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复习题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36352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复习题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题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题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题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题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复习题合.docx

《中国古代史复习题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复习题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史复习题合.docx

中国古代史复习题合

中国古代史复习题

一、远古时代与夏、商、西周

1.名词解释:

书名类:

(1)《尚书》:

原称《书》,后称《尚书》,意为上古之书,内容为上古时代王室诰命、誓辞和追述古代史事的著作汇编。

有今古、真伪之争

文明起源的各文化区:

(1)黄河下游:

①北辛文化:

新石器早期文化区域,距今约7300-6100年,分布于山东的中、南部和江苏的淮北地区,乃是大汶口文化的主要来源。

遗址中有骨角器、蚌器、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并存,陶器为夹砂陶和灰陶。

②大汶口文化:

新石器中期文化区域,距今约6300-4600年,分布于山东泰安和宁阳交界处。

特征为以大骨尤头骨殉葬,陶器为红陶、灰陶、黑陶。

③龙山文化:

新石期晚期文化区域,广大范围上可分为山东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

特征为黑陶精致,建筑为方屋土基,墓葬为公墓,少数存有拔牙习俗。

其判断标准由单一的黑陶而多元化。

(2)黄河中游:

①磁山文化:

新石器早期文化区域,距今约5400年,分布于河北南部、中部。

特征为饲养业发展早。

②裴李岗文化:

新石器早期文化区域,距今约7000余年,分布于河南中部偏北地区。

主要特征为陶器为红褐砂陶、泥质陶,并出土了骨笛、契刻文字的龟甲、碳化稻米

③仰韶文化:

新石器中期文化区域,距今约7000-2000年,中心为黄河中游,遍布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并远及甘肃、青海、内蒙古、湖北。

在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老官台文化等基础上发展而来,广义可分为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以彩陶和符号为主要特征。

(3)长江流域:

①河姆渡文化:

新石器中期文化区域,距今约7000-4800年,分布于浙江宁绍平原东部地区,特征为农具为骨质,存在人工培育的晚稻,干栏建筑中存在榫卯结构,出土漆器,水井。

②良渚文化:

新石器晚期文化区域,距今约5000-4000年,分布于浙江省余姚市良渚、瓶窑、安溪三镇范围。

主要特征为玉器数量极多,种类丰富,存在礼器化的倾向(玉琮);存在祭坛;稻作农业,养蚕丝纺麻纺,且其突然消失

制度与事件:

(1)内、外服制:

商朝政治制度之根本。

将统治区域划分为为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即内服和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即外服,既延续了部落传统又巩固了统治。

(2)分封制:

周朝政治制度之根本。

分封主体与受体因大小宗的相对性而具有多层次性。

诸侯享有君位世袭和一定统治权的权利,但对天子负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余者小宗皆然)。

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且扩大了周文化圈的范围。

(3)宗法制:

与分封制相辅相成的制度。

其内核为嫡长子继承制与大小宗相对性。

利于以血缘巩固社会秩序。

且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4)井田制:

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因其土地区划形同井,故得名。

名为国王所有,实为贵族所有。

不可买卖,只可以宗法关系继承。

种类划分为公、私两种。

(5)工商食官:

西周官营手工业制度。

指工商业皆为隶属于官府的奴隶,其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

(6)伊尹摄政:

商初重臣伊尹因新王太甲昏暴而将其放逐后自立为王直至其改恶归善。

(7)盘庚迁殷:

盘庚迁都于殷。

利于巩固并发展商朝,为早商与晚商分水岭。

(8)太伯奔吴:

古公亶父的长、二子太伯、仲雍因避季历与其子姬昌之贤而奔向吴地。

含有华夏文化圈外扩与边缘族群利用历史记忆靠拢华夏文化圈的意义。

(9)周公摄政:

武王灭商后不久逝世,周公当政,完成东征(平三监之乱、除殷商余势),兴建东都洛邑,制礼作乐(嫡长子继承制、完善分封制度、制定乐制)。

巩固并扩展了周朝的势力范围,并为传统文明形成奠基。

(10)成康之治:

成王勤事守制,康王重视历史经验。

成康时期分封诸侯、安定生活、扩大影响的促使均有成效,形成周朝基本政治格局。

据载有,“天下安宁,刑措四十年不用。

(11)国人暴动:

一次有广泛社会阶层(国人、官员、贵族、士兵)参与的行动,打击了周厉王的暴政。

起因为周厉王实行专利并拒绝劝谏。

(12)共和行政:

国人暴动后,周厉王逃离,朝政暂由卫国诸侯名和者管理(另有召公、周公二相行政一说)。

为稳定政局作出贡献,且顺应了宗法观念,归政于宣王。

(12)宣王中兴:

宣王因国人暴动而存戒心,改变高压政策,且对外征战顺利,颇有中兴气象。

2.简答题:

(1)试论如何处理远古神话材料。

(对于神话的态度问题,神话宗教性问题,如何辨别神话中历史素地,道德性替代功能性的神话造成,古史辨和古史重建)

(2)试论夏的存在,或简述对夏代和夏文化的认识。

(文献中的夏和考古中的先商遗址的对应问题;实料不足还是理念偏差。

(3)试论华夏民族的形成和来源。

(自在民族和自觉民族,古代汉族和现代汉族)

(4)试论商族的起源地望。

(东方说、西方说、北方说各自的凭借和不足)

(5)简述商代的军队与刑罚。

(军队:

军事单位、训练方式、军队组成;刑法:

内容)

(6)简述“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主要成就和不足。

(学科交叉方法断代,政治性工程?

(7)分析商人屡迁原因。

(避洪患、游牧游农、气候变化、“燕南飞”心理)

(8)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性质、内容和作用。

(分封制:

根本制度、朝代特征。

内容:

大宗分封小宗,划分小宗的权利和义务。

作用:

政治秩序稳定与文化圈范围扩张。

宗法制:

根本制度、朝代特征。

内容:

嫡长子继承制、严嫡庶之辨。

作用:

粘合贵族关系,稳定统治,后世影响深远。

 

二、春秋战国

1.名词解释:

书名类:

(1)《左传》:

以《春秋》为纲的编年体史书,起自鲁隐公元年,终于鲁悼公四年。

是研究春秋时期历史的最重要的史料,对春秋以前的古史,特别是西周史,及其以前的重大事件和古史传说多有记载。

(2)《竹书纪年》:

战国时期魏国史书,述夏至战国时史事。

已亡佚,今本为辑录本。

(3)《战国策》:

战国时期所辑录的策士、纵横家的言论总集。

其中所述战国和三代史实颇受重视。

存真伪之争。

事件、制度、现象:

(1)稷下学宫:

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办学形式,由春秋用士、养士发展而来,是有教师有学生、有教有学的教育机构,属官学和私学合营性质。

既是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场所,也是当时私学空前发展的一个标志,意味着封建制官学的萌芽。

(2)官僚制度:

形成于战国的行政制度,包含官分文武、俸禄制度、上计制度(年初报预算、年末结实支,官员考核制度)、符玺制度(君主以符、玺为证,以发兵、遣使、任免、发令)。

(3)郡县制(性质内容影响):

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下,最早的地方行政制度。

郡县的长官均由直接皇帝任命,代表皇帝对地方进行管理。

春秋时期晋国实行,战国时期普遍实行,秦国时期全面实行。

标志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维护了国家统一。

(4)百家争鸣(背景内容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界自由争论的局面。

春战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革,代表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

主要有儒、墨、道、法等流派,他们展开了关于天道观、认识论、礼法制度等问题的大论战。

百家争鸣出现,对当时学术、文化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5)弭兵运动(背景晋楚影响):

春秋中期,争霸大国势均力敌,都难取胜,战争的深重灾难使各国强烈要求息兵。

公元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发起弭兵之会,晋、楚等十四诸侯会于宋。

会议确定晋、楚共为霸主,各小国同时向两国纳贡。

此次弭兵以后,中原战争减少,各国获得了一定的休养生息时间。

(6)合纵连横:

战国晚期诸侯征战的军事外交战略。

联合各国抗秦者即为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阻止强国进行兼并;秦设法破坏合纵就是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强国迫使弱国投降并帮助它进行兼并。

代表人物分别是苏秦和张仪。

(7)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出现的五位霸主。

一般认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是春秋五霸。

一说五霸中没有宋襄公和秦穆公,而有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事实上,这些人物在春秋时期的历史舞台上都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

(8)城濮之战(背景过程影响):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为救遭楚攻打的宋国,出兵讨伐楚的盟国曹、卫。

晋文公退避三舍,在城濮与楚对峙。

晋军利用楚军骄敌,歼灭楚军两翼,子玉率中军逃走,晋军大胜。

城濮之战确立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

(9)三家分晋(背景过程影响):

晋原是西周、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晋献公逐戮同姓,任用异姓,导致异姓膨胀,国君权力旁落。

到战国初期,晋国实际上由智、韩、赵、魏四大家掌控。

后韩、赵、魏三家联合消灭了智氏,瓜分了土地和人民。

三家分晋,是新兴封建势力和旧势力(私家和公室)斗争的缩影。

(10)田氏代齐(田和齐康公):

公元前391年,田和废掉齐康公,后将其放逐,自立为国君。

公元前386年,周天子(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

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姜氏齐国的历史就此结束。

田氏完全取代了姜氏的政权,不过仍然保留“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11)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内容影响):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吸取了北方少数民族骑马作战的优点,进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发展骑兵,开拓北地。

胡服骑射虽然引起贵族的不满,却使赵国的军事力量强大起来。

赵惠文王继位后整顿内政,促进了经济发展。

当时楚、齐相继衰弱,赵国因此成为唯一能与秦国争雄的强国。

(12)长平之战(秦赵廉颇赵括四十万影响):

公元前260年,秦军进攻赵国,赵派名将廉颇屯兵长平拒秦。

秦使用反间计,致使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为将。

赵括冒险出击,秦军诈败后将其包围。

同时堵截赵国的援军和援济。

赵军突围失败。

赵括战死,全军被俘。

秦活埋俘虏40多万。

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一次战役,赵国军事力量在这次战役中被彻底摧垮,再也不能与秦抗衡。

(13)商鞅变法(背景,内容,结果,影响):

商鞅,战国时卫国贵族,魏王不用,以强国之术说秦,两次变法。

推行县制;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实行连坐法;禁私斗,鼓励杀敌立功;重农抑末;按军功大小定贵族身份高低。

因变法触犯贵族利益,商鞅被处车裂,但新法并未废除。

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和集权政治的形成,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2.简答题:

(1)试论“春秋无义战”。

(霸权迭兴的实质,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地区性统一和全国统一,民族融合,一定范围内的经济破坏和民众负担,主权国家的形态再构成和由血缘向地缘的转化,观点片面)

(2)试论如何划分春秋、战国。

(井田制的瓦解程度(私有制的普遍程度)、对周王室的态度,对于礼制的态度,民族融合的程度,战争的规模、时间、惨烈程度)

(3)试论儒学和中华传统文化。

(儒学通过教育与选官而显荣,将怀疑或无神论和对于现世的积极态度注入中华传统文化,古典主流意识形态)

(4)试论战国改革。

(总体上的目的,内容,形式,效果,表现,法制为内核所在)

(5)试论公室私家之争。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三桓斗鲁,权利下移)

(6)试论秦朝统一。

(商鞅变法之后的经济基础夯实,民族融合,人心渴盼统一,争霸、兼并带来力量失衡)

(8)简述春秋时代的时代特征(王权向霸权转化(分封异化),霸权迭兴,周、齐鲁、秦晋、楚四文化圈凝聚)

三、秦汉

1.名词解释:

(1)皇帝制:

秦始皇起的封建历代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秦前称王,秦灭六国后,秦始皇认为改名号才能称成功传后世,于是颁布“议号令”,在博士所献泰皇之号的基础上,取泰留皇,再采用上古帝号,定名皇帝。

(2)五德终始说:

中国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的历史观。

“五德”指土、木、金、火、水五种德性或性能。

“五德终始”指这五种性能从始到终、终而复始的循环运动,邹衍以此作为历史变迁、王朝更替的根据,并为历代统治者采用以证明其政权合法性。

(3)焚书/坑儒:

即在民间焚烧收缴除实用性书籍外的其他百家著书和坑杀方士儒生的事件总称。

二者虽均为加强思想专制的措施,但焚书乃是政令,而坑儒则更具始皇本人的情绪性,不可完全混为一谈。

(4)郡国并行制:

指兼有建郡设官和封侯立国的二重性政制。

西汉早、中期为较显著表现,且有从异姓到同姓的转化,初期具有稳定政局和社会的作用,但之后诸侯势力渐大,割据倾向加强,造成七国之乱。

(5)文景之治:

指汉文帝和景帝在位期间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所产生的繁荣治世。

为后来的汉武盛世奠定雄厚物质基础。

(6)七国之乱:

指文帝即位后,同姓诸侯王的势力膨胀乃至武装叛乱的事件。

表明了西汉藩国恶性发展的不利一面与郡国并行制的弊端。

(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指汉武帝为加强封建专制集权而在思想领域所采取的专制政策。

包含重用儒士、设太学、举孝廉等方面。

对于确立儒学的中华传统文化主流地位意义重大。

(8)谶纬:

指盛行于秦汉之时的儒家神学思潮。

含有谶、纬两部分。

多用于证明王朝更迭或帝王即位的合理性。

(9)盐铁会议,指汉昭帝时,霍光组织召开的一次讨论国家现行政策的辩论大会。

其本质是对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各项政策进行总的评价和估计。

表面为盐铁政策之辩,实则为两辅政大臣的权斗。

(10)昭宣中兴:

指汉昭帝和宣帝之时,霍光实行武帝后期的怀柔温和政策和宣帝整顿吏治、招抚流亡、安定民生等措施、政策所产生的中兴气象。

(11)部曲:

指新莽末农民大起义中,地方豪强以军事编制部勒所属的宗族、宾客、子弟等所组成的武装力量。

(12)党锢之祸:

指中国古代东汉桓帝、灵帝时,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

事件因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而得名。

共发生两次。

对于汉朝政治风气和知识分子的良知担当产生了消极影响。

(13)黄巾起义:

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

汉灵帝时期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太平道领袖张角的号令下,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猛烈攻击。

这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平息叛乱,各地拥兵自重,虽最终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

(14)算缗告缗:

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

即征收商人和手工业者的财产税与车船税,规定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向政府自报资产,按值按物纳税。

同时鼓励知情者检举揭发隐瞒不报或报而不实者,凡揭发者,奖给所没收财产之一半,称“告缗”。

(15)十三刺史制:

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制度。

将全国分成十三个监察区域,陈十三州郡,每部设刺史一人,刺史没有固定治所,只于每年8月巡视各所部郡国,考察吏治,惩奖官员,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督察豪右强宗、郡国守相,所举劾者由丞相遣使当验。

(16)察举制:

汉高祖开先河,武帝时趋于完备的人才选拔制。

由郡国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等科察举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该制有助于吸纳下层人才,但形式上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因而带有一定封闭性,后期则异化为九品中正制。

(17)均输平准:

汉武帝采取桑洪羊之建议在全国实行一项经济政策。

均输即调剂运输,在郡国设置均输官,负责管理、调度、征发从郡国收来的租赋财物,并负责向京师各地输送;平准即平衡物价,在京师置平准官,总管全国均输官运到京师的物资财货,除去皇帝贵戚所用外作为官家资本经营官营商业“贵卖贱买”以调剂物件、牟取利益。

 

(19)推恩令:

汉武帝时期所采取的削藩以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

即诸侯王除了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推私恩以将王国的土地一部分分给支庶子弟,这部分土地称侯国,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

而侯国隶属于郡,地位等同于县。

经此推恩,王国土地缩小而朝廷直辖土地扩大,进一步解决了诸侯王强大的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2.简答题:

(1)试论秦朝速亡之因。

(战国以来对秦国的心理认同感;暴政(法家思想的曲解应用与治国模式的单一);智识集体;精英团体无法自下而上流动;继承人;大规模改革带来的心理不适;历史时机问题)

(2)比较评价秦始皇、汉武帝;或对汉武帝的评价(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

(3)比较评价刘邦、项羽,分析刘胜项败原因

(4)评价王莽。

(5)试论西、东汉王朝接续。

(6)西汉分封与西周分封的异同(可从历史背景、性质、内容、结果、历史影响等方面考虑)

四、魏晋南北朝

1.名词解释:

(1)屯田制:

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的耕种制度。

此制渊源于西汉,曹魏时期形成完整制度。

屯田又有民屯与军屯之分,区别在于前者是依附于国家的佃农进行固定的生产,后者是由士卒进行徭役性的耕种,他们战时征战,闲时耕种,以实现军队的自我供给。

(2)九品中正制: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由魏文帝曹丕制定,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

内容是地方推选各郡有声望者为“中正”,负责对当地士人进行考察并评定为九等(九品),再由政府按等选用,依品授官。

司马懿当政后,任世家豪门为各地中正,评定士人品级只论其门第而不论才能,九品中正制遂成为世族地主控制政权的工具。

 

(3)都督制:

魏晋时期官制。

后汉光武帝时期,因为征伐四方,乃于出征时暂时设置督军御史以监督诸军,事成回师后则罢官。

都督制是汉末三国时形成的军事职称﹐在魏晋之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以后成为中央军事长官。

(4)占田、课田制:

中国西晋颁布的土地、赋税制度。

土地不是由政府授与或分配,而是规定人民可以占有土地的法定数量和最高限额,但政府没有任何措施保证人民占有足够数量的土地。

占田制并没有改变原有的土地所有制关系,地主和农民所有的土地仍然得以保留,不足规定限额的还可以依限占垦。

课田建立在占田基础上,按照丁男课田五十亩,次丁男二十五亩,丁女二十亩的占田标准。

课田租额,每亩八升。

政府不管人民是否占足限额土地,一律按照上述标准征收田租

这一制度规定了占田的最高限额和课田的最低限额,允许人民在这两个限额之间有机动余地,从而既保证了国家赋税收入,又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起到了“劝课衣桑”的作用。

但依旧难以避免地主豪富占田荫客,又因超过限额的,在占田令中又没有规定任何惩处措施,官僚地主得以继续兼并土地。

(5)高平陵政变:

司马懿发动的篡夺曹魏政权的宫廷政变。

曹汉明帝崩前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

后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

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件。

(6)山越:

三国时期江南地区出现的山贼式武装群体。

他们大多因朝廷腐败、民不聊生而起义,其势力屡屡侵扰东吴后方,是孙吴集团初期面对的敌人,在后来则成为吴国部队的很大兵源和士兵组成部分。

(7)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

晋武帝司马炎在安排继任者人选上的产生重大失误,白痴皇帝晋惠帝无能力治理朝政,以致后来引起宗室、外戚争权夺利,贾南风得以专权,直接导致了八王之乱的爆发。

(8)五胡内迁:

从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魏晋之际,在北方汉族人口锐减的情况下,胡族内迁形成高潮。

内迁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历史上泛称为“五胡。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汉王朝的军事征服以及他们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力不足而对各少数民族的招诱。

与此同时,周边各少数民族势力的消长变化也引起一些民族迁徙。

(9)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是发生在西晋时代的一个内乱事件,由居於中原的汉化匈奴人发动。

八王之乱后期,匈奴刘渊据平阳、氐人李雄据成都,晋室已告分裂。

羯人石勒、王弥,更率军队乘虚流窜,蹂躏大河南北。

怀帝永嘉二年,匈奴刘渊自立於平阳,建立汉国。

其子刘聪继立,攻洛阳,城陷,杀王公士民三万馀,并掳怀帝北去,史称“永嘉之乱”。

从晋武帝篡曹魏,到晋愍帝出降,西晋国祚仅历五十一年。

自永嘉乱后,开启北方五胡入华的局面,中原陷入胡人分裂混战近130年,影响深远。

(10)胡汉分治

胡汉分治是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统治者实行的民族分治政策

十六国的部分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设立相应官僚机构,对胡人或汉人实行专管专治,区别对待。

其实质是依靠和利用胡人贵族压迫汉人,加剧了当时的民族矛盾。

(11)东晋北伐

东晋建立之后,中原地区已沦丧于胡人之手。

虽然皇室及大多世族只想偏安江南,然爱国之将士每每以北伐中原、规复失土为己任。

故东晋自始至终,都有北伐之举,先后有祖逖、庾亮、殷浩、桓温、刘裕等人的多次行动。

以刘裕取得的成果最大。

(12)淝水之战:

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

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小国。

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13)侨置:

东晋政府为解决南渡的北方人口的户籍问题而推行的户籍管理政策。

是我国古代政权在战争状态下,政府对沦陷地区迁出的移民进行异地安置,为其重建州郡县,仍用其旧名的行政管理制度。

(14)土断:

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

目的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

土断政策的中心内容是整理户籍,居民不分侨旧,一律在所居郡县编入正式户籍,取消对侨人的优待,以便政府统一对编户齐民的剥削。

土断使政府增加了收入和兵源。

侨人则加入了负担调役的行列。

从此由北人变成了南人,客观上加速了南北人民的融合。

(15)均田制:

即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且为国有制的土地制度,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

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均田制的实施,有利于依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农这一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多,保证了赋役来源。

(16)三长制:

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

北魏孝文帝时期创立三长制,以抑制豪强隐匿户口和逃避租调徭役,并直接控制基层政权组织。

其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

此制与均田制相辅而行,打破了豪强荫庇户口的合法性。

实行后,国家赋税收入增加,农民赋税负担有所减轻。

北魏后期社会经济明显的恢复和发展。

(17)宗主督护制:

北魏前期地方基层组织的一种形式。

西晋末年以后,北方长期战乱,十六国时期,诸少数族政权频繁更迭,地方基层行政机构实际已不复存在,各地豪强地主聚族而居,纷纷以宗族乡党的形式,割据一方,武装自卫,从事生产,维持生存。

在宗主督护制下,各地宗主实际分割了国家大量的劳动力,构成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

(18)元嘉之治:

指的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时期开创的盛世(年号元嘉),宋文帝在继承和延续宋武帝刘裕生前推行的多项改革政策的基础上积极作为,因其政治较为清明,又努力推行繁荣经济文化的各项政策,从而出现了短期内经济终于有所恢复,人民生活较为安定的政治局面。

(19)六镇起义:

指的是在北魏北方六镇戍卒和各族人民发起的动乱。

起因是因北魏首都南迁洛阳後,六镇鲜卑和鲜卑化贵族与将士的待遇及升迁不如洛阳鲜卑贵族,最後发起的反汉化的大起事。

(20)侯景之乱:

是指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侯景发动的武装叛乱

侯景原为东魏大将,投靠南朝萧梁后,于公元548年,举兵叛乱,叛军攻破建康、吴郡、广陵等地区,烧杀掠夺,对南方经济造成巨大破坏,虽然叛乱被平定,但南方政权统治由此削弱,南弱北强的局面正式形成。

影响:

侯景之乱造成南北人员流动频繁,南北各自皇统的神圣性也被稀释,客观上促进了南北社会心理的认同。

总而言之,侯景之乱改变了南北朝的格局,使西魏及北周一跃而成为后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为隋朝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侯景之乱使士族遭到沉重打击,不仅庶族寒人地位上升,南方土著豪酋也趁势崛起。

(21)府兵制:

中国古代兵制之一。

起于西魏而盛于唐,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

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其主要任务是番上宿卫和征防,起中央禁卫军的作用。

(22)魏晋玄学:

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

”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

魏晋时人注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