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83758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脾胃虚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脾胃虚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脾胃虚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脾胃虚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脾胃虚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脾胃虚寒.docx

《脾胃虚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脾胃虚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脾胃虚寒.docx

脾胃虚寒

痞满:

先生对食入不化,得嗳则畅的痞满证,根据《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述”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

……阴受之则入五脏。

……入五脏则 满闭塞”的启示,以及《张氏医通·腹满》所云:

“脾胃不温,不能腐熟水谷而胀,附子理中汤”,以脾胃虚寒立论,注意湿滞,选用附子、干姜、荜茇、吴萸之属以温中散寒,二陈汤化湿。

如”张,女,早食,暮亦不能消,得噫与呕,即见舒畅,古人所称之胃寒,此症最吻合。

炮附块、荜茇、淡干姜、橘皮、赤石脂(包)、淡吴萸、姜半夏、肉桂末、云茯苓、姜汁”。

 

寒凝气滞: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

”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

说明胃脘之所以作痛,是由于肝木横逆,乘侮中土,气机阻遏不通而成。

《景岳全书·心腹痛》云:

“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

又云:

“惟食滞、寒滞、气滞者最多”。

此三滞概括了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

又论痛证之因云:

”因寒者常居八九,因热者十惟一二”。

张氏之言,符合于临床习见。

先生治数年间胃痛作止无常,脘部拒按之寒凝气滞者,用附子配荜拨温胃,厚朴、杏仁、谷麦芽消食导滞,灵丑散消导行滞,通便止痛。

如”闵,女,全症为胃脘痛,迄今数年,时作时辍,发则手不可近,而转动其痛尤剧。

痛剧时拊其背部,则痛稍减。

炮附块、杏仁泥、厚朴、赤石脂、荜拨、谷麦芽。

另:

灵丑散吞服”。

灵丑散即五灵脂、黑丑等分研末,每服3~6g。

 

胸满少食不孕(三十二)

妇人有素性恬淡,饮食少则平和,多则难受,或作呕泄,胸膈胀满,久不受孕。

人以为赋禀之薄也,谁知是脾胃虚寒乎。

夫脾胃之虚寒,原因心肾之虚寒耳。

盖胃土非心火不能生,脾土非肾火不能化。

心肾之火衰,则脾胃失生化之权,即不能消水谷以化精微矣。

既不能化水谷之精微,自无津液以灌溉于胞胎之中,欲胞胎有温暖之气以养胚胎,必不可得。

纵然受胎,而带脉无力,亦必堕落。

此脾胃虚寒之咎,故无玉麟之毓也。

治法可不急温补其脾胃乎?

然脾之母原在肾之命门,胃之母原在心之包络。

欲温脾胃,必须补二经之火。

盖母旺子必不弱,母热子必不寒,此子病治母之义也。

方用温土毓麟汤。

巴戟(一两,去心,酒浸)     覆盆子(一两,酒浸蒸)

白术(五钱,土炒)        人参(三钱)

怀山药(五钱,炒)        神曲(一钱,炒)

水煎服。

一月可以种子矣。

此方之妙,温补脾胃而又兼补命门与心包络之火。

药味不多,而四经并治。

命门心包之火旺,则脾与胃无寒冷之虞。

子母相顾,一家和合,自然饮食多而善化,气血旺而能任。

带脉有力,不虞落胎,安有不玉麟之育哉!

(少食不孕与胸满不思饮食有间。

一补肾中之气.一补命门与心包络之火。

药味不多.其君臣佐使之妙。

宜细参之。

资生肾气丸

治肾虚脾弱,腰重脚肿,小便不利,腹胀喘急。

痰盛,已成鼓证,其效如神。

熟地黄(四两)白茯苓(三两)牡丹皮(一两)泽泻(一两)干山药(一两)车前子(一两)山茱萸(一两)牛膝(一两)肉桂(一两)附子(五钱)

上十味,蜜和丸,每服八十九,空心米饮下。

【集注】李中梓曰∶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又云∶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聚水也。

又曰∶肾者主水,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肿胀之病,诸经虽有,无不由于脾、肺、肾者,盖脾主营运,肺主气化,肾主五液。

凡五气所化之液,悉属于肾;五液所行之气,悉属于肺;转输二脏,以制水生金者,悉属于脾。

故肿胀不外此三经也。

然其治法,有内、外、上、下、虚、实,不可不辨也。

在外则肿,越婢汤、小青龙汤证也。

在内则胀,十枣丸、神丸证也。

在上则喘,葶苈大枣汤、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证也。

在下则小便闭,沉香琥珀丸、疏凿饮子证也。

此皆治实之法,若夫虚者,实脾饮此方证也。

张介宾曰∶地黄、山药、丹皮,以养阴中之真水。

山萸、桂、附,以化阴中之真气。

茯苓、泽泻、车前、牛膝,以利阴中之滞。

能使气化于精,即所以治肺也;补火生土,即所以治脾也;壮水利窍,即所以治肾也。

补而不滞,利而不伐,治虚水方,更无有出其右者。

然当因此扩充,随证加减。

若其人因大病之后,脾气大虚而病水胀者,服此虽无所碍,终不见效,每熟计之,脾气大伤,诚非肾药之所能治。

专用理中汤一两,加茯苓一两。

命火衰者,加附子;两足冷者,加肉桂;腹胀甚者,加厚朴。

三大剂而足胫渐消,十余剂而腹胀退。

凡治中年之后脾肾虚寒者,悉用此法。

盖气虚者,不可复行气,肾虚者,不可专利水。

温补即所以化气,塞因塞用之妙,顾在用之者何如耳。

古法治肿,不用补剂,而用去水等药,微则分利,甚则推逐。

如五苓散、五淋散、五皮散、导水茯苓汤之类,皆所以利水也,如舟车神丸、浚川散、禹攻散、十枣汤之类,皆所以逐水也。

但察其果系实邪,则此等治法,仍不可废也。

丁香豆蔻散

治脾胃虚弱,宿寒停积,或饮食生冷,内伤脾胃,泄泻注下,水谷不化,逆恶心,脐腹痛,胁肋胀满,腹内虚鸣,饮食减少,及积寒久痢,纯白或白无度,或脾胃虚寒,泄泻日久,愈而复发者,并宜服之。

京三棱(炮)木香(不见火)浓朴(去粗皮,姜汁制)芍药肉豆蔻(炮)人参干姜香(各三两半)

上为细末。

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个,擘破,同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温服。

如不及煎,入盐少许,汤点服亦得。

万金饮

治脾胃虚弱,内受风寒,或饮食生冷,伤于脾胃,呕吐泄泻,脐腹痛,胁肋内虚鸣,及肠胃受湿,脓血相杂,下如豆汁,或下瘀血,里急后重,日夜无度,饮渐至瘦弱,并能治之。

陈皮(去白)甘草(半生、半炙)罂粟壳(去蒂、盖,半生、半蜜炙,各等分)

上为粗末。

每服四钱,先用沸汤泡盅热,又于碗内盛重汤,坐盏在内,却抄药末在盅内用沸汤泡至七分,盏上用盏盖之,良久,纱绵滤去渣,空心,食前温服。

蟠葱散治脾胃虚寒,气滞不行,攻刺心腹,痛连胁胸,及膀胱、小肠疝气,又治妇人血气痛。

丁皮(一两)砂仁(一两)莪术(一两五钱)三棱(一两五钱)槟榔(一两)玄胡索(七钱五分)苍术(一两)青皮(一两五钱)干姜(五钱)肉桂(五钱)茯苓(一两五钱)甘草(一两)

上锉一剂,生姜、枣子、葱白,水煎热服。

脐下极冷痛,加吴茱萸、木香、小茴香等味。

益黄散治脾疳脾胃虚寒,体黄腹大,好食泥土。

肺疳气喘,口鼻生疮等证。

人参(一钱)白术(一钱)陈皮(一钱)青皮(五分)诃子皮(五分)甘草(炙,五分)丁香(二分)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古方无参、术。

治水臌验方

裕州庠生龚方遂云∶水臌者,乃寒茶冷水积聚所成,溢于皮肤,是为水臌,非外感风寒,内因脾胃虚寒也。

惟攻去积聚,使水从大便而出,则小便利而病去矣。

补益之药,只可微使于病愈之后,断不可遽施正病之时,此屡验之论也。

予尝患此症,按书载各方治之,勿瘥。

遇一云游疡医,教服雷音丸而痊。

雷音丸方

巴豆(二两)去仁不用,只用豆皮。

每豆二两,可得皮三四钱。

微炒黄色。

万不可用豆仁一粒。

缩砂仁(一两炒)川大黄(三钱,半生半炒)干姜(三钱,炒黑)广木香(三钱,炒黑)牙皂(二个,去筋炒)甘遂(一钱五分,炒黄色)

上七味共研细末。

绢罗过,醋打面糊为丸,如绿豆大,锅底烟煤研细为衣,晒干。

每早空心姜汤送下,三四十丸。

每服可泄水二三次,日服日泻,日泻日消,大便渐实,小便渐长、渐白,直服至水尽为度。

但须量人老少壮弱泻之多寡,加减丸数,不可拘执。

此药治病,多则一料,少则半料必愈。

亦兼治酒积食积,俱获奇效。

珍之秘之。

此药虽泄而不伤元气。

凡水臌服药之后,切忌盐酱一百多日,若一犯再病不救矣。

醋用腊醋,烟煤即百草霜,宜用烧杂草者佳。

甘遂用甘草水浸三日,日换一次,要看水无黑色为度,然后用面包向火煨之,面俱黄色而止。

但甘遂与甘草相反,在医者善用之,盖甘遂性烈,去其暴也。

〔脾胃虚寒泻〕陈老米.(淘净炒香燥)磨为粉.每粉一两.加干姜.(炒燥研末)二分半.白糖二钱.拌匀.于饥时滚水调服一二两.气滞者.加炒广皮末.二分.或砂仁末.一分.能治食滞气滞.腹痛泄泻久不止.多服自效.

脾胃虚寒而血虚者,黄芪建中汤、十四味建中汤及人参养荣汤等均可加减应用。

 

理中丸及汤主治脾胃虚寒、寒霍乱腹疼呕吐或久患虚寒腹痛、大便溏等证。

贫道认为其药物作用主要是温中散寒,具有正运右侧脾经的功能。

理中丸适宜于长期患慢性脾胃虚寒证;理中汤药物发挥迅速,适宜患急性脾胃虚寒证。

人参、甘草、白术为补脾健胃的良药,佐大热大辛的干姜以温中散寒,因脾土气虚导致功能反溃而腹痛腹泻者,宜服此方以升举中宫脾土,故名“理中丸”。

崔氏八味丸《成方切用金匮方》:

治命门火衰。

不能生土。

以致脾胃虚寒。

饮食少思。

泄泻腹胀。

或元阳虚惫。

阳痿精寒。

脐腹疼痛。

夜多漩溺。

膝酸腰软。

目昏等证。

王冰所谓:

“益火之原。

以消阴翳也”。

尺脉弱者宜之。

熟地黄八两。

山萸肉、怀山药各八两。

茯苓、丹皮、泽泻各三两。

内桂、熟附子各一两。

蜜九。

空心盐汤下。

“崔氏八味丸”主治在下焦滋阴壮阳,引火归原,故曰“益火之原,以消阴翳”。

贫道认为此方的药物作用具有反运人体左右之三阳经脉的功能。

方中熟附子、肉桂大辛大热温肾壮阳以补肾气,熟地、山萸肉、丹皮、怀山药滋养下焦肝肾以补肾阴;茯苓、泽泻以渗湿利水,共同起着滋肾阴壮肾阳的作用。

是填补下焦之阴虚阳衰的主要方剂,其肾精亏兼命门火衰者宜之。

 

泄泻

此病多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饮食不慎,或因脾胃虚寒和肾阳不振等所致。

虚则少放血,实则多泻血,另配合服中、西药治疗。

【治疗】

曲池、内庭、人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肝俞,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足三里、三阴交、内关,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二间、上巨虚,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胃俞、中脘,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旁,下腹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用针点刺脐中四边穴出血。

【古方】

1、用三棱针点刺长强穴出血。

2、火罐拔吸脐中15分钟,然后用针点刺出血。

胡萝卜炖羊肉补益脾胃

[方剂]胡萝卜6个,羊肉250克,盐少许。

[制用法]炖熟食,后加盐。

[功效]健脾,养胃,温肾。

用于畏寒喜暖、消化不良、腹部隐痛、阳痿、口淡无味、小便频数之脾胃虚寒、脾肾阳虚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验证]《健康报)推荐该方,读者多次反映甚好。

止泻敷脐散治小儿腹泻

[方剂]吴茱萸、肉桂、黄连、木香各3克,苍术5克。

[制用法]上药共研细末,与适量葱白捣如泥状,摊成药饼状,备用。

上药分2次敷于神阙穴上,外用止痛膏覆盖固定。

24小时换药1次。

同时配用西药止泻4味药(小儿新诺明,多酶片,复方地方诺脂,硝酸秘),按体重给药。

[功效]温中燥湿,消炎理气。

[验证]治疗65例,全部有效。

[备注]引自1991年《陕西中医)(8)。

加减:

脾胃虚寒去黄连。

黄芪建中汤用桂枝汤调和脾胃营卫气血,甘温补中;倍白芍以缓肝气之急;与甘草相配,又能酸甘化阴,滋润脾胃;加饴糖,益脾气而养脾阴,兼能缓肝之急。

主药黄芪甘温升阳,益补太阴,善立中州之气。

本方较小建中汤补益中气之功更强,故《金匮要略》在“虚劳里急”后又加“诸不足”三字。

本方虽气血并补,阴阳并调,但其功偏于温补,临床用于治疗胃脘痛而属脾胃虚寒者,疗效确切。

如病是脾胃虚寒证,其治当温补脾胃,宜用桂枝人参汤等

 

和胃温肝

脾胃之虚,导致肝寒,肝寒犯胃,互为因果。

论中有“食谷欲呕者,属阳明”和“干呕,吐涎沫”之说。

曹颖甫说:

“所以呕吐涎沫者,起于脾胃虚寒,脾虚则生湿,胃虚则为泛也。

”临床上肝胃虚寒多同时并见,故论中有和胃温肝之法,并出吴茱萸汤一方,为肝胃虚寒之良方。

例如余某,女,46岁。

胃脘疼痛多年,每发作吐清涎,胃中空虚,不欲食,且伴头眩晕,脉沉弦,舌白滑润。

用吴茱萸10g,西党参15g,炙甘草5g,红枣5枚,生姜5片。

服1剂痛止,又2剂其病如失,继以六君子汤巩固疗效。

小张挑选的第二个病人是男性中年,多次上消化道出血,经胃肠钡餐造影,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下垂。

半个月前胃又一次大量出血,出院仅五天。

目前中脘隐痛,痛在空腹,饭后作胀。

大便澹薄,日二、三次。

口苦,纳少,一餐仅0.5~1两。

头晕,夜眠多梦。

患者形容消瘦,面色薰黑。

舌偏红,边有紫斑,苔薄白,脉弦细数。

看过病人,钟老面带微笑,问小张:

“这个病人,病变在胃,也是寒热虚实夹杂,你看是不是泻心汤证?

”认真一思考,小张感到没有把握。

吞吞吐吐地说:

“钟老,你看嘛。

  “我看这不是泻心汤证。

”钟老温和地看着小张,细致地进行分析:

“本证是脾虚肝旺,脾寒肝热。

空腹痛、饭后胀、大便塘,这是脾胃虚寒;舌红脉弦、头晕多梦、口苦,这是肝热肝旺。

用五行学说来讲,就是木克土。

”于是钟老开方:

  党参10克,焦白术6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丹皮6克,川连2克,陈香椽8克,肥玉竹10克,砂仁3克(后下),炒白芍12克,炒谷、麦芽(各)1O克,7剂

  一看处方,陆老先生顿有所悟,说:

“这个方子好象在哪.里见到过,是《临证指南》吧!

”钟老马上说:

“对,《临证指南》木乘土门有用四君子汤加桑、丹、芩、芍的医案,也有用六君子汤、枣的医案。

我是取法于此的。

 

男患,李XX,56岁,1988年4月就诊。

患者自觉脘腹胀满,饮食减少,已1年余。

开始时但觉食后作胀,移时略舒,后渐加重,终日胀满。

曾服酵母片,保和丸,木香顺气丸,紫蔻丸,宽胸顺气丸及汤药数剂。

初服之,暂觉宽松,服之既久,反不见效。

自以为病重药轻,又服槟榔四消丸2包,服后2小时左右,腹内鸣响,继之拘急而痛,泻下数次后,脘腹稍觉舒缓,逾时胀满更甚,腹内时痛,痛时则欲泻,虽泻而腹胀不减。

该患以往身体尚可,1年前曾因过食冷物而腹痛泄泻,用药治愈,之后渐觉食后作胀,脘腹满闷不舒,饮食减少。

饮食虽少,而胀满却越来越重。

渐觉周身倦怠,四肢疲乏无力,嗜卧多眠,大便多溏。

每于服食生冷之物及着凉(特别是腹部与脚)后,胀满加重。

如服食热物,俯卧于热炕上,或用热物敷于腹上,再按压揉摸,则胀满渐消,而腹中特觉温暖舒适。

患者形体消瘦,面色黄白,舌淡胖而润,脉细弱。

脘腹部按之平软,无疼痛不适之感。

细思疾病之整个过程,其病起于寒凉,加重于消导攻伐。

患者虽自言胀满,但并无腹部胀大之形。

细询之,是患者自觉脘部有堵塞不通畅之感,饮食减少,所以此病实为痞满。

因患者病程已逾1年,服消导顺气之品而反剧,且喜温暖而恶寒凉,因而证属脾胃虚寒,中阳不运。

拟用温中补脾之法,予理中汤加味:

党参20g,白术15g,炙甘草10g,干姜15g,丁香10g,砂仁10g,川朴10g。

水煎服,日3次。

3剂后,自觉痞满减轻,腹部有温暖感,且排气也多。

既已见效,说明药已对证,效不更方,又投3剂,大见好转。

予附子理中丸20丸,每次1丸,日服3次。

1周后,胀满之感已消,食欲增加,大便已每日1次。

肢体疲乏无力、嗜卧等症皆大有好转,自觉体力已有所增强。

为巩固疗效,又继服理中丸与人参健脾丸而愈。

 

长春二道河子区中医院王精兰

周XX,女,43岁,1977年11月来诊。

诊患近3年来经常恶心,呕吐涎沫,剧则头痛眩晕,头沉重,手足发凉。

曾用过中、西药物治疗,始终未除根。

每于饮食寒凉,或气恼忧郁之时,或天气突然寒冷之际,多有发作。

询其病史,患者身体素弱,睥胃虚寒,平素喜温热及熟烂的食物,稍犯生冷硬物则脘腹胀满疼痛,或出现腹泻。

于3年前的秋冬之交,天气突然变冷,自觉心窝部不适,扪之发凉。

不欲饮食,时时恶心,呕吐涎沫,稀白而发凉。

又觉头部眩晕,发沉,难于抬举。

吐后身体疲惫之极,卧床不起,令家人熬生姜汤,饮后稍舒。

以后经常发作,发则疲乏无力,四肢怠堕,手足发凉,身冷恶寒,又渐出现头痛。

得温热则病减,遇寒凉则病增。

视其形体衰弱,面色灰白,眼睑发黑,神情憔悴,口唇淡白,舌淡苔薄白而滑润,脉象沉弱,四末欠温。

据其病史,症侯,舌象及脉象分析,其病乃由脾胃虚寒,阳气不足,痰饮内停,以致胃气不降,痰浊上犯,清阳不升而成。

治当温补脾胃,化痰蠲饮,药以辛甘温热为主。

人参10g,吴茱萸10g,白术25g,白茯苓15g,姜半夏20g,陈皮15g,天麻20g,炙甘草10g,生姜20g,大枣5枚(劈开)。

水煎3次,分3次于1日内服完。

3剂后,觉腹中温暖,胀满消而疼痛减,恶逆少而眩晕轻,头痛也得以缓解。

又3剂,心窝部扪之已无发凉之感,饮食增加,诸症向愈。

为巩固疗效,使用上方3剂,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5g,每日服3丸(早、午、晚分服)。

自药后未再发作。

医生甲请老师谈一下辨认此证之思路。

老师:

此患病已3年,且反复发作,并无表证可察,其病不属于外感,已属无疑。

那么,就应从内伤的角度来辨识此病:

视其以前所用方荮,有单独治恶心、呕吐的,如用过藿香正气汤、小半夏汤;有只治眩晕或头痛的,如川芎茶调散、清眩丸等;又每于头痛之时经常服用去痛片。

以上药物虽能临时解决一些痛苦,但皆不能根除。

故治疗此患,就要从整体观念出发,看看这些症状有无内在的联系,以求辨明病本之所在。

从患者的主要症状看,一为恶心、呕吐,一为眩晕、头痛。

-二者父常同时发生,这就说明二者完全可能是同一原因所产生的不同症状。

其呕吐物为稀白之涎沫,并且发凉,知其病为痰浊内盛。

在整个病变过程中,无发热、口渴、烦躁、便秘、尿赤及口舌焦燥之热象,且又四末发凉,喜温热而畏寒凉,遇热则病缓解,得寒则病加剧,足以说明此证系纯寒而无热。

患者于每次发病后更觉疲惫虚乏,四肢懒堕,明明是脾胃气虚之象。

从.卜面的分析中可知,此证有痰浊内盛,又有脾胃虚寒。

那么,此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古人云,"脾为生瘀之原",脾所以能生痰,原因在于脾之阳气虚衰。

《医林绳墨》说,"行则为液,聚则为痰;流则为滓,止则为涎"。

痰涎与津液皆人体水谷之气而生。

若脏腑(特别是脾肾)之阳气旺盛而运行不滞,则水谷之精微尽为人体所用,而为津为液为血为精;若脏腑阳气虚衰而运化迟滞,则阴液停聚而为饮为痰为水为涎。

此患平素脾胃虚寒,阳气虚弱.或外受寒凉而郁遏阳气,或饮食生冷而阳气更伤,或气恼忧郁而脾气更滞,皆能导致阳气虚衰不能运化水谷之精微而生痰聚饮。

痰饮内盛,阻遏中焦之气机,则出现中焦气机逆乱之症。

所谓中焦气机逆乱,是指脾气当升而不升,胃气当降而不降。

胃气不降则反而逆上,于是则脘腹胀满、恶心、呕吐涎沫之症生;脾气不升则反陷下,于是泄泻之症起。

且脾主肌肉,又主四肢,今脾胃虚寒,阳气不足以温煦四肢,则四末发凉,水谷之精微不足以充养肌肉则身肢疲乏而怠堕。

痰湿中阻,则清阳之气不能上充于脑,脑失所养,且痰浊挟胃气上犯,则出现眩晕、头痛等证。

此种眩晕为痰浊眩晕或痰饮眩晕。

此种头痛为痰厥头痛。

如头痛之部位以巅顶为主,则称厥阴头痛,也称肝厥头痛,或厥头痛。

认为此种头痛产生的机理为平素胃气虚寒,以致肝胃不和,肝气挟胃中寒浊之气上冲厥阴经脉而致。

因肝之经脉从少腹上行,挟胃、属肝、络胆,直上至巅。

故厥阴头痛出现巅顶疼痛,四肢厥冷,呕吐涎沫之症。

案2吴X,女,30岁,1985年6月13日初诊。

主诉:

胃脘满闷,腹胀口苦1年余。

知饥欲食,食后则胃脘满闷,腹部胀满难受,嗳气、矢气多,心慌,夜间肠鸣漉漉,时如雷鸣,进油腻食物后更甚,便溏不爽,口苦无己时。

舌淡胖,苔薄白,脉弦沉。

已服中药20余剂未效。

西医检查:

胃下垂6cm,胃肠无器质性病变。

拟诊为脾胃虚寒,浊气聚滞。

投以理中汤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党参15g,白术12g,干姜12g,炙甘草6g,茯苓15g,厚朴20g,法夏10g,生姜10g。

服3剂,胃脘满闷,腹胀大减,肠鸣、心慌止,但口苦如故;又述常常短气、畏寒。

乃于上方加黄芪30g,熟附片15g(先熬),服3剂,诸症基本消失,但口苦更甚。

至此方知此证原挟有肝胆郁热,湿热药有裨于脾肾,而不利于肝胆。

遂于第一方中加柴胡10g,胆草3g,生牡蛎15g。

服2剂,口苦减轻;即撤去第一方,单服所加之3味药,3剂后口苦消失。

学员甲口苦虽系常见之症,但临床上以口苦为主诉而来就诊者却较为少见,所以有的医者不大重视。

老师比较重视口苦,且提倡使用专方专药来治疗。

如案1口苦为主症,便主用柴胆牡蛎汤;案2口苦为兼症,则合用柴胆牡蛎汤,疗效均佳。

阳虚寒湿

胡××,男,五十一岁。

因恶寒发热,不思饮食,经服发汗药后,热仍不退。

某中医断为暑热,用栀子、滑石、芩、连之类,服后寒热似疟。

改用西药治疟之针剂,针后又觉四肢酸软无力,手足厥冷,眼神发呆,彻夜不眠;又改服中药附片、干姜、参、芪等益气回阳之剂,服后变为神昏、诂语、发痉,又改投寸冬、黄连、口芪、厚朴、瓜蒌壳、枳壳、菖蒲等药,症现呕逆不止,头目眩晕、心神恍惚,手足厥冷至肘膝,已四日未大便,病已半月,症势垂危。

,来诊时,除上述症状外,且见患者面容惨白,双目无神,舌心黑而干燥,切其脉沉而细微。

此乃寒湿不化.元气不收所致。

然从其呕逆不止,神气困顿观之,惟恐元气虚脱而莫救。

急用下方:

公丁香4克肉桂子6克柿蒂5克苏条参15克

白术9克干姜12克法夏9克茯苓15克砂仁6克

甘草6克

此方乃理中汤加味而成。

因病已半月,药石乱投,导致中阳大虚,呕逆不止。

此为胃气欲绝之候。

先后天本属一气,胃气欲绝,肾气亦将败越。

理中汤以中焦脾胃虚寒立法:

姜、术温运中宫之阳,条参、甘草甘缓益脾。

如此组合,有刚柔相济之妙,加丁香、桂子以温中降逆,柿蒂苦温下气;半夏辛温化痰。

四药合用,更显降逆之功,茯苓健脾利湿,砂仁扶气调中。

诸药与理中汤相配,既祛痰不耗气,又降逆而不滞气。

服药后至晚八时,呕逆轻减,突然腹痛便急.解下黑色粪便甚多,至夜半呕逆全止。

次日来诊,肢倦身软,脉转滑大,舌腻而干、胸闷。

此胃浊不化,续前方加附片60克以助命火。

此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者也,合理中汤则先后天之阳均得兼扶,而胃浊自降矣。

服后,胸闷全消,神形转佳,但觉心烦不安,腮肿及牙龈隐痛。

处以《伤寒论》枳实栀子豉汤加苏条参:

炒枳实6克焦栀仁9克淡豆豉9克苏条参15克

枳实栀子豉汤为仲景宽中下气、交心肾、除虚烦之方,加苏条参以顾护元气。

服后心烦大减,但腮肿未全消,牙略痛,用自拟方姜桂苓半汤化裁:

干姜12克桂枝12克茯苓15克胆炒半夏9克

方以干姜除寒散结,桂枝温经通脉,茯苓利水行痰,半夏胆汁炒更能化痰降逆,引浮越之阴火得以潜藏。

服方一剂,腮肿消,牙痛止,但天明时又现两腿疼痛且.浮肿,舌白腻。

此因上方之散寒降逆,寒趋于下,故腿现浮肿,总由寒湿未尽,阳不宣达所致。

续处下方:

麻黄6克杏仁9克桂枝9克白术15克苡仁15克

甘草6克

此方为麻黄加术汤和麻杏苡甘汤之合方。

有使蕴积之寒湿由尿、汗两解之妙,故服后腿痛即减,浮肿未全消,继以苓桂术甘汤加附片,及四逆汤加苓、术调理而愈。

[按]:

此病初起,由于医者未细心审证,杂乱投药,导致症变多端,脾肾欲绝,出现呕逆不止,实系阳虚、寒湿不化之证。

至于舌黑而干,结合脉症,乃阳虚而津液不能上承,井非热象。

阳虚乃病之本,湿寒乃病之标。

审证如此,故自始至终,紧紧抓住这一关键随症用药,无论其阴邪上越为牙疼腮肿,或下降为腿肿痹痛,症状虽异,而致病之本源则同。

本着“治病必求其本”之原则,从扶阳气、祛寒湿出发,步步为营,竟收全功。

渗湿汤

治脾胃虚寒,四肢困倦,骨节酸疼,头晕鼻塞,恶风,多虚汗,痰饮不清,胸满气促,心腹胀闷,两胁刺痛,霍乱吐泻。

此药能暖脾胃,辟风寒,祛瘴疫,除风湿。

浓朴(二两)丁香甘草附子(各一两)砂仁干姜肉果(面裹煨透)高良姜(各八钱)

锉碎。

每用五钱加姜三片,枣三枚,水一盏煎七分,去渣空心服。

脾胃虚寒,斡旋不能者,反治肺肾

例如:

患者李××,女,30岁。

支气管哮喘5年,遇夏必发,冬季反减,近两年来冬夏俱喘,走路气短。

前医始予定喘汤、小青龙汤无效。

转请余诊,余诊其脉弦大,治以黄芪鳖甲散去鳖甲、秦艽、天冬、桔梗、桑皮,加麦冬。

7剂药后喘咳大减,但继服则无效,并见齿衄、鼻衄、泄泻。

再审其证,亦认为上方正确,予上方20剂,药后气短咳喘加剧,衄血同前,按其手足均厥冷,舌质淡暗,脉弦紧。

反复思考,衄虽火证为多,然虚寒者亦有之,且十几天来胃脘满痛,食欲不振。

乃云:

脾胃虚寒为本,痰饮蕴郁为标,因拟附桂理中合二陈汤方4剂,药后非但衄血全止,亦且喘咳渐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