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PPP模式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3944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工程PPP模式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水利工程PPP模式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水利工程PPP模式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水利工程PPP模式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水利工程PPP模式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利工程PPP模式分析报告.docx

《水利工程PPP模式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工程PPP模式分析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利工程PPP模式分析报告.docx

水利工程PPP模式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正文目录

1.水利工程行业概述:

基本内涵和主要模式4

1.1.水利工程:

基本内涵和主要类别4

1.2.水利工程:

产业链和上下游6

1.3.水利工程:

建设模式发展演变7

2.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水利建设快马加鞭8

2.1.水利政策暖风频吹,政策红利持续释放8

2.2.宽财政持续加码水利,建设资金基本无忧9

2.3.全面推进水利建设,水利投资快速增长10

3.国家力推PPP模式,水利PPP大有可为12

3.1.国家力推PPP模式,政策红利持续释12

3.2.水利PPP政策推出,未来政策值得期待13

3.3.水利PPP快速发展,在库项目不断攀升14

3.4.水利与PPP结合性好,水利PPP大有可为16

4.水利PPP大潮来袭,行业龙头充分受益17

4.1.核心观点:

“三牛”逻辑清晰,行业龙头受益17

4.2.相关建议18

4.2.1.中国电建18

4.2.2.葛洲坝19

4.2.3.安徽水利20

4.2.4.围海股份21

5.风险提示22

 

图目录

图1:

目前世界规模最大水利工程:

长江三峡枢纽工程4

图2:

长江干流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葛洲坝枢纽工程5

图3:

水利工程安装目的或服务对象分类5

图4:

水利工程行业产业链和上下游示意图6

图5: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行业主要建设模式7

图6:

2014年我国水利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10

图7:

2005-2015年我国水利建设投资及同比增速情况11

图8:

2014-2016年我国出台的主要PPP政策及其着力点13

图9:

在库PPP项目数量的行业分布14

图10:

在库PPP项目投资额的行业分布15

图11:

财政部示范项目数量的行业分布15

图12:

财政部示范项目落地率的行业分布16

图13:

政策支持、一体化建设运营:

水利PPP大有可为17

图14:

水利PPP投资核心逻辑17

 

表目录

表1:

2011年以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文件梳理8

表2:

部分国家重点水利工程情况一览表11

表3:

2015年以来水利PPP政策文件梳理14

1.水利工程行业概述:

基本内涵和主要模式

1.1.水利工程:

基本内涵和主要类别

水利是对水资源的开发和防止水灾,由于水资源分配不均、自然灾害多发,人类需要通过工程手段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防止洪涝等灾害。

水利工程就是通过工程手段(比如修建坝、堤、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槽、筏道、鱼道等)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

图1:

目前世界规模最大水利工程:

长江三峡枢纽工程

图2:

长江干流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葛洲坝枢纽工程

水利工程按照目的或服务对象可分为防止洪水灾害的防洪工程,防止旱、涝、渍灾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田水利工程,将水能转化为电能的水力发电工程,改善和创建航运条件的航道和港口工程,为工业和生活用水服务并处理和排除污水和雨水的城镇供水和排水工程,防止水土流失的水土保持工程,防止水质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的环境水利工程,保护和增进渔业生产的渔业水利工程,围海造田满足工农业生产或交通运输需要的海涂围垦工程等。

图3:

水利工程安装目的或服务对象分类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

数千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致力于水旱灾害的防御,并相继建设了京杭大运河、都江堰、灵渠等一批著名的水资源利用工程,在抵御水旱灾害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19世纪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以及连年战争,近代水利处于停滞状态。

直到1930年前后,中国才有一些近代水利工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在防洪除涝、农田灌溉、城乡供水、水土保持、水产养殖、水力发电、航运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1.2.水利工程:

产业链和上下游

从产业链来看,水利工程项目包括了水利工程设计、水利工程施工和水利工程养护,其中水利工程设计是指为达到一定的水利目标而制定的工程方案、建筑物和实施方法以及经费预算等工作,由具有水利设计资质的公司承担,水利设计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丙级和丁级;水利工程施工是按照设计提出的工程结构、数量、质量、进度及造价等要求修建水利工程,由具有水利施工资质的公司承担,水利工程总承包资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水利工程养护是指对水利工程进行养护和岁修,维持、恢复或局部改善原有工程面貌,保持工程的设计工程。

从上下游来看,水利工程上游主要是建筑材料供应商、水电材料和水电设备供应商、输水管道供应商,上游行业的发展、景气状况直接影响水利建设项目的原材料供应,原材料价格波动将影响水利工程成本和毛利率波动。

水利工程下游行业主要是政府部门、城投公司和其他投资商,下游行业产业政策和投资规模的变化,将影响水利工程市场规模,这几年水利建设高速增长,水利工程需求旺盛。

图4:

水利工程行业产业链和上下游示意图

1.3.水利工程:

建设模式发展演变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模式整体上经历了代建模式、施工总承包模式、工程总承包模式、BT模式和PPP模式。

代建模式是指政府投资的水里工程建设项目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具有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经验、技术和能力的专业化项目建设管理单位,负责项目的建设实施,竣工验收后移交运行管理单位;施工总承包模式是指水利工程发包方将施工任务(一般指土建、安装等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施工总承包单位,由其负责水利工程的土建、安装等工作;工程总承包模式是指从事水利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分为过程内容模式(如EPC模式、DB模式、EP模式、PC模式等)和融资运营模式(BOT模式和BT模式);PPP模式是指水利建设单位与政府主管部门通过特许权协议形成一种伙伴式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

图5: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行业主要建设模式

2.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水利建设快马加鞭

2.1.水利政策暖风频吹,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一号文件”大幅提高了水利的战略地位,也开启了水利政策红利释放的“闸门”。

2012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水利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利改革发展金融服务的意见》,积极通过注入资本、财政补助以及重组增加水电站、城市供水等部分优质资产的方式,支持有实力的水利融资平台公司整改为一般公司类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积极予以支持,水利支持政策已经由“务虚”向“务实”转变。

之后,国务院及各部委出台了多个水利支持政策,比如2012年6月发布的《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2012年12月发布的《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年)》、2014年9月发布的《全国抗旱规划实施方案(2014-2016年)》、2015年3月发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实施意见》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2016年12月发布的《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水利行业发展得到了政策的呵护,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表1:

2011年以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文件梳理

2.2.宽财政持续加码水利,建设资金基本无忧

水利战略地位高,公益性明显,政策支持力度大,国家千方百计扩宽水利投资资金来源:

1)预算内财政资金,包括财政拨款和财政安排的贷款两部分。

(2)水利建设基金,专项用于水利建设的政府性基金,按照销售收入的0.1%来计提和交纳。

3)土地出让金收益里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4)银行贷款。

(5)社会资本。

以2014年为例,根据水利部统计数据,2014年我国全社会共落实水利建设投资计划4345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投资1807亿元,占比为41.6%;地方政府投资2034亿元,占比46.8%;银行贷款277亿元,占比6.4%;企业和私人投资及其他投资228亿元,占比5.2%。

中央及地方政府投资为水利建设投资的主要来源。

当前,我国正处于宽财政的政策环境,2017年我国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适时启动第二批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水利投资来自政府的投入仍将占主导地位,水利投资刚性决定了未来仍有较快增长空间。

根据《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臵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以江河流域系统整治和水生态保护修复为着力点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水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

《规划》中明确表示,继续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通过落实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政策,发挥好政府性水利基金对水利改革发展的支持作用。

图6:

2014年我国水利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

2.3.全面推进水利建设,水利投资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建设相对滞后,至2008年我国水利建设投资才突破1000亿元。

2011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今后10年全社会年均水利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由此推算,意味着2011-2020年水利投入规模将达到4万亿元。

“十二五”期间,国家开始大力兴建水利,全方位推进水利投资。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我国水利建设投资完成额5452亿元,同比增长33.53%;2011-2015年我国水利建设投资合计完成20343亿元,较2006-2010年水利建设投资总额增长了189%。

图7:

2005-2015年我国水利建设投资及同比增速情况

2016年我国先后开工了甘肃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青海引大济湟西干渠灌区、引江济淮等21项重大水利工程,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建设106项,在建规模超过8000亿元,其中14项工程基本建成或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根据发改委数据,2017年我国将重点抓好云南滇中引水等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实行动态管理、滚动推进,确保实现年内再开工15项重大水利工程,在建投资规模或将超过9000亿元。

根据《规划》,我国172项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将在“十三五”期间完成,预计未来水利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

表2:

部分国家重点水利工程情况一览表

3.国家力推PPP模式,水利PPP大有可为

3.1.国家力推PPP模式,政策红利持续释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即推广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应用。

2014年以来,国务院和各部委密集出台PPP相关政策,PPP已经成为基本国策,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2014年我国主要出台PPP模式推广的指导性政策,比如9月财政部出台的《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11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和财政部出台的《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12月发改委出台的《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

2015年我国从PPP制度建设和落地实施角度出台相关政策,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