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上册语文《43 探界者钟扬》课时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449519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必修上册语文《43 探界者钟扬》课时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必修上册语文《43 探界者钟扬》课时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必修上册语文《43 探界者钟扬》课时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必修上册语文《43 探界者钟扬》课时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必修上册语文《43 探界者钟扬》课时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必修上册语文《43 探界者钟扬》课时同步练习.docx

《高中必修上册语文《43 探界者钟扬》课时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必修上册语文《43 探界者钟扬》课时同步练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必修上册语文《43 探界者钟扬》课时同步练习.docx

高中必修上册语文《43探界者钟扬》课时同步练习

2.4.3《“探界者”钟扬》同步练习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鲁枢元

“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

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

“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

“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

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

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

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

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

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诗人陶渊明则不同。

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

回归诗学。

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如此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来越近了吗?

那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近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一线希望在于:

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

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说过的:

“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

1.下列关于“牢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牢笼”是指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与陶渊明所说的“樊笼”本质意义相同。

B.工业时代的“牢笼”变成了“铁笼”,是一种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的非人格化文明。

C.现代社会的“牢笼”是指人类自己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的生活状态。

D.在“新世界”中,现实“牢笼”容易冲破,想冲破思想“牢笼”却难办得多。

【答案】D

【解析】D项,理解错误,由第二段结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可知。

2.下列不属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一项是(3分)()

A.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

B.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C.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了,科技发展了,但若是以地球生态这一尺度去衡量,却并不是真正的进步。

D.现代人一心期盼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可真正的幸福美满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答案】A

【解析】A项,说陶渊明的思想值得现代人借鉴,并不是说“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现代人一概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所以他们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B.现代人失去了“走出牢笼”的自觉意识,所以用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心甘情愿地陷入其中。

C.人对自然的控制力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D.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答案】C

【解析】A项,强加因果。

“所以”说法不当。

B项,“一套”说法绝对,原文是“普遍”。

D项,“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不当,原文是“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樊锦诗:

敦煌的女儿

雷媛

1962年,24岁的樊锦诗第一次到敦煌,这位正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女大学生受到了大震撼。

莫高窟太美,壁画雕塑,无不精美,学考古的她深知它的珍贵。

她与彭金章在毕业分配时约定,自己在敦煌“玩”三年,把壁画、彩塑看个遍,就奔向武汉,两人成家。

期限到了,彭金章没见着人影,就赶往敦煌。

看到朝思暮想的恋人,彭金章傻眼了:

“变土了,哪像在北京读书时候的样子。

”他们一起看洞窟,彭金章再次傻眼了:

“太震撼了!

”但他没有留下来的打算。

自此,两人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

直到1986年,由甘肃省委、省政府出面,把已经在武汉大学工作了23年的彭金章调到敦煌研究院。

在结婚21年后,他们一家终于在敦煌团聚了。

1979年,敦煌对外开放。

世界各地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莫高窟的名气越来越大。

但到了旅游旺季,因游客超载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湿气等对洞窟壁画造成的损害难以估量。

樊锦诗的心抽紧了,“真担心有一天从梦里醒来,莫高窟不见了。

20世纪80年代,敦煌石窟的保护工作已经从50年代的看守式保护和抢救式保护阶段进入了科学保护的新时期。

到1998年樊锦诗出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时,如何破解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实现敦煌遗产永久保存,成为她日夜思考的问题。

2003年,樊锦诗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概念。

为什么要提?

她的回答很明确:

“游客越来越多,直觉就是高得不得了。

不让看不行,看坏了也不行,当时院里正在搞数字化,这给了我一个启发,能不能让游客在洞外面看?

后来明白了,以当时的技术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数字敦煌”的概念一提出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论,质疑声不绝于耳。

“那时候我真的很孤立。

”为了让大家理解自己的想法,樊锦诗逢人就说“数字敦煌”,一说就是一两个钟头。

对计算机并不熟悉的樊锦诗,开始着手大量资料的查阅。

樊锦诗抓住一切机会向同行请教,哪怕一个数字、一个细节也会刨根问底。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的积累与眼界的开阔,更加坚定了她“让科技引领和支撑莫高窟保护”的理念。

“数字敦煌”的进度是慢工出细活,一幅壁画要用轨道固定相机拍摄,一面墙可能要几千张照片才能拼起来,一个洞窟要做一份档案,492个洞窟就要做492份档案。

事实上每个洞窟的档案照片,最少要保证有窟形、窟顶和四壁各一张,才能算得上一个洞窟最起码的照片全面记录。

如此算来,莫高窟最少要有3000张洞窟档案照片。

在樊锦诗的积极努力和支持下,《濒危珍贵文物信息的计算机存贮与再现系统研究》《曙光天演PowerPC工作站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多媒体与智能技术集成与艺术复原》等数字化项目相继完成,敦煌壁画数字化存贮与再现技术水平持续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2003年,在她的策划与提议下,建设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的建议,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

2014年8月1日,敦煌莫高窟前的金色建筑像流动的沙丘在大漠戈壁上缓缓隆起——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正式运行。

在同行眼里,樊锦诗还是一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敦煌学者。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樊锦诗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在石窟考古、佛教美术、文献研究等很多领城都取得了新成果,敦煌研完院已经成为国际敦煌学研究的最大实体研究院,“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历史已不复存在。

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敢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揭示了各个时期洞窟发展演变的规律和时代特征,先后撰写了《莫高窟北朝洞窟分期》《莫高窟隋代洞窟分期》等论文。

这些敦煌石窟分期排年的学术成果,不仅确定了洞窟本身的时代,而且为敦煌石窟的各项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她主持的《敦煌石窟考古全集》第一卷的出版,将敦煌石窟考古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著名国学大师、香港大学教授饶宗颐先生称此报告“既真且确,精致绝伦,敦煌学又进一境,佩服之至。

(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樊锦诗的恋人彭金章来到敦煌,两次的“傻眼”,从侧面反映和揭示了樊锦诗坚守莫高窟的工作艰辛和选择理由。

B.游客的发展与莫高窟的保护产生了新矛盾,樊锦诗提出“让游客在洞外面看”的数字化工程因引起争论和质疑而无法实现。

C.樊锦诗虽然不大了解计算机,但对“数字敦煌”概念很敏锐。

在亲身参与和虚心求教中,她对保护莫高窟的科技力量更有信心。

D.樊锦诗不仅是敦煌莫高窟的管理者,还是研究者。

通过团队合作、论文发表和资料编纂,敦煌学研究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筛选信息概括文章要点的题目,采用的是选择题形式,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把选项放回到原文中,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结合上下文做出判断。

B项,“‘让游客在洞外面看’的数字化工程因引起争论和质疑而无法实现”不正确,由原文“后来明白了,以当时的技术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可知,并不是“因争论和质疑而无法实现”,是因为当时的技术还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

故选B。

5.传记写作要求具有真实性,本文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

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①用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突出了传记的真实性。

②使用传主的原话直接表现传主的经历和内心世界,更直接表现传主的性格。

③艺术加工符合人物性格及事物发展的逻辑。

④传记内容符合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

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

本题问的是“传记写作要求具有真实性,本文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考生解答时可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层次,从选材、人物塑造、艺术加工、故事发生的背景等角度进行分析。

本文从选材来看,文章在叙述樊锦诗的事迹时大都列出了具体的时间、地点和事件,如“1962年,24岁的樊锦诗第一次到敦煌”“1986年,……他们一家终子在敦煌团聚了”“1998年樊锦诗出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时”等,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

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看,传记在突出传主形象时多处引用传主自己的语言来介绍经历,表现传主的性格,如“游客越来越多,……不让看不行,看坏了也不行,当时院里正在搞数字化,这给了我一个启发,……”用樊锦诗自己的话展现出她面对游客急剧增加时的焦急心理,并解释了提出“数字敦煌”这一概念的原因;而“那时候我真的很孤立”,则写出了面对质疑时樊锦诗真实的内心感受,给读者以真实之感。

从艺术加工来看,传记从樊锦诗到敦煌开始,总体以时间为线索展开叙述,对所选材料进行了恰当的剪裁加工,使全文紧紧围绕樊锦诗与敦煌展开,符合人物性格及事物发展的逻辑。

另外,传记所写内容从1962年到2014年之后,时间跨度比较大,传记中所叙述的樊锦诗在不同年代的经历,都符合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如敦煌由看守式保护到抢救式保护到科学保护的发展,樊锦诗提出的“数字敦煌”一步步成为现实等,都增加了传记的真实性。

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分点概括可得出本题答案。

6.为什么说樊锦诗是“敦煌的女儿”?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

【参考答案】因为樊锦诗为敦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①樊锦诗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一生致力于敦煌文物保护,让敦煌遗产保护翻开了新篇章。

②她是一名卓越的敦煌学者,在她的带领下,敦煌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敦煌石窟考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敦煌学又进一境,在国际上弘扬了敦煌学。

【解析】此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探讨作者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能力。

题干要求答出作者说樊锦诗是“敦煌的女儿”的原因,考生解答时应首先理解“敦煌的女儿”的含意,然后通读全文,筛选出能够体现出樊锦诗是“敦煌的女儿”的相关信息,再进行概括。

作者把樊锦诗称为“敦煌的女儿”,意味着樊锦诗为敦煌付出了很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全文来看,第一段写到樊锦诗24岁来到敦煌,从此投身到敦煌的保护事业;第三段到第四段写了樊锦诗为保护敦煌日夜忧心;第四段写了1998年樊锦诗出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第五段到第九段写樊锦诗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概念,并叙述了研究实施的过程,突出了樊锦诗为之付出的辛苦和努力;第十段是对樊锦诗的总体评价,写樊锦诗是“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敦煌学者”“在樊锦诗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在石窟考古、佛教美术、文献研究等很多领城都取得了新成果,敦煌研完院已经成为国际敦煌学研究的最大实体研究院”等,可见樊锦诗一生致力于敦煌文物保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在国际上弘扬了敦煌学,让敦煌遗产保护翻开了新篇章。

考生依据上述信息可概括出本题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茶爷

刘建超

茶爷祖上三代在晋中老街经营茶货铺子,并且很有名望。

茶爷卖茶,红茶、绿茶、黄茶、白茶、黑茶、青茶等,种类繁多,茶爷自己一年四季,杯子里就泡毛尖。

茶爷好客,常请人喝茶。

老街人都知道,茶爷请茶也是有讲究的。

茶爷请客有两种说法,茶爷举举手中的杯子说,有空去我家里喝茶啊。

这话是客套。

你去也行,不去也行。

茶爷要是说,走,去家里喝茶。

那你注定是要跟着去的,茶爷的威望自不必说,茶爷在老街的辈分也是很大。

邀你去喝茶,那是给足你面子了。

七月天,闷热。

茶爷在街上溜达,被一阵吵闹声吸引了,是和盛斋古玩店的胡老板。

茶爷走进和盛斋,胡老板正扯着一个壮汉的胳膊不让走。

胡老板说,这主进店就转悠着看看这儿,摸摸那儿,转身要出店时,店里的伙计发现一枚古金币不见了,拦住了壮汉不让走。

壮汉梗着脖子,摊开两手说你们看看,我这个样子能拿你的东西吗?

茶爷看看壮汉,壮汉膀大腰圆,挺着肚子,光着上身,只穿条简单的短裤。

壮汉看着茶爷说,茶爷,要是不嫌弃我丢人,我立马脱光了让他们看看。

店里的伙计哭丧着脸说,确实是他来了以后那枚古金币不见了。

茶爷喝了口茶,拧杯子盖的当口,看了看壮汉,说,算了算了。

走,去家里喝茶。

茶爷扭头出门。

胡老板张张嘴没说话,伙计还想拉住壮汉,壮汉一甩胳膊,跟着茶爷走出店门。

茶爷家在老街八角楼旁,一个典型的老街四合院,院子当中放着个根雕制成的茶台。

荼爷把壮汉领进门,两人坐在茶台前。

茶爷满满地倒上一碗荼,说,这是家里人自己调配的凉茶,清心败火,疏肝理气。

来,喝一碗。

壮汉本就心急,加之天热,刚才走得也急,已经是汗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淌,端起碗“咕咚、咕咚”就是个底朝天。

茶爷微微笑着,又倒满一碗。

来,接着喝,慢慢说。

壮汉又是一碗喝进。

两个人喝着茶说着话,一壶凉茶被壮汉喝完了。

壮汉揉着圆鼓鼓的肚子,说,茶爷,我得用下您家的厕所,憋得慌啊!

茶爷指指方位说,去吧。

壮汉站起身,就听见“扑蔌”一声,一枚金灿灿的古钱币从壮汉的裤腿里掉出,骨碌到茶爷脚前。

茶爷弯腰拾起古钱币,说,天热手滑,瞧瞧,这钱币滑落到你的腰间你都没留意啊。

快去还给胡老板吧,回来咱爷俩接着喝茶。

壮汉呆立着,涨红了脸。

接过钱币羞愧地给茶爷鞠个躬,走了。

夫人来收拾茶具,说,我都看出来了,他是把钱币藏在肚脐眼里了,不然裤子提那么高?

茶水喝多了,肚子圆了,钱币就藏不住了。

茶爷站起身背着手走出院门,说,我去叫华文华武来喝茶。

华文华武是双胞胎兄弟,在老街开了间摄影工作室。

去年兄弟俩的母亲去世,留下了一处房产。

兄弟俩因为拆迁赔偿款的分配闹翻了,甚至还动了手。

茶爷给兄弟俩倒上第一壶茶,说,在清朝啊,有位贤人叫王好古,他在《汤液本草》中说茶能清头目。

先人说的话,咱得信啊。

我这壶绿茶就有这个治疗头目不清的功效。

来,喝喝茶。

华文华武谁也不看谁,端起碗一饮而尽。

茶爷说,头脑清楚点没有?

头脑清楚就能想起点啥事情。

你俩7岁的夏天,想起啥没有?

哥俩7岁的夏天,一起去河边玩耍。

弟弟华武不小心滑落到河里,河水很急,华武扑腾着喊叫。

哥哥华文见状,一跃跳下河,紧紧抓住弟弟的手不丢。

幸好进货路过的茶爷把他俩拉了上来。

茶爷说,华文你小子也不会游水,还往河里跳。

华文说,我是哥哥,我不让弟弟死。

兄弟俩面对面,又喝了一碗清茶。

茶爷换上第二壶茶,说,来尝尝乌龙茶。

还是清朝啊,有个叫黄宫绣的人在《本草求真》里也说喝茶能治头目不清。

先人说的话,咱得信啊。

下午喝乌龙茶健脾消食让人神清气爽啊。

你哥俩再想想,17岁,17岁的夏天。

想起啥没有?

华文华武17岁那年一起参加高考。

哥俩都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哥俩家境窘迫,靠母亲打零工度日,供不起两个人上大学。

弟弟华武把自己的录取通知书藏下,去打工赚钱,最后悄悄去卖血,给哥哥攒够上学的钱。

茶爷知晓情况后资助兄弟俩念完大学。

茶爷说,骨肉之情的事,咋就都忘了?

兄弟俩又喝了一碗茶,对望着,握住手,抱在一起默默流泪到号啕大哭。

茶爷喝口茶,起身背着手走出院门。

(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主要是通过茶爷请茶为古玩店巧向壮汉索还古金币,请茶为华文华武兄弟重归于好巧劝和这两件事来塑造茶爷这一形象,情节紧凑而集中。

B.小说对人物的刻画简洁又不失生动,运用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手法,把喝茶壮汉描写得生动传神。

如“梗”“摊”两个动作描写,刻画出了壮汉偷拿古金币后却又摆出无辜,百般抵赖的形象。

C.小说通过茶爷夫人之口揭示茶爷让壮汉喝茶的原委,也对茶爷形成一种衬托。

D.小说中茶爷为华文华武两兄弟说和时,引用了王好古《汤液本草》和黄宫绣《本草求真》两个清朝名人、两本典籍的事例,符合其身份与职业。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

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B项,“心理描写”错。

该篇小说在塑造人物时没有运用心理描写。

故选B。

8.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茶爷的形象特点。

(6分)

【参考答案】茶爷对茶道非常了解。

茶爷,祖上三代都经营茶货铺子,卖的茶种类繁多,也爱喝茶,对茶道非常了解。

茶爷不计较利害得失。

茶爷卖茶,自己却常请人喝茶,可见茶爷并不太计较利害。

茶爷热心助人。

茶爷帮胡老板找回古钱币,帮华文华武恢复关系,足见茶爷热心助人。

茶爷深沉睿智。

对待壮汉偷窃古钱币的行为,茶爷并未直接戳穿,而是借由喝茶让其出了纰漏,足见其睿智。

茶爷为人有威望。

茶爷辈分很大,了解镇上人情世事,做事得体,有足够的威望。

【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

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此题从“乐善好施”、“沉着睿智”“热心助人”“乐善好施”等角度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

例如,“茶爷祖上三代在晋中老街经营茶货铺子,并且很有名望。

”可见茶爷是一位有威望的人。

“茶爷卖茶,红茶、绿茶、黄茶、白茶、黑茶、青茶等,种类繁多。

”茶爷的祖上三代都经营茶货铺子,卖的茶种类繁多,也爱喝茶,可见他对茶道非常了解。

“茶爷好客,常请人喝茶。

”可知茶爷是一个茶爷并不太计较利害的好客之人。

由茶爷请茶为古玩店巧向壮汉索还古金币一事,可知茶爷是深沉睿智之人。

由茶爷请茶为华文华武兄弟重归于好这件事可见茶爷是个热心助人、乐善好施的人。

由茶爷熟读《茶经》,同时在劝和华文华武时,随口引用名人典籍,可以看出茶爷是一个学问渊博的人。

9.小说中划横线的第四段交代茶爷请客的两种说法,看似闲笔,实为必要交代。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6分)

【参考答案】交代茶爷请人喝茶的两种方式,和茶爷的身份直接关联,本身是情节的主要构成部分;从侧面对人物先有交代。

“茶爷的威望自不必说”,“邀你去喝茶,那是给足你面子了”,从侧而表现茶爷的威望。

为后文请壮汉和华氏兄弟喝茶,他们无法推脱作了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分析小说的情节的作用,要从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情节之间的结构关系需要等方面着手。

题干已经交代了小说中画横线的第四段的内容是交代茶爷请客的两种说法。

题干特别强调“看似闲笔,实为必要交代”,那么这就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其“必要”性。

这节详细交代了茶爷请客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有空去我家里喝茶啊”,一种是“走,去家里喝茶”。

前者是客套,可去可不去;后者就一定得去。

这就从侧面交代了茶爷的身份。

同时,这与上文说“茶爷的威望自不必说”在结构上照应。

“邀你去喝茶,那是给足你面子了”,在内容上再一次从侧面表现了茶爷的威望。

而小说下文在胡老板和壮汉争执一事中,“茶爷……,看了看壮汉,说,算了算了。

走,去家里喝茶。

茶爷扭头出门。

”还有,“茶爷站起身背着手走出院门,说,我去叫华文华武来喝茶。

”所以,这里介绍的茶爷请茶的交代为后文请壮汉和华氏兄弟喝茶,他们无法推脱作了铺垫。

综上分析,此处划线句子的交代既是小说情节的主要构成部分,又和小说的情节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看似“闲笔”,实则必要。

本题据此分析,从情节本身、人物塑造、结构安排的角度回答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周新,南海人。

洪武中以诸生贡入太学。

授大理寺评事,以善决狱称。

敢言,多所弹劾。

贵戚震惧,目为“冷面寒铁”。

京师中至以其名怖小儿,辄皆奔匿。

改按北京。

时令吏民罪徒流者耕北京闲田,盆禁详拟,王府待报,多庾死。

新请从北京行部或巡按详允就遣,以免淹滞。

从之。

且命畿内罪人应决者许收。

帝知新,所奏无不允。

还朝,即擢云南按察使。

未赴,改浙江。

冤民系久,闻新至,喜曰:

“我得生矣。

”至果雪之。

初,新入境,群蚋迎马头,迹得死人榛中,身系小木印。

新验印,知死者故布商。

密令广市布,视印文合者捕鞠之,尽获诸盗。

新微服行部忤县令令欲拷治之闻廉使且至系之狱新从狱中询诸囚得令贪污状告狱吏曰我按察使也令惊谢罪劾罢之。

永乐十年,浙西大水,通政赵居任匿不以闻,新奏之。

夏原吉为居任解。

帝命覆视,得蠲振①如新言。

嘉兴贼倪弘三劫旁郡,党数千人,累败官军。

新督兵捕之,列木栅诸港浸。

贼陆走,追蹑之桃源,以献。

锦衣卫指挥纪纲使千户缉事浙江,攫贿作威福。

新欲按治之,遁去。

顷之,新赍文册入京,遇千户涿州,捕系州狱,脱走诉于纲,纲诬奏新罪。

帝怒,命逮新。

旗校皆锦衣私人,在道榜掠无完肤。

既至,伏陛前抗声曰;“陛下诏按察司行事,与都察院同。

臣卒诏擒奸恶,奈何罪臣?

”帝愈怒,命戮之。

临刑大呼曰:

“生为直臣,死当作直鬼!

”竟杀之。

他日,帝悔,问侍臣曰:

“周新何许人?

”对曰:

“南海。

”帝叹曰;“岭外乃有此人,枉杀之矣!

”后纪纲以罪诛,事益白。

(选自《明史》)

【注】①蠲(juān)振:

免除徭役,赈济灾民。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微服/行部忤县令/令欲拷治之/闻廉使且至/系之狱/新从狱中询/诸囚得令贪污状/告狱吏/曰我按察使也/令惊谢罪/劾罢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