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经典故事范文十一篇最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388363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史经典故事范文十一篇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党史经典故事范文十一篇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党史经典故事范文十一篇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党史经典故事范文十一篇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党史经典故事范文十一篇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党史经典故事范文十一篇最新.docx

《党史经典故事范文十一篇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史经典故事范文十一篇最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党史经典故事范文十一篇最新.docx

党史经典故事范文十一篇最新

  故事:

用叙述的方式讲述一个道德事件或过去的事件。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史经典故事的文章11篇,欢迎品鉴!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七十年前的今天,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八万红军被迫离开中央根据地,从南中国的崇山峻岭中开始了漫漫长征。

长征路上,面对着自然界种种艰难困苦,地方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他们都毅然挺过去了。

瞧!

那冰冷的空荡荡的十三根铁索,他们“飞”过去了;瞧!

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他们翻过去了;瞧!

那杳无人烟的草地,他们踏过去了。

在整个长征的368个日日夜夜里,他们一共爬过了18座崇山峻岭,渡过了24条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部队的包围,挺进和顺利通过了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红色大军,面对着30万武装精良的敌军,携带着数量庞大的辎重,在一个地球上最为险峻的地带迂回穿插,最终征服了二万五千里的艰难险阻。

这一切,让今天的人们,长久地发出神奇的感慨。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毛泽东主席写的《七律.长征》

  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眠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正是这些肩负着伟大使命的中华儿女,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走完了如此漫长的道路。

是他们,吓得敌人闻风丧胆,狼狈而逃;是他们,突破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娄山关;是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将共和国的国旗抹成了红彤彤的颜色;是他们,凭着一股执着的精神,创造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奇迹,走向抗日的最前线,提起了祖国生死存亡的重担!

  怪不得毛主席会这样说: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曾经有过像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个人的两只脚,长驱2万余里,纵横12个省。

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没有,从来没有的。

  没错,这正是我们这些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引以为骄傲的。

我们不会忘记这一辉煌的斗争业绩。

今天,我们要从红军长征的精神中汲取勇气、力量和智慧,继承先烈们的遗志;把我们祖国建设成现代化强国,让我们的人民自由幸福!

  我们年轻一代,正走在先烈们为我们开辟的社会主义大道上,走向现代化灿烂的未来。

  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根据地物资严重匮乏。

为解决粮食严重不足的问题,根据地军民就以南瓜替代主粮。

战士们想方设法收集南瓜籽,有的还跑到破屋、大陇、黄坳等很远的地方去收集。

收到种子后大家满山遍野种南瓜。

  小井红军医院的领导、医护人员和伤病员也积极行动起来种南瓜,任务是每人四株。

一些重伤员无法完成任务,轻伤病员就帮着分担。

  有个姓赵的排长,腿部负了重伤,护士不让他出来,但他硬拿着拐杖,一拐一拐地爬上山坡,帮别人点籽浇水。

一位连长伤很重,躺在床上不能动,便把通信员叫到床边,郑重地交代:

“我现在动不了,请你代我种好四株南瓜。

”通信员笑着说:

“我已经种了十株,算上连长的份,已超额完成任务。

  山上的老百姓看见红军种南瓜,称赞道:

“只听说当兵吃粮,按月发饷,但没有听过当兵的种粮,这样的部队真是头一次见到。

”不久,战士们种的南瓜开始长叶了,南瓜苗顺着山坡往上爬。

  战士们经常去拔草、捉虫、浇肥,根本用不着领导吩咐。

有时执行任务回来,也要到山坡上看看自己种的南瓜长得怎么样。

如果部队下山执行任务,出去的时间比较久,当地暴动队员和儿童团员就主动帮忙管理南瓜。

  秋天到了,战士们种的南瓜长得又大又好,有的一个就有四五十斤重。

  有的连在丰收时,还专门开了庆丰大会,在最大的几个南瓜上贴上红纸,上面写上这个南瓜是哪个班、排和个人种的,以示表扬。

当时在红军中传唱的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也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1940年4月,朱老总根据中央决定返回延安,八路军前线总部只留下彭总和左权副参谋长,彭总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夏季的一天,彭总翻山越岭到黄山洞水腰兵工厂视察,总务科的同志知道彭总胃不好,不让他吃小米,就做了些面条,还炒了鸡蛋、豆腐、土豆、白菜,凑成四个菜。

彭总问“工人吃的和我们一样吗”程明升厂长回答“差不多。

”彭总二话没说,背起手就出门了。

他来到工人吃饭的地方一看,是小米饭炒白菜,彭总回来问程厂长“这是谁让做的”程厂长说“您有胃病,为您做面条是经伙食委员会研究决定的。

”彭总的表情更加严肃起来“我有胃病你们知道,难道工人中就没有得胃病的吗你们知道吗给我打小米饭来,不吃面条。

”程厂长知道犟不过彭总,只好把面条给了伤病员。

  1966年的一天,周恩来主持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

钱学森等我国著名的核科学家都参加了此次会议。

  周首先作了一些背景介绍。

当时,我国虽然研制出了核弹,但帝国主义却攻击我们“有弹无枪”,意即我国虽然有了核弹,却没有相配套的运载工具。

这次会议的目的,便是请钱学森等科学家探讨解决所谓的“有弹无枪”问题。

  会上,科学家们集思广益,并与周进行了详尽的讨论。

周听取了科学家们的意见建议后,打电话向毛主席请示。

  放下电话,周说:

“毛主席同意我们的方案,并赠给大家16字指示:

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听到周传达的指示,在场的科学家陡然觉得肩上的担子十分沉重。

有人甚至倒吸了一口气,许多人都因为这“万无一失”的标准,而感到深深的压力。

毕竟,核弹的相关科学研究工作难度极大,不确定因素很多,要做到绝对意义上的“万无一失”,是几乎不可能的。

  周敏锐地察觉到了科学家们的面部表情以及心理变化,他的一席话令在场的科学家们如释重负,思想负担一扫而空。

周解释说:

“什么叫万无一失?

把想到的、发现的,都认真解决了,就叫万无一失。

没发现的、解决不了的,是吃一堑长一智的问题。

打枪还有卡壳的时候呢,别说导弹了。

放心吧,只要认真做了,出了问题,领导来负责,我周恩来负责。

  周的睿智早就在世界范围内传为美谈。

这一次,周以敏锐的观察能力,捕捉到了科学家们的心理变化,于是他巧妙地解释了“万无一失”的含义,成功化解了科学家们的压力,堪称又一次经典之语。

  、贺炳炎上将,祖籍湖北宜都。

1951年11月,时任解放军青海军区司令员兼第一军军长的贺炳炎携妻、子回乡探亲,途经宜昌。

前来码头迎接的宜昌专署专员刘真,是他的老部下。

专署招待所是栋百年老屋,陈旧简陋,食宿条件差。

老首长远道而来,刘专员当然想把生活安排得好点。

他精心挑选,找到桃花岭专署机关接管国民党的一幢洋楼,请贺炳炎一家去住。

谁知贺炳炎一口谢绝,“招待所条件再差,总比打游击时滚泥巴睡地铺好些嘛!

”军区首长回乡探亲,宜昌的父母官自然想尽下地主之谊,想请贺炳炎和其亲属吃顿便饭,略表欢迎之意。

可是,刘专员几次在贺炳炎面前提起此事,都被谢绝了。

虽然如此,老部下总觉得不尽地主之谊未免失礼,还是备了一席薄酒。

不料却惹得贺炳炎满脸不高兴。

他绷着脸说“现在不少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我们能节省的要尽量节省。

早就讲了,不要请客,怎么还要这样办!

”刘专员只好作罢。

贺炳炎临行前,刘专员又提出陪送老首长回乡。

贺炳炎抿嘴一笑,诙谐地说“我回家探亲,你去干什么你去,我还要雇一顶八抬大轿抬你这个父母官!

”说完,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956年的一个星期天,周恩来到北京中国照相馆照相,准备出国时送给外国元首,要照相馆再多印几张。

照相馆职工为了表达对周总理的爱戴,特意精心印制了4张12寸照片赠送总理。

几天后,周恩来让工作人员前去结账,要求照相馆开两张单子,一张是因工作需要的那些照片由公家付钱,另一张是总理自己留下的几张照片连同照相馆赠送的那4张,由总理个人付钱。

  黄克诚下部队视察,喜欢到连队找干部战士谈心。

他不带警卫,不事先打招呼,走到哪里问到哪里。

1950年夏,他去湘西视察,来到第四十七军某连,正赶上连队吃午饭,他就蹲在地上边吃饭边和战士们聊家常。

战士们以为他是团后勤处的处长或股长来了解伙食情况的,便七嘴八舌地讲,湖南菜辣椒太多,开始不适应,现在习惯了,有个调皮的战士向黄克诚提出,来个吃辣椒比赛。

黄克诚欣然应战。

笑谈间有人到连队找黄克诚回机关吃饭,这时,战士们才知道,他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湖南省委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个个惊得直伸舌头。

  1956年9月17日,朱德在中共八大上的发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共产主义者应当是没有私心的人。

”这是朱德身居高位时严格律己的基本准则,更是他贯彻共产主义信仰的真实写照。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他坚决不要元帅工资,直至他去世的21年间,从未领过元帅的工资。

跟随朱德多年的秘书郭仁后来回忆说“委员长从来没有拿过元帅的工资,委员长逝世后大家才知道这件事。

”在生活上,朱德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

尤其是在担任中央重要领导职务后,每顿饭也都是三菜一汤,三盘菜是两素一荤。

早上洗脸也舍不得多放水,朱德总是对服务人员说“要注意节约,节约一滴水、一分钱。

自来水不是自来的,不能浪费。

有钱不能乱花,要支援国家建设。

”平时,朱德穿的都是旧衣服,破了补上补丁继续穿。

连床上的被褥和床单都是打着补丁用了二三十年的,子女们和工作人员要给他换新的时,他总会说“衣服被子只要整齐干净就好,补补能穿能盖,何必买新的给国家节约一寸布也是好的。

这比战争年代好多了,那时一件衣服要穿多少年!

”1959年,他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后,接见外宾较多,考虑到国际影响,工作人员准备为他做两套新衣服,好在参加外事活动时穿,他就是不同意“我的衣服不是很好嘛!

把钱省下来可以支援国家建设嘛!

”后来经过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劝说和动员,他才勉强同意只做一套新衣服,并且坚持自己出钱。

三年困难时期,由于家里来往的客人多,亏欠了50多斤粮食,工作人员想让机关补上。

虽然这是政策允许的,但朱德还是很坚决地拒绝了这个建议——他不愿意享受特殊照顾,不愿意让国家多为他花一分钱。

最后,朱德坚持和一家人吃菜糊糊,硬是用“以瓜菜代粮食”的办法把亏欠的粮食全部补了回来。

朱德生前不止一次讲过我只有两万元存款,这笔钱不要动用,不要分给孩子们,作为我的党费交给组织。

他还曾对孙辈们说“我是无产阶级,我所用的东西都是公家的,我死后一律上交国家。

我最珍贵的是屋里那张毛主席像,可以留给你们;我读过的书,你们可以拿去读。

”晚年的朱德更加珍惜时间,每天睡眠时间很短,到了吃饭的时候,总得再三催促才能走出办公室。

他总是说“我能做的事情就应该去做,这样可以为毛主席分担一些工作,年轻的同志也可以腾出手来做我做不了的事情。

”有一次,女儿朱敏劝他“你是近90高龄的人了,这样会吃不消的。

”他认真地说“人活着是为什么活着就是要工作,要革命!

”有时孩子们也劝说“爷爷,你要注意保重身体啊!

”他总是说“有多少工作需要去做啊!

时间很宝贵。

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服务,生死不顾,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

  1956年,杨明松刚刚接任贺炳炎的警卫员。

前任警卫员交接时告知,司令员有四个子女在成都军区八一小学寄读,每个星期六下午要接司令员子女回家度假。

杨松明想,八一小学距军区大院有7里多路,难不成接几个娃娃还要去挤公共汽车杨明松于是自作主张,向司机“发号施令”派车,“周师傅,出个车,把司令员的娃娃接回来!

”当天傍晚,一辆苏制吉姆牌高级轿车从八一小学开回贺炳炎居住的院子。

在学校憋了一个星期的孩子们欢叫着冲出车门,嬉闹声惊动了正在客厅休息的贺炳炎。

贺炳炎走出门外,顿时两道浓眉拧得紧紧的。

他把警卫员杨明松叫进客厅,严厉地说,“以后,我的娃娃不能用我的车去接。

你坐公共汽车也行,喊个三轮车去接也行,这个专车是我工作用的,娃娃不能用!

”杨明松低下了头,红着脸默默地听着。

从此,他再也不敢用司令员的专车去接娃娃了。

  毛泽东的拐杖情缘

  毛泽东一生热爱山水,工作之余,登山是他的一大爱好。

拐杖,成为他晚年登山必不可少的用品。

他对拐杖没有什么讲究,不管木制的还是竹制的,只要合用就行。

在众多拐杖中,他特别喜欢一根竹拐杖,这根拐杖来自杭州丁家山。

  毛泽东喜欢杭州,称杭州为第二故乡,生前先后40多次来杭州。

20世纪60年代初,有一次毛泽东登丁家山,上山前,随行人员没有带拐杖,就到附近农家砍了一根竹子,简单处理了一下,当作拐杖,毛泽东就拄着这根散发着清新竹香的拐杖上山。

途中,他仿佛想起了什么,突然停住了,郑重地问工作人员:

“这根竹子有没有付钱?

”工作人员回答说:

“老乡本来不收钱,但我们还是付了。

”毛泽东很高兴,赞扬工作人员做得对。

毛泽东对这根拐杖喜爱有加,上山后吩咐工作人员不要丢掉,要带回北京去。

  后来,无论是在中南海散步,还是外出视察,毛泽东一直使用这根未经雕琢的拐杖。

作为国家领导人,也曾有人给毛泽东送精致的拐杖,但是他却从不留用。

对于从野外带回来的这根竹拐杖,他却敝帚自珍,视为珍宝。

  有一年,毛泽东在湖南长沙考察,随身带着的就是在杭州丁家山上用过的竹拐杖。

其间,越南主席胡志明来中国访问,到长沙拜见毛泽东。

毛泽东与胡志明交情很深,两人相见甚欢。

有一天散步时,胡志明突然向毛泽东提出交换拐杖,以资纪念。

毛泽东看了看胡志明手中精致的拐杖,扬起自己手中的竹拐杖,风趣地说:

“就这根打狗棍跟你换?

换不得,你的太漂亮了。

”胡志明拗不过毛泽东,只好带着遗憾回去了。

  生活作风绝不仅仅是一己的好恶问题,还是一个人精神境界、精神品格的具体反映。

生活俭朴是毛泽东的一贯本色,他不太注重物质享受,一向严格要求自己,拒奢侈崇俭朴。

他的拐杖就是最好的说明。

  毛泽东喜欢拐杖,宁可拄杖徒步,也不愿坐担架,更不愿坐轿子。

  1947年3月,胡宗南重兵进逼延安,毛泽东率中央机关部分人员离开延安转战陕北。

其时,他肺炎初愈,身体虚弱。

卫士们考虑到他行军困难,为他准备了一副担架,可他坚决不坐,非与大家一起徒步行军。

毛泽东不坐担架,这让大家很伤脑筋。

警卫员孙振国找了根柳木棍,送给毛泽东说:

“您就用这根柳木棍做拐杖吧,这样走起路来也许会省力一些。

”毛泽东拄着木棍,试走了几步,很是满意。

此后毛泽东就拄着这根木棍转战陕北。

  晚年,毛泽东的登山爱好没有改变,但他有一个原则即上山不坐轿。

有一次,毛泽东邀张治中同乘专列外出考察。

火车到了安徽,张治中建议毛泽东上黄山看一看,毛泽东心有所动,但是,当他得知不能开车上山,只能坐轿登山时,就毅然放弃了,“那我就不去了,我不坐轿”。

  很多人对毛泽东不坐担架、不坐轿子感到不解,对此,他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解释说:

“坐轿是骑在劳动人民头上。

我毛泽东不能坐!

  作为党和政府的领导人,他比谁都更有权力和条件要求好的物质享受,可他从来不搞特殊化。

宁愿拄杖徒步,也不坐轿子,正是他公仆本色的体现。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的勤务员,当主席也不能比别人特殊,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

”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毛主席之所以被人民爱戴和怀念,原因也在于此。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如何使广大党员谨守朴素的生活作风,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牢记人民公仆的本色,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关系到党的建设的重大命题。

对此,也许可以从毛泽东的拐杖中得到一些启示吧!

  1926年,25岁的刘德全对母亲说“我们家要对佃户、长工、乡里邻舍客气些,要尊重人家。

贫苦农民有困难,我们要尽量帮助,也可以拿钱拿粮周济穷人。

”他还劝母亲烧掉契约,把田分给佃户。

刘德全的这种行为使这个地主家庭尤其是四哥刘稻轩大为恼火。

他暴跳如雷,气急败坏地说“不得了,家门不幸,竟出了个不孝子孙,这个家非给他败了不可!

”他还捶胸顿足地对弟弟刘德全吼道“我们分家算了!

”刘德全毫不示弱,他警告老四他们“天下是要变的,工农阶级要翻身解放,任何人也挡不住!

”刘氏兄弟就此分了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