出现不合格品的原因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1.9、成品保护制度

应当象重视工序的操作一样重视成品的保护。

项目管理人员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减少工序的交叉作业。

上下工序之间应做好交接工作,并做好记录。

如下道工序的施工可能对上道工序的成品造成影响时,应征得上道工序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同意,并避免破坏和污染,否则造成的损失由下道工序操作者及管理人员负责。

1.10、质量文件记录制度

质量记录是质量责任追溯的依据,应力求真实和详尽。

各类现场操作记录及材料试验记录、质量检验记录等要妥善保管,特别是各类工序接口的处理,应详细记录当时的情况,理清各方责任。

1.11、竣工服务制度

工程竣工后我企业将主动做好用户回访工作,按有关规定实行工程保修服务。

1.12、培训上岗制度

工程项目所有管理及操作人员应经过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并持证上岗。

因无证指挥、无证操作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或出现质量事故的,除要追究直接责任者外,还要追究相关主管领导的责任。

1.13、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调查制度

工程发生质量事故,马上向当地质量监督机构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做好事故现场抢险及保护工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事故等级逐级上报,同时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负责事故的调查及处理工作。

对事故上报不及时或隐瞒不报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1.14、质量会诊制

在项目内部分别组成钢筋、模板、混凝土、砌体、装修、防水、安装等分项工程质量考评小组,对每个施工完毕的施工段进行质量会诊和总结,并填写钢筋、模板、混凝土、钢结构、砌体、装修、安装质量会诊表,质量会诊表中着重反映发生每种质量超差点的数量,并对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说明。

质量会诊小组成员在每期质量例会上对上一期质量会诊出来的主要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总结,提出解决措施,预控下一期不再发生同样的问题。

同时,工程部对各层同一分项工程质量问题发生频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做出统计分析图表,进一步发现问题变化趋势,以便更好地克服质量通病。

1.15、奖惩制度

通过奖优罚劣,促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进一步加强责任感,把工作做得更细、更认真,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发生或杜绝今后再发生类似的错误。

二、技术保证措施

1)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在图纸会审阶段,积极配合设计单位出主意想办法,对可能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进行修改,深化细部设计,对由于设计考虑不周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2)深化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作业设计;力求作到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

3)对关键部位和重要工序设置技术管理控制点,施工工长、质检人员必须到岗到位,尽职尽责,严格监督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把质量通病消除在施工过程中。

4)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对于每一道工序都要进行严格检查验收,对于关键部位要进行拍照、摄像,做好质量记录,不允许不合格的产品进入下一道工序。

5)编制计量管理方案,落实计量管理制度,配备齐全的实验仪器,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

6)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积极推广“四新”技术。

7组织管理人员学习创优经验,提高管理人员质量、技术意识。

8)每两周组织一次由项目经理部和配属队伍管理人员参加的质量、技术意识提高会。

三、成品保护措施

1)测量定位:

定位桩采取桩周围浇筑混凝土固定,搭设保护架,悬挂明显标志以提示,水准引测点尽量引测到周围老建筑物上或围墙上,标识明显,不准堆放材料遮挡。

2)土方工程:

对临近建筑物、构筑物及各种管线要事先勘查清楚,进行观测并制定其保护措施。

为防止基层土层扰动,清理预留150厚的土方时,用人工随挖随清底,土方完成后及时进行垫层和基础施工。

3)地下防水工程

底板防水卷材施工时,严禁穿硬底带钉的鞋在上面行走,底板防水卷材施工完毕后,办理交接手续,及时做防水保护层。

对防水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拆模时要注意不得碰坏施工企口缝,撞动金属止水带,并且对该部分成品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办理交接手续,责任工程师要将实际情况记录在施工日记中,做为一个重点检查项目。

4)砌筑工程:

在砌筑围护工程中,水电专业及时配合预埋管线,以避免后期剔凿对结构质量造成的隐患,墙面要随砌随清理,防止砂浆污染,雨季施工时要用塑料布及时覆盖已施工完的墙体。

在构造柱、圈、梁、模板支设时严禁在砌体上硬撑、硬拉。

5)地面与楼地面工程

地砖楼地面

a.水电的综合布线管槽、各类管道,都应全部完成,并经过监理检查认可后,与土建专业进行交接。

b.土建将安装完毕的木门框,用9层胶合板将1.2m以下框周围包钉好,防止碰撞,在地面施工时,要安排木工随时检查门框的位置、垂直度有无变动和错误,若有变动和错误,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校正和修改。

c.运输砂浆或细石混凝土过程中,凡经过各类门口处时,推车要缓慢,防止撞坏门框。

d.铺设时要随铺随擦干净溢出的胶浆。

禁止其他人员上去踩动,并做保护标识,铺设完后房间要进行封闭,待强度达到后,用纤维板等加以覆盖保护。

e.水电进入二次安装时,对使用的人字梯、高登的下脚要用麻布或胶皮包好,以防止滑到和碰坏已施工完成的地砖等地面。

6)水泥楼地面

楼地面工程施工时,要加强对水电的种类管线、木门框的成品保护。

整体楼地面面层压光后,要加强养护和封闭保护,养护期间严禁上人施工,等强度达到后严禁在其上面拌制砂浆。

为防止墙面涂料、油漆对地面的污染,在其上层覆盖一层木屑进行成品保护。

7)门窗工程

a.一般木门框安装后应用铁皮保护,其高度以手推车轴为中心为准,如门框安装与结构同时进行,应采取措施防止门框碰撞或移位变形。

对于高级硬木门框宜用1cm厚木板条钉设保护,防止砸碰,破坏裁口,影响安装。

b.修刨门窗时应用木卡具将垫起卡牢,以免损坏门边。

c.门窗框扇进场后应妥善保管,应入库存放,应垫起离开地面20-40cm并垫平,按使用先后顺序将其码放整齐,露天临时存放时上面应用苫布盖好,防止雨淋。

d.进场的木门窗框靠墙的一面应刷木材防腐剂进行处理,钢门窗应及时刷好防锈漆,防止生锈。

e.安装门窗扇时应轻拿轻放防止损坏成品,整修门窗时不得硬撬,以免损坏扇料和五金。

f.安装门窗扇时注意防止碰撞抹灰角和其他装饰好的成品。

g.已安装好的门窗扇如不能及时安装五金件,应派专人负责管理,防止刮风时损坏门窗及玻璃。

h.严禁将窗框扇作为架子的支点使用,防止脚手板砸碰损坏。

i.五金安装应符合图纸要求,安装后应注意成品的保护,喷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