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漏补缺热点梳理地理经典题训练 01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71434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查漏补缺热点梳理地理经典题训练 01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查漏补缺热点梳理地理经典题训练 01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查漏补缺热点梳理地理经典题训练 01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查漏补缺热点梳理地理经典题训练 01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查漏补缺热点梳理地理经典题训练 01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查漏补缺热点梳理地理经典题训练 01解析版.docx

《查漏补缺热点梳理地理经典题训练 01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查漏补缺热点梳理地理经典题训练 01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查漏补缺热点梳理地理经典题训练 01解析版.docx

查漏补缺热点梳理地理经典题训练01解析版

一、知识规律回顾

1.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1)巧用数轴计算时间

时间的计算几乎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在计算时间时利用数轴进行计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如下:

首先要弄明白数轴上的数与时区、经度的关系:

数轴上的原点对应中时区中央经线即0°经线,+1到+12对应东一区到东十二区中央经线的位置,-1到-12对应西一区到西十二区中央经线的位置,0到+12对应东经0°到180°,0到-12对应西经0°到180°。

如下图所示:

实际操作方法:

第一,画一数轴,数轴上只需有原点(即中时区中央经线的位置)和正、负方向,刻度不用画。

第二,在数轴上表示出两个时区的位置,东时区在正方向,西时区在负方向。

并计算出两时区在数轴上的距离(用S表示)。

第三,在两个时区之间画一箭头,方向由已知时间的时区指向未知时间的时区。

如果箭头指向负方向,就用已知时间减去S。

如果箭头指向正方向,就用已知时间加S。

(2)日期的变更

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国际日界线(人为日界线),即180°经线,该日界线的位置不变,但是时间在变化;另一条是0时经线(自然日界线),它的位置是变化的,但时间不变,且当太阳直射0°经线时,两条日界线重合,全球只有一个日期。

除此之外,地球上有两个日期。

如下图所示:

新的一天的范围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向东至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180°经线向东至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80°经线上的地方时是几时,新的一天的范围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新一天的范围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上的地方时就是几时。

【特别提醒】

1.确定特殊时刻的常用方法

(1)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2)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

(3)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4)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是12时;

(5)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是0时;

(6)晨昏线与极夜最大范围的纬线相切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

(7)晨昏线与极昼最大范围的纬线相切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2.两个日期所占比重的计算技巧

(1)早的一天所占的比重为:

国际日界线的时间/24。

(2)晚的一天所占的比重为:

1-(国际日界线的时间/24)。

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1)昼夜长短的判断

①昼夜长短的判读: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②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于夜,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

太阳直射点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与太阳直射点位置无关。

③同纬度地区日出、日落地方时相同,昼长相同,而且一年中昼最长+昼最短=24小时。

④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地区,北半球的昼长等于南半球的夜长。

⑤纬度越低昼夜变化幅度越小,赤道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⑥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且距二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

(2)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①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②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③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夜长时间=24-昼长时间

(3)利用“对称法则”突破昼夜长短规律的技巧

①同一天中,南北半球同一纬度的两点昼夜长短相反。

如40°N昼长为13个小时,则40°S夜长为13个小时。

二分日前后相同日期,其昼夜状况相同,即日出日落时刻相反。

②一年中,同一纬度的地方,二至日前后相同的时间,昼夜长短相反,即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如某地7月22日前后日出5时,则5月22日前后日出5时。

③一年中,同一纬度的地方,二分日前后相同的时间,昼夜长短相反,如春分日后一个月(4月21日左右)和前一个月(2月21日左右)昼夜长短大致相反。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1)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

①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全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其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小于46°52′。

如图中的A。

②回归线上:

全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其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等于46°52′。

如图中的B。

③回归线至极圈之间的地区:

全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其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等于46°52′。

如图中的C。

(2)正午太阳高度的测量

正午太阳高度是各地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即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

可利用“立竿见影”的方法进行正午太阳高度的测量与计算。

如图所示,已知图中杆高为h,当某日正午太阳从3位置照射时的影长为l,则该日正午太阳高度H可通过公式计算:

tanH=h/l。

(3)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近大远小)

某日太阳直射某纬度,则该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离该纬线越远,则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简记为“近大远小”)。

由此可以推知:

一日内,同一纬线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来增去减)

由近大远小的规律可以推知:

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反之减小(简记为“来增去减”)。

(5)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H=90°-纬度差

其中,H为所求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90°为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纬度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纬度与当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之间的差值。

(6)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①推算纬度: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求出地理纬度。

②计算地方时:

一天中太阳高度达最大时地方时为12时;春秋分时,太阳高度为0°处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任何一天赤道上太阳高度为0°处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

③推算楼间距:

为了获得充足的日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间距较大。

④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线,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多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多朝北。

⑤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

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⑥计算太阳能热水器安装角度:

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等于该地与太阳直射点所在地的纬度差。

【特别提醒】

春秋二分日,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各地(极昼、极夜区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日出时日影朝西南,日落时日影朝东南;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各地(极昼、极夜区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日出时日影朝西北,日落时朝东北。

 

二、经典模拟训练

(广东省肇庆市2014届高三4月第二次模拟)5.下表为中国天气网上肇庆某日天气预报的部分数据。

据此判断,此时

A.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B.肇庆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C.黄赤交角逐渐变小D.地球向近日点移动

【答案】B

 

(浙江省五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11.下图为杭州(30°N)某住宅小区顶楼太阳能热水器一年内获得太阳辐射量的统计简图,集热板与楼房平顶的交角为45°,则图中H代表的日期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答案】D

(福建省南平市2014年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下图为福建省某校马蹄形教学楼的顶层示意图,据图完成11~12题。

11.教室以采光好、强光不直接射入为宜,下列教室可能符合此条件的是

A.教室1B.教室2C.教室3D.教室4

12.早晨,太阳光从A窗射入教室

A.此时,索契(39°57′24″E)夕阳西下

B.此时,纽约(74°0′0″W)烈日当空

C.此季节,适宜到北极地区科学考察

D.此季节,非洲热带草原动物正在向南迁徙

【答案】11、B12、C

(广东省深圳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5.“白夜”是指高纬度地区太阳处于地平线以下,但天空整夜不黑的现象。

读图3,关于“白夜”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极圈内不会出现

B.6月22日,甲、乙两处都有白夜现象

C.由太阳活动产生的极光形成

D.主要与大气的散射作用有关

【答案】D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第六次月考)广州(113°16′E,23°08′N)到青岛(120°20′E,36°04′N)的地面劣弧距离是1665千米,2013年6月12日太阳一年中第一次直射广州。

据此回答第11题。

11.太阳直射广州时,青岛的太阳高度和方位分别是

A.77°04′、南偏西B.77°04′、南偏东

C.75°、南偏西D.75°、南偏东

【答案】C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若不考虑地形和天气,甲地比乙地(Oº,60ºE)总是先看到日出,△T表示某日甲地与乙地日出的时间差。

下图示意△T的年变化曲线,读图完成1-3题。

1.甲、乙两地昼长相同的日期是

A.aB.bC.cD.d

2.甲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A.30ºN,90ºEB.30ºS,45ºE

C.20ºN,75ºED.20ºS,30ºE

3.与乙地相比,a日甲地

A.早3小时看到日落

B.晚3个小时看到日落

C.早1小时看到日落

D.晚1个小时看到日落

【答案】1、B2、A3、C

(广东省2014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5日4时35分,“玉兔号”巡视器(下图)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并将于随后3个月内开展月壤厚度和结构科学探测。

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玉兔号”将面临一系列的考验。

据此回答1—2题。

1.“玉兔号”巡视器探测期间,汕头市

A.正午日影越来越长B.白昼先变长再变短

C.进入台风多发季节D.可能会出现成潮

2.根据材料,玉兔号将面临一系列的考验中,可能会有

A.狂风暴雨B.黄沙漫天

C.冷热剧变D.乌云遮日

【答案】1、D2、C

(吉林省白山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环境与建筑文化息息相关。

图1为我国西南菜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

该院落主体呈白色,房屋坐向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据此回答3—4题。

3.该建筑设计有“大风不进屋”、“风吹自把门前扫”之特点。

由此推断该地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东南风B.东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4.对于该院落中照壁的设计叙述正确的是

A.延长院落的采光时间

B.遮挡早晨阳光的照射

C.减弱正午的紫外线强度

D.阻挡来自北方的沙尘暴

【答案】3、D4、A

(广东省珠海市2014届高三上期期末考试)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凌晨1:

30分,嫦娥三号披挂出征。

嫦娥三号将试验月面软着陆、月面巡视探测等科学研究内容。

下表为当日世界四个地区连续两日的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回答4—6题。

4.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①④②   B.④①③②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

5.根据日出日落时间推算,嫦娥3号发射时①地地方时是

 A.1日21点30分 B.2日4点30分 C.2日6点30分 D.1日22点30分  

6.假如④地位于华北地区,此日午后出现一次降雨过程,原因最可能是

 A.冷锋过境 B.对流雨  C.台风过境  D.暖锋过境 

【答案】4、A5、A6、A

(山东省临沂市2014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测)2013年3月23日20:

30-2l:

30,“地球一小时”活动再次在全球多个城市举行。

读图,回答3~4题。

3.活动当天,图中四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和最小的依次为

A.新加坡、哥本哈根B.北京、里约热内卢

C.里约热内卢、北京D.哥本哈根、新加坡

4.活动当天,当北京日落时,世界某城市开始熄灭电灯,该城市最可能位于

A.巴西B.印度C.澳大利亚D.英国

【答案】3、A4、C

(山东省临沂市2014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测)下为“我国某工业园的产业链示意图”(除煤炭外,其他原料均就地生产)。

读图,回答19-20题。

19.该工业园区最可能位于

A.福建B.吉林

C.河北D.四川

20.该工业园区的产业链①没有固体废弃物排放②减少碳排放③带动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④能从根本上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问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19、A20、B

(四川省南充高中2014届高三第八次月考)下图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示意某日晨线、昏线与M纬线相交点的时间变化情况。

P、Q为M纬线上的两点,其经度差为90°。

读图,完成6~7题。

6.该日Q地日出的当地时间为

A.3时B.6时C.9时D.11时

7.P地可能位于

A.非洲B.南美洲C.欧洲D.北美洲

【答案】6、C7、D

考点:

时间计算,昼长与日出、日落时间,各大洲的经纬度范围。

(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14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读“北半球某温带地区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比例尺1:

20000)”,回答1~2题。

1.当教堂的影子偏向甲地时,最可能为该地的(均为地方时)()

A.9:

00B.12:

00C.15:

00D.18:

00

2.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增大1倍,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原来的2倍

B.同样的图幅面积表示的实际范围是原来的1/4

C.教堂的布局在图中更加清晰

D.如果等高距不变,等高线更加密集

【答案】1、A2、D

(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14届高三第五次月考)下图中XY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Q为锋面。

回答第7~8题。

7.关于PQ锋面性质及雨区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冷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

B.为暖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

C.为冷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

D.为暖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

8.图中山脉东侧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

【答案】7、C8、A

(云南省(昆明三中、玉溪一中)2014届高三11月份统一考试)下图为一年内某两日夜半球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甲乙两图所示日期大约相隔

 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12个月

11.当①③两地同时日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两地均地方时24时日落B.①③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C.①③两地季节相同D.①③两地盛行风向相同

【答案】10、B11、B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右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理事物示意图,a、b、c所表示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减小。

据此完成5~7小题。

5.若a、b、c表示一组等压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吹东南风B.②处风速比①处大

C.甲地位于低压槽线附近D.乙地处在阴雨天气中

6.若此图为等温线分布图,且甲、乙分别代表陆地和海洋,则此时

A.南极考察船正在返航B.此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风

C.华北平原小麦生长旺盛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7.若此图为某地区的水稻梯田俯视图,且a、b、c为梯田边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线表示分水线,乙线表示集水线B.①②两处的海拔基本相等

C.a与b的高度差一定等于b与c的高度差D.在①处肯定能看见②处正在插秧的人

【答案】5.C6.D7.B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读L1、L2纬线上的部分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1题。

11.若L1、L2都位于北半球,H=80°,则()

A.太阳直射点纬度的范围为:

5°N~23.5°N

B.纬线L1纬度的范围为:

20°N~33.5°N

C.纬线L1上各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

D.M1、M2的经度差始终小于180°

【答案】11、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