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章节突破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454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5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章节突破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章节突破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章节突破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章节突破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章节突破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章节突破测.docx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章节突破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章节突破测.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章节突破测.docx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章节突破测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暑假自主学习章节突破测试: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解析版)(解析版)

1.下列转化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H2SO4→SO2B.Zn→Zn2+C.H2→H2OD.Cl2→Cl-

【答案】A

【解析】A.H2SO4→SO2硫的化合价减低是氧化剂,所以必须加还原剂

B.Zn→Zn2+锌的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必须加氧化剂

C.H2→H2O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必须加氧化剂

D.Cl2→Cl-虽然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但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不用一定加还原剂,故选A

2.下列各组物质间反应可能包括多步反应,其总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SO2:

ClO—+SO2+H2O==HClO+HSO3—

B、AlCl3溶液中投入过量Na:

Al3++4Na+2H2O==AlO2—+4Na++2H2↑

C、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2Fe2++4Br—+3Cl2==2Fe3++2Br2+6Cl—

D、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恰好使SO42—沉淀完全:

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答案】B

【解析】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

2Al+2H2O+2OH-=2AlO2-+3H2↑

B.Al(OH)3溶于NaOH溶液中:

Al(OH)3+OH-=AlO2-+2H2O

C.FeCl2溶液跟Cl2反应:

2Fe2++Cl2=2Fe3++2Cl-

D.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

Al3++3OH-=Al(OH)3↓

【答案】D

【解析】D项中氨水为弱碱,不能拆为离子:

Al3++3NH3·H2O=Al(OH)3+3NH4+

故答案为D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

Al3++3NH3·H2O=Al(OH)3↓+3NH4+

B.水玻璃中加入稀盐酸:

Na2SiO3+2H+=H2SiO3↓+2Na+

C.二氧化硅与苛性钠溶液反应:

SiO2+OH-=SiO32-+H2O

D.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

Al2O3+10OH-=2Al(OH)4]-+H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强碱而不溶于弱碱,故正确;B、Na2SiO3属于可溶性盐,需要拆写成离子,即SiO32-+2H+=H2SiO3↓,故错误;C、电荷不守恒以及原子不守恒,正确的应是:

SiO2+2OH-=SiO32-+H2O,故错误;D、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正确的是Al2O3+2OH-+3H2O=2Al(OH)4]-,故错误。

考点:

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等知识。

5.下列选项中的各操作,能使原溶液导电性明显变强的是()

A、向0.1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1mol/L的HCl溶液;

B、向0.1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1mol/L的CH3COOH溶液;

C、向0.1mol/L的Ba(OH)2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1mol/L的H2SO4溶液;

D、向0.1mol/L的NH3·H2O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1mol/L的CH3COOH溶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NaOH和HCl都是易溶的强电解质,反应生成的盐氯化钠也是易溶的强电解质,但生成的水是弱电解质,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减小,导电性减弱,故A错误;B、NaOH是强电解质,CH3COOH是弱电解质,反应生成的盐醋酸钠也是易溶的强电解质,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化不大,溶液的导电性也无明显的变化,故B错误;C、Ba(OH)2和H2SO4是易溶的强电解质,而生成的硫酸钡是沉淀,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导电性减弱,故C错误;D、NH3·H2O和CH3COOH都是弱电解质,反应生成的醋酸铵是易溶的强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性增大,故D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判断,明确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成正比是解题的关键。

注意电解质强弱与溶液导电能力无关,溶液的导电能力与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成正比,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离子电荷数越高,导电能力越强。

6.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O32—+2H+=CO2↑+H2O

B.氨水与盐酸反应:

OH—+H+=H2O

C.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

Ba2++OH—+H++SO42—=BaSO4↓+H2O

D.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Fe+2Fe3+=3Fe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拆开,A错误;B、氨气是弱碱,不能拆开,B错误;C、应该是Ba2++2OH—+2H++SO42—=BaSO4↓+2H2O,C错误;D、离子方程式正确,D正确,答案选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离子方程式判断

【名师点晴】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方法一般是:

(1)检查反应能否发生。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

(3)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

(4)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

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

(5)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

5I﹣+IO3﹣+3H2O=3I2+6OH-

B.以石墨作电极电解AlCl3溶液:

2Cl-+2H2O

2OH-+H2↑+Cl2↑

C.FeSO4溶液与稀H2SO4、双氧水混合:

2Fe2++H2O2+2H+=2Fe3++2H2O

D.NaHSO4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至混合:

2H++SO42-+Ba2++2OH-=BaSO4↓+2H2O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溶液显酸性,不可能生成OH-,A不正确;B.Al3+与OH-会产生Al(OH)3沉淀;C.正确;D.Ba(OH)2足量,则正确的是H++SO42-+Ba2++OH-=BaSO4↓+H2O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名师点晴】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是高考必考内容,把握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方法,物质拆分的原子是解题的关键,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时,注意原子个数、电荷、得失电子守恒规律的应用。

D项中过量问题,一般按“以少定多”的原则来书写,即以量少的反应物(离子)确定量多离子前面的系数。

书写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别是要判断不足的物质是什么,以不足的物质完全反应为根据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再改写成离子方程式,防止出差错。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非金属氧化物一定不是碱性氧化物②非电解质一定不导电,不导电的物质不一

定是非电解质③盐酸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④电解质:

胆矾、冰醋酸、硫酸钡、水银⑤电解质电离一定要在通电条件下发生⑥苯和四氯化碳使溴的水溶液褪色能用同一原理解释

A.②③⑥B.①③④⑤⑥C.①②③⑥D.①②③⑤

【答案】C

【解析】④错,水银为单质不是电解质;⑤错,电解质电离不是通电解离是在水分子的作用发生电离;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酸亚铁加过氧化氢溶液:

Fe2++H2O2+2H+

Fe3++4H2O

B.将少量硝酸银溶液滴入氨水中:

Ag++2NH3·H2O

Ag(NH3)2]++2H2O

C.KAl(SO4)2中滴加Ba(OH)2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

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D.铝粉与NaOH的D2O溶液反应:

2Al+2OH-+2D2O

2AlO2-+H2↑+2D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选项中离子方程式左右电荷不相等,故A错误;B、将少量硝酸银溶液滴入氨水中,可生成银氨溶液,离子方程式为:

Ag++2NH3·H2O

Ag(NH3)2]++2H2O,故B正确;C、KAl(SO4)2中滴加Ba(OH)2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则KAl(SO4)2与B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Al3+与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4,生成AlO2-,故C错误;D、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氢气中的氢元素来源于H2O,所以铝粉与NaOH的D2O溶液反应全部生成D2,不生成H2,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

10.已知在酸性溶液中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SO2>I–>H2O2>Fe2+>Cl–,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

A.H2O2+H2SO4=SO2↑+O2↑+2H2O

B.2I–+2Fe3+=I2+2Fe2+

C.2Fe3++SO2+2H2O=2Fe2++SO42–+4H+

D.SO2+2H2O+I2=H2SO4+2HI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根据酸性溶液中还原性强弱的顺序是SO2>I->H2O2>Fe2+>Cl-来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A、若该反应发生,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2O2为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为H2O2>SO2,与已知的还原性强弱矛盾,不可能发生,故A选;B、碘离子的还原性大于亚铁离子,所以碘离子能和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故B不选;C、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大于亚铁离子,所以二氧化硫能还原铁离子生成亚铁离子,能发生,故C不选;D、因该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SO2为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为SO2>I-,与已知的还原性强弱一致,能发生,故D不选,答案选A。

考点: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11.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液溶胶都是澄清透明的

B.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

C.可用渗析法(半透膜过滤法)分离液溶胶中的分散质与分散剂

D.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液溶胶是半澄清透明的,故A错误;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故B正确;胶体中的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可用渗析法(半透膜过滤法)分离液溶胶中的分散质与分散剂,故C正确;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

12.喷泉实验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在上图右图中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

A.Cu与稀盐酸B.NaHCO3与NaOH溶液

C.CaCO3与稀硫酸D.NH4HCO3与稀盐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Cu与稀盐酸不发生反应,因此就不能形成压强差,A错误;B、NaHCO3与NaOH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既不产生气体,也无气体参加,所以容器内不会形成压强差,不能产生喷泉,B错误;C、CaCO3+H2SO4=CaSO4+H2O+CO2↑,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CaCO3表面,使反应不能持续发生,不能持续不断的形成压强差,不能产生喷泉,C错误;D、NH4HCO3+2HCl=NH4Cl+2H2O+CO2↑,产生气体,使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把溶液压入到烧瓶内,形成喷泉,D正确。

答案选D。

考点:

喷泉实验

13.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某物质是强电解质或弱电解质的是

A.某物质熔化时不导电,则该物质为弱电解质

B.某物质不是离子化合物,而是极性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