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过关检测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366226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3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过关检测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过关检测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过关检测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过关检测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过关检测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过关检测卷.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过关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过关检测卷.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过关检测卷.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过关检测卷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章节一遍过

第二章《声现象》过关检测卷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为营造清静的生活环境,近两年来,咸宁市已经实现所有城区“禁鞭”.燃放鞭炮产生的烟尘飞扬_____(选填“是”或“不是”)分子运动;“禁鞭”是通过在_____来控制噪声这种公害.

2.南音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被誉为中华艺术瑰宝,在闽南民间广泛流传。

它的主奏乐器琵琶(南琶),弹奏时那缠绵深沉的琴声是靠琴弦____产生的;琴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

3.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_的形式向远处传播.声音传播过程中能引起别的物体发生_____,超声波还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具有_____.

4.今年春节,疫情发生后,滨海支援湖北医疗队迎难逆行。

2月9日,10名医护人员奔赴湖北开展医疗救治,他们在那里战斗了38天,圆满结束了全部医疗工作。

凯旋之刻,警车护卫匀速前行,现场人们听到车辆的鸣笛声是经______传播而来,以编队中某一辆警车为参照物,其他警车是______(运动/静止)的。

5.如图所示,“入班即静”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轻声”是指声音的_____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6.全日制小学的语文课本中有唐朝时期莆田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诗,如图所示.垂钓小儿不敢答话,因为他知道,声音可能会吓跑要上钩的小鱼.此事表明_______和_______可以传声.

7.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_____;看《蒙面唱将》节目时,嘉宾和观众是根据声音的_____来判断歌手是谁。

(两空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8.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高”指的是_____,而“引吭高歌”里的“高”指的是_____,“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的_____不同。

9.电子琴能模仿手风琴的声音,它主要是模仿手风琴的________.演奏时按下不同的琴键,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0.某种昆虫的翅膀在2min内振动了600次,它的频率是________ Hz,人类________(“能”或“不能”)听到该声音。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设想一人以和声速相同的速度离开一正在唱歌的演员,则此人离开后()

A.始终能听到刚离开时所听到的歌声B.能听到演员继续歌唱的歌声

C.所听到的歌声音调高低始终不变D.不能听到演员的歌声

12.在敲响大古钟时,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原因是()

A.钟声的回音

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13.去年12月17日,央视《美丽中国唱起来》大型演出活动现场,著名歌手刘和刚一曲饱含深情的《父亲》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大合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歌手可以通过麦克风提高声音的音调

B.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比刘和刚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

C.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

D.现场观众根据响度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

14.一位随州籍留美学子,在家乡的一次聚会上动情地说:

“我珍藏着一首乐曲《我的祖国》,前半部分是编钟演奏的,后半部分是交响乐.编钟曲让我自豪,交响乐让我振奋!

”从“声音的特性”看不同乐器演奏同一支曲子的主要区别在于()

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震耳的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传播

C.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微波炉是用声波来加热食品的

16.微风吹过,挂坠敲击材料相同、粗细相同、长短不一的金属柱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声音的( )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

17.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弓毛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

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

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

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

18.下列连线正确的是()

A.

B.

C.

D.

19.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  )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20.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则这些瓶子所发出的声音,主要不同的是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无法判断

三、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21.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敲击同一个音叉,如图(甲)所示为用较大的力敲击音叉时音叉振动的波形图,请在如图(乙)所示画出较小的力敲击时音叉振动的大致波形图。

(____)

 

22.画出所示中的折射光线。

(______)

 

四、实验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23.在探究固体能否传声时,小明和同桌在课堂上用衣服架子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小明将细绳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同桌用

铅笔轻轻敲两次衣架,衣架发出的声音是衣架______产生的.小明第一次听声音的方式如图所示,这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他第二次听声音则是将手指堵住耳朵,这次小明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听起来像寺庙中大钟发出的.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且效果较好;由此,他理解了用音效较好的手机录一段自己讲话的声音再播放出来后感觉与直接听到的声音___________(相同/不相同)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24.在声源周围安装吸声材料是控制噪声的常用方法之一,在海绵和泡沫塑料这两种材料中,谁的吸声效果更好呢?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回答这一问题.要求:

(1)写出实验中用到的主要器材.

(2)简述实验过.

(3)为了得到准确、可靠的结论.应控制哪此因素相同.比较什么现象就能得出结论.

 

五、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5.小兰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小红同学在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小兰同学先后听到两次响声,其时间相差0.7s,试计算铁管的长度。

(声音在铁中速度为5100m/s,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26.远处开来了一列火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的声音比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早了3秒,求火车此刻离人有多远?

(钢铁的传声速度是5200m/s)

 

27.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6s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以340m/s计算)

 

28.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平均速度约为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所示.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仪接收到,求障碍物与探测船间的距离.

 

六、综合题(每小题4分,共8分)

29.阅读《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自从iPhone5s带着指纹识别TouchID火了以后,这门技术已经成为iOS和Android旗舰手机上的标配了.虽然虹膜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也偶尔向TouchID发起挑战,但仍无法撼动其地位.不过,这种情况可能要改变了,因为手机芯片厂商高通来了一发黑科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亦称超声波SenseID).

原有的指纹识别的原理是电容式信号感测,核心是电信号.手指(人体)的微电场与电容传感器之间形成微电流,指纹嵴与峪(波峰与波谷)间会有高低电容差,这也是描绘指纹图象的基础.

超声波指纹识别如其名,是利用的是超声波去做检测.利用超声波具有穿透材料的能力,且随材料的不同产生大小不同的回波(超声波到达不同材质表面时,被吸收、穿透与反射的程度不同).因此,利用皮肤与空气对于声波阻抗的差异,就可以区分指纹嵴与峪所在的位置.超声波技术所使用的超声波的能量被控制在对人体无损的程度.

超声波指纹识别的优势在于可以识别指纹的3D纹路,采集更精细的指纹数据,而电容式的识别是2D图象.另外一点优势是可以置于塑料、玻璃等多种材料之下,不对机身外观造成影响,不受汗水、油污的影响.

请根据上述材料和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超声波传播中遇到障碍物时________(填“会”或“不会”)有一部分被反射回来形成回音.

(2)超声波指纹识别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下列哪种生物_______

A.蝙蝠B.猫C.狗D.大象

(3)超声波能够识别指纹是利用了超声波________的作用.(填“传递信息”或“具有能量”)

(4)下面是超声指纹识别系统,在发出超声波遇到手指上A,B,C,D,E五个位置,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ms、0.16ms、0.30ms、0.14ms、0.30ms.根据时间,求出手指与手机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指纹的大致形状,则该处指纹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________

30.声音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1)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___;把正在发声的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

(2)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_______,由此推理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

(3)管乐器在演奏时,乐音是由于管中的_______振动产生的.在进行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在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_______,从而改变了所产生乐音的_________.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章节一遍过

第二章《声现象》过关检测卷(解析版)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为营造清静的生活环境,近两年来,咸宁市已经实现所有城区“禁鞭”.燃放鞭炮产生的烟尘飞扬_____(选填“是”或“不是”)分子运动;“禁鞭”是通过在_____来控制噪声这种公害.

【答案】不是声源处

【解析】为营造清静的生活环境,近两年来,咸宁市已经实现所有城区“禁鞭”。

燃放鞭炮产生的烟尘飞扬不是分子运动,因为与微观的分子相比,烟尘仍然是很大的宏观物体,不能代表分子的运动;

“禁鞭”是控制噪声的产生,所以是通过在声源处来控制噪声这种公害。

2.南音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被誉为中华艺术瑰宝,在闽南民间广泛流传。

它的主奏乐器琵琶(南琶),弹奏时那缠绵深沉的琴声是靠琴弦____产生的;琴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

【答案】振动空气

【解析】琵琶的琴弦振动时会发出声音,然后此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里。

3.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_的形式向远处传播.声音传播过程中能引起别的物体发生_____,超声波还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具有_____.

【答案】声波,振动,能量

【解析】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介质中向四周传播,声音具有能量,可以使物体发生振动,所以,声音传播过程中能引起别的物体发生振动,超声波还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4.今年春节,疫情发生后,滨海支援湖北医疗队迎难逆行。

2月9日,10名医护人员奔赴湖北开展医疗救治,他们在那里战斗了38天,圆满结束了全部医疗工作。

凯旋之刻,警车护卫匀速前行,现场人们听到车辆的鸣笛声是经______传播而来,以编队中某一辆警车为参照物,其他警车是______(运动/静止)的。

【答案】空气静止

【解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现场人们听到车辆的鸣笛声是经空气传播而来的。

[2]编队中的警车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所以以编队中某一辆警车为参照物,其他警车是静止的。

5.如图所示,“入班即静”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轻声”是指声音的_____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答案】响度声源

【解析】[1]“轻声”体现的是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是指响度这一声音的特性。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其它条件一定时,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从控制噪声角度来看,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6.全日制小学的语文课本中有唐朝时期莆田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诗,如图所示.垂钓小儿不敢答话,因为他知道,声音可能会吓跑要上钩的小鱼.此事表明_______和_______可以传声.

【答案】空气水

【解析】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够传播声音.垂钓小儿不敢答话,是因为声音会通过空气和水进行传播,声音可能会吓跑要上钩的小鱼。

7.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_____;看《蒙面唱将》节目时,嘉宾和观众是根据声音的_____来判断歌手是谁。

(两空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响度音色

【解析】[1]“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2]不同歌手发出声音的音色不相同,故可以通过音色区分是谁在唱歌。

8.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高”指的是_____,而“引吭高歌”里的“高”指的是_____,“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的_____不同。

【答案】音调,响度,音色

【解析】

(1)音调是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是声音的高低,由振幅决定;区分音调和响度要分清声音的高低和大小.

(2)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

解:

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是指声音太高了我唱不上去,高是指音调高,“引吭高歌”里的“高”是指声音很大,指的是响度.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说即使没有看到他,只听他的声音也可以辨别出来,依据就是不同的人音色不同.

9.电子琴能模仿手风琴的声音,它主要是模仿手风琴的________.演奏时按下不同的琴键,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音色音调

【解析】不同发声体的材料与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电子琴能模仿手风琴的声音,它主要是模仿手风琴的音色;演奏时,不断地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使弦振动的频率不同,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10.某种昆虫的翅膀在2min内振动了600次,它的频率是________ Hz,人类________(“能”或“不能”)听到该声音.

【答案】5不能

【解析】已知某种昆虫的翅膀在2min内振动了600次,所以每秒钟振动次数

次,它的频率是5Hz.

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5Hz<20Hz,该声音属于次声波,人类听不到。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设想一人以和声速相同的速度离开一正在唱歌的演员,则此人离开后()

A.始终能听到刚离开时所听到的歌声B.能听到演员继续歌唱的歌声

C.所听到的歌声音调高低始终不变D.不能听到演员的歌声

【答案】D

【解析】一人以和声速相同的速度离开一正在唱歌的演员,此人离开后,因人离家速度大小等于声音的速度,故以人为参照物,声音是静止的,即没有声音经过人,故人不能听到演员的歌声.答案选D。

12.在敲响大古钟时,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原因是()

A.钟声的回音

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答案】B

【解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如果物体振动不止,声音就不会消失,反之振动停止,则发声停止。

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的振动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大钟也会“余音未止”;

13.去年12月17日,央视《美丽中国唱起来》大型演出活动现场,著名歌手刘和刚一曲饱含深情的《父亲》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大合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歌手可以通过麦克风提高声音的音调

B.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比刘和刚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

C.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

D.现场观众根据响度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

【答案】C

【解析】

(1)麦克风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

(2)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相同;(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4)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据此可辨别不同的乐器。

A、麦克风是用来提高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B、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刘和刚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故B错误;C、在演唱会上,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故C正确;D、现场观众是根据音色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故D错误。

故选:

C。

14.一位随州籍留美学子,在家乡的一次聚会上动情地说:

“我珍藏着一首乐曲《我的祖国》,前半部分是编钟演奏的,后半部分是交响乐.编钟曲让我自豪,交响乐让我振奋!

”从“声音的特性”看不同乐器演奏同一支曲子的主要区别在于()

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

【答案】B

【解析】不同的乐器的材料与结构不同,所发出声音的音调、响度可以相同,但音色却是不同的,所以我们是从声音的音色来辨别不同的乐器的;所以应选B.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震耳的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传播

C.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微波炉是用声波来加热食品的

【答案】A

【解析】震耳的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禁止鸣笛”是为了防止产生噪声,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利用微波是利用电磁波加热食品的,故D错误,故选A。

16.微风吹过,挂坠敲击材料相同、粗细相同、长短不一的金属柱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声音的( )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

【答案】A

【解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即声音的尖锐程度,即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即物体振动的快慢;根据题意知道,金属管的粗细、材料均相同,但长度不同,所以微风吹过时,挂坠敲击金属管,长的金属柱振动的较慢,短的金属柱振动的较快,所以,风铃发出声音的音调会不同,故选A。

17.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弓毛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

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

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

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

【答案】C

【解析】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弦振动部分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故A不合题意;

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由于两根弦的粗细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故B不合题意;

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可使弦的振幅不同,从而发声的响度不同,不能影响音调,故C符合题意;

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可使弦振动的频率加快,音调提高,故D不合题意;

18.下列连线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水中看鱼属于光的折射,针孔成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错;汽车观后镜属于凸面镜,故B错;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C错;土电话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听讲课时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D正确;应选D。

19.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  )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答案】C

【解析】如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钢琴在相同时间内出现的波峰相同,即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偏离原位置相同,即振幅相同即响度相同;它们的发声体不同,所以波形不同,故音色不同.答案选C.

20.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则这些瓶子所发出的声音,主要不同的是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敲击瓶子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子和瓶内的水.

A、筷子轻轻敲击瓶口,若用力大小相同,则声音的响度相同,故A错误;

B、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是瓶子与水振动发声,瓶中的水越少,越容易振动,其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B正确。

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声音是由瓶子和瓶内的水振动发出的,则发声体相同,则声音的音色相同,故C错误;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三、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21.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敲击同一个音叉,如图(甲)所示为用较大的力敲击音叉时音叉振动的波形图,请在如图(乙)所示画出较小的力敲击时音叉振动的大致波形图。

(____)

【答案】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敲击同一个音叉,用较大的力敲击音叉时音叉振动的幅度大,用较小的力敲击时音叉振动的幅度小,但音调不变,如图所示:

22.画出所示中的折射光线。

(______)

【答案】

【解析】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此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折射与入射的关系: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的传播路线不变,据此画图,

①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②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③因为当光从空气斜垂直射入水中或者其他介质中时,光的传播路线不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零度。

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23.在探究固体能否传声时,小明和同桌在课堂上用衣服架子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小明将细绳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同桌用

铅笔轻轻敲两次衣架,衣架发出的声音是衣架______产生的.小明第一次听声音的方式如图所示,这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他第二次听声音则是将手指堵住耳朵,这次小明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听起来像寺庙中大钟发出的.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且效果较好;由此,他理解了用音效较好的手机录一段自己讲话的声音再播放出来后感觉与直接听到的声音___________(相同/不相同)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答案】振动固体(或细绳)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不相同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轻敲衣架发出的声音是衣架振动产生的;小明将手指堵住耳朵时,衣架发出的声音经过细绳传递到耳朵,听起来像寺庙中大钟发出的,说明固体能够传声且传声的效果好;由此,他理解了用音效较好的手机录一段自己讲话的声音再播放出来后感觉与直接听到的声音不相同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直接听到声音是靠固体传声,而手机播放声音是空气传声。

24.在声源周围安装吸声材料是控制噪声的常用方法之一,在海绵和泡沫塑料这两种材料中,谁的吸声效果更好呢?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回答这一问题.要求:

(1)写出实验中用到的主要器材.

(2)简述实验过.

(3)为了得到准确、可靠的结论.应控制哪此因素相同.比较什么现象就能得出结论.

【答案】探究减弱噪声的一条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实验器材:

声源(如收音机等)、海绵、泡沫塑料、细线或胶带纸.

(2)实验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