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2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459066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作业2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课时作业2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课时作业2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课时作业2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课时作业2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23.docx

《课时作业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作业23.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时作业23.docx

课时作业23

课时作业(二十三)

[学业水平层次(A)]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豆科植物通过根瘤菌吸收空气中的氮是一种自然固氮

B.汽车尾气中排放的氮氧化合物是由游离态氮转化来的

C.化石燃料燃烧通常不释放出氮氧化合物

D.植物秸秆燃烧时放出氮氧化合物,参与了氮的循环

【解析】 氮的固定是游离态的氮变成化合态的氮,是化学变化;汽车尾气中排放的氮氧化合物是由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的;化石燃料中含有氮的化合物,燃烧时会释放出氮氧化合物;植物秸秆燃烧时放出氮氧化合物,参与了氮的循环。

【答案】 C

2.某同学弄清楚喷泉实验的原理后,有了一个创新的想法,如果改换一下烧瓶内的气体,改换一个胶头滴管和烧杯内的液体,也应该可以做喷泉实验。

他用教科书上所用的装置实际做了一下,果真得到了美丽的喷泉。

那么,下列组合中不可能是该同学所设计的组合的是(  )

A.氯化氢和水

B.氧气和水

C.二氧化碳和NaOH溶液

D.氯气和NaOH溶液

【解析】 A项,HCl易溶于水,可以形成喷泉;C、D中,CO2和Cl2都能与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圆底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也可形成喷泉;B中,O2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不可能形成喷泉。

【答案】 B

3.为了更简便地制取干燥的NH3,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  )

A.NH4Cl与浓H2SO4混合共热,生成的气体用碱石灰进行干燥

B.N2+3H2

2NH3,用烧碱进行干燥

C.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

D.加热NH4HCO3,气体用P2O5干燥

【解析】 A项,不能生成NH3;B项,条件难以在实验室达到;D项,P2O5吸收NH3。

【答案】 C

4.如图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胶头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

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相符的是(  )

A.CO2(浓NaOH溶液)/无色喷泉

B.NH3(H2O含石蕊)/红色喷泉

C.SO2(浓NaOH溶液)/红色喷泉

D.HCl(H2O含石蕊)/白色喷泉

【解析】 B项,应是蓝色喷泉;C项,应呈无色喷泉;D项,应是红色喷泉。

【答案】 A

5.以下有关氨及铵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合施用

B.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的溶解性和氧化性

C.实验室常用固体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取氨气

D.氨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可与氧化性物质如氧气发生反应

【解析】 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反应,放出氨气从而降低肥效,A项正确。

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气极易溶于水的性质,不能体现其有氧化性,B项不正确。

C项正确。

氨气具有还原性,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能与O2发生反应,氨气被氧化为NO,常温下氨气还能被氯气氧化,故D项正确。

【答案】 B

6.现欲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的混合物,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NaOH溶液

B.加入AgNO3溶液

C.加热并冷却

D.加入水

【解析】 加入NaOH溶液可以除去其中的NH4Cl,但却不能达到分离的目的;AgNO3溶液与NaCl和NH4Cl均生成AgCl沉淀,因此无法将二者分离;两种物质均易溶于水,加入水也无法进行分离;因NH4Cl受热分解为NH3和HCl,NH3和HCl气体遇冷又会生成NH4Cl,但NaCl受热不会分解,所以用加热并冷却的方法可以使两者分离。

【答案】 C

7.已知X、Y、Z、W(含同一元素)有如下所示转化关系,且X能与W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易溶于水的盐,则X可能是(  )

X

Y

Z

W

A.N2      B.NO2

C.NH3D.NO

【解析】 能发生连续氧化的物质,中学阶段学习的有C、S、H2S、Na、N2、NH3。

但符合X与W反应生成盐的只有NH3。

转化关系如下:

【答案】 C

8.下列有关NH3的实验或结论正确的是(  )

A.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呈碱性,故NH3属于一元碱

B.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伸入集气瓶内,试纸变蓝则证明NH3已收集满

C.将少量浓氨水滴入装有碱石灰的烧瓶中,可快速获得NH3

D.将NH4HCO3热分解后的产物通过硅胶干燥管,可收集到干燥纯净的NH3

【解析】 NH3溶于水显碱性是因为NH3与水反应生成的NH3·H2O属于一元碱,而NH3本身是非电解质,A错误;检验NH3是否集满容器,应将湿润的石蕊试纸接近瓶口而不是伸入瓶内,B错误;NH4HCO3热分解后的产物中含有NH3、H2O、CO2三种成分,硅胶只能吸收H2O而不能除去CO2,故D错误。

【答案】 C

9.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制备并收集氨。

(1)在图中方框内绘出用烧瓶收集氨的仪器装置简图。

(2)试管中的试剂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

(3)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4)若用下列各种试剂组合(其他条件相同)进行制取氨的对比实验,测出氨的体积(标准状况)如下表:

从表中数据分析,实验室制氨产率最高的是________(填序号),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于生成的NH3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所以收集NH3时常采用向下排空气法。

(2)实验室制取NH3,常采用的试剂是Ca(OH)2和NH4Cl。

(3)NH3溶于水后大部分与H2O结合生成弱碱NH3·H2O,NH3·H2O发生微弱电离,产生OH-,故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⑥组6.0gCaO和5.4g(NH4)2SO4的产率最高,因为NH4Cl易分解,生成的NH3和HCl又重新结合成NH4Cl,而用NaOH或Ca(OH)2反应产生的水较多,又可吸收NH3。

【答案】 

(1)如图所示:

(2)NH4Cl、Ca(OH)2

(3)NH3·H2ONH

+OH-

(4)⑥ NH4Cl受热易分解,生成的部分NH3和HCl又重新结合生成NH4Cl,而用NaOH或Ca(OH)2反应产生的水较多,吸收的NH3较多,所以用CaO和(NH4)2SO4反应产率最高

10.(2015·青岛高一检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碱石灰为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

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甲         乙        丙

(1)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

(4)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简述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

(5)三位同学都认为,采用上述各自的装置,还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的方法来制取纯净的氨气,你认为哪位同学能够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_(填“甲”、“乙”或“丙”)。

他们还认为,装置中的NH4HCO3固体可用NH4Cl固体代替,你认为________(填“能”或“不能”)。

【解析】 

(1)实验室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氨气,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2)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3)氨气为碱性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时,与硫酸反应而被吸收,故答案为乙。

(4)氨气为碱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H3·H2O,电离出OH-,溶液呈碱性,检验时可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如果产生白烟,则氨气已满,或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如果试纸变蓝,则氨气已满。

(5)碳酸氢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其中可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只有丙能做到,氯化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在温度较低时又重新生成氯化铵,不能只用氯化铵制备氨气。

【答案】 

(1)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2)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 (3)乙

(4)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如果试纸变蓝,则氨气已满(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如果产生白烟,则氨气已满)

(5)丙 不能

[能力提升层次(B)]

11.如图所示是氨催化氧化制备硝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烧杯中的紫色石蕊溶液不变色

B.圆底烧瓶中的气体一定为无色

C.加热后,通过三氧化二铬的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D.三氧化二铬起氧化作用

【解析】 三氧化二铬作催化剂,发生反应4NH3+5O2

4NO+6H2O,2NO+O2===2NO2,D错误;圆底烧瓶中收集到的气体主要为NO2,B错误,C正确;空气把生成的NO2吹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生成HNO3,紫色石蕊溶液变红,A错误。

【答案】 C

12.(2015·三明高一检测)把标准状况的NO2、NH3、N2组成的混合气体10L,通过稀硝酸溶液,溶液的质量增加了12.5g,气体的体积缩小到3.28L。

则下列关于气体的成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是6.72L

B.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是3.36L

C.混合气体中N2的体积是2.24L

D.混合气体中NO2与NH3的体积之比是2∶1

【解析】 设混合气体中NO2为XL,NH3为YL,依题意有:

解得X=6.72(L) Y=2.24(L)

N2的体积为10-6.72-2.24=1.04(L)。

由此可知,混合气体中的NO2与NH3的体积之比是3∶1。

【答案】 A

13.已知A、B、C、D为气体,其中A呈黄绿色,D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可使酚酞变红。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将B点燃,把导管伸入盛满A气体的集气瓶,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填序号)________。

①放热 ②黄绿色褪去 ③瓶口有白烟 ④瓶口有白雾 ⑤安静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⑥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2)实验室制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D,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D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②干燥管里盛有碱石灰

③图中的a为浸有稀硫酸的棉花

(3)检验E中阳离子的方法是:

取少量E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

【解析】 A呈黄绿色,则A是氯气;D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可使酚酞变红,则D是NH3;B气体能在A(Cl2)中燃烧;则B一定为H2;C为HCl;E为NH4C1。

【答案】 

(1)①②④⑥

(2)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

(3)①②③

(4)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为蓝色,证明E中有NH

14.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验证氨的某些性质并收集少量纯净的N2。

请回答:

(1)实验前先将仪器按图示连接好,然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怎样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

(2)烧瓶内装有生石灰,随浓氨水的滴入,产生氨气。

氨气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加热的硬质玻璃管内的黑色氧化铜粉末变为红色,盛无水CuSO4的干燥管内出现蓝色,并且在最后的出气导管处收集到纯净、干燥的N2。

根据这些现象,写出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这个反应说明氨气具有________。

A.碱性       B.还原性

C.氧化性D.不稳定性

(4)洗气瓶中浓硫酸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最后出气管的导管口收集干燥、纯净的氮气,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因为N2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接近,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又因要得到干燥的N2,也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所以用塑料袋或球胆收集。

【答案】 

(1)先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向广口瓶中加水,浸没进气导管口,用酒精灯在烧瓶下稍加热,若导气管口有少量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导管内水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NH3·H2O中的H2O与CaO反应并放热,使NH3逸出

(3)3CuO+2NH3

3Cu+N2+3H2O B

(4)干燥N2,吸收未反应的NH3

(5)用塑料袋或球胆收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