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3896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重点和难点: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同盟会的成立及其纲领,革命派同改良派的论战;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及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以及失败上网原因和教训;革命派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努力,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与前面所讲的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相比,1911年在我国发生的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学说,揭开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篇章。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论述)

(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主要表现)(简述)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这场革命的发生,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1.、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民族危机加深

(《辛丑条约》)签订后,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

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包括扩大设厂规模和给清政府大量高息贷款,而铁路、矿山的利权更成为帝国主义掠夺的重要目标。

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

清政府却宣称“局外中立”。

经过一年多的厮杀,日本战胜俄国,俄国将所攫得的中国东北南部所有一切侵略特权“转让”给日本。

乘日、俄相斗之机,(英国)派兵侵入中国西藏地区。

德国则企图将势力延伸到原属英国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控制进一步加深了。

2、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使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

为了对外支付巨额赔款等,10多年间,清政府的财政开支激增4倍之多。

在清朝的最后几年里,各种旧税一次又一次被迫加,种种巧立名目的新税更是层出不穷,各级官吏还要从中中饱私囊,致使民怨沸腾。

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

从1902年至1911年间,各地民变多达1300余起。

其中包括各阶层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农民、手工业者的抗捐、抗税、抗租斗争,工人的罢工,少数民族与会党的起事等。

同时还发生了拒俄、拒法、抵制美货等爱国运动以及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等。

在一些运动中,资产阶级开始成为主要的角色。

(二)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1.清末“新政”推行的目的(简述:

新政的目的和内容)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同时也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国内要求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

为挽救封建统治,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2、新政内容包括:

(1)改革官制,整顿吏治——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

(2)改革兵制,训练新军——裁撤绿营,建立新军;

(3)改革学制,推出新学——从1906年起正式废除科举考试,鼓励留学;

(4)奖励工商,兴办实业。

迫于内外压力,又于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制定学习日本实现君主立宪的方案,但又规定了(9年)的预备立宪期限。

2.清末“新政”的破产(简述:

新政破产的原因)

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

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迟迟不答应资产阶级立宪派提出的速开国会的要求,借立宪之名加强皇权。

1911年5月,在为形势所迫不得不成立的责任内阁里,13名大臣中满族就有9人,其中皇族占5人,被讥为“皇族内阁”。

这不仅使立宪派大失所望,也使统治集团内部因满、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尖锐而分崩离析。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

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这个知识分子群的出现与戊戌维新运动及20世纪初清政府兴学堂、派留学生的措施有关。

这些青年学生接触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其中不少人在民族危难加深、群众自发斗争高涨形势的推动下,开始摸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

当时出国留学成为一种潮流。

中国留日学生最多时达近万人。

有些人还远渡重洋,赴欧美留学。

他们在国外更多地接触到了西方的政治思想,而且对世界大势与国内民族危机有了更敏锐的认识。

这些青年知识分子,成为了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一)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的革命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逼迫出来的。

许多先驱者早年也曾尝试采取和平的手段来推进中国的变革与进步。

1.弃医从政,立志救国

2.上书遭贬,思想觉悟

1894年,孙中山本人就写过《上李鸿章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并北上天津,希望能将上书递交李鸿章,但被拒绝。

这对孙中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他后来谈到,自己原本也赞成“以和平之手段、渐进之方法请愿于朝廷,俾行新政”的,但经过现实的教育,方知“和平方法,无可复施”,“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以强迫”。

3.建立组织,筹划起义

1894年,他在檀香山组织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并筹划发动反清起义。

这表明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高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并选择了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方式。

这也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

4.伦敦遇难,声名鹊起

1904年,孙中山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指出只有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中华民国,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在孙中山走向革命道路的同时,我国在20世纪初,又兴起一场留学热潮,留学生的人数以几倍乃至几十倍的速度直线上升。

1.涌现一批民主革命的思想家

1903年,(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歌颂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邹容)写了《革命军》,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名义,热情讴歌革命,阐述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

(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痛陈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清政府已经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

2.反清革命组织不断建立

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在各地次第成立。

从1904年开始,出现了10多个革命团体,其中重要的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等。

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组织力量。

3.组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选为总理,黄兴被任命为执行部庶务,实际主持日常工作。

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定了革命纲领。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一)三民主义学说(简述:

三民主义学说内容)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王义。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权主义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这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

孙中山主张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

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的诸多社会问题,其根源在于未能解决土地问题,因此他试图探讨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既使中国富强,又避免产生贫富悬殊的现象,避免社会危机。

为此,他希望“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二)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简述:

内容和意义)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一)论战内容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

改良派说,革命会引起下层社会暴乱,招致外国的干涉、瓜分,使中国“流血成河”、“亡国灭种”,所以要爱国就不能革命,只能改良、立宪。

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

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改良派认为,中国“国民恶劣”、“智力低下”,没有实行民主共和政治的能力,如果实行,非亡国不可。

因此,只能实行君主立宪。

梁启超甚至宣称,“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

只有劝告清政府主动实行开明专制,并进而推行君主立宪,才是中国政治的现实出路。

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

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拯救中国与建设中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中国国民自有颠覆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

3、要不要社会革命

改良派反对土地国有、反对平均地权。

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组织优良,土地问题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不存在社会革命的可能。

社会革命只会导致大动乱。

革命派强调,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地权失平”的现象,而“救治之法,惟有实行土地国有之政策”。

必须通过平均地权以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的出现。

(二)论战的意义:

通过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三)论战的局限(简述)

但这场论战也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

1、革命派未能认识到帝国主义的本质,他们主张推翻清政府,但对“革命是否会招致帝国主义干涉”的问题不敢作出理直气壮的正面回答,只是希望通过“有秩序的革命”来避免动乱和帝国主义的干涉。

2、革命派停留在对民主制度形式上的理解,其方案不具体且不具可操作性;

3、革命派未能把土地制度改革和反对封建主义联系起来,他们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否应该改革的问题也是语焉不详,并且反对贫苦农民“夺富人之田为已有”。

这些理论和认识的局限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第二节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

(一)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

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不仅提出了革命纲领,而且从事实际的革命活动,他们先后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

这些起义虽然相继失败,但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举行的广州起义。

是日,黄兴率敢死队120余人在广州举行起义,革命党人大部牺牲。

七十二烈士的遗骸被葬于黄花岗,故是役史称“黄花岗起义”。

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与四国银行团订立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国有”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