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402105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恩施州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湖北省恩施州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湖北省恩施州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湖北省恩施州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湖北省恩施州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恩施州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湖北省恩施州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恩施州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恩施州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湖北省恩施州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湖北省恩施州【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商代时,相伊尹以商王太甲暴虐将其流放;西周初年,周公因成王年幼执掌政权多年;西周晚期,厉王行专利之法激发国人暴动,其后“共和行政”。

这共同反映出商周时

A.权力与血缘相联系

B.王权专制受到制约

C.仁政思想深入人心

D.贵族政治色彩浓厚

2.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

A.井田制度松动B.世袭制度解体

C.抑商政策弱化D.礼乐制度崩坏

3.秦朝法律严格规定了官吏行政的行为规范,对于“善、失”赏罚分明;汉代对官吏实行“考选合一”,强调孝悌廉公之行。

这说明秦汉时期

A.官吏的选任以德为先B.官员考核机制发展成熟

C.重视吏治的制度建设D.实行外儒内法治国方式

4.史书记载,汉武帝初年“严助、朱买臣皆侍中,贵幸用事,始与闻朝政。

厥后,卫青、霍去病、霍光皆由侍中进,而权势出宰相右矣。

”这说明汉武帝时

A.倚重近臣,削弱相权

B.崇尚黄老,清静无为

C.内侍干政,威胁皇权

D.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5.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6.宋代禅师契嵩在《寂子集》中说“儒佛者,圣人之教也。

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乎治。

儒者,圣人之大有为者也;佛者,圣人之大无为者也。

有为者以治世,无为者以治心。

……儒者欲人因教以正其生,佛者欲人由教以正其心。

……故治世者,非儒不可也;治出世,非佛亦不可也。

”据此表明

A.佛教试图保持独立性

B.佛教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儒学社会地位稳固

D.佛教发展了儒家思想

7.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

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

”申时行只得遵旨。

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8.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

“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

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

”歌词体现的理念是

A.全面复兴旧学B.排斥西方新学

C.新学消解旧学D.崇尚中体西用

9.1860年《北京条约》签定后,咸丰皇帝躲在避暑山庄,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的赔款,却认为外国派员驻京“最为中国之害”。

对咸丰皇帝这一认识分析正确的是

A.把维护国家的尊严放在第一位B.认识到列强侵华的本质

C.认识到列强驻京给人民的危害D.极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10.清末《中国数学史》介绍了当时士大夫西算借根的方法。

士大夫们不但用天干地支替代abc和xy,还用《易经》中阴阳爻代替加减符号,于是x2+ac=bx就成了“亥亥—(阳爻)甲丙等于乙亥。

”这一现象反映了

A.西学东渐后近代数学传入中国

B.近代中国社会封闭落后的心态

C.西方近代数学中国化的必要性

D.传统文化与近代数学相互交融

11.下图为民国时期一则女鞋广告,从广告语中反映了当时

A.民国教育商业色彩较浓厚

B.民族资本家具有强烈教育情怀

C.实业救国已成为社会共识

D.国货运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12.五四运动发生,北大教授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

他的让痛打“卖国贼”的学生接受法庭的审判的观点,在当时被人们视之为冒天下大不韪的迂腐之见。

这说明

A.救亡图存仍是时代的主流

B.五四运动有广泛群众基础

C.国内的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D.中国人亟需接受启蒙思想

13.据史料记载,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万载县军屯乡1931年的粮食生产比上一年增长16.2%-33.2%;同一时期,在赣东北地区农业逐年增长15%-20%,群众不仅不饿肚子,还自给有余,进行外销。

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农村生产关系的大变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D.根据地将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14.某学者评价说:

“中国统帅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的抗日战力,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和南京失守,长江门户洞开,对武汉和华中腹地威胁极大。

”这一观点

A.赞扬了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B.主张以牺牲华北来确保华中

C.主张集中力量进行淞沪会战D.低估了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

15.下图为1955年的一幅漫画《圆的和扁的》,画中字为单干户的孩子说:

“看,人家都是圆的,咱们什么都是扁的!

”该漫画意在

A.赞扬“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

B.表明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肯定社会主义经济优越性

D.批评农业的浮夸现象

16.在尼克松政府表示希望同中国对话并采取改善关系的措施后,毛泽东随即公开表示:

“如果尼克松访华,他高兴同他谈,不论作为旅游者,还是作为总统都行。

”这表明当时

A.美国放弃遏制共产主义

B.美国与苏联的关系恶化

C.中美之间分歧基本化解

D.中美双方都有合作需要

17.公元前399年,经过随机抽签的方式,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里,苏格拉底为自己做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最终以多数票判处其有罪。

材料说明

A.雅典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民主程序

B.雅典审判结果不公正

C.雅典公民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D.雅典的民主是奴隶主专政

18.12世纪开始,西欧出现了研究和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以研究《民法大全》为突破口和中心,法学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世俗的法学家阶层。

改变了只有教会僧侣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助推了市民等级力量的不断加强,推动了王权的加强和扩张,这次罗马法的“复兴”运动

A.保障了封建等级代表制的建立

B.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奠定了社会契约的理论基础

D.标志着西欧反封建斗争的开始

19.1787年宪法规定:

总统对国会两院通过的任何法案,“除非因国会休会而使该项法案不能退回,在此情况下,该项法案不能成为法律”,因而总统常借国会休会而搁置国会议案,被人称为“口袋否决”。

这表明“口袋否决”

A.明确了总统的立法否决权

B.导致总统滥用职权

C.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异化

D.削弱了国会的立法权

20.下图是反映俾斯麦与德国议会之间关系的漫画。

该漫画从本质上反映出德国

A.宰相掌握立法权

B.议会徒有虚名

C.德国皇帝没有实权

D.代议制民主不健全

21.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反映出当时欧美

A.城市化进展显著

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

C.工业化开始启动

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

22.1932年,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的外国专家近2000人;1933年,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1935年,出现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高潮。

这些现象反映了

A.该时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B.西方经济危机局面得到缓解

C.经济全球化得以加速发展

D.经济建设突破意识形态阻碍

23.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奉行“美国优先”战略,与各国大打“贸易战”,并迫使美国各跨国公司从海外回流本土,实施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一些发达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逆全球化举措,逆全球化趋势逾发明显。

这表明全球化进程中

A.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受益者

B.逆全球化成为国际主流现象

C.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已经形成

D.发达国家主导地位受到冲击

24.下侧框内所描述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

下列作品中反映该流派作品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B.《播种者》

C.《格尔尼卡》D.《日出·印象》

二、材料分析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儒家思想在西方传播较晚,当时近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印刷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16世纪末,耶稣会士来华后翻译了“四书”“五经”。

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西方之间的对话处在相对平等的位置上,耶稣会士们的翻译在西方产生了很大影响。

伏尔秦说: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理绝不与迷信混同”,他抨击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并把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看作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之一。

有学者认为,“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17和18世纪的整个思想模式发生了转变,而转变之后,在许多方面与孔子思想都很相似”。

——摘编自《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

材料二“西学东渐”不仅直接影响着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近代的自然种学和社会种学,也填补了许多中国文化中原来没有的元素。

自然科学中的声、光、电、医学等科学技术随着“西学东渐”逐渐融入中国文化当中,并且通过具有先进思想之国人的学习与研究,中国本地的近代科学也开始形成并且逐步发展。

不仅如此,关于近代科学的分类也渐次走向专门化,形成比较系统的领域。

近代的中国随着“西学东渐”在发生着改变,新式的思想和研究方法改变了中国古老的思想文化领域,新领域的开拓和新科学的建立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的结构。

——摘编自《“西学东渐”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西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东西方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英国中等妇女是最受社会约束的阶层,她们也最先起来进行斗争。

“妇女选举权全国联盟”等妇女组织先后以各种方式进行斗争以争取普选权,但英国政府视而不见。

一战爆发后,大量妇女听从英国政府劝说到工厂从事以前由男人从事的工作。

1917年俄国纪念国际妇女节直接引发了二月革命,后来的十月革命又催生了布尔什维克政权……英国妇女争取普选权运动风声再起,1918年英国下议院通过了《人民代表法案》,给予30岁以上、拥有财产的妇女投票权。

——摘编自陆伟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等

材料二陕甘宁边区关于妇女工作的部分文件

时间

颁布机构

文件名

内容或结果

1937年5月

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妇女与男子在选举和被选举权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1937年9月

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

《关于边区妇女群众组织的新决定》

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妇女积极参加国防教育和识字运动,增加她们的救亡知识,提高她们的文化水平。

1939年3月

中共中央

《关于开展妇女工作的决定》等

中国女子大学在延安落成,它先后培养了1000余名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妇女干部。

1939年4月

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

《关于目前妇女运动的方针和任务的指示信》

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婚姻自由和男女平等的原则。

1943年2月

中共中央

《关于各抗日根据地目前妇女工作方针的决定》

陕甘宁边区妇女的生产运动逐渐走向高潮。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后英国妇女获得投票权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英国妇女解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妇女解放相比,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的特点,并分析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的历史意义。

 

三、论述题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图中提取信息,围绕“世界发展趋势”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贵族政治。

据材料“相伊尹……周公……共和行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代的相伊尹、西周的周公以及“共和行政”都明显体现的是贵族干预政治的色彩,故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血缘关系,不能说明权力与血缘相联系,故A排除;商周时期没有形成君主专制制度,而且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王权受到制约,故B排除;仁政思想的出现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故C排除。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相伊尹以商王太甲暴虐将其流放……周公因成王年幼执掌政权多年……国人暴动,其后‘共和行政’”,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商周时期的贵族政治的色彩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A

【详解】

根据材料“用13块耕地……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可知土地成为可以交换的物品,说明土地国有的井田制度松动,故选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矩和裘卫之间的商业交易,没有涉及到世袭制度的变化和对商业的抑制,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才出现的,故排除BC项;矩和裘卫之间的交易和礼乐制度无关,故排除D项。

3.C

【详解】

秦朝注重官吏行政的行为规范管理,汉代注重品德的考量,说明秦汉时期都重视吏治的制度建设,C项正确;秦朝时期官吏的选任不是以德为先,A项错误;秦汉管理官吏的措施并不能说明官员考核机制发展成熟,B项错误;外儒内法是汉代的治国方式,不符合秦朝治国的理念,D项错误。

4.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材料讲的是汉武帝初年,严助、朱买臣都在皇帝身边侍奉,位贵权重;后来卫青、霍去病、霍光也都是侍中,有权有势出入宫廷而宰相在右(古代中国有“尊左”的习俗)。

这就说明汉武帝倚重近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所以答案选A,排除C。

汉武帝后来放弃了汉初无为政策,采用了有为,所以B说法有误,排除;材料并没有体现分割相权,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武帝时期的中外朝制度

5.D

【详解】

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虽贵为皇亲国戚或宗室子弟,但他们都未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一样会面临屡试不中,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公平公正的原则,故选D项;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且科举只是入仕的途径之一。

排除B。

材料未涉及贵族特权,事实上唐代宗室可以通过科举以外的其他途径入仕,仍然享有一定特权,排除C项。

6.C

【解析】

【详解】

材料反映佛教借用儒家思想来论证其合理性,这从侧面说明当时儒学思想社会地位稳固,故选C;契嵩主张儒佛相关联,故A错误;B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佛教利用儒家思想,不是发展了儒家思想,故排除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儒佛者,圣人之教也。

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乎治”,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7.D

【详解】

从材料“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傣”“申时行只得遵旨”中可以看出,明朝内阁拥有票拟的权力,但必须服从皇权,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内阁是否参与决策政事,故A项排除;内阁没有决策权,且“开始”一说也无从证实,故B项错误;批红权主要是皇帝掌握的,故C项错误。

8.D

【详解】

根据“体用贵兼通……两端执乎中”可知该学校的校歌中主张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并重,既不丢弃中国传统文化,又要学习使用西方外来文化,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故选D项;全面复兴旧学的说法过于绝对,且复兴旧学只反映了题意的部分内容,故排除A项;校歌主张学习西方新学,而不是排斥西方新学,故排除B项;校歌主张中西并重,而不是用新学消解旧学,故排除C项。

9.D

【解析】略

10.B

【解析】

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不但用天干地支代替abc”、“还用《易经》中的阴阳爻代替加减符号”才是本题的题眼,典型的生搬硬套,生搬硬套是因为不懂,不懂是因为闭关锁国、封闭落后造成的,说明清末有封闭落后的社会心理,B符合题意;西学东渐在明朝已经出现,A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C“必要性”说法过于绝对;D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反映的是近代中国的落后,不能正确运用科学成果,不是体现文化的交融,D不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思想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士大夫们不但用天干地支替代abc和xy,还用《易经》中阴阳爻代替加减符号,于是x2+ac=bx就成了“亥亥—(阳爻)甲丙等于乙亥。

”的理解,结合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等相关知识加以理解。

11.D

【解析】

由“是否国货抑外洋”、“专用国货已多时”、“买于陈嘉庚公司”、“爱国须用国货起”等信息可以得出广告中说到,教育领域里老师和学生都提倡和使用国货,说明国货运动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故选D;由于这是指群众性的提倡国货运动,所以不能体现A;民族资本家用教育领域的事例是为了宣传国货,故B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B;C说法过于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

12.A

【详解】

A项,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爱国运动,梁漱溟反对“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行为是一种理性的爱国行为,两者都是爱国行为,一个是激情似的,一个是理智性的,但均符合救亡图存的时代主流。

故A项正确。

B、C项,运动爆发的群众基础和国内的阶级矛盾与梁漱溟的行为无关。

故B、C项错误。

D项,启蒙思想范围太大,应该具体到理性思想;中国人的说法不准,毕竟还是存在着一批像梁漱溟这样的理性爱国者;1915年新文化运动,相当一部分中国人已经接受了启蒙思想,这样来说也就不存在1919年中国人亟需接受启蒙思想的说法了。

故D项错误。

13.A

【详解】

材料反映了1931年革命根据地粮食产量增加,实现自给,并还进行外销,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因为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农民分得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故A正确;“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不会是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排除B;“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是根据地经济发展的“果”,不是“因”,故C错误;当时农村革命根据地一直处于国民党的军事包围、经济封锁之下,国民党多次组织“围剿”。

在这样严酷的军事对抗中,根据地政府不可能把主要精力用于增产,军事斗争应是工作重心,故D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万载县军屯乡1931年的粮食生产比上一年增长16.2%-33.2%”,联系所学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的知识分析解答。

14.D

【解析】材料“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的抗日战力,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和南京失守”反映了该学者强调淞沪会战的消极影响,从而低估了淞沪会战粉碎日本速战速决计划的战略意义,故D正确;材料并未对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进行赞扬,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牺牲华北来确保华中的战略,而是强调淞沪会战的消极影响,故B错误;材料内容是对淞沪会战的评价,而不是说明如何进行淞沪会战,故C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既削弱了华北的抗日战力,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和南京失守”,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强调淞沪会战的消极性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其它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5.C

【详解】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1953-1956年,农村推行合作化运动,在1955年合作化运动取得较大成绩,材料中“单干户的孩子说”“人家都是圆的”中的“人家”指参加农业合作化的被称赞,而这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即将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因此材料中描述的现象显现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C项正确;A项,“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B项,农业改造的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底,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农业的浮夸现象是指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排除。

 

16.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尼克松表示希望和中国改善关系后,毛泽东表示赞同,可见中美双方都有合作需要,故答案为D选项。

美国放弃遏制共产主义的说法与史实不符,A选项排除。

材料未涉及美国与苏联关系,B选项排除。

中美之间分歧基本化解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选项排除。

17.A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苏格拉底审判经由自我辩护、陪审团审理、民主投票完成,体现了较为完整的民主程序,故A项正确;B项,题干并未强调苏格拉底审判结果的非公正性,排除;C项,题干未提及公民文化素质,排除;D项,材料未阐述雅典民主的性质,排除。

18.B

【详解】

从题干所述可知,对罗马法的研究“助推了市民等级力量的不断加强,推动了王权的加强和扩张”,罗马法保护商品经济和私有财产,可以得出罗马法的“复兴”运动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故B项正确;等级代表制度的形成出现与中世纪,时间不符,排除A项;社会契约理论是启蒙思想,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反封建斗争,故D项排除。

19.C

【详解】

总统掌行政权,“口袋否决”是钻制度的空子,并非明确了总统的立法否决权,故A项错误;材料通过口袋否决表达对法案的态度,客观造成法案无法通过,并非制度赋予总统的权力,故B项错误;口袋法案体现了美国总统对国会的制衡的异化,违背了民主的原则,C项正确;国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故D项错误。

20.D

【详解】

“钟表上写着帝国议会、各邦议会。

俾斯麦自言自语‘我忙着处理国事,忘了给钟上弦了。

现在该让它走会儿了’”说明德国皇帝干涉议会的权利,德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完善性。

D项正确。

德国皇帝掌握立法权,并拥有实权,排除AC;B项不是实质的反映,只是表象,故排除。

21.A

【详解】

据材料“大众休闲文化”、“戏院”、“喜剧和音乐剧”、“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可得出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城市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城市化进展显著,A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而不是逐渐消除,B项错误;工业化开始启动于第一次工业革命,C项错误;欧美工人福利得到保障,罗斯福新政时期就已经有福利社会制度的建立,而且材料并不能说明工人福利得到保障,D项错误。

22.D

【详解】

据材料可知,此时是西方经济危机时期,而此时苏联经济迅速发展并取得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势,因此出现了“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的外国专家近2000人;1933年,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1935年,出现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高潮”的局面,D正确;据材料可知,此时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在经济危机影响下,国际局势日趋紧张,A错误;据材料可知,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各国经济都受到巨大打击,B错误;经济全球化得以发展是二战后,C错误。

【点睛】

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有两个明显的趋势:

一是经济区域集团化;二是世界经济全球化。

23.D

【详解】

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故A错误;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逆全球化并不是国际主流现象,故B错误;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尚未形成,故C错误;一些欧美大国也采取了一系列逆全球化举措,逆全球化趋势逾发明显,欧美国家之所以采取逆全球化举措,这是因为发达国家主导地位受到冲击,故D正确。

24.C

【详解】

根据“不写实”、“不用纯粹颜色和形状认识日常对象”、“表达猛烈的情绪和形状”、“不是反映现实而是创造现实”等与立体画派的艺术风格一致,《格尔尼卡》是这类美术流派的代表作品,C项正确;《自由引导人民》属于强调纯粹色彩和理想的浪漫主义绘画,A项不符合题意;反映现实题材的《播种者》和注重对自然风景描绘的《日出·印象》均不符合题意,BD两项错误。

25.

(1)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有利于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印刷技术的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强;耶稣会士的传播。

(2)中国近代科学形成并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结构。

(3)儒家思想传入西方,转变了西方思想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