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25307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docx

《社会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docx

社会心理学

第二章

一、知觉

(一)定义: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

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二)特性:

▪1、选择性:

object------background

刺激特征显著性/知觉者的经验、兴趣、动机、

情感等

▪2、整体性:

把个别属性综合为整体

过去经验的参与,理解对象的意义

一、知觉

▪(三)分类

▪知觉对象:

一类是自然现象,比如日出日

落、天晴下雨、潮涨潮落、生老病死、春

夏秋冬;另一类是社会现象,比如美国人

喜欢玩篮球,巴西人喜欢玩足球;比如,

美国总统施政演说,比如某某同学的迟到

等。

▪后者的知觉是社会认知,即对社会现象的

知觉。

人知觉和物知觉的差别:

-人有思想观点和情感体验。

-人的行为有内在和外在两种原因。

-对人认知是相互的。

-人的活动比物的运动更变化莫测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比同类物之间的差异更

大。

二、什么是社会认知

案例:

一个青年,装扮新潮,花衬衣、格子裤、戴巨大的蛤蟆镜。

第一位女士看到他是,他正弯腰帮助一位先生捡拾满地飞扬的文件。

等到他帮人捡完东西,站起来与他所帮助的人道别时,这个女士看到了他的全部装扮。

她的印象是:

这个人时尚、充满绅士感觉、形象潇洒。

等男青年转过一个拐角,迎面遇到第二位女士,该女士对他的印象是:

装扮怪异,流里流气,形象恐怖。

▪社会认知:

人们根据环境中的社会信息形成

对他人或事物的推论。

▪社会认知的对象(人)

(1)表情和行为

面部表情和动作表情

表情表达情感、情绪

最容易判断的表情和最难判断的表情

(2)人格和动机:

察言、观色、睹行

(3)人际关系:

(4)对事件与行为原因的推断

如对情绪的感知

▪兴奋、愉快时,

▪瞳孔会放大

▪不快、厌恶时,

▪瞳孔缩小,

▪眯眼、皱眉

▪打牌

三、如何进行社会认知:

理性人

▪理性人假设:

人是科学家。

▪人们寻求三方面的信息,然后做出判断:

-一贯性信息:

针对情境。

在其他场合或时

间,是否总是如此行事?

-一致性信息:

针对主体。

在同样的场合下,

其他人是否会这样行事?

-区别性信息:

针对对象。

他是否只是对这个

对象才如此行动?

三、如何进行社会认知:

有限理性

▪完全理性认知的两个前提:

-可以获得准确、有用的所有信息。

-人拥有加工信息的无限的心理能力。

两项都不具备。

现实情况是:

-复杂的、不确定性的信息环境。

-有限理性:

心理能力是有限的。

比如,你能得到关于小明和小莉以及环境的所有信

息吗?

人人都是科学家吗?

如何进行社会认知:

图式、启发式(直觉)

▪图式:

-角色图式:

“商人是精明的,知识分子是文质彬彬

的,……”

-事件图式:

案例:

“约会”

-能力图式:

“小李是傻瓜,小王是天才”

-自我图式:

“我相貌平平,成绩一般,不讨人喜欢

启发式(heuristics)

非系统性思考,而是凭直觉作出判断。

1、代表性启发(representativeheuristic)

即人们根据当前的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

典型的信息或事件的相似程度或拟合程度

进行判断。

结论:

▪卡尼曼认为,“随着情境中细节数量的增加,

该情境发生的概率只会降低,但是它的代表

性和由此带来的外显的可能性却会上升。

们基于代表性的决策判断是人们喜欢选择毫

无根据的细节化情境的主要原因。

▪比如,“被告由于害怕被起诉谋杀而离开犯罪

现场”的陈述比“被告离开犯罪现场”的陈述更

有说服力。

2、易得性启发(availabilityheuristic)

人们根据某种信息容易在心里想起来的程

度进行判断的方法。

那些容易回忆起来的信

息比那些不太容易回忆起来的信息更多地被

拿来作为我们认知判断的依据。

当你问别人坐火车和乘飞机哪个更安全,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坐火车更安全。

然而,

飞机事故的发生率远远小于火车。

生动性

与易得性很相关的一个概念是生动性。

生动

性是指事件的具体、形象,容易想象,研究

者认为,判断者更容易被生动的信息所影

响,而不是平淡的、抽象的或者统计的数据。

案例:

“鹤舞白沙,我心飞翔”的美丽画面

“吸烟有害健康”的简单语

3、调整性启发(adjustedheuristic)

人们进行判断时,先抓住某一个锚定点开始,然后逐渐地调整,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也称锚定启发

(anchoringheuristic)

四、社会认知的偏差

▪由于社会认知对象的复杂性、认知者的主

观性、认知加工能力的有限性以及认知方

式的非逻辑性,人们在进行社会认知时,

难免会发生偏差。

▪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初始效应、对比效

应、框架效应、刻板效应、事后诸葛亮效

应、自我中心偏差,基本归因偏差,观察

者-行动者归因偏差、自我保护归因偏

差……等等。

1、晕轮效应

当知觉者对某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他就倾向于据此

推论该人其他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特征。

相反则成为扫帚星效应。

心理实验:

Asch把“热情”、“冷淡”这类对印象形成起重要作用的特征称为“中心特

征”把“文雅”与“粗鲁”这类对印象形成不起核心作用的特征称为“边缘

特征”

容易产生晕轮效应的核心特质:

热情、好人、能力、美丽等。

案例:

情人眼里出西施,追星族

晕轮效应是很难避免的,它是人们快速认识他人的

一种策略、方式,但有时却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结果。

2、初始效应(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是深刻的,但往往是不可靠的。

对人尤其如此。

它受到印象管理(下面的内容)的影响。

第一印象又是很有价

值的。

3、近因效应(近期印象)

案例:

会议发言

初始效应和近因效应统称位置序列效应。

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称为

第一印象(firstimpression)。

▪“先入为主”。

“新官上任”

▪当然,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总是最鲜明的、最牢

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的交往。

▪第一印象不是不可改变的。

4、对比效应

简单实验:

三大碗水,一碗热水,一碗温水冰水。

左手浸入热水,右手浸入冰水,保持30秒。

迅将左手转浸入温水中,5秒钟后,也将右手浸入温水中。

奇怪的感觉:

左手感觉水是凉的,右手感觉水是热的。

温度识别、颜色识别、重量估计等等都会出现对比

效应。

5、框架效应

前面四种效应说明认知判断具有情境依赖性。

同样,认知判断也受到问题呈现的方式的影响。

6、刻板效应

在社会知觉中,我们往往以一定的标准将人们进行分类。

所谓刻板印象,就是对人们进行归类后,形成对各类人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也称偏见

比如,将人分成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商人、官员等,于是,工人是守纪的,农民是勤劳的,商人是奸诈的……

比如,北方人和南方人

比如,美国人、德国人、日本人……

7、事后诸葛亮效应

人们在回忆自己的判断时,倾向于认为其判断比

实际上更为精确。

也称后视偏差(hindsightbias).

比如,以前对某个人的评价并非很贴切,而当这个人作出惊人的成绩时,他就说:

“看,我以前就认为他是很优秀的人。

后视偏差并非只是表现在他人前,私下里也是这样想的。

一种真正的记忆歪曲现象。

印象管理的途径和策略

1、自我表现(self-presentation)

个人要给别人什么样的印象首先取决于他在特定的情境中如何表现自己。

自我表现是印象管理的重要途径。

-把握角色:

林黛玉和薛宝钗

-适应情境:

大学新生的适应

-培养自信:

自信是最有魅力的亮点

-突出特色:

与众不同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温总理的故事

2、保持形象一致性。

人们都希望与自己交往的人比较稳定一致。

反复无常的人让人难以把握,无法控制与他

的交往。

因此保持形象一致性是给人留下好

印象的前提。

常反悔者没好印象。

(1)“登门坎”效应

(2)“留面子”效应

3、讨好

人们往往喜欢那些喜欢他们自己的人。

卡内基的6招:

-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

-微笑;

-记住对方并呼喊别人名字;

-做一个好的倾听者;

-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

-真诚地使别人觉得他对你来说是重要的。

4、恰当的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

自我表现和自我表露的区别

-恰当的自我表露有利于心理健康

-自我表露的性别差异

数量差异、内容差异

-自我表露的恰当性原则

-自我表露的对等性原则

第三章

归因

归因的概念

所谓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对他人或

自己的行为或态度之原因的推论过程。

▪何时归因

▪1当出乎意料的、不寻常的事发生时

▪2负性的事件,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海德的朴素心理学

(1)基本观点:

人们有一种理解、预测和控制周围环境的基本需要。

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人们就会根据各种线索对已发生大行为和事件进行原因解释。

(2)行为的原因有两种:

内因(个人因素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和外因(环境因素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

▪归因理论的创始人

▪两个原则

1、共变原则:

人们倾向于寻找行为结果和行为原因

在不同条件下的联系。

▪原因引起结果,无原因则无结果,

▪结论:

该结果引起该原因

▪举例:

考试前闹别扭,不考试不别扭

2、排除原则

二分法:

要么归于内因;要么归于外因。

特质

-对应推论:

即外显的行为是由行动者内在的人格特

质直接引起的。

例如,某人老是与他人吵架、打

架,由此可以推断这人具有攻击性人格。

-相应推断的三个基本因素:

(1)社会赞许性夸奖漂亮

(2)非共同性效应“关窗子”

(3)选择自由性仪式行为

▪凯利(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

(1)人们通常使用三种方式解释行为的原因:

-行为者:

个体自身可能是行为的原因。

-情境:

情境的特征可能是行为的原因。

-刺激物:

行为的对象可能行为的原因。

(2)寻求三方面的信息:

-一致性:

针对人,其他人是否也是如此。

-一贯性:

针对情境,是否其他情境也是如此。

-区别性:

针对刺激物,是否只对这个对象这种反应

批评

(1)模型过于理想化,人们通常得不到一致

性、一贯性与特异性三种信息;

(2)模型逻辑含糊不清,过于复杂;

▪(3)忽略了归因者对特定行为的知识所起的

作用,

▪如在听相声时,当听众棒腹大笑时,人们

一般都会归于相声说得好,说得逗。

▪三个维度:

-部位:

内在原因或外在原因

-稳定性:

经常发生的还是偶然发生的

-可控性:

个人意志可控制的,或不可控制的

▪四个基本原因元素:

学生考试为例

-能力:

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

-努力:

内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

-任务难度:

外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

-运气:

外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

▪当一个人把成功归于内在的、稳定的因素“能力”时,他就会

增强自信心(自我效能感,Bandura,1977)

▪更高的成就动机。

▪Self-efficacy:

个体对有效地控制自己的生活诸方面的能力的

知觉或信心。

▪可当一个人把失败归于自己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

素,如能力太差时,他就会消沉、自卑、产生习得无助,从

而造成动机缺失,不再努力。

▪Learnedhelplessness(Seligman等,1967)

▪消极事件+归于不可控因素

把负面结果的因果归因,从相对接近个人自

我感觉中心的地方,转移到相对远离中心的

地方,从而他人留下面子,保护他人的自尊。

例如,拒绝对方的求爱。

1、基本归因偏差

由于观察者对个体和个体行为的过分关注而

导致过度将行为归因为个性因素(如能力、

特质和动机),从而忽视环境因素的影响。

▪案例:

家长教训孩子,教师批评学生,领导

斥责下属。

2、行动者-观察者偏差

行动者与观察者对同一行为的归因分析是不同的。

行动者倾向于强调情境的作用,做出情境归因;而

观察者倾向于强调行动者特质的作用,做出内部归

因。

▪案例1:

某学生考试成绩不好。

▪案例2:

如果问你(观察者),你的同学A男生(行

动者)为什么喜欢B女生,你会列举A的一些个人品

质说明;如果问你(行动者),你为什么喜欢B女

生,你可能会更多地描述B的个性品质,而不是你自

己的偏好。

▪不符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3、自我中心归因偏差(egocentricbias)

在与他人共同完成的集体任务中,过分强调

自己重要作用的倾向。

俗话说:

“往自己脸上

贴金”。

案例:

夫妻吵架

4、自我保护归因偏差

在成败归因中,将成功的原因归因于自己

的,而将失败则归因于环境因素。

自我价值

感的保护。

▪案例:

自我设阻现象

▪性别归因偏差

归因中的性别差异:

男性归因于能力和努

力,女性归因于性别。

决策理论

▪什么是决策

▪所谓决策(decisionmaking),就是人们在对某些方

案的认知,具有正面和负面后果和成功可能性判断

的基础上做出选择的过程。

-必须对某些行动方案进行知觉和考虑。

-行动方案在实施后都具有正面或负面的后果。

-必须具有成功的可能性。

案例:

某某同学的应聘工作岗位。

决策理论

▪理性决策模型:

期望效应理论

决策=期望×效用

理性模型的前提条件:

-确定性:

能够获得备选方案的所有所需信息。

-有序性:

备选方案能够按照标准严格排序。

-相消性:

相同因素相互抵消,只比较不同的因素。

-可传递性:

如果A>B,B>C,那么A>C。

-恒定性:

决策不受备选方案的表现方式影响。

决策理论:

有限理性决策

▪前景理论(prospecttheory)

▪三个基本原理:

(a)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

是风险规避的;(b)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的时候

是风险偏爱的;(c)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

第四章

一、侵犯行为(aggression)的含义

v定义

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

v侵犯行为判定标准

.内在意图或动机:

有意伤害他人

交通事故

.外在表现:

一种已经实施的外在行为

敌意、仇恨与侵犯

v分类

v按照行为方式:

v言语侵犯(使用语言、表情)与动作侵犯(使用身体特殊部位及武

器)

v按照动机:

•报复性侵犯:

打群架

•工具性侵犯:

抢劫

v按照是否违犯社会准则:

•反社会侵犯行为:

暴力犯罪

•亲社会侵犯行为:

警察制止犯罪行为、600万犹太人几十万高棉人

•被认可的侵犯行为:

自卫行为教育体罚

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论

Ø本能与潜意识

v生的本能:

爱与建设的力量向内:

自杀、自虐

v死的本能:

恨与破坏的力量向外:

侵犯、征服

v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释放

Ø非理性发泄:

指向自己和指向外部

Ø案例:

生命早期:

儿童的破坏行为

历史事件:

战争和政变

正面案例:

竞技体育、辩论、暴力游戏、冒险旅游等

洛伦茨的侵犯本能论

v习性学:

进攻的习性

v进化论

自然竞争、弱肉强食、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v人类社会中的“丛林法则”

v侵犯本能的社会适应功能

v战争的进步意义

侵犯有进化意义

.黑头鸥吃掉其他鸥鸟的幼鸟

.南极帝王企鹅将同伴推入海中看有没有猎食的鲸鱼

v人类行为更易受社会环境的塑造---社会化

动机论:

挫折-侵犯理论

v挫折:

阻碍个人达到目的的外部事物或情境。

如第三者、插队、考试受挫、玩玩具的等待

等。

v侵犯是挫折的结果

侵犯强度=受挫强度/预期惩罚强度

v理论修正:

受挫并不一定导致攻击,只有当

认为他人有意给自己造成挫折时,更可能产

生侵犯行为。

v武器效应

武器效应

v伯克威茨(L.Berkowitz)的理论修正:

•挫折导致的不是挫折,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

侵犯的发生还受到情境侵犯线索的诱发。

v武器效应的实验程序

•激怒被试

•安排电击情境:

A情境:

眼前放着手枪

•B情境:

眼前放着羽毛球拍

•结果:

看到手枪比看到羽毛球拍实施更多的电击。

v案例:

中国农村妇女的自杀现象

美国暴力:

“手指扣动扳机,扳机也带动手指。

与死亡、邪恶相联系的黑色也是引发侵犯的线索

学习论

v侵犯可以通过强化来引起

暴力家庭的暴力教养方式。

v侵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来获得

实验:

儿童观察大人悄悄玩玩具/大木锤打假

案例:

暴力家庭孩子的暴力行为

媒体暴力的消极影响

侵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

v观察榜样的侵犯行为+合理的+相似的情境

v

v大众传媒的影响

v重量级拳击赛第2周上升受害者

v原因:

v麻木不同情

v他们可以,我也可以降低约束力

v他们是这样做的呀!

模仿手段

三、侵犯的影响因素

v挫折挑动因素:

受到伤害、遇到挫折

v个人认知和情绪唤起因素

v侵犯线索的引发因素:

出气筒

v个体的自我失控因素

v群体氛围的因素

v媒体的因素灰太狼和红太郎

v酒精的因素

四、侵犯的控制

v宣泄途径的畅通:

发泄室、倾诉、替代物品

等。

v减少挫折感:

减少不公平现象。

v惩罚侵犯行为:

“以毒攻毒”—法制

v示范非侵犯行为:

学会自我控制、培养沟通

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v控制暴力媒体

侵犯的转移与消除

1)宣泄(catharsis)亚里斯多德-悲剧Freud

2)惩罚

严打

Straus等(1980)家庭暴力的社会遗传模仿/挫折

控制不足侵犯型

2)控制过分侵犯型

3)习得的抑制

v社会化习得规范

3)v设身处地体验别人的痛苦

一、利他行为的概念

▪定义:

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

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

▪三个层次

Ø把人和己的利益视为同等重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

Ø把利人置于利己之上: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

Ø牺牲自己以利于他人:

公而忘私、舍己为人、杀身

4)成仁。

利他行为概念:

分类

▪从理论基础看:

生物性利他行为和心理性利

他行为

▪从机能范围看:

亲属性利他行为和互惠性利

他行为

▪从情境状态看:

紧急型利他行为和惯常型利

他行为

5)▪从行为动机看:

自我利他主义和纯利他主义

二、利他行为的理论解释

1、社会生物学解释

主张人类先天就有利他行为的素质,并且可能通过

遗传将这种素质传留给后代。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有利他天性的生物更有可能使他

们的物种留存下来。

(主观利他,客观利己)

利他行为也许出自本能(E.O.WILSON),

许多动物的利他行为也许能说明这一点。

推荐阅读:

6)《所罗门王的魔戒-动物利他行为与人类利他主义》

1、利他行为的社会生物学解释

▪亲属选择

Ø《虎兄虎弟》的故事

Ø无私行为,增加同类生存和繁衍的机会。

Ø个体帮助亲属,实际上在帮助其自身的遗传。

▪群体选择有选择性地帮助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群体。

7)Ø案例:

班集体、学校、国家

2、社会规范论解释

社会责任规范:

人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需

要帮助的人。

相互性规范:

互惠规范,你帮助了我,我也

应该帮助你。

社会公平规范:

帮助值得帮助的人。

3、学习理论的观点

是强化和观察学习的结果。

儿童将重复那些被父母认同

和奖励的行为,放弃那些被父

母惩罚和批评的行为。

逃避帮助的人们

▪人们常常逃避帮助。

▪一是逃避帮助他人;

路边的募捐箱

▪二是逃避别人的给帮助——原因:

▪Reactancetheory(抗拒理论)

▪Exchangetheory(交换理论)

▪Attributiontheory(归因理论)

三、利他行为的文化影响

▪社会环境

Ø家庭、学校、社区、社会舆论

▪社会公德

Ø儒家传统、集体主义、礼仪之邦、文明社会

▪学习

Ø强化:

三好学生

Ø观察学习:

有其母必有子

Ø角色扮演:

学校的乖孩子和家里的小皇帝

Ø认同作用:

价值观认同:

丛林原则与好人社会

▪良心

Ø后天习得的人格特质

Ø个人对自己所应尽社会义务的认知和感受,灵魂的声音。

四、利他行为的情境因素

1、他人的存在

案例:

1964年,纽约的凶杀事件

▪责任分散:

他人在场

案例:

超市盗窃

▪情境的模糊性

案例:

路边的施舍、烟雾的房间

▪评价恐惧:

避免社会的不良评价

五、利他行为的认知因素

▪他人需要帮助的推断

需要的突出性和痛苦的严重性

▪助人合适性的推断

▪值得性推断摔倒的人和醉汉;借笔记

▪责任的自我归因

▪自我意识与自我归因

六、利他行为的情绪情感因素

▪移情(个人困扰和同情心)

▪性别差异

▪个人困扰量表:

1.在紧急情况下,当我看到别人急需帮助,我会提供援助。

2.在一个非常情绪化的情境中,我常常感到很无助。

3.在紧急情况下,我感到恐惧和不舒服。

4.在常常能够相当迅速地处理危难事件。

*

5.处于紧张情境中的时候,我很害怕。

6.看见别人受到伤害,我也能够镇定自如。

*

7.紧急情况常常使我有一种不能控制自己的

六、利他行为的情绪情感因素

▪爱心

Ø慈爱:

关怀之心

Ø友爱:

友谊天长地久

Ø情爱:

爱情可以使魔鬼都变得善良。

Ø博爱:

佛教的慈悲心肠

▪心境:

好心情的大方

▪内疚:

责任心的推动

七、利他行为的人格因素

▪促进利他行为的人格特质

Ø移情特质

Ø内控人格

Ø亲社会取向

▪利他人格

第五章

一、定义

▪Freedman,1985

态度(attitude):

是个体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具有一定

结构且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态度的成分:

▪认知(Cognition):

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认识、理解与评价

▪情感(Affect):

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绪体验。

▪行动倾向(Behaviouraltendency):

行为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和反应倾向

二、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拉皮尔(R.T.Lapiere,1934)对种族歧视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研究。

Ø现场研究:

66旅馆/1184餐厅/0(特殊性个体)

Ø问卷调查:

128回/90%拒绝(一般性群体)

Ø思考问题: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

Ø态度的特殊性越高,其预测行为越准确。

其他影响因素:

态度的强度:

直接经验——道听途说/认知-情感一致

态度与行为的关联性:

笼统——具体

单一------多重

即时-----长久:

选举意愿(1周/1月)

环境压力:

态度的可接近性程度低的人,受环境影响较大

个人特征:

自我意识(内在自我意识/公众自我意识)

三、特殊的态度——偏见

1、定义:

•prejudice:

对某一个人或群体所持有的一种

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

•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

•歧视(discrimination):

对某一个人或群体

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方

式。

•种族/性别/民工

2、产生的原因:

▪A、团体冲突理论资源有限

举例:

“老鹰”与“响尾蛇”

▪B、社会学习理论

举例:

蓝色眼睛与褐色眼睛的学生

C、精神分析理论

▪防御机制(无意识的):

投射

▪把自己具有的不被社会接受的品质愿望投射到自己

不喜欢的人/群体身上

▪潜意识中被尊重的需要

▪具有权威人格的人(等级观念/尊重权威)

四、态度的测量

▪1、量表

▪A、瑟斯顿(Thu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