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一、哲学的概念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二)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好方法论的指导。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谁决定谁),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1、唯物主义:
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进步性、局限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本质上是正确的。
第一,这些观点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第二,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近代行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第一,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具有机械性。
第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具有形而上学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们群众的根本历史。
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2、唯心主义:
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本原。
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唯心主义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唯心主义脱离物质,无法指导人们有效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真理。
3、相互联结:
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中的一个环节。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对立统一的,要坚持真理观上的辩证法。
第一,两者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任何真理都是相对和绝对的统%第二,真理的发展是•个从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
坚持真理观上的辩证法,必须坚决反对真理观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知识链接一一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真理的客观性,不仅在于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且在于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客观标准。
实践成为检验真理性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质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应该是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的东西。
而唯一能够满足这个要求的,便是人们的社会实践。
因此,通过实践检验人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实在相符合,才能使真理具有客观的确定性,经得起反复检验。
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直接地把指导实践的认识同实践产生的客观结果相比较对照,使真理获得现实的证据。
第五节历史唯物主义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社会存在的含义:
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社会意识的含义:
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经济基础:
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
上层建筑:
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
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个部分。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根源,是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表现,是第二性的、派生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涵
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改造白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的能力。
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构成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实体性要素),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劳动者是最活跃的主导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活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具有客观性、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
在现实社会中,往往是多种生产关系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社会经济结构就是指多种生产关系的综合。
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
我们将生产关系概括为三个方面: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性质和形式。
即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2)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既是决定因素,又是最革命的因素,整个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1)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它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它就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这种不适应既包括落后也包括超前)四、社会基本矛盾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五、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
1.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
2.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
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树立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1)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国家主人的观念:
(2)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民主集中制;(3)坚持不懈地反对官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第二节辩证唯物论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性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却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
(二)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区分一元论和二元论)方法论:
想问题、办中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反对:
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马克思指出: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
(二)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3)方法论:
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反对:
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一)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2.方法论:
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3.反对:
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
1.静止是相对的,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系,事物的空间位置相对不变或处于量变阶段,保持质的稳定性,呈现出相对静止的状态。
绝对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三)规律含义:
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特征
(1)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2)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避循其固有的规律。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方法论:
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反对:
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3.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1)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
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方法论:
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乂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3)反对:
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四、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一)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一维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三维性)。
(二)时间与空间不可分离。
既要反对抛开时间谈空间,又要反对抛开空间谈时间。
(三)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和可变性。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
(2个总特征、3大规律、)2总特征:
联系、发展
3大规律:
|质量互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是指事物现象和过程之间以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
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1.方法论: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2.反对:
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
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方法论:
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2.反对:
反对否定事物的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
(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原理内容: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偶然必然,表面与本质,直接与间接,整体与部分等)方法论:
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总之。
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1.反对:
反对以一种联系概括事物之间多种多样的不同联系,否认联系的多样性。
(四)联系的条件性原理原理内容:
事物之间都是有条件地联系着的,无条件的联系是不存在的。
任何具体的联系都依赖于一定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因素之间的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1.方法论: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性。
2.反对:
反对忽视联系的条件性,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是错误的。
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是事物的上升运动,其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过程1、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
2、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3、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他物的历史
4、事物都有其过去、现在和未来5、整个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方法论:
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即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反对:
我们应反对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静止观点(反对形而上学用静止地观点看问题);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或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原理内容: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方法论:
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雅,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2.反对:
既要反对把事物看成是•帆风顺的盲目乐观主义;又要反对看不到光明前途的悲观失望思想。
、★知识链接创新精神
要有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学会创造性思维。
(1)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成R。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
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没有人类的未来。
2我们要支持和拥护我国正在进行的伟大而深刻的改革开放,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推进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要支持、保护和促进新生事物的成长,就必须要进行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3创新才能制胜,创新才能进步,创新才有未来。
(2)创新要求我们要学会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这是创造性思维的-个表现。
三、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规律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一种本质联系,规律也是客观的。
(-)质量互变规律质、量、度的区分
(1)质:
是指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
质是区别事物的根据,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
只有正确把握事物的质,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特殊规律。
质与事物是同一的:
1、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2、质是一定事物的质。
(2)量:
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
量是客观的,是事物所固有的;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变化不会影响质的变化。
(3)度:
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幅度、限度和范围。
-适度是指事物保持其质和量的限度,是质和量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才能在实践中掌握适度的原则。
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事物才能保持它自身的存在,超过了特定的范围,就会向对立面转化。
在度中,质和量相互规定、相互渗透,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适度的原则,使事物的变化保持在适当的量的范围内,既防止“过”,又要防止''不及”,采取正确的方法,促使在实践活动中取得成功。
1.量变与质变量:
变:
事物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包括数晟的增减、场所的变动、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化、事物功能的变异等。
(体现事物发展的连续性)
质变:
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体现事物发展连续性的中断)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状态)
(1)原理内容: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2)方法论:
在学习、工作中:
①我们在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枳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要掌握事物发展的度:
即“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划清界限”、防止“过犹不及”
(3)反对:
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乱干;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优柔寡断,畏缩不前。
(-)否定之否定规律肯定与否定
肯定:
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其自身而非他物的方面。
否定:
事物中促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
(1)肯定与否定是相互对立的、相互排斥的
(2)肯定与否定是相互包含的
(3)肯定与否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辩证否定观(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3)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否定之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白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否定之否定之后的状态并非原有状态,是更上一层楼之后的“扬弃”。
1.方法论意义
(1)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用科学的态度看问题
(3)要反对“直线论”和“循环论”
(三)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原则。
是否承认矛盾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根本焦点。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基本属性)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离于同一性之中。
(1)原理内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矛盾即对立统一。
|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3)方法论:
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3)反对:
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2.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I;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I时时有矛盾I。
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
反对:
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乂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
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反对:
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①两者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
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方法论:
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反对:
注意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另U;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第一位原因,而事物的外部原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内因是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