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444542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15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语言学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语言学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语言学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语言学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学概论.docx

《语言学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学概论.docx

语言学概论

导言

一、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什么是语言:

语言是用于人类交际的一种任意的、口语的、符号系统。

2.什么是语言学:

语言学是对语言的科学的研究。

衡量语言学理论科学性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

(2)系统性(3)清晰性

3.语言学的任务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包括结构规律和演变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以提高学习语言的效率和使用语言的水平。

二、语言学的发展过程

语言学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语文学阶段

一般将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以前的历史时期称为传统语文学时期。

此期语言学尚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古代书面语成了语言研究的对象,口语则被看作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俚言俗语,不予重视。

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1)中国“小学”:

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

研究汉字的构造(形)、读音(音)和意义(义)

①训诂学——《尔雅》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语言学的专著

西汉扬雄所撰的《方言》(全名为《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东汉刘熙的《释名》

清代王引之的《经传释词》

②文字学——许慎《说文解字》:

清代“说文四大家”: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

桂馥《说文解字义证》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甲骨文研究--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

③音韵学——“反切”(如:

东,德红切)隋代陆法言等的《切韵》(约601)

北宋陈彭年等编撰的《大宋重修广韵》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1324)

顾炎武《音学五书》

(2)古代印度语言学

公元前4世纪,潘尼尼(Panini)《八书》,解释宗教经典《吠陀》(Vede)

“人类智慧的最伟大的里程碑之一。

它极为详细地描写了梵语中的每一个曲折变化、派生现象、组织结构和各种句法的用法。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其他语言学有过如此完善的描写。

”(布龙菲尔德)

(3)希腊-罗马:

语言研究与哲学研究结合在一起

古希腊——四个派别:

(惯例派→规则派)(自然派→异常派)

一部语法著作:

斯拉克斯《语法科学》

古罗马——两部巨著:

瓦罗《论拉丁语》,共25卷普利森《语法惯例》,共18卷

2历史比较语言学阶段

19世纪初,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西方的一些学者开始运用历史比较法研究语言,从而建立了历史比较语言学,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资本主义的发展,海外探险、贸易和殖民使人们认识了许多过去不了解的国家、民族和语言,大大开拓了语言视野,要求语言研究面对现实和语言现象本身,这样便从研究古代经典著作中的书面语的语文学发展到了全面研究语言的语言学。

简介:

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

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初):

拉斯克(丹麦),格里姆(德国),葆扑(德国),奠基者

第二阶段(19世纪中期):

德国的施莱歇尔《印度日耳曼语系语言比较语法纲要》。

第三阶段:

(19世纪末):

“新语法学派”时期,代表人物是奥斯特霍夫和布鲁克曼他们在自

己创办的刊物《形态学研究》上正式宣布:

语音演变规律不允许任何例外。

梅耶:

《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

19世纪的索绪尔(1857——1913)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区分语言和言语,从而明确了语言研究的对象;

②指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这种从结构上研究语言的做法,构成了几乎整个现代语言学的基础;

③区分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促进了描写语言学在20世纪的发展;

④把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看作语言这个符号系统的两大基本关系。

3结构主义语言学阶段

结构主义语言学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语言学流派。

该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索绪尔的一些重要的基本观点,并进一步加以发展和具体化,分为捷克的布拉格学派、丹麦的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描写语言学派三大流派。

4当代语言学阶段

A转换生成语言学:

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兴起的一个语言学流派,它的创始人是乔姆斯基。

其活动中心是在美国麻萨诸塞州的麻省理工学院。

乔姆斯基一直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他是美国当代一位有巨大影响的语言学家,几十年来,他不断修正和发展他的转换生成语法的学说,代表作为《句法结构》(1957)和《句法理论要略》(1965)。

B系统功能语言学:

由英国语言学家弗思教授开创,后来由他的学生韩礼德教授继承和发展,形成现在人们称之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学派,代表作是《语法理论的范畴》。

系统功能语言学不是一种统一的理论,只是一股学术思潮。

C综合性语言学:

和其他学科交叉而形成的语言学。

三、语言学的分类

语言学的分类方法在语言学界还没有一致的结论,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从研究对象的范围着眼来分,分为具体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1)具体语言学又叫个别语言学,它以某种或某些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

(2)普通语言学又称一般语言学,它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对象来研究语言的共同性质、特点、规律、起源和发展等。

2从研究对象的时间看,语言学分为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

(1)历时语言学又称历史语言学,它是就语言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的发展过程进行纵的历史的研究;也可以以语言系统中的某一个构成要素为对象进行研究。

(2)共时语言学又称描写语言学,它是截取语言的某一时代的横断面,加以描写和研究,客观反映言语中存在的现象和规律。

3从研究方法的不同看,语言学分为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其他边缘语言学。

(1)比较语言学是对非同一起源的语言进行比较,以发现其异同为目的;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用比较的方法对有关语言进行研究,以发现有无同一起源为目的,探讨其演变过程。

四、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1归纳法:

由一系列的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方法

2演绎法:

由一般原理推出特殊情况下的结论的推理方法

3历史比较法:

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研究,揭示语言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它们在历史上的发展道路。

应用此法,可以找出亲属语言的共同来源——原始基础语。

4分布法:

又称分布分析法,它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所运用的一种分析语言的方法。

是分析语言要素在语句结构中相互的分布关系,用来分类和归纳语言的结构系统。

五、语言学的功用

语言的理性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可以反过来指导实践。

1可以提高文化水平,是掌握科学技术的基础。

2可以指导我们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和研究语言。

3有利于各项语文政策的制定和推行,促进了语言规范化的顺利进行。

4可以提高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5有利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6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的起源、语言的本质、语言习得等对现代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六、语言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一起出现的,是人类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所以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了语言的重要性,很早就注意研究语言,所以语言学是古老的。

但直到19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真正科学意义上的语言研究最终从附属地位上独立出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其它学科相比,语言学的确是十分年轻的。

正因为如此,随着语言学与别的学科的交融,又产生了许多新的语言学分支学科,这些体现了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

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信息的传递是社会中人与人交流的基本

方式。

语言所能传递的信息可以没有穷尽,信息内容可以跨越时空。

非语言的交际手段:

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和化学公式等

1语言和文字

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却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

文字随

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发展演变,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旗语、电报代码等

3体态语(又称副语言):

①体态语可以补充语言的不足;

②在某些时候可以脱离语言而独立完成一些交际任务

二、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互动包括两个方面:

(1)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

(2)听话者在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

寒暄功能

在人们每天的交往言谈中,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话语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传递什么客观的信息,而只是用以达到人际互动的目的。

特殊情况:

(1)书籍、报刊

(2)独自一人时

第二节语言的思维功能

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1什么是思维

思维不同于思想,它是认识现实世界时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

综合的认识现实的能力,包括感性思维(狭义的感性思维只指直观思维,广义的包括表象

思维)、抽象思维(包括概念、判断、推理)、发散思维(也称外思维活动,如感情、意

志、美感和相关的文化传统意识等)。

抽象思维一定需要语言参与,其他两种类型的思维

活动不一定必须借助语言来进行。

2思维和语言

(1)语言和思维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范畴,不能完全等同。

(2)一个人在思维的时候总得运用一种语言。

(3)语言又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

二、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语言的习得或获得)

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考察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学话的过程实际上

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思维发展的过程。

1咿呀学语阶段(几个月的时候)

2独词句阶段(一岁半左右)

3双词句阶段(两岁左右)

4电报体阶段(三岁左右):

孩子在此期说出的话颇象尽量省略虚词等语法成分的电报。

独词句的出现和从独词句到双词句,这是孩子学话中的关键两步。

研究孩子学话的过程,

有助于我们对语言和思维进行研究。

三、思维不能离开语言的试验依据

人的大脑的左右半球并不是完全对称的而且有着明确的分工,即左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语言和抽象的思维活动,而右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与语言无关的直观动作的思维活动。

1.来自病人的实验依据2.来自正常人的实验依据

四、关于聋哑人的思维

聋哑人是能够进行思维的,原因有二:

1聋哑人有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具备语言能力。

2大脑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司令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由它统一指挥,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聋哑人不能从听觉中获得应有的信息,但可以通过别的感觉器官得到补偿。

但是,聋哑人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正常人相比较受一定的限制,因为听觉获得信息的可能性比视觉大。

五、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

思维是大脑的功能,而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是一样的,没有民族性,所以思维能力没有民族性,正因如此,不同民族的人都有能力认识相同的事物;同一部著作或是同一部电影可以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发行。

但是,思维能力的全人类共同性≠各个民族想问题的方式都一样。

每一种语言都包含了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特殊方式,学会一种语言也就学会了该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

由于语言和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思维方式有民族性,语言也就有民族性,不能因为人类思维能力的共同性而忽视语言的多样性,也不能因为语言的多样性而断定各民族的思维能力有强弱之分。

六、人类思维在机器中的再现

思维是人的大脑的机能,是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能动过程。

人不仅能消极地适应环境,而且能制造和利用工具积极地改造环境。

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的制造和使用,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特定的形式。

机器所具有的智能是人的智能的延伸,是人的智能在机器中的再现。

机器只能按照人预先设定的条件机械地执行预先规定的指示,它不能“随机应变”,能动地对事先没有考虑到的条件作出反应。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一、语言和说话

1.关于语言的比喻——瞎子摸象

2.语言不是说话,也不是所说的话。

说话是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是语言能力的外在表现形式,本身不等于语言。

但是,另一方面,语言的存在又必须以说话的需要为前提。

3.语言存在于说话和说出来的话之中

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是有限的,语汇材料也是有限的,而说的话却是无限的。

4.语言、说话、说出来的话

a.语言是说话和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

b.说话是运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的行为

c.说出来的话则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生产出来的“产品”

二、语言与符号

1.什么是符号?

为什么要用符号来交际?

符号,是指在认识活动中,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甲和乙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甲事物就是乙事物的符号。

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人们所依赖的不是实实在在的事物,而是代表事物的符号。

词就是一种符号,它能使听话者意识到它所代表的事物或现象。

整个语言就是由这样的符号组成的一个系统。

2.符号应该具备的条件

(1)语言符号的组成:

语言符号有“能指”和“所指”两面:

能指--声音所指--意义

(2)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

(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都是一般性的。

(4)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

音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水的不同表示

符号和征候:

符号是指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甲和乙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甲事物就是乙事物的符号。

有些可以代表乙事物的甲事物不一定是符号,而可能是事物的“征候”。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代表着事物,可以通过它推知事物。

换句话说,征候和它代表的事物之间存在着自然的联系,其本身就是事物所具有的特征。

3音、义、心理现实、客观现实四者的关系

(1)语言符号的第一性的形式是人类发出的声音,用声音作为语言符号形式的物质载体,有其自然属性的优势。

(2)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

这首先涉及心理现实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其次涉及语言符号意义的概括性。

a.客观现实是四维时空中外在于人的所有存在:

当下和历史上所有的人物、事物、现象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

b.心理现实则是客观现实经过人的认知贮存在人的大脑中的各种知识信息。

c.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人们通过感知而接收到的具体多样的心理现实现象的概括。

(3)语言符号与心理现实的关系

从编码的角度看,语言符号与心理现实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

一方面,语言的表达是对心理现实的编码,心理现实是语言符号所要表示的对象;另一方面,心理现实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语言获得的,语言符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作为心理现实的大脑信息的贮存方式

(4)心理现实和客观现实的关系:

从编码角度看,心理现实和客观现实的关系也是相互的,是以人的感官和大脑作为中介而彼此相联系的:

一方面,客观现实的存在是人的心理现实的基础,同时客观现实必须为人类所认知才能成为心理现实;另一方面,已得到认知的心理现实,又会反过来提高人的认知水平,从而又可以把更多的客观现实转化为人类可以认知的心理现实。

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一、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指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2.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指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系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二、语言的层级体系

语言是一种分层的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都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表达无限多的内容,造出无限多的句子,语言必须是一种经济有效而又富于弹性和灵活性的装置,这个装置最重要的特点便是能够分层

底层的音位数目虽然少(比如,汉语普通话只有32个音位),却能构成数目众多的组合,为语言符号准备形式部分。

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与符号的序列,被分为了三级。

从音位到语素是由符号的形式到符号,所以有性质上的飞跃;数量上也存在着飞跃(由几十发展到成千)。

层级装置的效能:

几十成千→成万→无穷

从音位到语素,从语素到词,每次所能利用的组合可能性很大,但是语言只利用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可能性,这主要是为了减轻记忆的负担。

即使这样,只要利用好组合规则,便可以造出无限多的句子。

语言层级的特点:

(1)从语言的下层到语言的上层有一个质的变化。

(2)从下一级语言单位到上一级语言单位,都有量的扩充。

(3)上一级语言单位都是由下一级语言单位按一定的规则构成的,下一级语言单位都是上一级语言单位的构成成分。

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1组合关系:

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又称线性序列关系。

符号的组合关系是有条件的,即有语法规则制约。

另外语言单位之间的组合是有层次性的。

2聚合关系:

在言语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能自然的聚集成群,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称为聚合关系。

聚合关系是由分类而形成的。

语言最关心组合位置中的替换,因而更多的是从能否替换的角度研究聚合关系。

但也有两个语言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互相替换的,如many、much,不过它们有相同的组合功能,仍有聚合关系。

第三节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一语言能力

每个人都有掌握语言的能力,并且这个能力只有人类才具备,动物没有,这是因为掌握语言需要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也就是说要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和发音的能力。

1要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人类的感官为大脑收集材料,大脑对原料加以分析、概括,抓住共同的本质的特点,舍弃次要的属性,归成类,给以名称。

而这个一般的、概括的名称既能指任何具体的个体,也能指概括程度不同的类。

而经过抽象、概括,才能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推理、表达,没有这些抽象思维的能力,就不可能掌握语言。

2有灵活的发音能力

有灵活的发音能力是掌握语言所必需的。

几十个音位要构成上千个语素的形式,需要的是能灵活清晰地发音的发音器官,而不是笨拙的嘴舌。

动物没有伶牙俐嘴,人类的祖先在长期的劳动中却磨练出了伶牙俐嘴。

(手脚分工→直立行走→嘴的解放→喉咙和口腔成直角,喉咙下移控制气流)

3语言能力和语言环境

语言能力虽然是先天的,但是运用这种能力学会哪一种语言却是后天的。

①一个人生活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中就会学会什么样的语言。

②没有现成的语言环境,先天具备的语言能力只是潜在的东西。

从小离开人群生活的孩子不

会说话;即使是掌握了语言的成年人,如果长期离开人群,语言能力也会衰退。

语言环境对潜在的语言能力变成现实的语言能力或者维持已经具备的语言能力,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不具备语言能力,自然不可能学会人类语言。

人类是在生物进化的最后时刻才和近亲的动物分家,独立发展的。

是劳动创造了语言。

①劳动使语言的产生成为可能;

②劳动使语言的产生成为一种需要

三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

1单位的明晰性不同2任意性3结构的二层性

4能产性(也称创造性或开放性)5传授性6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第一节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

一、什么是语音

语音即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

它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一定的语言意义义。

它与一般的声音有着本质的区别。

任何表达信息的符号都要以物质的材料作为载体,使它本身能得以发出、传递和被感知。

语言依靠声音把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大脑联结起来,从而实现和完成交际任务。

二、语音的属性

1.语音的自然属性(语音学)

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由发音学——音响学——听觉语音学三门学科加以研究,标志着人们研究语音的进展过程。

2.语音的社会属性(音系学)

语音的社会属性,即它在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中的作用。

三、语音学和音系学

1.语音学

包含三个分支:

发音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听觉语音学,其出发点在于语音自身的自然属性或听觉反映,与语言学的核心部分是间接联系。

2.音系学

旧称音位学。

其出发点在于语音在语言系统中的组织方式,属于语言学的核心部分。

四、语音和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音素与音位

1.音素

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世界上的语言有好几千种,所用的音素是有限的,一种具体的语言,一般只有几十个音素。

语音学里常谈到的音素不过200左右。

音素一般用国际音标[]标记,各种语言中的全部音素可以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

2.音位

音位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能够区分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类型单位。

这是依据语音的社会属性分出来的语音类别。

汉语有32个音位,英语有44个音位。

三、国际音标

为了准确地分析语音,需要有一套音素的标写符号。

通行的文字不适合作标写符号,需要专门制定一套明确的各国通用的音素标写符号。

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叫做音标。

最通行的是“国际音标”,它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其原则是:

“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国际音标的符号:

大多采用拉丁字母,拉丁字母不够用的时候补充采用希腊字母,有时也用一些字母的大写、倒写、连写或添加附加符号等方法来补充。

国际音标的书写:

放在[]里。

学习和使用国际音标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将国际音标与拼音方案的字母区分开来。

在国际音标中,一个字母的不同形体就是不同的音标,代表不同的音素。

(2)要注意将形体相似的音标区别开来。

(3)要了解国际音标记录语音有宽式和严式的区别。

第二节从声学看语音

一、语音四要素

音高、音强(音重)、音长、音质(音色)是声音的四要素,语音也同样具备这四要素。

1音高:

汉藏语系语言的声调和音高这个要素有着密切联系。

2音强:

声音的轻重或强弱,取决于振幅的大小。

汉藏语系语言的轻声现象也和音重有关。

3音长:

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的长短。

语音中的长短元音就是由它决定的。

语言中的音高、音强、音长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如汉语的声调就是在相对音高的基础上画出来的。

4音质:

又叫音色,可以从声音的产生和音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声音的产生看,音质的差异取决于三个条件:

①发音体是否一样;②发音方法是否一样;③共鸣器的形状是否一样。

二、音质的声学分析

1音的分类

物体振动的情况多种多样,我们一般根据振动的方式,把声音分为乐音和噪音两种。

乐音是由有规则的音波组成的,属于周期波,语音中的元音、全浊辅音就属于乐音;噪音是由许多不规则的音波凑合而成的,没有周期性,波形不重复。

2音的构成

只有一个频率的音,我们称之为纯音,只有通过音叉的振动才能得到这样的音。

每个乐音都是由若干个频率不同的纯音组合而形成的复合音。

其中频率最低、振幅最大的音叫做基音,其他的称之为陪音,陪音的频率是基音的整数倍。

3基频

基频就是基音的频率,它决定了整个音的音高,而它自己又决定于声带的振动。

共振峰:

共鸣腔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其中被共鸣腔特别强化了的陪音,称之为共振峰。

共振峰决定了整个音的音质,而共振峰本身又是由发音器官的形状决定的。

元音的基频和共振峰没有依存关系,元音的音质决定于若干个共振峰的相对频率;可以是基频发生了变化,而共振峰的频率保持不变。

第三节从发音生理看语音

一发音器官

语音是发音器官各部位协同动作的,从发音方面描写语音,最有效的办法是确定每个音在发出的时候有哪些部位的器官参加,它们如何协同动作。

(即确定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发音器官分为三大部分:

动力、发音体、共鸣腔。

二、两类音素:

元音和辅音

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元音和辅音的区别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声带是否颤动,气流是否遇到阻碍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