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30146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8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docx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docx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都江堰》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A、类比与象征B、对比与象征C、象征与烘托D、烘托与对比

2、“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情感内涵是()

A、赞春花秋月之美好B、叹良辰美景之易逝

C、盼良辰美景之再来D、感物是人非之伤痛

3、《苦恼》中人与马的对比体现在()

A、人像“幽灵”,马像“蜜糖饼”B、姚纳挨“脖儿拐”,马挨鞭子

C、姚纳死了儿子,马死了崽子D、没有人听姚纳述说,马听着

4、《马伶传》中马伶与李伶的第一次技艺较量属于()

A、行为描写B、细节描写C、场面描写D、环境描写

5、下列诗句中,借典故抒情的一项是()

A、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C、鸟何萃兮薠中?

罾何为兮木上?

D、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6、《再别康桥》中的“彩虹似的梦”象征的是()

A、西方的文明B、美好的理想C、剑桥的求学D、离别的情怀

7、《秋夜》中,小粉红花的象征意义是()

A、黑暗的社会现实B、向往光明的弱者

C、抗击黑暗的勇士D、追求光明的战士

8、《我与地坛》中,用种种事物来类比四季,其整体象征意味是()

A、对自然景物的复杂感受B、对社会现象的复杂感受

C、对人生命运的复杂感受D、对各种知识的复杂感受

9、“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这一事件的主要意义是()

A、思想文化的变革B、服饰制度的演化

C、战争形式的转变D、民族融合的体现

10、《婴宁》中,婴宁性格转化的主要原因是()

A、婴宁的自觉追求B、鬼母的反复教诲

C、社会的必然要求D、作者的有意安排

11、《雨巷》中,象征着遭际不幸与凄苦的事物是()

A、雨巷B、丁香姑娘C、彷徨D、雨的哀曲

12、下列诗句中,属于移情于景的一项是()

A、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B、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13、从《秋水》看,庄子“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所依据的道理是()

A、以人为本、施行仁政的治国思想B、多元并立、和而不同的普适理念

C、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D、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

14、《论毅力》中,作者所强调的中心旨意是()

A、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

B、人生历程,顺逆两境相同以迭乘

C、总体说来,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D、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最终成功

15、《爱尔克的灯光》的中心思想是()

A、抒写对于故居的留念B、悼念亡姐的不幸

C、否定封建家庭和礼教D、展现作者的理想

16、《容忍与自由》一文作者认为,缺乏容忍雅量的普遍性心理习惯是()

A、年轻气盛B、过分自信C、喜同恶异D、思想偏激

17、《咬文嚼字》中,月轮的“晕外霞光”的喻义是()

A、文字的思想感情B、文章的创新成分

C、文字的直指意义D、文字的联想意义

18、下列冯谖的行为,体现民本思想的是()

A、再三弹铗而歌B、尽烧债券市义

C、游说西梁张势D、立宗庙于封地

19、《先妣事略》的总体艺术特色是()

A、作者不动声色,读者深受感到B、叙事一波三折,写人先抑后扬

C、场面有声有色,细节动人心弦D、结局出人意料,语言幽默风趣

20、《西湖七月半》的主旨是赞美()

A、西湖月色之美景B、西湖之风土民情

C、杭州观月之盛况D、文人赏月之清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各句,采用借代修辞的有()

A、满地黄花堆积B、六宫粉黛无颜色

C、雕栏玉砌应忧在D、是处红衰翠减

E、头白鸳鸯失伴飞

22、下面符合柳永《八声甘州》一词的项有()

A、抒写羁旅行役之苦B、具有“言在此、意在彼”的诗性特点

C、采用借景抒情和借事抒情D、构思上关合生者与死者双方

E、上片运用铺叙白描手法,下片运用委婉曲折笔法

23、《哭小弟》的结构特点有()

A、倒叙方式B、以“哭”为线索

C、材料交叉垒积D、多用细节描写

E、善用侧面烘托

24、《张中丞传后叙》中,表现张巡的性格特征有()

A、宽厚谦和B、从容镇定C、视死如归

D、忠贞刚烈E、博闻强记

25、《我的世界观》主要阐述了爱因斯坦的()

A、人生观B、科学贡献C、政治理想

D、“宗教感情”E、哲学理念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26、乃知尔丑

丑:

27、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

28、宗旨既乖

乖:

29、衣冠而见之

衣冠:

30、蛮夷之所则效也

则效:

31、其亦不达于理矣

不达于理:

32、然数颦蹙顾诸婢曰

颦蹙:

33、如其未字

字: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34、辛弃疾《摸鱼儿》的主要情感内容是什么?

上片和下片的抒情方法各是什么?

本词整体特点是什么?

 

35、茅盾《香市》整体构思特点是什么?

主要的写作方法是什么?

结尾披露香市主角转移情况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五、简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37题和38题每题7分,36题和39题每题6分,共26分)

36、阅读钱钟书《吃饭》中的一段文字:

照我们的意见,完美的人格,“一以贯之”的“吾道”,统治尽善的国家,不仅要和谐得像音乐,也该把烹饪的调和悬为理想。

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追随孔子,而愿意推崇被人忘掉的伊尹。

伊尹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厨师,在他眼里,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

《吕氏春秋·本味篇》记伊尹以至味说汤,把最伟大的统治哲学讲成惹人垂涎的食谱。

这个观念渗透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意识,所以自从《尚书·说命》起,做宰相总比为“和羹调鼎”,老子也说“治国如烹小鲜”。

请回答:

(1)这里提倡怎样的社会理念?

 

(2)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

 

(3)这段议论的显著特色是什么?

 

37、阅读《垓下之围》中的一段文字: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

“汉皆已得楚乎?

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阙,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

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请回答:

(1)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场面描写。

 

(2)这里表现出当时项羽怎样的心境?

 

(3)这段描写是如何刻画项羽形象的?

 

38、阅读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风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请回答:

(1)概括本诗的情感内容。

 

(2)“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的象征寓意是什么?

 

(3)“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两句的情景交融方式是什么?

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故园心”的内涵是什么?

 

39、阅读《婴宁》中的一段文字:

母令与少女同寝止。

昧爽即来省问,操女红精巧绝伦。

但善笑,禁之亦不可止;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

临女少妇,争承迎之。

母择吉为之合卺,而终恐为鬼物。

窃于日中窥之,形影殊无少异。

至日,使华装行新妇礼;女笑极不能俯仰,遂罢。

生以憨痴,恐泄漏房中隐事;而女殊密秘,不肯道一语。

每值母忧怒,女止,一笑即解。

奴婢小过,恐遭鞭楚,辄求诣母共话;罪婢投见,恒得免。

而爱花成癖,物色遍戚党;窃典金钗,购佳种,数月,阶砌藩溷,无非花者。

……

母谓女曰:

“憨狂尔尔,早知过喜而伏忧也。

邑令神明,幸不牵累;设鹘突官宰,必逮妇女质公堂,我儿何颜见戚里?

”女正色,矢不复笑。

母曰:

“人罔不笑,但须有时。

”而女由是竟不复笑,虽故逗之,亦终不笑;然竟日未尝有戚容。

请回答:

(1)此少女有什么性格特点?

 

(2)此少女的“笑”与“不笑”反映了什么社会主题?

 

(3)文中“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4)“邻女少妇,争承迎之”,属于什么表现手法?

六、作文(30分)

40、以《从小事做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D3D4C5B6B7B8C9A10C

11D12B13D14D15C16C17D18B19A20D

二、多项选择题

21BCD22ACE23ABC24BCE25ACD

三、词语解释题

26、鄙陋27、逍遥游乐28、背离

29、穿好衣服,戴好帽子30、取法仿效31、不明事理

32、皱眉头33、女子订婚

四、简答题

34、情感内容:

主要抒写词人对国运殆危的焦虑个报国无门的悲愤。

上片:

借暮春景物抒情;下片:

主要是借典故抒情。

整体特点:

整体用比兴手法,以象征达意,抒情婉转沉郁,风格寓刚于柔。

35、整体构思特点:

以小见大。

主要写作方法:

今昔对比。

结尾深刻含义:

今昔香市主角的转移,充分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突出了文章中心。

五、简析题

36、

(1)多元相济,和而不同。

(2)类比法、比喻。

(3)善于联想,广征博引、理趣横生。

37、

(1)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

(2)英雄末路的无可奈何心境。

(3)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侧面烘托(四面楚歌氛围,周围人物反映)

38、

(1)抒写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故园的悲哀。

(国运衰落之悲,个人遭际之哀)(时局动荡,长安难回)

(2)暗寓时局动荡和心潮翻卷。

象征国运黯淡和心情沉闷。

(3)移情于景双关思念长安的心意。

39、

(1)少女婴宁憨态可掬,天真活泼,纯朴善良,聪明机智,又具有爱心和孝心,对爱情无比忠贞。

(2)此少女的“笑”赞美了人类自然天性的美好,从“笑”到“不笑”披露了人类的个性与群体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矛盾,批判了封建社会对人类自然美好天性的扼杀。

(3)文中“花”的描写有类比象征作用。

花是婴宁的爱好,百花始终陪衬在她的周围,花的美象征婴宁品质的美,对她音容笑貌、独特个性起了有力的衬托。

(4)侧面烘托。

六、作文

40、(略)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二)

一、单选题 

  1.《马伶传》马伶拜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的主要启示是()

  A.深入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根本途径

  B.善于模仿是艺术创造的根本途径

  C.刻苦磨炼是最可贵的从艺精神

  D.耻居人下是最可贵的从艺精神

  2.下列文章,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一句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论毅力》

  3.《哭小弟》中小弟、蒋筑英、罗健夫的共同品格是()

  A.贡献卓着

  B.无私奉献

  C.全才罕遇

  D.英年早逝

  4.《长恨歌》第四部分所描绘的杨玉环在仙界思念唐玄宗的情景是()

  A.天然之境

  B.融情入境

  C.移情于境

  D.因情造境

  5.贯串《爱尔克的灯光》的线索是()

  A.故居的变迁

  B.亡姐的不幸遭遇

  C.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

  D.“长宜子孙”四个字的联想

  6.《先妣事略》写母亲娘家的良好家风和娘家人的受欢迎,对刻画母亲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A.对比

  B.类比

  C.烘托

  D.象征

  7.下列文章,通篇以寓言形式说理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论毅力》

  8.《都江堰》说都江堰的水,“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比拟

  C.借代

  D.排比

  9.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情景交融方式是()

  A.自然天成

  B.融情入景

  C.移情于景

  D.因情造景

  10.《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的象征意义是()

  A.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没落与崩溃

  B.美好希望的破灭和生活的悲剧

  C.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

  D.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11.对《再别康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B.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幻与意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丽而又幽雅,飘逸中见静穆

  C.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每个诗句基本上由三个节奏构成,匀称、和谐,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

  D.这首诗极好地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独特的美学追求,但唯美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表达

  12.以下哪一个不是冯谖所谋的“三窟”()

  A.市义于薛

  B.薛地建庙

  C.游说于梁

  D.游说齐王

  13.《吃饭》选自钱钟书的()

  A.《人兽鬼》

  B.《围城》

  C.《写在人生边上》

  D.《谈艺录》

  14.《声声慢》中,“寻寻觅觅”所体现的心态是()

  A.休闲感

  B.急切感

  C.失落感

  D.绝望感

  15.《咬文嚼字》的中心论点是()

  A.斟酌字句就是调整思想感情

  B.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

  C.文字的运用要有创造精神

  D.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16.《哦,香雪》的整体建构特点是()

  A.思想感情的多重性

  B.全景描述中突出中心画面

  C.以铅笔盒为聚焦点

  D.借景物描写刻画人物心情

  17.称赞《蒹葭》一诗“最得风人深致”的是()

  A.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B.朱熹的《诗集传》

  C.郁达夫的《孤独的秋》

  D.王夫之的《姜斋诗话》

  18.以“心里想”、“心里又想”领起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A.行为描写

  B.语言描写

  C.直接心理描写

  D.典型细节描写

  19.《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抒情方法是()

  A.借景物抒情

  B.借象征抒情

  C.借举止抒情

  D.借典故抒情

  20.在鲁迅散文《秋夜》中喻示一种顽强抗击黑暗的韧性战斗精神的形象是()

  A.不惜献出生命去扑火的小青虫

  B.对未来抱着希望之梦的小粉红花

  C.饱经沧桑、坚实挺拔的枣树

  D.奇怪而高的天空

二、多选题

  1.《虞美人》中,借以表达“物是人非”情感的事物有()

  A.春花秋月

  B.小楼

  C.雕栏玉砌

  D.东风

  E.一江春水

  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主要议题有()

  A.抱定宗旨

  B.砥砺德行

  C.改良讲义

  D.添购书籍

  E.敬爱师友

  3.《蚂蚁大战》描写生动的原因有()

  A.观察细致

  B.描写细腻

  C.画面清晰

  D.类比贴切

  E.拟人传神

  4.下列作品,属于记事散文的有()

  A.《爱尔克的灯光》

  B.《香市》

  C.《西湖七月半》

  D.《马伶传》

  E.《哭小弟》

  5.《金鲤鱼的百裥裙》中小说内涵深刻性的主要体现有

  A.时代变迁消解了等级观念

  B.等级观念渗透到日常生活

  C.身份意识浸透小人物心灵

  D.等级意识遭到儿孙的唾弃

  E.寓深意于不动声色的白描之中

  三、词语解释题

  1.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及:

  2.肩此重任,责无旁贷。

  责无旁贷:

  3.明德先论于贱。

  贱:

  4.孤舟一系故园心。

  系:

  5.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弃甲曳兵而走:

  6.此上元妹子所遗,故存之。

  遗:

  7.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

  8.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恁凝愁:

  9.病偻,隆然伏行。

有类橐驼者。

  隆然:

  10.旧栖新垅两依依。

  旧栖新垅:

  四、简析题

  1.我用放大镜观察最初提到的红蚂蚁,看到它狠狠咬住敌方的前腿上部,且咬断了对方剩下的触须,可自己的胸部却被黑武士撕开了,露出了内脏,而黑武士的胸甲太结实,无法刺穿。

这痛苦的红武士暗红的眸子发出战争激发出的凶光。

它们在杯子下又缠斗了半小时,当我再次观战时,那黑武士已使敌人身首异处,但那两个依然有生命的脑袋,挂在它身体的两侧,犹如悬吊在马鞍边的两个恐怖的战利品,两个红蚂蚁头仍死咬住不放。

  

(1)这里描绘了什么?

表现了什么?

  

(2)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联想方式和表现方法?

  (3)从这里看,作者对人类战争持怎样的态度?

  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1)这里主要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2)项羽说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3)从这里可以看出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说明“寻寻觅觅”句的统领作用。

(2)由“雁过”所引发的思绪中主要包涵哪些情景?

  (3)“梧桐更兼”句有何作用?

  4.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

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

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权利。

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

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先与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

  

(1)概括这段描述的大意。

  

(2)小说开头为什么要作这样的社会环境描绘?

  (3)总体说来,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和修辞手法?

  5.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树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树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选自《寡人之于国也》

  

(1)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什么?

  

(2)这里体现出孟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3)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五、作文题

  1.知足常乐。

写一篇字数为600-800的议论文。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

A.满招损,谦得益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C.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D.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既肯定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又批评“求学为升官发财”的腐败风气,这种论证方法是(     )

A.演绎法                                                      B.归纳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3.《吃饭》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

A.对比                                                          B.类比

C.侧写                                                          D.象征

4.《垓下之围》中,揭示项羽内心世界中知耻重义一面的情节是(     )

A.惊闻楚歌                                                   B.悲歌“虞兮”

C.对吕马童说“吾为若德”                              D.马赠亭长,自刎乌江

5.下列文章中,“传其事以为官戒”的是(     )

A.《冯谖客孟尝君》                                     B.《张中丞传后叙》

C.《种树郭橐驼传》                                     D.《马伶传》

6.下列《前赤壁赋》的语句中,描写箫声的是(     )

A.耳得之而为声                                            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C.舞幽壑之潜蛟                                            D.寄蜉蝣于天地

7.《先妣事略》:

“入城,则缉纟卢   ,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这里表现的母亲的品德是(     ) 

A.俭朴                                                          B.勤劳    

C.待人厚道                                                   D.严以教子

8.下列《马伶传》的语句中,暗含讽刺当朝权奸之意的是(     )

A.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B.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

C.异哉!

马伶之自得师也

D.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

9.《秋夜》所写的事物中,在象征寓意上与枣树相近的是(     )

A.天空                                                          B.小粉红花

C.小青虫                                                      D.月亮

10.在巴金的笔下,“爱尔克的灯光”所象征的是(     )

A.旧家庭的冷落                                            B.希望的破灭

C.对礼教的憎恶                                            D.新的生活道路

11.余秋雨说,都江堰“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B.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C.李冰在世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                   D.都江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