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构建研究.docx
《武汉市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构建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构建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汉市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构建研究
武汉市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构建研究
【摘要】武汉作为华中重要城市,高校云集、教育资源丰富,但是其综合实力、人才配置指数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却相差甚远。
其主要原因与武汉人才培养机制失调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剖析武汉市人才培养机制现状,试图构建武汉市政府、社会市场和高校人才培养互动机制,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提供有利的基础。
【关键词】武汉市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互动机制
教育部长周济曾指出,人才问题始终是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头等大事,是学校一切问题的核心。
而大学又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
所谓遗传是指社会遗传,即后世大学对先前大学有益的教育范式和理念的继承;所谓环境是指发展中的大学所面对的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控制。
纵观世界教育近千年的历史发展,其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政府、市场经济和高校,其中心点最终要归结于人才培养。
换句话说,人才培养的影响因子源于政府、市场经济和高校。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阐释
人才,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人。
本文中人才的含义,系指有一定知识和技能,能接受再培训的人。
人才培养,通常所指学校的人才培养,即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的特征对其进行培养、开发其潜力的过程。
“机制”一词源于古希腊文的mechane,指反映机体内部所产生的保持机体活动的各种作用能力及其作用方式。
互动机制,即机体“内在功能”及其作用方式的共同参与、互相推进。
人才培养机制可以理解为人才培养内在功能及其作用方式的总和。
具体从三个纬度来理解:
首先,人才培养机制主要依赖于人才培养的基本元素所形成的特定组织结构,即高等学校;其次,人才培养机制又反映了人才培养动态性的要素,它随着人才培养的变化而变化,这就要求不仅要考察人才培养的组织结构“高校”,同时要考察它的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空间”,即“政府”和“社会”;再次,人才培养机制还反映了人才培养的自然能动性,即在政府、社会和高校三纬度作用力下,人才培养内部所产生的保持人才培养活动的各种作用能力及其作用方式。
简言之,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就是指,高校人才培养通过政府宏观调控、规划,根据社会市场的发展总趋势及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等等,预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结构、规格、模式等,并通过政策制度由社会与高校联手共同打造一整套“生产链式”的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即预测、规划、培养、就业、就业跟踪、信息反馈、再预测的循环过程。
二、武汉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现状分析
根据2005年国家统计局部分城市发展数据统计,武汉市高校有59所,仅次于北京,在校人数万,高校在校生数量在全国位居前茅。
作为华中重要城市,武汉堪称高校云集、人才聚集,教育资源丰富。
在城市人才竞争力综合比较中排在第十位,其中城市人力资源质量指数比较仅次于北京、沈阳,居第三。
2004年以来,武汉市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采取了一系列人才培养相应的措施:
首先,武汉市政府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按照科学人才观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人才体制环境,注重人才聚集和培养工作,为武汉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等。
其次,采取了一系列人才培养措施,实施大规模人才培训工程,积极推进培训方式的创新,如:
启动“十百千人才工程”重点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率先推行技术操作工程师制度10位蓝领人才荣膺“高工”称号;制定了新技师培训与评审工作实施方案,简化技能人才引进程序,对“两区一园”下放管理权限,实行“一站式”人才引进服务。
从科研成果来看,武汉人才强市战略初见端倪。
2005年武汉市成立人才强市对策研究课题组,分课题为武汉市人才资源现状及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思考,就武汉市人才现状提出建立系统化的培训体系;建立培训效果的反馈机制和培训主体的责任机制;启动学习型城市建设工程等等。
然而作为一个教育资源极为丰富的大都市,武汉在全国城市人力资源配置指数比较中名落孙山。
根据《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课题组相关的数据,在全国50个城市人才竞争力排序中,武汉位于第九,这显然与其“人才大市”的地位不匹配的。
武汉市“人才供求凸现结构性难题”,一方面求职者找工作比考大学难,另一方面企业是千里马难求。
人才培养机制链出现明显的分岔:
人才培养机制中市政府职能错位、人才培养机制中高校单向度的缺失、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之间不平衡的矛盾。
人才培养机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如何充分利用有利的教育资源,如何合理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是新时期人才培养机制中迫切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武汉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构建研究
1、政府引导。
政府是国家机器的最核心组成部分,其职能的转变带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它将深刻地影响“作用于我国人才培养机制的三种力量”的重新分布,促进政府、社会、高校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建立。
以政府引导的武汉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具体要落实《高等教育法》,扩大高校自主权,加强宏观调控、信息服务、资源配置、环境营造、市场监管与权益保障、人才评价服务等方面,设立高等教育规划和促进委员会,政府、高校与企业定期协商人才培养事宜。
从整体性、战略性的高度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全面、准确、超前的信息,以帮助地区、高校做好人才培养发展规划,克服“市场失灵”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首先,响应中央十一五教育规划,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其次,科学定位省内普通高校,务实普通高校人才培养发展战略。
再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观念,实现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发展思路的根本转变,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
2、市场参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与制度、自由与保护是相辅相成的。
从武汉高校与政府的关系来看,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管理权的进一步下放,武汉政府对高校拥有了更多的管理权,并成为高校发展的主要经费来源之一,高校与区域的互动发展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首先,大学城和科技园的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一项新举措。
武汉当地政府树立“政府搭台,高校与企业唱戏”的观念,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实施赠地政策,“筑巢引凤”吸引高校与企业迁入大学城和科技园,推动资源的整合、科研成果开发、转化,促进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上海松江大学城和张江高科技园区、北京的东方大学城、深圳的虚拟科技园的建设都是建立在政府赠地的基础上。
。
其次,优化税收政策,完善校企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我市政府在校企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上可以采取政策上倾斜,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互动,如提供学生教学实习场所、体验职业经历,向高校反馈人才培养现状,同时定期的向市政府、社会中介机构反馈市场职业需求和未来职业需求导向等等,对市场上参与人才培养互动的企业实行税收上的优惠或者某种程度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包括媒体舆论宣传和表彰报道等手段的奖励。
而高校就可以通过市场企业的反馈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规格,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这样以武汉政府政策为“中介”,为高校与企业之间搭建起了一个“人才培养”机制的互动桥梁,通过携手育人共同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人才资源的培养到开发、利用的转化,从而达到政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和企业对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三赢”目的。
同时要注意引导市场,建立高等教育多元筹资机制。
鼓励公民个人、社会团体和企业捐资或投资办学;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建立教育基金会,并且上市运作,使之成为全社会教育投入新的增长点;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有利条件,引进社会资金,通过资本运作实现“产权变现”,从而把一部分沉积固化的教育资源变现为教育发展资金。
。
3、高校主导。
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改变了以往学历与职业岗位相对应的格局,必然导致在就业地位上大学毕业生的非特权化,大学学历在社会职业分配上的地位也开始动摇,就业的学历规定力在弱化。
同时就业结构的变化也加快了大学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分离,呈现出劳动多极化的倾向。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整个教育与培训体制,包括传统的学校教育和企业内教育在内的教育、培训目标进行重新调整,要求大学教育改变以往以完成学业程度为唯一判断标准的传统,关注劳动就业,引入部分职业教育的要素。
重视学生在学期间职业观的形成,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职业生活,如:
系统开设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建立职业测验与咨询服务机构,开展持续的职业生涯教育;建立职业测验与咨询服务机构,并创造实践机会,为大学生寻求自己的职业生涯架构桥梁;校企合作加强职业指导;等等这些都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使命。
学校的责任在于为学生成才,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帮助,也应该为学生能够在走出学校之后实现顺利就业提供援助。
同样,企业在学生职业观形成和职业能力培养方面也负有责任,而这一点常常被忽略或轻视。
习惯上,企业只管招工用人,学用不对口往往归咎于学校。
殊不知,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离不开来自企业的主动提供和积极参与。
如果企业想获得所需要的人才,不是在学生毕业之后,应该提前介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去,特别是对于学生职业观的形成,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企业的作用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英]阿什比:
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才概念内涵探析.中国人才.2003-04,http:
//。
周丰年等着:
中国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广东: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国家统计局部分城市发展数据/upfile/remote/2007-11/。
武汉组工网《武汉启动“十百千人才工程”重点培养创新拔尖人才》http:
///Publish/2004-8-26/。
武汉组工网《武汉率先推行技术操作工程师制度10位蓝领人才荣膺“高工”称号》http:
///Publish/2005-1-19/。
曾玉梅:
人才供求凸现结构性难题.楚天都市报(就业天地),2005-07-13:
第37版。
张振助:
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南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11。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做大、做强、做活上海教育,推动上海新一轮发展研究[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