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级生态学复习提纲 完整版汇总.docx
《13级生态学复习提纲 完整版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级生态学复习提纲 完整版汇总.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级生态学复习提纲完整版汇总
绪论
1.概念:
生态学,生物圈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前者如温度、光、水、风,而后者包括同种或异种其他有机体。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2.生态学是四个组织层次及各个层次的主要研究内容
✧个体(有机体对于环境的反应)
✧种群(多度及其波动的决定因素)
✧群落(决定群落组成和结构的过程)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第1章生物与环境
1.概念:
环境,生态因子,限制因子,最小因子定律,生态幅,耐受性定律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必须有一个特定的主体或中心。
生态因子:
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食物、氧气、二氧气体以及其他生物等。
限制因子:
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最小因子定律:
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与分布的根本因素。
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个理论也适用于其他生物种类或生态因子。
生态幅:
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耐受性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耐受性定律: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2.生态因子一般被分为哪五大类型?
哪些是直接作用?
哪些是间接作用?
气候因子:
光照、温度、降水、风、气压、雷电等。
直接
土壤因子:
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等。
直接
地形因子:
海拔、坡度、坡向等。
间接
生物因子:
各种生物的影响、相互关系等。
间接
人为因子:
人为的各种干扰。
间接
3.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有哪些?
①综合作用。
环境中的每一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生态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如山脉的阳坡阴坡景观差异,是光照、温度、湿度、风速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②主导因子作用。
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起决定性作用。
如植物春化阶段的低温因子;
③阶段性作用。
不同的发育阶段,生物需要的生态因子或同种生态因子的强度不同。
如谁是多数无尾两栖类幼体的生存条件,但成体对水的依赖性降低;
④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
对生物作用的生态因子每一个都很重要,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
但当某一因子数量不足时,可依靠相近的生态因子的加强得以补偿。
如光照强度减弱使光合作用下降,可以考CO2浓度的上升得到补偿。
⑤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行为、生长、繁殖、和分布的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如山脉植物受光照、水分等的直接影响,受坡向、高度的间接影响。
第2章能量环境
1.概念:
光周期现象,Q10定律,生物学零度,驯化,贝格曼规律,阿伦规律
光周期现象:
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放置、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
Q10定律:
通常温度每升高10℃,生理活动速率增加约2倍,温度系数Q10大致为2。
Q10只有在一定的适宜温度范围内才是一个常数。
生物学零度:
生长发育是在一定的温度值才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这个温度称发育阈温度,或称生物学零度。
驯化:
一种生物长期生活在它最适生存范围偏一侧的环境条件下,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该种生物耐受曲线的位置移动,并可产生一个新的最适生存范围,而生存范围的上、下限也会发生移动。
若变化过程是由实验诱导的,称为驯化,在自然界中产生的则称为气候驯化。
贝格曼规律:
生活在寒冷气候中的内温动物,往往比来自温暖气候的内温动物个体更大,导致相对表面积变小,使单位体重的热散失减少,有利于抗寒,这种现象称贝格曼规律。
阿伦规律:
冷地区内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却有变小变短的趋势。
这是对寒冷的一种形态适应。
2.植物和动物对光周期的适应
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根据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分4类:
●长日照植物:
日照超过某一数值才开花的植物。
萝卜、小麦、甜菜、蚕豆等
●短日照植物:
日照少于某一数值才开花的植物。
烟草、大豆、玉米、菊花等
●中日照植物:
昼夜长度相接近时才开花的植物。
甘蔗
●日中性植物:
开花不受日照长度影响的植物。
黄瓜、番茄、四季豆等
动物的光周期现象
(1)繁殖的光周期现象
根据繁殖与日照长度的关系,动物分为2类
长日照动物:
温带或高纬度地区动物,随着春季到来,日照时间逐渐变长,生殖腺逐渐发育成熟,开始繁殖。
如鼬、田鼠
短日照动物:
有的动物随着秋季日照时间逐渐变短,生殖腺逐渐发育成熟,开始交配。
如羊、鹿
(2)昆虫滞育的光周期现象
许多昆虫在生命周期的正常活动中,能插入一个休眠相,称为滞育(diapause)。
昆虫的滞育期的出现是与日照长度是相关的
(3)换毛与换羽的光周期现象
兽类春秋两季换毛,鸟类每年一次换羽是受光周期调控的。
(4)动物迁徒的光周期现象
鸟类的迁徙和鱼类的洄游都是由光周期引起的。
如:
家燕春季飞到北方繁殖,冬季南去越冬
3.动物对极端高度和低温的适应(形态、生理、行为)
低温
①形态适应:
内温动物出现贝格曼规律和阿伦规律的变化。
②在生理方面,植内温动物主要增加体内产热(非颤抖性产热为主,基础性产热为辅),此外还采用逆流热交换、局部异温性和适应性低体温等适应寒冷环境。
③行为上的适应主要是迁徙和集群。
高温
2形态上,动物主要通过皮毛隔热,毛色变淡反光等方式进行适应。
②生理上,动物适当放松恒温性,将热量储存于体内,使体温升高,等夜间再通过对流、传导、辐射等方式将体内的热量释放出去。
③在行为上,它们采用“夜出加穴居式的适应方式”,避开沙漠白天炎热而干旱的气候,夏眠或者夏季滞育、迁徙,也是动物度过干热季节的一种适应。
4.什么叫有效积温?
它在实际生产中有哪些利用价值?
外温动物和植物的发育需要时间和温度的结合,即需要一定的总热量,称总积温或有效积温,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
有效积温法则在农业上有较广泛的应用,可作为农业规划、引种、作物布局、预测农时和及时防治病虫害的重要依据。
第3章物质环境
1.概念:
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沙生植物
湿生植物(hygrophyte):
通常是指一类生长于隐蔽潮湿环境中,抗旱能力弱的植物,这类植物不能长时间忍受缺水,通气组织发达,以保证供氧。
中生植物(mesad)指一类生长于环境水分较少,具有一套保持水分平衡的结构与功能的植物,这类植物根系与疏导组织比湿生植物发达,叶面有角质层,如大多数农作物和森林树种。
旱生植物(siccocolous)是指一类生长在干热草原和荒漠地带,抗旱能力极强的植物。
沙生植物:
是适应于沙质土壤生境的植物。
在长期适应过程中,植物形成了抗风蚀、耐沙埋和干旱贫瘠等一系列生态特性
2.水生植物对水环境的适应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对于很多水生植物来说,要适应水环境,必须具备自动调节渗透压的能力,特别是要有一定的适应水环境盐度的机制,有的植物的细胞质中有高浓度的适宜物质,从而增加了渗透压,除此之外,还可通过盐腺将盐分泌到叶子外表面;
②另一方面,水中氧浓度含量很低,水生植物为了适应缺氧环境,使根、茎、叶内形成一套相互连接的通气系统(另一类植物具有封闭式的通气系统,通气系统不与大气直接相通,但能由储存呼吸作用释放出的CO2供光合作用需要,储存由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供呼吸需要);
③水生植物长期适应于水中弱光及缺氧,使叶片细而薄,多数叶片表皮没有角质层和蜡质层,没有气孔和绒毛,没有蒸腾作用。
3.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如何适应低盐度或高盐度的环境?
△淡水鱼(低渗环境):
呼吸时水通过口咽腔和腮扩散到体内,同时鳃能主动摄取盐离子;体液中的盐离子通过腮和尿排出,多余的水以低浓度尿液排出。
△海洋硬骨鱼类(高渗环境):
吞饮海水补充水分,排出极少低渗尿;随海水进入体内的多余的盐靠腮排出体外。
△海洋软骨鱼类(等渗环境):
血液渗透压与海水等渗。
其高渗透压的维持是依靠血液中贮存大量尿素和氧化三钾胺。
并有有力的离子调节。
△广盐性洄游鱼类:
来往于海水和淡水之间,其渗透压调节具有淡水鱼类和海水硬骨鱼类的调节特征。
在淡水中排尿量大,在海水中排尿量小。
盐的代谢靠腮调节,在海水中腮排盐,在淡水中腮摄取盐。
4.旱生植物如何适应于干旱环境?
少浆液植物:
①缩小叶面积、改变叶片结构以减少蒸腾量
②发展了极发达的根系,可以从深的地下吸水
③细胞内有大量亲水胶体物质,使胞内渗透压高,可从含水量很少的土壤中吸水
多浆液植物
●根茎叶薄壁组织变为储水组织,胞内含大量五碳糖,保水能力增强。
②表面积与体积比例减少,减少蒸腾表面积
③白天关闭气孔减少蒸腾量,夜间气孔张开。
5.陆生动物如何适应于干旱环境?
在干旱环境中,水分是陆地动物面对的最严重的问题。
陆生动物要维持生存,必须使失水与得水达到动态平衡,得水途径可通过直接饮水,或从食物所含水分中得到水。
动物减少失水的适应形式表现在多个方面,
1首先是减少呼吸失水,然后大多数陆生动物呼吸水分的回收包含了逆流交换的机制;
2其次是减少蒸发失水,节肢动物厚厚的角质层及蜡膜、爬行动物体表的鳞片都阻碍体表水分蒸发。
3在减少排泄失水中,哺乳动物肾通过亨利氏襻和集合管的吸水作用使尿浓缩,爬行类和鸟类的大肠和泄殖腔以及昆虫的直肠腺具重吸收水的功能。
陆地动物在蛋白质代谢产物的排泄上表现出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④陆地动物还通过行为变化适应干旱,如昆虫的滞育也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
第4章种群特征
1.概念:
种群,环境容纳量,生命表,密度制约因子,非密度制约因子,内禀增长率,生殖价,生态入侵,集合种群
种群(population)是在指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该定义表示种群是由同种个体组成的,占有一定的领域,是同种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组成的一个统一体或系统。
环境容纳量,又称环境承载力。
是指栖息地资源能够支持的种群个体数量,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蒂和其他S-型曲线方程的渐近线。
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的数量在环境容纳量水平上下波动,这个平均水平就是所谓的合理的环境容纳量。
环境容纳量是一个动态的变量,只要生物或环境因素发生变化,环境容纳量也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生命表(Lifetable)是记录种群各年龄级的个体数目、生存率和死亡率等等信息的一览表。
密度制约因子:
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生态因子,如食物、天敌等。
非密度制约因子:
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生态因子,如温度、降水等。
内禀增长率(innaterateofincrease)是指即种群在实验室条件不受限制的情况下观察到的增长率,是种群的最大瞬时增长率,用rm表示。
也称为生物潜能或生殖潜能。
生殖价:
x龄个体的生殖价(reproductivevalue)是该个体马上要生产的后代数量(当前繁殖),加上预期的以后的生命过程中要生产的后代数量(未来繁殖)。
用来描述某一年龄的雌体平均能对未来种群增长所作的贡献
生态入侵:
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渐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
集合种群:
局域种群通过某种程度的个体迁移而连接在一起的区域种群,
2.种群有哪些重要的群体特征?
①空间特征,即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②数量特征,每单位面积上的个体数量是变动的;
③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即系一个基因库,以区别于其他物种,但基因组成同样处于变动之中。
3.比较分析种群的指数增长模型和逻辑斯蒂增长模型。
●种群指数增长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它表达了种群在无外界压力(环境资源与竞争)情况下的增长模式。
是与密度无关的增长模型,曲线呈“J”型。
●逻辑斯蒂增长模型是实际的种群增长模型,它表明了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种群的生长会随着资源的消耗而受到抑制的规律,这种规律普遍存在。
是与密度有关的增长模型,增长曲线呈“S”型。
●自然界中大部分种群刚开始由于种群密度小,增长会较为缓慢,而后由于种群数量增多而环境适宜,会呈现J型的趋势,但随着数量进一步增多,出现种类斗争种间竞争的现象,死亡率会逐渐与出生率趋于相等,种群增长率会趋于0,此时达到环境最大限度,即K值,会以此形式达到动态平衡而持续下去.
4.有关种群调节理论有哪些学派,各学派所强调的种群调节机制是什么?
1)外源性种群调节理论强调外因,认为种群数量变动主要是外部因素的作用,该理论又分为非密度制约的气候学派和密度制约的生物学派。
气候学派多以昆虫为研究对象,认为生物种群主要是受对种群增长有利的气候的短暂所限制,因此,种群从来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增殖到环境容纳量所允许的数量水平,不会产生食物竞争。
生物学派主张捕食、寄生和竞争等生物过程对种群调节起决定作用,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强调食物因素对种群调节的作用,种群的调节取决于食物的量也取决于食物的质。
(2)内源性自动调节理论的研究者将研究焦点放在动物种群内部,强调种内成员的异质性,特别是各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行为、生理和遗传特性上的反映,他们认为种群自身的密度变化影响本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生长、成熟、迁移等种群参数,种群调节是各物质所具有的适应性特征,能带来进化上的利益。
内源性自动调节理论又分为行为调节学说、内分泌调节学说、遗传调节学说。
社群行为是一种调节种群密度的机制,限制了种群增长,随着种群密度变化而变化调节其调节作用的强弱,这是行为调节学说;
种群增长由于某些生理反馈机制而得到停止或抑制,使得社群压力下降,这就是种群内分泌调节的主要机制;
当种群密度增加,死亡率降低时,自然选择压力较松弛,结果种内变异性增加,许多遗传性较差个体存活下来,当条件回归正常时,这些低质个体因自然选择压力加大而被淘汰,便降低了种内变异性,这就是遗传调节的主要机制。
第5章种群遗传进化
1.概念:
哈-温定律,遗传漂变,遗传瓶颈,建立者效应,适合度,适应辐射
哈-温定律在一个足够大的、个体交配完全随机、没有其他因素干扰(如突变、选择、迁移、漂变等)的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
这种状态称为种群的遗传平衡状态。
遗传漂变(geneticdrift)是在很小的种群内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频率变化方向不能确定。
遗传瓶颈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导致基因频率变化和总遗传变异的下降,这种现象称为瓶颈效应。
在种群大小经历一次锐减后再恢复时出现,瓶颈效应是一种极端典型的遗传漂变。
建立者效应(foundereffect):
以一个或几个个体为基础在空白生境中建立一个新种群时,遗传结构和特定基因在新种群中的呈现将完全依赖这少数几个移植者的基因型,从而产生建立者种群。
由于抽样误差,导致建立者种群与母种群之间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此种现象称为建立者效应。
适合度(fitness):
指种群中不同基因型(或等位基因)传递到后代的相对频率之比。
以基因型个体的平均生殖力乘以存活率算出。
适应辐射:
共同祖先在进化过程中分化为各种类型适应多种生活方式
2.经历过遗传瓶颈的种群有哪些特点?
由于环境灾难或过捕等原因,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逃过灾难的个体所带基因频率与原种群不同,由此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和总遗传变异的下降
经过瓶颈后,如果种群一直很小,则由于遗传漂变的作用,其遗传变异会迅速降低,最后可能致使种群灭绝;另一方面,种群数量在经过瓶颈后也可能逐步恢复。
遗传变异一旦从种群中消失,就只能通过突变再次积累(需要许多代),或通过与一个遗传性不同的种群混合。
3.自然选择按照选择的结果分为哪种类型?
并举例说明。
1稳定选择:
当环境条件对处于种群的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中间的个体最适时,选择淘汰两侧极端个体。
如人类出生体重平均最低3.3kg的新生儿死亡率最低,偏离的极端重量死亡率最高。
2定向选择:
表型与适合度的关系是单向的,选择对一侧的极端个体有利。
大部分的人工选择属于此类。
③分裂选择:
如果种群的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两侧的表型具有高适合度,而它们中间的表型适合度低,则选择是分裂的。
如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昆虫——留下残翅和长翅
第6章生活史对策
1.概念:
生态对策,生活型,趋同适应,生态型,趋异适应
生活史对策(lifehistorystrategy)是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也称为生态对策
生活型:
根据外貌特征的异同而划分的植物类群。
它反映了不同物种对于相同(或相似)环境的趋同适应。
趋同适应:
是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生长在相同环境中,受到某种主导因子的长期作用,产生相同的或相似的适应方式。
生态型:
同一个种的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影响下,经过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产生的,能适应一定条件的不同类型。
趋异适应:
是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长期生活,产生了不同的适应方式,而形成的多种多样的生态类型。
2.r-对策和K-对策各有哪些特点?
并根据他们的特点说明在生物保护中应采取的对策。
r-选择种类具有所有使种群增长率最大化的特征:
快速发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高的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时代周期。
K-选择种类具有使种群竞争能力最大化的特征:
慢速发育。
大型成体,数量少但体型大的后代,低繁殖能来弄个分配和长的世代周期。
在虚线下方的表示个体的数量在下降,在虚线上方的表示在增长。
K-策略者曲线与虚线由两个交点X和Y。
X为不稳定的平衡点,可以称为灭绝点,即我们所说的物种的灭绝。
S点时稳定点,可视为最大容纳量K,S处与两个收敛箭头的表示个体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要趋向于S。
X处的两个发散箭头表示个体数量高于X时还可以回升到S,但是低于X,则必然走向灭亡。
这就是说,在阀值内X与Y之间,当系统即珍稀濒危动、植物受到不是过于强的干扰的时候是可以恢复到S的,但如果扰动过强的话,数量将下降到阀值以下时,就不再恢复,从而不不可避免的一直下降,直至消失。
因此,我们说珍稀濒危动、植物的保护比一般的要困难,更紧迫,更重要。
第7章种内种间关系
1.概念:
—3/2自疏法则,阿利氏规律,竞争排除原理,竞争释放,性状替换,生态位(基础生态位,实际生态位),协同进化
—3/2自疏法则:
稠密的种群出现自疏,平均植物重量随密度增大而下降,其关系为:
平均植物重量对数和密度对数之间的斜率为-3/2。
用公式表示即:
lgw=(-3/2)lgd+lgc
式中c为恒量。
阿利氏规律:
种群过密或过疏都是不利的,都可能对种群增长产生抑制性影响,动物种群有一个最适种群密度。
竞争排除原理:
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竞争释放(competitiverelease):
缺乏竞争者时,物种实际生态位扩张的现象,如以色列沙鼠
性状替换(characterdisplacement):
竞争产生的生态位收缩会导致形态性状发生变化的现象收获蚁、达尔文雀
生态位(niche)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在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基础生态位(fundamentalniche)是指种群在没有竞争和捕食等威胁的情况下潜在的生态位。
实际生态位(realizedniche)是指物种实际占有的生态位。
2.种类和种间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
并举例说明。
种内关系:
存在于各个生物种群内部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包括密度效应、动植物性行为、领域性和社会等级、他感作用、集群生活等。
1密度效应:
性比理论、最后产量恒值法则、-3/2自疏法则。
2动植物性行为:
植物的性别系统、动物的婚配制度等
3领域性:
生物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占据着一定空间,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特性。
社会等级:
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
4他感作用:
通常是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如香蒲群丛中心枝叶枯萎
5集群生活:
利于改变小气候条件、取食、共同防御天敌、动物繁殖和抚育幼体、进行迁移或迁徙。
如斑马集群共同防御天敌。
种间相互关系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是构成生物群落的基础。
竞争:
两物种或更多物种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时而产生的相互竞争作用。
双小核草履虫、大草履虫
捕食:
一种生物摄取其他生物个体的全部或部分为食的现象。
寄生:
一个物种寄居于另一个物种的体内或体表,,靠寄主的体液、组织或易消化物质获取营养而生存。
互利共生:
不同种两个体间的一种互惠关系,可增加双方的适合度。
3.领域性行为和社会等级对于生物适应环境有何积极意义?
动物的领域行为有利于减少同一社群内部成员之间或相邻社群间的争斗,维持社群稳定,并保证社群成员有一定的食物资源、隐蔽和繁殖场所,从而获得配偶和养育后代。
社会等级稳定能减少种群间个体相互争斗消耗的能量,而使种群生长快,并使优势个体在食物、栖息场所、配偶选择中均有优先权,这样保证了种内强者首先获得交配和产出后代的机会,从物种种群而言,有利于种群的保存和延续。
4.什么是化感作用,有何生态学意义?
他感作用(allelopathy)通常是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是生存斗争的一种特殊形式
生态学意义:
①对农林业生产和管理有重要意义;②他感作用对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具有重要影响,是造成种类成分对群落的选择性以及某种植物的出现引起另一类消退的主要原因;③是引起植物群落演替的重要内在因素之一。
5.根据Lotka-Volterra种间竞争的模型,说明竞争排斥和共存的条件。
两个物种单独符合逻辑斯谛模型
物种1dN1/dt=r1N1(1-N1/K1)
物种2dN2/dt=r2N2(1-N2/K2)
两物种放置在一起,它们要发生竞争从而影响种群的增长
物种1的竞争系数α,β
物种1dN1/dt=r1N1(K1-N1-αN2)/K1
物种2dN2/dt=r2N2(K2-N2-βN1)/K2
结局:
β>K2/K1物种1抑制物种2
β>K2/K1物种1不抑制物种2
α>K1/K2
(物种2抑制物种1)
两物种均获胜(不稳定平衡)
物种2胜
α(物种2不抑制物种1)
物种1胜
无影响(稳定)
6.说明种内和种间竞争的强弱与生态位分化的关系。
不同的种生态位越相似,即在资源轴上重叠越多,则竞争越激烈。
这些种或其中有的种在重叠区的生存率降低,而在生态位不重叠的区域,种的个体数量增加,重叠的生态位逐渐减少重叠(减少竞争)。
这个过程为生态位的分化。
种内竞争促使两物种生态位重叠,种间竞争促使两物种生态位分化。
7.说明捕食者对猎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①任一捕食者的作用,只占猎物总死亡率的很小一部分,因此去除捕食者对猎物种仅有微弱的影响;捕食者只是利用了猎物种中超出环境所能支持的部分个体,所以对最终猎物种群大小没有影响。
②如果捕食者数量下降到某一阈值以下,猎物种数量上升,而捕食者数量相反增多;猎物种群数量减少,捕食者数量就下降;
③猎物种群在没有捕食者存在的情况下,按指数增长;捕食者种群在没有猎物的条件下按指数减少。
第8章群落结构
1.概念:
生物群落,群落最小面积,优势种,建群种,关键种,多度,盖度,频度,重要值,层片,边缘效应,生物多样性,生活