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述评.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420779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述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述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述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述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述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述评.docx

《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述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述评.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述评.docx

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述评

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述评

  摘要: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凡是受市场经济支配的农业,农业合作社都是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

对于农业合作社的产生及其本质,新古典经济学、交易成本经济学和博弈论都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

而对理论研究进行评述,可以揭示农业合作社的一些制度特性。

  关键词:

农业合作社;产生;本质

  Abstract:

Inbothdevelopedanddevelopingcountries,agriculturalcooperativesrepresentanimportantinstitutionalforminagriculturalsectorwhichisdominatedbymarketeconomy.Asfortheemergenceandnatureofagriculturalcooperatives,neoclassicaleconomics,transactioncosteconomicsandgametheorycompeteforgivingatheoreticexplanation.Basedonasystemicreviewontheoreticalstudyofagriculturalcooperatives,thispaperaimsatunderstandingtheinstitutionalessencesofagriculturalcooperatives.

  Keywords:

agriculturalcooperatives;emergence;nature

  一、农业合作社的产生

  农业合作社是一种类似于公司、大学等具有目的性的组织,它的出现是与从农业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社会转型相伴随的。

对于农业合作社为什么会出现,有两个重要因素不可忽视:

一是促使农业合作社形成的共同利益的性质;二是促使农业合作社取得成功的因素。

  

(一)新古典主义的说明

  对于农业合作社的产生,新古典经济学从生产成本的角度进行了解释。

生产成本是指与生产、运输、管理、销售以及其他的支持活动有关的各种支出。

从劳动分工的角度来看,生产规模的扩大(通过分工协作)可以带来效率的提高。

基于此,农民通过合作社可以实现纵向协调,进而带来生产成本的节约和规模经济效益。

农民之间的纵向协调之所以能够带来巨大好处,原因在于它有利于农民实现规模生产、获得技术、增加融资、降低风险和提高质量。

  Helmberger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解释了合作社产生的原因在于,现有的企业未能为农民的利益服务[1]。

因此,合作社的目标是确保农产品销售和农业投入品购买的交易符合竞争的要求。

成员会把从合作社得到的净收益和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当通过合作社能得到较高的经济回报时,生产者将会转向与合作社做交易。

一般而言,当市场缺乏或者低效时,农业合作社有存在的必要,这时它们被视为克服市场失灵而建立的一种组织形式。

市场结构的不完全性(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市场都存在垄断的情况)使得那些具有垄断力量的群体在两个市场上都可以制定不利于农民的价格。

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农民组建合作社可以在垄断市场上迫使投资者所有企业提高(营销合作社)或者较低(购买合作社)价格。

Nourse强调指出,力量不均衡与生产效率和规模经济有关。

因此,他认为农民只有通过建立规模较大的合作社才能恢复力量的平衡。

这里,Nourse所坚持的合作社促进市场竞争的角色是清晰的:

当能够成功促进竞争和提高经济效率时,合作社就有存在的必要。

  

(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解释

  交易成本经济学则从交易效率的角度解释了农业合作社形成的原因。

首先,由于多数农产品具有容易腐烂的特点,畜群、机械、手工技能等农业投资的可转换性较差,生产活动对季节、气候、活的有机体以及专业化生产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农业上的资产专用性比较明显。

当机会主义行为存在和交易双方力量不均等时,这些资产专用性很容易被农民的交易伙伴所利用。

一般情况下,那些处于衰退或者成熟的产业,比如奶产品,蔬菜和水果,由于具备资产专用性的上述特征,其交易成本会增加,在这些部门农业合作社出现的比例相对较高。

与投资者所有企业、合同等其他替代形式相比,合作社能降低由资产专用性引起的交易成本,原因在于合作社是农民所有的,它们没有理由不履行与成员之间的协议。

其次,农业合作社相对于单个农民具有更少的交易频度(经济规模)和更高的市场开拓能力,加上有惠顾返还机制,合作社可以减少交易频率,降低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确保农民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

第三,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如多变的天气,变动的市场价格,无法控制的贸易限制等。

面对较高的不确定性,农业合作社在协调基本的经济活动方面是比较有效的,例如,购买合作社能够减少商品数量、运输费用和订单等方面的错误。

同时,合作社能较好的处理不确定性,还在于它有一个灵活的价格机制——初次支付和依据市场行情的惠顾返还,以及可以在不同产品之间进行调剂补充。

第四,受到地理条件限制,农民在购买生产资料和销售农产品两个市场上都面临垄断的风险,合作社可以在协调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由于在推广服务方面有优势,例如,引进新品种,开展业务培训,推广新技术,合作社也能很好的降低交易成本。

在这方面,合作社的机会主义行为相对于投资者所有企业而言要少的多,原因在于农民跟合作社是休戚相关的,合作社的生存依赖于社员的持续惠顾。

总而言之,农业合作社是一种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一种组织,它能够使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有限理性、机会主义等因素的实际影响程度降低,因而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三)博弈论的方法

  考虑到很多学者在研究合作社出现的理由时大多把合作社视为已经存在的组织,Sexton认为,研究合作社的出现有必要关注其形成的“过程性”以及背后的动机。

他指出,合作社是一种为了完成纵向一体化功能而具有横向联合性质的俱乐部,成员如果不能从中收益他们是不会参与合作社的,也就是说,人们决定是否加入合作社主要取决于合作社能为其带来多大的收益;并且这种联盟结构只有提供与其他替代性的群体组织至少相当的收益时,才能保持稳定。

利用存在核心(core)解的N人博弈模型,Sexton分析了单个决策者的行为选择以及他们在购买/采购合作社(purchasingcooperative)中采取集体行动的动机。

该博弈模型的结果透析了合作社的均衡产出、稳定性、决策、融资方法以及成员政策选择。

最后的结论是,如何在成员之间以及其他参与主体之间分配成本和收益对合作社的形成、稳定和效率至关重要。

  二、农业合作社的本质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主张

  1.纵向一体化里的合作社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第一个流派看来,合作社不是一个厂商,而是独立的经济行为人的一个集合体,或者说是一个多厂纵向一体化的商行[10]。

这个流派很大程度上否认合作社的企业性质,他们把合作社更多地看作是独立的农场主为了从纵向协调中获益的一种联合行动。

Emelianoff在1942年首次把合作社看作是社员农场的延伸。

在他看来,厂商是具有很强的逐利性的,它们所获得的利润要反映企业家的回报;而合作社不是一个利润最大化的组织,因为它坚持按成本交易,此外,成员控制合作社事务暗含的意思是在合作社里企业家是不存在的。

  与其他成员控制的组织的区别是,合作社具有纵向协调功能。

在农场操作和加工/销售之间,合作社扮演的是一种纵向协调角色。

对农民而言,无论是下游还是上游的投资活动都遵循规模效益原则,对融资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单靠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纵向协调,从经济上来看,单个农民的纵向协调也是没有效率的。

因此,农民通过合作社可以有效完成纵向协调功能。

  这个流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推导价格产出均衡的方式揭示合作社的经济本质。

在纵向一体化的方法里,Phillips的分析是最值得注意的。

从成员企业处于首位地位的假定出发,他推导出了基于成员利益最大化的合作社目标函数的最大值。

通过让成员农场的边际成本与合作社工厂的边际成本之和等于合作社(产出)的边际收益方式,每个成员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这个均衡产出隐含的假设是:

(1)单个农场和合作社工厂的联合利润最大化是存在的,

(2)当每个成员实现生产均衡时,联合工厂的最优规模也是可以达到的。

对一个营销合作社而言,联合工厂的最优规模出现在长期平均净收益最大化的时点上。

事实上,Phillips的分析暗含的假设是,农民采取的是Cournot-Nash行为,而不是价格接受者[11]。

  2.合作社作为一个企业

  在新古典经济学第二个流派的文献中,合作社被普遍认为存在中心目标,但是这个目标只存在于合作社层面,而在成员农场层面是不存在的。

受西蒙和巴纳德的影响,Helmberger和Hoos把合作社视为企业的一个子类[12]。

相应的,合作社的决策主要由一群经理人员主导的“高级协调者”来完成。

这种方法背后隐含的假设是,合作社企业的管理者能够把成员的偏好聚集成一个清晰的目标。

  像纵向一体化的方法一样,确定合作社目标函数的性质是该方法的首要任务。

有两篇原创性的论文对此进行了详细说明。

首先,Enke声称,成员作为投资者和惠顾者与组织存在双重关系,这意味着两种角色下的收益都应该最大化[13]。

因此,根据Enke的观点,均衡(产出)应该在合作社的收益和惠顾者的收益总和最大化的时点上。

这就是所谓的“福利最大化解决方案”(welfaremaximizingsolution)[14]。

尽管Enke的分析是以消费合作社为基础的,但是可以很容易地应用到购买或者农业投入品合作社。

然而,“福利最大化解决方案”只有在以下两个条件下才可行:

固定的惠顾额;利润分配不是作为鼓励成员需求的价格折扣,而是作为意外获得的横财。

  Helmberger和Hoos的方法对合作社目标函数本质的解释更具有稳定性。

首先,作者清楚地界定了几个基本假设:

(1)通过合同的形式限制农民必须把全部产出交给合作社;

(2)每一个农民都是一个存在U型成本曲线的利润最大化者;(3)农民是价格接受者;(4)合作社在其所在的市场上也是价格接受者;(5)合作社愿意销售成员投售的全部产品;(6)合作社的成员人数是固定的;(7)成员企业接受统一的定价。

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作者通过边际分析的方法推导出长期和短期的均衡价格,以及合作社在成员资格开放或受限制条件下的均衡产出。

这个目标函数导致营销合作社的目标是最大化成员的初级产品的收益。

这种情况发生在投入品的成本最小化和产出的利润最大化都实现的情况下。

相对于Enke的均衡而言,Helmberger和Hoos的“零盈余解决方案”(zerosurplussolution)更具有稳定性,但不具有帕累托效率,因为只有成员资格封闭的合作社的长期均衡才是帕累托最优的。

  

(二)以代理理论为基础的分析

  代理理论(agencytheory)认为,组织就是存在于各群体之间的各种合约,经理、所有者、投资者、工人向组织提供各种投入,相应的从组织获得各种回报[15]。

经理(代理人)在不承担经济风险的条件下如何代表股东(委托人)的利益做决策,是组织能否生存并取得成功的关键。

依据代理理论,委托-代理关系面临的挑战来源于信息不对称:

代理人对自己的绩效和任务知道的比委托人要多。

这种事前的信息不对称需要委托人建立信息搜集和监督系统。

此外,委托人还必须制定明确的激励机制,让代理人能追逐自己的利益。

一般而言,代理理论认为,组织的目的就是节约代理成本。

借鉴代理理论的观点,Vitaliano重点关注了合作社里界定剩余索取权性质以及代理人之间决策分配的两类合约[16]。

在复杂的企业中,剩余风险分担与管理的分离导致决策过程的精致化:

决策经营(包括最初决策方案提议和决策方案被批准后的执行)由管理者来执行,而决策控制(包括决策方案的审批和对决策方案执行的监督)由剩余索取者来掌握[17]。

在投资者所有企业,决策控制是通过股票市场来体现的,因为股票市场可以提供评价管理者绩效的信号。

由于在合作社的剩余索取权不能市场化,剩余索取权的赎回可作为替代以发挥一定的威慑作用,敦促管理者以业务增长(最大化)为目标,极端情况下甚至可以采用威胁管理者职位的方式。

对社员而言,其他的方法还包括,与合作社的竞争者签订惠顾合同,通过解散、合并以及兼并等方式中止或者修订合作社的组织结构。

上面提及的这些方法,都是直接控制机制,事实上,社员的多数决策控制都是授权给理事会的。

很显然,把理事成员限定为惠顾者可以确保理事会能够代表剩余索取者的利益。

  Vitaliano总结了合作社剩余索取权的三个显着特点:

(1)被限定在惠顾群体;

(2)是选择性权利,只有当成员保持对合作社惠顾时才发生;(3)既不可转让,也不可分离,它们不能市场化,并认为这些特点对合作社的绩效和效率有重要的含意。

从Vitaliano和其他学者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合作社的所有权缺乏可交易的二级市场而导致以下问题的产生:

(1)剩余索取权的决策性质:

无论是决策管理功能,还是决策控制功能在合作社都是较差的。

(2)剩余索取权的公共性质:

合作社由其惠顾者集体所有,社员不愿意分担投资,社员的收益也不跟他们的成本相匹配。

(3)剩余索取权的短视性:

投资的收益只能通过保持成员身份或使用合作社的方式获得,而不考虑其投入资产的产出生命。

(4)剩余索取权的交易性:

由于剩余索取权的交易、流动和激励机制的缺乏,惠顾者不能采用资产组合的方式去满足自己的风险偏好。

  (三)以博弈论为基础的解释

  早期关于合作社的研究倾向于忽视合作社内部不同参与者之间存在利益差别。

例如,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文献中,成员资格被看作是同质性的(homogeneous)。

然而,农民在生产规模、资本集中度、市场需求和就业模式等方面的发展使得成员资格的异质性(heterogeneous)日益突出。

这些变化对早期文献中暗含的假设“成员的偏好是一致的”带来挑战。

偏好的差异性不仅存在于成员之间,理事会成员、合作社的雇员的目标很可能也不相同,他们之间也需要行为上的沟通。

对这些问题,早期的理论仅仅是提到而已。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借鉴俱乐部理论和博弈论,部分研究者开始把合作社视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亚群体之间的一种“联盟”(coalition)[18]。

    一般而言,博弈论方法分析的是当成员(用博弈论的术语是博弈者)具有部分不同的目标,并且有策略行为时的群体选择问题[19]。

特别的,合作博弈需要满足以下假设条件:

(1)博弈者的利益是异质性的:

成员在利益目标上只有部分是重合的[19];

(2)博弈者能够从联合行动中获利;(3)博弈者拥有与替代选择相关的信息,这样他们可以与竞争性的购买者签订新的合同[15];(4)博弈者可以交流,并形成捆绑性的承诺,例如合同[15]。

  作为一种“联盟”组织,博弈者必须讨价还价,并就联合行动的成本和收益分配达成协议。

博弈的核是博弈者在成本收益分配上达到均衡,也就是说,没有更好的替代选择。

为此,要满足三个条件:

(1)每一个博弈者的所得至少不低于其单独行动所得;

(2)在参与者联合行动条件下,全部收益等于可获得的最大收益;(3)没有小群体在按自己的利益行事时可以获得更多。

  三、总结和评论

  本文对合作社的产生及其本质进行了系统的述评。

文献回顾表明,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寻求其存在合理性解释,到对其组织制度进行深入剖析的过程。

在研究方法上,早期的研究主要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探讨合作社的价格-产出均衡及其对市场竞争的影响;随着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代理理论和契约理论等)和博弈论的发展,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学者开始采用新的方法分析合作社内部制度安排及其效率。

  合作社大量出现在农业领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

作为一种具有目的性的组织,农业合作社的出现是与“个人主义”的兴起和从农业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社会转型相伴随的。

不可否认,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早期人们追求社会公正与公平的热情极大地推动了合作事业的发展。

然而,农业合作社的出现主要是寻求经济上的目标,简言之,农业合作社的出现是为了在农业市场获得抗衡垄断的力量。

对此,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流派从生产成本的角度分析了合作社纠正市场失灵的作用(农民参加合作社,可以通过联合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规模经济);以交易成本经济学为基础的流派分析了合作社节约交易成本的功能(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降低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等因素的影响)。

由于认识到成员利益并非是同质性的(从合作社内部资源基础出发),以博弈论为基础的流派从形成的过程性及其背后的动机角度讨论了合作社的出现(合作社是一种为了完成纵向一体化功能的具有横向联合性质的俱乐部,成员如果不能从中收益他们是不会参与合作社的)。

由此可见,合作社是一个具有多重功能的复杂组织,其出现具有多种原因,现实中究竟哪种因素的作用更突出,除了受基本经济目标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员采取联合行动的动机(incentives)时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基础。

  与合作社的出现存在多种解释相一致,关于合作社的本质同样存在不同理解。

在新古典经济学里存在两个不同的流派:

以Emelianoff和Phillips为代表的第一个流派认为,合作社不是一个厂商,而是独立的经济行为人的一个集合体,或者说是一个多厂纵向一体化的商行;而以Enke和Helmberger&Hoos为代表的第二个流派则把合作社视为一个独立的厂商:

存在核心的目标,合作社的决策主要是由一群经理人员来完成。

作为新古典经济学的替代,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基础的流派认为,合作社是一种合约集;而以博弈论为基础的流派则把合作社视为一个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亚群体之间的“联盟”。

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多年来关于合作社的本质一直存在争论。

这带来的启示是:

合作社的认定和功能具有多重性,采用多理论的分析方法是合作社研究的题中应有之意。

  参考文献:

  [1]Helmberger,P.G.Futurerolesforagriculturalcooperatives[J].JournalofFarmEconomics,1966(48):

1427-35.

  Nourse,E.G.Theplaceofthecooperativeinournationaleconomy:

Americancooperation1942-1945[A].Washington:

AmericanInstituteofCooperation,1945/1995:

33-39.

  Staatz,J.M.Cooperatives:

atheoreticalperspectiveonthebehavioroffarmers[D].dissertation,MichiganStateUniversity,1984.

  Royer,J.S.&Bhuyan,S.Forwardintegrationbyfarmercooperatives:

comparativeincentivesandimpacts[J].JournalofCooperatives,1995(10):

33-48.

  Ollila,P.&Nilsson,J.ThepositionofagriculturalcooperativesinthechangingfoodindustryofEurope[A].InNilsson,J.&.vanDijk,G..(Eds),Strategiesandstructuresintheagro-foodindustries.VanGorcum:

Assen,1997:

131-150.

  Shaffer,J.D.Thinkingaboutfarmers‘cooperatives,contracts,andeconomiccoordination[A].InRoyer,J.(Eds),Cooperativetheory:

newapproaches[C].ACSServiceReportNo.18,USDA,Washington,1987:

61-86.

  Fulton,M.ThefutureofCanadianagriculturalcooperatives:

Apropertyrightsapproach[J].Ame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1995,77(5):

1144-1152.

  Sexton,R.J.Cooperativesandforcesshapingagriculturalmarketing[J].Ame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1986,68(5):

1167-1172.

  Emelianoff,I.V.Economictheoryofcooperation:

Economicstructureofcooperativeorganizations[M].Michigan:

EdwardsBrothers,Inc.1942,reprintedbytheCenterforCooperatives,UniversityofCalifornia,1995. [10]Phillips,R.Economicnatureofthecooperativeassociation[J].JournalofFarmEconomics,1953(35):

74-87.

  [11]Sexton,R.J.AperspectiveonHelmbergandHoos’theoryofcooperatives[J].JournalofCooperation,1995(10):

92-99.

  [12]Helmberger,P.G.&Hoos,S.Cooperativeenterpriseandorganizationtheory[J].JournalofFarmEconomics,1962(44):

275-90.

  [13]Enke,S.Consumercooperativesandeconomicefficiency[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45,35

(1):

148-155.

  [14]LeVay,C.Agriculturalco-operativetheory:

areview[J].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1983,34

(1):

1-44.

  [15]Staatz,J.M.Farmercooperativetheory:

recentdevelopments[A].USDAAgriculturalCooperativeService,ACSResearchReportNumber84,Washington,1989.

  [16]Vitaliano,P.Cooperativeenterprise:

analternativeconceptualbasisforanalyzingacomplexinstitution[J].Ame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1983(65):

1078-1083.

  [17]Fama,E.F.&Jensen,M.C.Separationofown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