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369819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10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肿瘤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肿瘤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肿瘤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肿瘤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肿瘤基础知识.docx

《肿瘤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基础知识.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肿瘤基础知识.docx

肿瘤基础知识

肿瘤基础知识

一、肿瘤概念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肿瘤细胞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和功能。

它生长旺盛,常呈持续性生长。

癌的英文(cancer)名字,汉译意为"螃蟹"。

这就是说"癌"是一种无限制地向外周扩散、浸润。

癌症是一组疾病,其特征为异常细胞的失控生长,并由原发部位向其它部位播散,这种播散如无法控制,将侵犯要害器官和引起衰竭,最后导致死亡。

人类发现肿瘤已有3000年以上例史。

不仅人类患肿瘤,动、植物也有肿瘤(关于植物肿瘤见本站相关栏目)。

直到19世纪应用显微镜后,才建立了目前肿瘤学的框架。

20世纪以来,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基础理论研究与新技术的应用,肿瘤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

尽管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致死的第1或第2位原因,但肿瘤学的进展已使肿瘤患者的1/3有根治希望。

二、肿瘤命名

医学家根据肿瘤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成两大类: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叫"癌",来源于间叶组织(包括结缔组织和肌肉)的恶性肿瘤叫"肉瘤"。

通常所讲的"癌症"指的是所有的恶性肿瘤,包括"癌"与"肉瘤"等。

恶性肿瘤是当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

癌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和意外事故一起,构成当今世界所有国家三大死亡原因。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卫生部门都把攻克癌症列为一项首要任务。

良性肿瘤 如:

子宫肌瘤、乳房瘤

恶性肿瘤 癌(来源于上皮组织)如:

宫颈癌;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如:

骨肉瘤;其它 如:

神经母细胞瘤、精原细胞瘤、白血病

三、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来讲有如下区别。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比较

成长特性

良性

恶性

生长方式

往往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

多为侵袭性生长

生长速度

通常缓慢生长

生长较快,常无止境

边界与包膜

边界清晰,常有包膜

边界不清,常无包膜

质地与色泽

质地与色泽接近正常组织

通常与正常组织差别较大

侵袭性

一般不侵袭,少数局部侵袭

一般者有侵袭与蔓延现象

转移性

不转移

一般多有转移

复发

完整切除,一般不复发

治疗不及时,常易复发

 

2.组织学特点

 

组织学特点

良性

恶性

分化与异型性

分化良好,无明显异型性

分化不良,常有异型性

排列与极性

排列规则,极性保持良好

极性紊乱,排列不规则

细胞数量

稀散,较少

丰富而致密

核膜

通常较薄

通增厚

染色质

细腻,较少

通深染,增多

核仁

不增多,不变大

粗大,数量增多

核分裂相

不易见到

核分裂增多,或出现不典型核分裂

功能代谢除分泌性肿瘤以外,一般代谢正常核酸代谢旺盛,酶谱改变,常产生异常代谢

对机体影响除生长在要害部位外,一般影响不大无论发生在何处,对机体影响很大,甚至导致人死亡

注:

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最主要的特征。

四、肿瘤分级

根据肿瘤的病理形态对肿瘤进行病理分级,可表明肿瘤的恶性程度,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国际抗癌联盟(UICC)根据原发肿瘤的大小及范围(T),局部淋巴结(N)受累情况以及肿瘤转移情况(M)3项指标对肿瘤进行病理学分期。

简述如下:

PT原发肿瘤

PTis浸润前癌(原位癌)。

PT0手术切除物的组织学检查未发现原发肿瘤。

PT1,PT2,PT3,PT4原发肿瘤逐级增大。

PTx手术后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均不能确定肿瘤的浸润范围。

PN局部淋巴结

PN0叫未见局部淋巴结转移;

PN1,PN2,PN3,局部淋巴结转移逐渐增加。

PN4邻近局部淋巴结转移。

PNx肿瘤浸润范围不能确定。

PM远距离转移

PM0无远距离转移证据。

PM1有远距离转移。

PMx不能确定有无远距离转移。

癌症预防

随着人类对癌这一顽症认识的不断深化、逐渐意识到癌的预防是抗击癌症最有效的武器。

许多科学研究及有效控制活动表明,癌症是可以避免的。

1/3癌症可以预防。

1/3癌症如能及早诊断,则可能治愈。

合理而有效的姑息治疗可使剩余1/3癌症病人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

当今世界对我们传统的习惯提出了很多挑战,已出现的新的健康观点需要不断认识。

个人、家庭及至社区比以往更有责任帮助自己和他人防患疾病,改善生活方式和环境以促进健康。

政府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以支持个人、家庭及社区的活动。

只有将肿瘤预防与控制纳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作议事日程中,才能真正起预防作用。

癌症预防的最终目的,就是降低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通过下列几种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和化学预防等。

癌症预防:

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Ⅰ级预防(PrimaryPrevention)--第一级预防或病因预防。

其目标是防止癌症的发生。

其任务包括研究各种癌症病因和危险因素,针对化学、物理、生物等具体致癌、促癌因素和体内外致病条件,采取预防措施,并针对健康机体,采取加强环境保护、适宜饮食、适宜体育,以增进身心健康。

对个人,这是0期,是重要捣阑加谖慈?

quot;时期。

1、避免吸烟

吸烟已经较明确的为人们所熟知的致癌因素,与30%的癌症有关。

烟焦油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如3-4苯丙芘,多环芳香烃、酚类、亚硝胺等,当烟草燃烧的烟雾被吸入时,焦油颗料便附着在支气管粘膜上,经长期慢性刺激,可诱发癌变。

吸烟主要引起肺、咽、喉及食管部癌肿,在许多其他部位也可使其发生肿瘤的危险性增高。

2、饮食结构

美国饮食、营养及癌委员会(DNC)的调查表明:

结肠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及肺癌是最有可能通过改变饮食习惯而加以预防的。

事实上,合理的膳食可能对大部分癌都有预防作用,特别是植物类型的食品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防癌成分,这些成分几乎对所有癌的预防均有效果。

1997年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8条膳食指南为:

1)食物多样,谷物为主。

多种食品应包括谷物与薯类、动物性食品、豆类及其制品、蔬菜与水果及纯热量食品等5大类。

2)多吃蔬菜、水果与薯类,维护心血管健康,增加抗病能力,预防癌症,预防眼疾。

3)每天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我国膳食中钙普遍缺乏,仅为推荐供应量的一半。

而奶类食品含钙量高,并与豆类食品一样,是优良的蛋白质来源。

4)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与荤油。

动物性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全面,赖氨酸含量高;而鱼类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血脂、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5)膳食与体力活动平衡,保持适当体重。

早、中、晚餐的供热量分别为30%、40%及30%为宜。

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我国居民的平均食盐摄入量约每天15克,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的两倍以上,故应减少食盐量的摄入。

7)饮酒应节制。

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品。

包括选购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尤其是绿色食品。

3、其它如职业、环境、感染、药物等

因职业和环境的原因而按触一些化学物质可导致不同部位的肿瘤。

例如肺癌(石棉)、膀胱部(苯胺染料)、白血病(苯)。

有些感染性疾病与某些癌症也有很密切的联系:

如乙肝病毒与肝癌,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

在一些国家,血吸虫寄生感染显著增加膀胱癌的危险性。

暴露于一些离子射线和大量的紫外线,尤其是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也可以导致某些肿瘤,特别是皮肤癌。

常用的有致癌性的药物包括性激素--雌激素和雄激素、抗雌激素药三苯氧胺。

绝经后妇女广泛应用的雌激素与宫内膜癌及乳腺癌有关。

二级预防

Ⅱ级预防(PrimaryPrevention)--第二级预防或临床前预防、"三早"预防。

其目标是防止初发疾病的发展。

其任务包括针对癌症症状鱿忠郧暗哪切┣痹诨蛞涞募不迹扇?

quot;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措施。

以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尽早逆转到0期,恢复健康。

(一)重视癌症十大危险信号1)体表或表浅可触及的肿块逐渐增大。

2)持续性消化异常,或食后上腹部饱胀感。

3)吞咽食物时胸骨不适感乃至梗噎感。

4)持续性咳嗽,痰中带血。

5)耳鸣、听力减退、鼻衄、鼻咽分泌物带血。

6)月经期外或绝经期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7)大便潜血、便血、血尿。

8)久治不愈的溃疡。

9)黑痣、疣短期内增大、色泽加深、脱毛、痒、破溃等观象。

10)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

(二)对某些人群进行普遍检查。

(三)治疗癌前病变:

如食管上皮重度增生、胃粘膜胃粘膜的不典型增生、化生和萎缩性胃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结肠息肉,支气管上皮的增生和化生等。

(四)加强对易感人群的监测:

如有癌瘤遗传易感性和癌瘤家族史的人群是癌瘤易感人群。

必须定期对其进行监测。

(五)肿瘤自检:

对于体表可触及可看到的部位,也可定期进行自检。

例如妇女的自我乳腺检查。

三级预防

Ⅲ级预防(PrimaryPrevention)--第三级预防,临床(期)预防或康复性预防。

其目标是防止病情恶化,防止残疾。

其任务是采取多学科综合诊断(MDD)和治疗(MDT),正确选择合理甚至最佳诊疗方案,以尽早扑灭癌症,尽力恢复功能,促进康复,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甚至重返社会。

癌症预防――自我检查

如发现自己有如下不适或相关症状应及时就诊。

中国医学科学院根据我国的情况,提出下列十大症状,作为引起人们对癌症肿注意的警号:

1.身体任何部位,如乳腺、颈部或腹部的肿块,尤其是逐渐增大的。

2.身体任何部位,如舌头、颊粘膜、皮肤等处没有外伤而发和生的溃疡,特别是经久不愈者。

3.中年以上的妇女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或分泌物(俗称白带增多)。

4.进食时胸骨后闷胀、灼痛、异物感或进行性加重的吞咽不顺。

5.久治不愈的干咳或谈中带血。

6.长期消化不良、进行性食欲减退、消瘦、又未找出明确原因者。

7.大便习惯改变,或有便血。

8.鼻塞、鼻衄、单侧头痛或伴有复视。

9.黑痣突然增大或有破溃、出血、原有的毛发脱落。

10.无痛性血尿。

除上述八大警号和十大症状外,还有以下一些征兆,也要高度警惕。

1.单侧持续加重的头痛、呕吐和视觉障碍,特别是原因不明的复视。

2.耳鸣、听力下降、回吸性咯痰带血、颈部肿块。

3.原因不明的口腔出血、口咽部不适、异物感或腔疼痛。

4.无痛性持续加重的黄疸。

5.乳头溢液,特别是血性液体。

6.男性乳房增生长大。

7.原因不明的疲乏、贫血和发热。

8.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疼痛、骨关节疼痛。

另外,癌前病变也应视为早期征兆。

如粘膜白斑病、皮肤慢性溃疡、瘘管、增殖性疤痕(特别是化学药品烧伤引起的疤痕)、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直肠多发性息肉、皮肤角化症(特别是大小鱼际处的手掌角化症、乳腺囊性小叶增生病、宫颈糜烂、宫颈息肉等)可发展为癌症。

肿瘤的综合治疗观念

我国一些医院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管自己治疗肿瘤的技术能力如何,不管本院有无治疗肿瘤的设备,却抢着收治病人,又不能采取适当的治疗手段,只根据自己的专业为病人选择治疗方案。

例如,能手术治疗的不去手术切除,而采用化疗或放疗;需要放疗的,不去放疗而单用化疗;有的应首选化疗的却先用手术或放疗,有的只单用中医中药。

这使很多肿瘤患者未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延,费了钱财,甚至落得人财两空,这种状况堪忧。

]

肿瘤病人预后取决于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肿瘤的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及我国特有的中医药治疗。

这几种手段各有一定的适应症和限制,如能做到取长补短,合理综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肿瘤的治愈率,例如白血病,淋巴瘤,睾丸肿瘤,横纹肌肉瘤,肾母细胞瘤及头颈部肿瘤,小细胞肺癌等。

综合治疗与专科技术

1、手术治疗外科手术仍是根治局部肿瘤最好的治疗手段,目前60%以上肿瘤以外科手术为主,但能做根治性手术的患者只占15%~20%,而且其中约半数病人仍难避免复发转移的可能,这是因为大多数病人在确诊时已扩散,超出手术能做的范围,或已有潜在的转移灶,外科仍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各种姑息性手术对局部残余、复发病灶、孤立转移灶的切除,与其它治疗手段协同作战,可达到缓解症状,延长生命,甚至治愈。

肿瘤外科治疗正向着合理性、功能性、根治性目标发展。

2、放射治疗近年来,放疗设备和技术方法突飞猛进,提高了肿瘤局部控制率,但放射抗拒和放射损伤仍未解决,限制了放射剂量,而且不管是伽玛刀,X-刀,或调强适形放疗,都还只是局部或区域性治疗,对于多脏器或广泛的多发的远处转移还是无能为力。

3、化学治疗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是治疗难点,目前化疗对大多数实体瘤疗效仍不满意,其毒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尚未解决,超大剂量化疗加干细胞移植只有少数患者能接受,远期疗效尚不令人满意。

4、生物治疗包括基因治疗,尚处于临床试验初期阶段,虽在个别病人中出现令人信服使人惊奇的疗效,但总的有效率不高,可与化疗联合应用,在手术、放疗、化疗后间歇期或缓解期应用,能发挥一定作用。

5、中医中药治疗目前虽在实验研究中已形成一些新观点,并已有不少临床取得较好疗效的报告,但尚未达到质的飞跃,故目前单用中医药治疗肿瘤疗效还不高,还处于辅助地位,进一步发掘会在肿瘤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目前中医药主要用于减轻病人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放、化疗的增敏,预防肿瘤复发或转移,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综合治疗需注意的问题

要有病理组织学诊断。

要有可靠的分期。

确定治疗目的。

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疗效:

●根治或治愈。

●不同程度控制肿瘤,延长生命,

●缓解症状,减轻症状,减轻痛苦。

上述目的可能互相转化。

确定主要治疗手段和辅助治疗目的。

●恶性程度高,易淋巴和远处转移,对化疗敏感的肿瘤如小细胞肺癌,高度恶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和绒癌,应以全身化疗为主,对局部肿块需放疗或手术加以根治。

●肿瘤所处的部位难做根治手术,而对放疗敏感者,如鼻咽癌,根治局部肿瘤以放疗为主,控制远处转移以化疗为辅。

●肿瘤位于较易进行根治手术部位。

对放疗、化疗敏感性较低,转移发生较晚的肿瘤如胃癌、肠癌,应以手术为主,即使不能做根治手术,也应做姑息切除,可为放、化疗和免疫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基本上不发生或很少发生远处转移的肿瘤,如脑胶质瘤,只进行局部治疗,一般先手术后放疗,不能手术者作放疗,有时辅以化疗提高局部控制率。

●不同治疗手段先后次序的合理安排。

小细胞肺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都应先化疗后放疗或两者同时进行,乳腺癌根治术后先化疗较先放疗更合理,应把传统的先放疗后化疗观念改变过来。

胃肠癌则在术后化疗为宜,乳腺癌、肺癌在迅速发展阶段应先做放疗或化疗,不宜手术。

Ⅲ期乳癌、晚期直肠癌应先放疗加化疗为宜。

●化疗的疗程和期限。

大多数实体瘤的化疗主要用于手术或放疗前或后的辅助治疗,一般原则是:

开始要早,剂量要大,疗程间隙要短,在半年到一年内完成。

●诊疗要有系统性和完整性。

一个肿瘤患者往往经过几个医院,甚至经过几个科室,不应各自为战,而要承前启后,加强各科室协作性。

多学科联合门诊,查房共同讨论和拟定肿瘤综合治疗方案,应作为医院的一项制度,加强医生的肿瘤综合治疗观念是关键,无论是外科医生,内科医生,放疗科医生,都应按综合治疗要求培训,才能做到综合治疗,规范诊治。

肿瘤治疗方法的评价

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我国的肿瘤治疗模式有西医和中医两种,中西医结合是中国特色的肿瘤治疗模式,长期的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是现阶段治疗大多数肿瘤的较好方案。

因此,科学、公正地评价中西医两种肿瘤治疗模式的优缺点及正确认识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对于肿瘤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

1.肿瘤的治疗模式

1.1西医治疗模式

(1)手术治疗

理论依据:

肿瘤是一类以"局部肿块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因此,从理论上讲,手术切除局部肿块可以起到治疗肿瘤的作用,也应作为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

临床实践也证明了这两点:

对于大多数肿瘤来说,手术常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确能治愈部分病例。

适应证:

早期、中期和局限性肿瘤的根治性治疗,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

优缺点:

手术是一种机械手段,局部病变治疗彻底,不存在化疗耐药、放射抗拒等问题。

缺点是创伤性较大,有些部位手术难度大,对于亚临床转移灶无效。

失败原因:

局部扩散;潜在转移;绝大多数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局部治疗手段有其局限性。

评价:

手术治疗肿瘤的疗效较为确切,对于大多数癌症来说,如果无手术禁忌症,应首先选取用手术,然后再辅以其它治疗。

(2)化学治疗

理论依据:

肿瘤是一类细胞增殖、分化异常的疾病,化疗药有"细胞毒"和促进分化等作用,可以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等,从而可以治疗或治愈肿瘤。

适应证:

中、晚期肿瘤,转移性肿瘤,亚临床转移灶。

优缺点:

化疗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对原发灶、转移灶和亚临床转移灶均有治疗作用。

缺点是化疗药物的选择性差,在取得治疗效果的同时,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化疗是否抑制病人的免疫功能,需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用药的种类、时间等不同,不能一概认为化疗能抑制免疫功能,对于许多肿瘤,有效的化疗通过杀死肿瘤细胞,还可以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

失败原因:

肿瘤细胞耐药(原发性和/或继发性耐药);一级动力学杀伤,不能杀死所有的肿瘤细胞,残存肿瘤细胞常常会复发、转移;药物不能进入肿瘤组织内;肿瘤生长比例低,G0期细胞多。

评价:

近年来,随着新的化疗药物的出现和化疗的不断进展,许多肿瘤的化疗效果得到明显提高,有些肿瘤如淋巴瘤、睾丸肿瘤等化疗可以治愈,因此化疗作为一种全峰性治疗手段,在癌症的综合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可以预言:

人类最终征服癌症是要通过内科治疗。

(3)放射治疗

理论依据:

肿瘤细胞对于放射线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放疗作为治疗癌症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许多癌症可以产生较好效果。

适应证:

区域敏感性肿瘤。

优缺点:

对于有些肿瘤疗效较为确实,毒性相对较小。

缺点是远期毒性反应;剂量限制性毒性;

失败原因:

放射抗拒(原发或继发);扩散和转移;亚临床转移灶。

评价:

放疗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手段,主要用于癌症局部肿块的控制,对于许多肿瘤具有一定效果,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4)生物学治疗(BiologicalReactionModifiers,BRMs)

理论依据:

机体内既存在着基因突变、发生肿瘤的可能性,同时又存在着消除基因突变、肿瘤发生的机制和免疫能力,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播散是由于肿瘤与机体防御之间的动态平衡破坏的结果,生物学治疗就是着眼于提高肿瘤病人的抗肿瘤免疫能力,起到治疗、控制肿瘤的效果和目的。

适应证:

某些与免疫功能相关的肿瘤,如毛细胞性白血病;肿瘤残存,少于106-107个细胞;局限性肿瘤。

优缺点:

全身性治疗手段。

缺点是目前使用的BRMs大多数都有一定的毒副反应。

失败原因:

肿瘤的免疫原性太低或丧失;肿瘤病人免疫功能降低的原因和分子机理不清楚,临床试用的治疗大多数是属于盲目性治疗。

评价:

除少数肿瘤外,疗效尚不确切,基本上处于试验治疗阶段。

(5)基因治疗

理论依据:

肿瘤是一类"多基因病",目前认为其基本的发病学机理是由于基因表达调控异常、生长因子分泌功能失常、信号传导异常、使细胞发生恶性增殖而发生的。

因此,从理论上分析,从基因水平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过程是治疗肿瘤较为理想的手段和途径,近年来,基因治疗已经开始用于肿瘤的治疗。

适应证:

试用于某些肿瘤的实验治疗,如恶性黑色素瘤,肺癌等。

优缺点:

还有待今后的观察才能总结。

评价:

目前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疗效尚不确切。

1.2中医治疗模式

(1)辨证治疗

①扶正培本

理论基础:

中医理论认为虚证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和病机,正气不足,气血虚弱,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因而出现气滞、血瘀、湿聚、痰结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最终形成肿瘤。

临床实践也充分证明了扶正培本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等,对于某些肿瘤可能会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的作用。

因此扶正培本是中医预防、治疗肿瘤的特色和优势。

适应证:

主要适应于晚期肿瘤。

具体措施:

滋阴,补气,补阳,养血。

②祛邪

理论基础:

中医理论认为外邪是肿瘤发生发展的一个因素。

由于长期饮食不洁、情志失调、过度劳伤等引起机体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失调、外邪乘虚而入,引起气滞血瘀、邪毒聚结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最终形成肿瘤。

因此,祛邪也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一大治则,具有较好的疗效。

适应证:

早期肿瘤和体质较好的病人。

具体措施: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化痰祛湿,以毒攻毒等。

评价:

证是一类西医尚未认识的基本病理过程,中医辨证治疗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和优势,辨证治疗通过调整病人的阴阳平衡、提高病人的免疫能力等可以起到治疗肿瘤的效果,中医辨证治疗虽然主观疗效较好,但客观疗效较差,肿瘤的体积变化常不显著。

(2)辨病治疗

理论基础:

现代医学对于疾病过程的认识是"病",由于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得机体各个部位发生的肿瘤都可以得到明确诊断,这是现代医学诊治疾病的重大优势。

近年来,中医在治疗疾病时也吸纳了西医这种辨"病"治疗模式,因此,现代中医治疗肿瘤的原则是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还常选用一些具有一定抗癌作用的中草药进行辨病治疗,实践表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肿瘤具有较好疗效。

1.3综合治疗模式

理论依据:

由于癌证发生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和异质性,目前对肿瘤的发病学机理尚不明了,也无特效的根治办法,因此,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和肿瘤的局部情况,将现有各种对癌症有效的治疗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选择使用,从理论上分析可以最大幅度地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适应证:

几乎是全部肿瘤。

优缺点:

疗效较好,是现阶段首选的治疗模式。

缺点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较高,综合治疗的远期效果仍不理想。

失败原因:

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了解不够,对个体的预后评价缺乏有效的办法;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方案选择不当。

(1)常规治疗模式:

手术+术后化疗、放疗、生物学治疗、中医中药治疗

(2)新辅助治疗模式:

化疗和/或放疗+手术+化疗、放疗、生物学治疗、中医中药治疗

(3)放疗+化疗+生物学治疗+中医中药治疗

评价:

综合治疗是现阶段治疗肿瘤的较好方案,是目前绝大多数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但肿瘤的综合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科的密切协作和配合才能搞好。

综合治疗的含义是:

根据病人的机体情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2.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理论依据

中西医结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肿瘤综合治疗模式。

长期的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是目前治疗肿瘤的较好方案,特别是对于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西医西药杀死杀伤癌细胞的能力较强,近期疗效较好,但由于化疗药的毒副作用,对于大多数肿瘤,单用西药化疗并不能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中医中药虽然杀死杀伤癌细胞的能力较弱,近期疗效较差,但中药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远期效果较好。

有机地将西医治疗手段和中医中药治疗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而且还能提高病人的免疫力、生存质量、降低化疗和放疗的毒副作用,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等。

总的来说,目前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应以西医治疗手段为主、中医治疗方法相辅,二者相辅相成。

疾病的治疗可以分为病因学治疗和病理生理学治疗两类,病因学治疗是将引起疾病发生的病因作为治疗靶点,从病因学角度防治疾病,从根源上消除疾病的发生,这是现代医学治疗疾病的优势所在,如果引起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